第二章-传热习题答案_第1页
第二章-传热习题答案_第2页
第二章-传热习题答案_第3页
第二章-传热习题答案_第4页
第二章-传热习题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1 一食品冷藏室由内层为 19 mm 厚的松木 中层为软木层 外层为 51 mm 厚的混凝 土所组成 内壁面温度为 17 8 混凝土外壁面温度为 29 4 松木 软木和混凝土的平 均热导率分别为 0 151 0 043 3 0 762 W m K 要求该冷藏室的热损失为 15W m2 求所需 软木的厚度及松木和软木接触面处的温度 解 三层平壁的导热 1 所需软木的厚度 2 b 由 3 1 41 i i i b TT q 得 151 0 019 0 0433 0 762 0 051 0 8 17 4 29 15 2 b 解得 mb128 0 2 2 松木和软木接触面处的温度 3 T 由 151 0 019 0 8 17 15 3 T q 解得 9 15 3 T 解题要点 多层平壁热传导的应用 解题要点 多层平壁热传导的应用 2 2 为减少热损失 在外径为 150 mm 的饱和蒸汽管道外加有保温层 已知保温材料的 热导率 0 103 0 000 198 T 式中 T 为 蒸汽管外壁温度为 180 要求保温层外壁温度 不超过 50 每米管道由于热损失而造成蒸汽冷凝的量控制在 1 10 4 kg m s 以下 问保 温层厚度应为多少 计算时可假定蒸汽在 180 下冷凝 解 保温层平均热导率为 126 0 2 50180 1098 1 103 0 4 KmW 由于本题已知的是蒸汽管道外壁面温度 即保温层内壁面温度 故为一层导热 由 得 2 1 2 21 r r Ln TTL Q 1 2 1 2 21 r r Ln TT L Q 式中 mW L Wr L Q 9 201 1 10 3 2019101 34 将其及其它已知数据代入式 1 得 075 0 50180 126 0 2 9 201 2 r Ln 解得 mr125 0 2 mmm5005 0 075 0 125 0 壁厚 解题要点 单层圆筒壁热传导的应用 解题要点 单层圆筒壁热传导的应用 2 8 烤炉内在烤一块面包 已知炉壁温度为 175 面包表面的黑度为 0 85 表面温度 为 100 表面积为 0 064 5 m2 炉壁表面积远远大于面包表面积 求烤炉向这块面包辐射 传递的热量 解 两物体构成封闭空间 且 由下式计算辐射传热量 21 SS W TTSQ 0 65 448373 0645 0 85 0 1067 5 448 4 2 4 111012 负号表示炉壁向面包传递热量 解题要点 辐射传热的应用 两个灰体构成的封闭空间 解题要点 辐射传热的应用 两个灰体构成的封闭空间 2 10 在逆流换热器中 用初温为 20 的水将 1 25 kg s 的液体 比热容为 1 9 kJ kg K 密度为 850 kg m3 由 80 冷却到 30 换热器的列管直径为 25 mm 2 5 mm 水走管 内 水侧和液体侧的对流传热系数分别为 850 W m2 K 和 1 700W m2 K 污垢热 阻可忽略 若水的出口温度不能高于 50 求水的流量和换热器的传热面积 解 传热量为 W TTcWQ hhphh 33 21 1075 118 3080 109 125 1 又 12ccpcc TTcWQ skg TTc Q W ccpc c 9454 0 2050 10187 4 1075 118 3 3 12 即冷水流量为 skg 9454 0 取管壁的热导率 则有 45KmW 5 471 850 1 20 25 20 25 452 1025 1700 1 1 1 2 1 1 2 3 KmW Ln d d d d Ln d K ii O i OO O O 传热面积由下式计算 1 mO O TK Q S 热流体 3080 冷流体 2050 30 1 T10 2 T 2 18 10 30 1030 2 1 21 Ln T T Ln TT Tm 将已知值代入式 1 得 2 3 8 13 2 18 5 471 1075 118 mSO 解题要点 能量平衡方程与传热速率方程的综合应用 解题要点 能量平衡方程与传热速率方程的综合应用 2 11 在一单程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水蒸气加热食用油 温度为 160 的饱和蒸汽在壳 程冷凝 冷凝液在饱和温度下排出 食用油在管程流动 并由 20 加热到 106 列管换 热器尺寸为 列管直径为 19 mm 2 mm 管长为 4 m 共有 25 根管子 若换热器的传 热量为 125 kW 蒸汽冷凝传热系数为 7 000 W m2 K 油侧污垢热阻为 0 000 5 m2 K W 管壁热阻和蒸汽侧污垢热阻可忽略 求管内油侧对流传热系数 又若油的流速增加一倍 此时若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为原来的 1 75 倍 求油的出口温度 假设油的物性不变 解 1 管内油侧的对流传热系数 对数平均温差 水蒸汽 160160 食用油 20106 54 1 T140 2 T 3 90 140 54 14054 2 1 21 Ln T T Ln TT Tm 传热面积 2 966 5 4019 025mLdnS OO 总传热系数 0 232 3 90966 5 10125 2 3 KmW TS Q K mO O 而 0 232 15 19 0005 0 15 19 7000 1 1 11 1 2 KmW R d d d d K i si i o ii o O O 解得 4 358 2 KmW i 2 油的流速加倍后的出口温度 由 2 1 21 12 cs cs cscs OOccpcc TT TT Ln TTTT SKTTcW 得 pcc OO cs cs cW SK TT TT Ln 2 1 2 1 2 1 c c O O pcc OO pcc OO cs cs cs cs W W K K cW SK cW SK TT TT Ln TT TT Ln 即 875 0 2 1 75 1 106160 20160 160 20160 2 Ln T Ln c 解得 2 99 2 c T 解题要点 能量平衡方程与传热速率方程的综合应用 解题要点 能量平衡方程与传热速率方程的综合应用 2 12 在列管换热器中用冷水冷却油 水在直径为 19 mm 2 mm 的列管内流动 已知 管 内水侧对流传热系数为 3 490 W m2 K 管外油侧对流传热系数为 258 W m2 K 换热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 管壁两侧均有污垢形成 水侧污垢热阻为 0 000 26 m2 K W 油侧污垢热阻为 0 000 176 m2 K W 管壁的热导率为 45 W m K 求 1 基于管 外表面积的总传热系数 2 产生污垢后热阻增加的百分数 解 以外表面为基准 1 基于管外表面的总传热系数 O K 产生污垢前的总热阻 WKmLn r r r r Ln r R ii O i OO O O 1029 4 349015 19 15 19 452 1019 258 1 1 23 3 233 1029 4 11 2 3 KmW R K O O 2 产生污垢后热阻增加的百分数 R 产生污垢后的总热阻 WKm r r RRRR i O sisOOO 1079 4 15 19 00026 0 000176 0 1029 4 233 7 11 100 29 4 29 4 79 4 O OO R RR R 解题要点 传热系数的计算 解题要点 传热系数的计算 2 13 在套管换热器中采用并流的方式用水冷却油 水的进 出口温度分别为 15 和 40 油的进 出口温度分别为 150 和 100 现因生产任务要求油的出口温度降至 80 假设油和水的流量 进口温度及物性均不变 且仍为并流 换热器除管长外 其他尺寸不 变 若原换热器的管长为 1 m 求现在需要的管长 设换热器的热损失可忽略 解 热量衡算 忽略热损失 情况改变前 1 1540 100150 pccphh cWcWQ 情况改变后 2 15 80150 2 cpccphh TcWcWQ 2 1 得 100150 80150 1540 15 2 c T 解得 50 2 c T 情况改变前 热油 100150 冷水 4015 135 1 T60 2 T 5 92 60 135 60135 2 1 21 Ln T T Ln TT Tm 情况改变后 热油 80150 冷水 5015 135 1 T30 2 T 8 69 30 1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