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南通 泰州 扬州 徐州 淮安 宿迁 连云港 2019 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数学试题数学试题 你有能力拿到的分数你有能力拿到的分数 1 1 1313 1515 1717 1818 1 1 2 2 1919 1 1 2 2 20 1 2 20 1 2 共计共计 133133 分分 一 填空题 本大题共 14 小题 每小题 5 分 共计 70 分 1 已知集合 若 则实数 a 的值为 1 3 Aa 4 5 B AB I 4 答案 4 解析解析 因为 所以 则a 4 AB I 4 4A 2 复数 为虚数单位 的实部为 2i 2i z i 答案 2 5 解析解析 所以实部为 2i2 2 24 2i 2 2 55 ii zi ii 2 5 3 某单位普通职工和行政人员共 280 人 为了解他们在 学习强国 APP 平台上的 学习情况 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所有职员中抽取容量为 56 的样本 已知从普通职 工中抽取的人数为 49 则该单位行政人员的人数为 答案 35 解析解析 抽取的比例为 所以普通职工的人数为 49 5 245 则 561 2805 行政人员的人数为 280 245 35 4 从甲 乙 丙 丁这 4 名学生中随机选派 2 人参加植树活动 则甲 乙两人中恰 有 1 人被选中的概率为 答案 2 3 解析解析 随机选派 2 人 共有 甲乙 甲丙 甲丁 乙丙 乙丁 丙丁 共 6 种 Comment 1 原解称为解析 1 2 甲 乙两人中恰有 1 人被选中的有 甲丙 甲丁 乙丙 乙丁 4 种 所以所求事件的概率为 P 4 2 63 5 执行如图所示的伪代码 则输出的 S 的值为 答案 30 解析解析 第 1 步 第 2 步 S 6 i 3 2 5 S 1 2 2i 1 2 3 2 3 第 3 步 S 30 i 5 2 7 退出循环 所以输出 S 30 6 5 解后总结 处理流程图问题 关键在于遵循按部就班的原则 写出每次循环时的 S 和 i 值 同时要注意对循环条件的判定 6 函数的定义域为 416 x y 答案 2 解析解析 由 16 0 得 16 42 解得 x 2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 4x4x 2 7 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象 则的值为 2sin3yx 12 yf x 3 f 答案 2 解析解析 1 1 由题意可知 所以 2sin 3 2sin 3 124 yf xxx 2sin 3 2sin2 3344 f 解析解析 2 2 根据图象平移前后的关系 的值应和中时 值相等 3 f2sin3yx 312 x y Comment 2 此处增加解析 2 Comment 3 误区警示增加一话 3 所以 2sin3 2 3312 f 误区警示 图象的平移变换要按照 左加右减 的原则 若x 前面有系数 需要提取系 数 而解析2 则可能避开可能在这方面犯的错误 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已知双曲线的右顶点到渐近线xOy 2 2 22 1 00 y x ab ab 2 0 A 的 距离为 则 b 的值为 2 答案 2 解析解析 因为双曲线的右顶点为 A 2 0 所以 a 2 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方程为 即 因为右顶点到渐近线的 2 b yx 20bxy 2 0 A 距离为 则有 即 解得 b 2 2 2 2 2 4 b b 22 428bb 9 在 ABC 中 已知 C 120 sinB 2 sinA 且 ABC 的面积为 则 AB 的长2 3 为 答案 2 7 解析解析 设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因为 sinB 2 sinA 由正弦定理得 b 2a 因为 ABC 的面积为 所以 S 解得 a 2 所以 b 4 则2 3 231 sin1202 3 22 aba AB c 22 2cos416224cos1202 7ababC 10 设 P A B C 为球 O 表面上的四个点 PA PB PC 两两垂直 且 PA 2 m PB 3 m PC 4 m 则球 O 的表面积为 m2 Comment 4 此处由符号必为汉字 Comment 5 此处由符号改为汉字 4 答案 29 解析解析 根据题意 可知三棱锥 P ABC 是长方体的一个角 如图所示 该长方体的 外接球就是经过 P A B C 四点的球 因为 PA 2 PB 3 PC 4 所以 长方体的体对角线的长为即外接球的直径 2R 可得 222 29PAPBPC 29 R 因此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S 4 R2 4 29 29 2 2 29 2 解后反思解后反思 几何体的内接球问题 关键要找到球心所在的位置 进而确定半径的值 几何体的内接球问题 关键要找到球心所在的位置 进而确定半径的值 本题 抓住本题 抓住 PA PB PC 两两垂直 将其补形成一个长方体 从而转化为长方体的外 接球的问题 这一类题在各类考题中常有出现 同学们一定要掌握其方法 11 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满足 且在区间上 f x 4 f xf x 24 223 4 34 xx f x xx 则函数的零点的个数为 5 logyf xx 答案 5 解析解析 因为 可得是周期为4 的奇函数 先画出函数f x 在区间 4 f xf x f x 上的图象 根据奇函数和周期为4 可以画出f x 在 R 上的图象 由 24 0 得 分别画出和的图象 如下图 由 f 5 5 logyf xx 5 logf xx yf x 5 logyx f 1 1 而 5 log 51 而可以得到两个图象有 5 个交 5 3 1 1 log31 ff 55 7 1 1 log7log 7 1 ff 而 点 所以零点的个数为 5 5 解后反思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零点问题 以及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 考查了转化 与化归 数形结合的思想 函数的零数问题 常转化为函数的图象的交点个数来处理 其中能根据函数的性质作出函数的图象并能灵活地运用图象 找到临界问题是解题的 关键也是难点 12 已知关于 的不等式 a b c R 的解集为 x 3 x 4 则的x 2 0axbxc 2 5c ab 最小值为 思路分析 先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确定 a 0 以及 a b c 的关系 再将所求运用消元 2 5c ab 法 统一成单变量 a 的函数问题 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答案 4 5 解析解析 依题意得 且 3 和 4 方程 的两根 即 则 0a 2 0axbxc 7 12 b a c a 7 12 ba ca 所以 当且仅当 即 2 5c ab 22 1445144555 242244 5 7666 aa aa aaaaa 2 1445a 时取等号 所以所求最小值为 5 12 a 4 5 误区警示 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要注意 一正 二定 三相等 这里 a 0 要转化为正数 再 求最值 1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 已知点 A B 在圆上 且 点 22 4xy 2 2AB 6 P 3 1 设的中点M 的横坐标为 x0 则 x0的所有值为 16POPAPB uuu ruu ruur AB 思路分析 设出M 坐标为 x0 y0 由弦长 求得 OM 条件通过向量的线2 2AB 16POPAPB uuu ruu ruur 性运算转化为 通过上述两个条件 建立方程组 解得 x0的值 216PO PM uuu r uuu r 答案 1 1 5 解析解析 设 M x0 y0 由 AB 2 得 2 42 2OM 222 00 2OMxy 又 216POPAPBPO PM uuu ruu ruuruuu r uuu r 所以 0000 3 1 3 1 3108PO PMxyxy uuu r uuu r 由 解得 x0 1 或 22 00 00 2 32 xy yx 1 5 所以 x0的所有值为 1 1 5 解后反思 1 直线与圆相交的问题 要能充分利用好圆的几何性质 垂径定理是最常见的性质 圆心距是核心问题 通过圆心距可以求出弦长 而给出弦长 要能第一时间求出圆心 距 2 解析几何中的向量问题 往往是向量的坐标运算来处理 但往往需要先通过线性运 算后转化 再通过向量坐标运算来处理 14 已知集合 从集合 中取出个不同元 21 88 NNAx xkkBx xkk Am 素 其和记为 从集合 中取出 个不同元素 其和记为 若 则SBnT967ST 7 的最大值为 nm2 解后反思 由于 要使足够大 则 A 要取第 1 项到第 m 项 B 中要取第 1 项到第967ST nm2 n 项 从而得到 再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22 21 968mn 答案 44 解析解析 由于 则要使足够大 则 A 要取第 1 项到第 m 项 B 中要取967ST nm2 第 1 项到第 n 项 则有 1 3 5 2m 1 0 8 8 n 1 ST 即 根据基本不等式可得 2 1 21 0 88 4 1 967 22 mmnn mn n 22 21 968mn 此时 等号当且仅当 2222 21 2 21 193644mnmn 2144 245mnmn 即 此时 n 不是整数 故不成立 由于 m n 为正整数 当 m 22 n 11 时 满足题 2144mn 时成立 意 此时 m 2n 44 故的最小值为 44 nm2 解后反思 1 本题得到 m n 的不等式关系式后配方得到 运用基本不等式得到 22 21 968mn m 2n 1 的最小值为 44 进而得到 m 2n 的最小值为 45 但等号验证不成立 由于 m n 为正整数 可以考虑 m 2n 能否取到 44 通过验证不难得到结论 2 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不仅要掌握课本上的基本不等式 对其变形式 也要能灵活运用 本题正是运用了该不等式 才使得问题得 2 2222 22 abababab 以及 以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验证等号成否成立 否则会导致错误 二 解答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 共计 90 分 15 本小题满分 14 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设向量 a b 其 cossin sin cos 66 中 0 2 1 若 a b 求 的值 8 2 若 求的值 1 tan2 7 a b 解 1 因为 a b 所以 2 分 coscos sinsin 0 66 所以 4 cos 2 0 6 分 因为 所以 0 2 7 2 666 于是 解得 6 分 2 62 6 2 因为 所以 又 故 0 2 02 1 tan20 7 2 2 因为 所以 sin21 tan2 cos27 cos27sin20 又 22 sin 2cos 21 解得 10 分 27 2 sin2cos2 1010 因此 12 分 a b cossin sincos sin 2 666 sin2 coscos2 sin 66 14 分 367 227 21 10210220 16 本小题满分 14 分 如图 在直三棱柱 ABC A1B1C1中 侧面 BCC1B1为正方形 A1B1 B1C1 设 A1C 与 AC1交于 点 D B1C 与 BC1交于点 E 求证 1 DE 平面 ABB1A1 2 BC1 平面 A1B1C 证明 1 因为三棱柱 ABC A1B1C1为直三棱柱 所以侧面 ACC1 A1为平行四边形 又 A1C 与 AC1交于点 D 所以 D 为 AC1的中点 同理 E 为 BC1的中点 所以 DE AB 3 分 A B C A1 B1 C1 E D 第 16 题 9 又 AB 平面 ABB1 A1 DE 平面 ABB1 A1 所以 DE 平面 ABB1A1 6 分 2 因为三棱柱 ABC A1B1C1为直三棱柱 所以 BB1 平面 A1B1C1 又因为 A1B1 平面 A1B1C1 所以 BB1 A1B1 8 分 又 A1B1 B1C1 BB1 B1C1 平面 BCC1B1 BB1 B1C1 B1 所以 A1B1 平面 BCC1B1 10 分 又因为 BC1 平面 BCC1B1 所以 A1B1 BC1 12 分 又因为侧面 BCC1B1为正方形 所以 BC1 B1C 又 A1B1 B1C B1 A1B1 B1C 平面 A1B1C 所以 BC1 平面 A1B1C 14 分 17 本小题满分 14 分 图 是一栋新农村别墅 它由上部屋顶和下部主体两部分组成 如图 屋顶由 四坡屋面构成 其中前后两坡屋面 ABFE 和 CDEF 是全等的等腰梯形 左右两坡屋面 EAD 和 FBC 是全等的三角形 点 F 在平面 ABCD 和 BC 上的射影分别为 H M 已知 HM 5 m BC 10 m 梯形ABFE 的面积是 FBC 面积的 2 2 倍 设 FMH 0 4 1 求屋顶面积 S 关于 的函数关系式 2 已知上部屋顶造价与屋顶面积成正比 比例系数为k k 为正的常数 下部主 体造价与其高度成正比 比例系数为 16 k 现欲造一栋上 下总高度为 6 m 的别墅 试问 当 为何值时 总造价最低 10 17 思路分析 1 先通过线面垂直得到 FH HM 放在直角Rt FHM 中 求出 FM 根据三角形的面 积公式求出 FBC 的面积 根据已知条件就可以得到所求 S 关于 的函数关系式 2 先求出主体高度 进而建立出别墅总造价 y 关于 的函数的关系式 再通过导数法 求函数的最小值 解 1 由题意 FH 平面 ABCD FM BC 又因为 HM 平面 ABCD 得 FH HM 2 分 在 Rt FHM 中 HM 5 FMH 所以 4 分 5 cos FM 因此 FBC 的面积为 1525 10 2coscos 从而屋顶面积 22 V梯形FBCABFE SSS 2525160 222 2 coscoscos 所以 S 关于 的函数关系式为 6 分 160 cos S 0 4 2 在 Rt FHM 中 所以主体高度为 8 分5tan FH 65tan h 所以别墅总造价为16 yS khk 160 65tan 16 cos kk 16080sin 96 coscos kkk 10 分 2sin 8096 cos kk 记 2sin cos f 0 4 所以 2sin1 cos f 2 令 得 又 所以 12 分 0 f 1 sin 2 0 4 6 0 6 6 64 f 0 AB C D EF H M 11 列表 所以当时 有最小值 6 f 答 当 为 时该别墅总造价最低 14 分 6 解后反思 理解题意 建立出函数的关系式 是处理最优解类型应用问题的关键 第 1 问 抓住条件 梯形ABFE 的面积是 FBC 面积的 2 2 倍 只要用 表示 FBC 面积 即可得 到屋顶面积 第 2 问 需要先设出总造价为 y 元 抓住已知条件 求出主体高度 并结合第 1 问中求得的屋顶面积 就可以建立函数关系式 18 本小题满分 16 分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 已知椭圆 C1 椭圆 C2 2 2 1 4 x y 2 2 22 1 0 y x ab ab C2与 C1的长轴长之比为 1 离心率相同 2 1 求椭圆 C2的标准方程 2 设点 为椭圆 C2上一点 P 射线与椭圆 C1依次交于点 求证 为定值 POAB PA PB 过点 作两条斜率分别为的直线 且直线与椭圆 C1均有且P 12 kk 12 ll 12 ll 只有一个公共点 求证 为定值 12 kk 思路分析 1 根据已知条件 求出 a b 的值 得到椭圆 C2的标准方程 f 3Z P A B 第 18 题 x y O 12 2 对直线 OP 斜率分不存在和存在两种情况讨论 当 OP 斜率存在时 设直线 OP 的方程为 并与椭圆 C1的方程联立 解得 P 点横坐标 同理求得 A 点横坐标 ykx 再通过弦长公式 求出的表达式 化简整理得到定值 PA PB 设 写出直线 的方程 并与椭圆 C1联立 得到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根据直 00 P xy 1 l 线 与椭圆 C1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得到方程只有一解 即 整理得1 l0 V 同理得到 从而说明是一元二 222 010010 4 210 xkx y ky 222 020020 4 210 xkx y ky 12 kk 次方程的两个根 运用韦达定理 证得定值 解 1 设椭圆 C2的焦距为 2c 由题意 2 2a 3 2 c a 222 abc 解得 因此椭圆 C2的标准方程为 3 分2b 2 2 1 82 y x 2 1 当直线 OP 斜率不存在时 则 4 分21PA 21PB 21 32 2 21 PA PB 2 当直线 OP 斜率存在时 设直线 OP 的方程为 ykx 代入椭圆 C1的方程 消去 y 得 22 41 4kx 所以 同理 6 分 2 2 4 41 A x k 2 2 8 41 P x k 所以 由题意 同号 所以 22 2 PA xx PA xx与2 PA xx 从而 21 32 2 21 PAPA PBPA xxxx PA PBxxxx 所以为定值 8 分32 2 PA PB 设 所以直线 的方程为 即 00 P xy 1 l 010 yyk xx 1100 yk xk yx 记 则 的方程为 100 tk yx 1 l 1 yk xt 代入椭圆 C1的方程 消去 y 得 222 11 41 8440kxk txt 因为直线 与椭圆 C1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1 l 所以 即 222 11 8 4 41 44 0k tkt V 22 1 410kt 将代入上式 整理得 12 分 100 tk yx 222 010010 4 210 xkx y ky 同理可得 222 020020 4 210 xkx y ky Comment 6 增加解后反思 Comment 7 增加解后反思 13 所以为关于 k 的方程的两根 12 kk 222 0000 4 210 xkx y ky 从而 14 分 2 0 12 2 0 1 4 y kk x 又点在椭圆 C2 上 所以 00 P xy 2 2 1 82 y x 22 00 1 2 4 yx 所以为定值 16 分 2 0 12 2 0 1 21 14 4 4 x kk x 解后反思 1 求时 只要计算横坐标之差即可 把斜线段之比转化为平行于 x 轴的线 PA PB 段之比 体现了化斜为直的思想 从变换的角度看 本题是两个同心圆压缩成椭圆得到 压缩前后对应线段比值不变 放在圆中很容易得到答案 2 证明 为定值 运用了方程的思想 得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 12 kk 12 kk 巧妙地运用了韦达定理 值得注意的是本题变量比较多 计算也比较复杂 这里 我们通过换元 令 代入计算 最后再回代 大大简化了计算的过程 同样 100 tk yx 如果将椭圆拉伸为圆 不难看出 原两条切线就是互相垂直的直线 压缩成椭圆后斜 率之积变为定值了 2 2 b a 19 本小题满分 16 分 已知函数 21 2ln 2 f xxxaxa R 1 当时 求函数的极值 3a f x 2 设函数在处的切线方程为 若函数是上 f x 0 xx yg x yf xg x 0 的单调增函数 求的值 0 x 3 是否存在一条直线与函数的图象相切于两个不同的点 并说明理 yf x 由 14 思路分析 1 求导后通分 令 得到函数的的极值点 通过列表 得到函数的单调性 fx 0 进而确定函数的极值 2 先求出函数 f x 在处的切线方程 将是上 0 xx yg x yf xg x 0 的单调增函数转化为导数大于或等于 0 恒成立 通过两种方法处理恒成立问题 方法一 转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 结合函数图象 得到 确定的值 0 0 2 x x 0 x 方法二 分离出变量 转化求函数的最值问题 运用基本不等式求得函数的最小值 从而得到的不等式 解得的值 0 x 0 x 3 假设存在 设出两个切点坐标 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以及同一 111 T xy 222 T xy 切线 得到 的方程组 消去得到的方程 从而将问题转化为方程有两解的问 12 xx 2 x 1 x 题 通过导数法得到函数单调递增 否定两个解 从而得到所求切线不存在 解 1 当时 函数的定义域为 3a 21 2ln3 2 f xxxx 0 则 2 232 3 xx fxx xx 令得 或 2 分 fx 0 1x 2x 列表 所以函数的极大值为 极小值为 4 分 f x 5 1 2 f 2 2ln24f 2 依题意 切线方程为 0000 0 yfxxxf xx 从而 0000 0 g xfxxxf xx 记 p xf xg x x 01 1 12 2 2 fx 0 0 fx 极大值 极小 值 Comment 8 此处增加法 3 Comment 9 上一个式子中多了一个 逗号 已删除 15 则在上为单调增函数 000 p xf xf xfxxx 0 所以在上恒成立 0 0pxfxfx 0 即在上恒成立 8 分 0 0 22 0pxxx xx 0 法一 变形得在上恒成立 0 0 2 0 xxx x 0 所以 又 所以 10 分 0 0 2 x x 0 0 x 0 2x 法二 变形得在上恒成立 0 0 22 xx xx 0 因为 当且仅当时 等号成立 22 22 2xx xx 2x 所以 从而 所以 10 分 0 0 2 2 2x x 2 0 20 x 0 2x 法 3 由在上恒成立知在时取最小值 0 0pxfxfx 0 fx 0 xx 而 其导函数 2 fxxa x 2 2 2 x fx x 所以当时 为减函数 当时 为增 0 2 x 0fx fx 2 x 0fx fx 函数 所以当时 取得极小值也是最小值 2x fx 所以 10 分 0 2x 3 假设存在一条直线与函数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切点 f x 111 T xy 222 T xy 不妨 则 处切线 的方程为 12 0 xx 1 T 1 l 111 yf xfxxx 处切线 的方程为 2 T 2 l 222 yf xfxxx 因为 为同一直线 所以 12 分 1 l 2 l 12 111222 fxfx f xx fxf xx fx 即 1 12 12 22 1111122222 12 22 1212 2ln2ln 22 xaxa xx xxaxxxaxxaxxxa xx 整理得 14 分 12 22 1122 2 11 2ln2ln 22 x x xxxx 消去得 2 x 22 11 2 1 2 2ln0 22 xx x 令 由与 得 2 1 2 x t 12 0 xx 12 2x x 01 t Comment 10 原稿此处有错误 Comment 11 原稿这里有错误 16 记 则 1 2lnp ttt t 2 22 1 21 10 t p t t tt 所以为上的单调减函数 所以 p t 01 1 0p tp 从而式不可能成立 所以假设不成立 从而不存在一条直线与函数的图象有 f x 两个不同的切点 16 分 解后反思解后反思 第第 3 问的论证运用了反证法 假设存在两个不同的切点 解题的难点在于导出矛盾 问的论证运用了反证法 假设存在两个不同的切点 解题的难点在于导出矛盾 根据已知条件 得到方程解的问题 通过构造函数 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得到方程最根据已知条件 得到方程解的问题 通过构造函数 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得到方程最 多一解 从而与假设矛盾 证得结论多一解 从而与假设矛盾 证得结论 20 本小题满分 16 分 已知数列的各项均不为零 设数列的前 n 项和为 Sn 数列的前 n 项和 n a n a 2 n a 为 Tn 且 2 340 nnn SST n N 1 求的值 12 aa 2 证明 数列是等比数列 n a 3 若对任意的恒成立 求实数 的所有值 1 0 nn nana n N 思路分析 1 对令 n 1 2 得到方程 解得的值 2 340 nnn SST 12 aa 2 对 n 赋值 作差消去 Tn 再对 n 赋值作差 消去 从而得到 2 340 nnn SST 中 n S 证得数列是等比数列 1 1 2 nn aa n a 3 先求出 由恒成立 确定适合 再运用反证法证明 1 1 2 n n a 1 0 nn nana 0 和不成立 0 0 解 1 因为 2 340 nnn SST n N 令 得 因为 所以 1n 22 111 340aaa 1 0a 1 1a Comment 12 原解称为 解法 1 Comment 13 此处增加解法 2 Comment 14 原解称为解法 1 17 令 得 即 2n 2 2 222 3 14 110aaa 2 22 20aa 因为 所以 3 2 0a 2 1 2 a 分 2 解法 1 因为 2 340 nnn SST 所以 2 111 340 nnn SST 得 2 1111 340 nnnnn SSaaa 因为 所以 5 分 1 0 n a 11 340 nnn SSa 所以 1 340 2 nnn SSan 当时 得 即 2n 11 30 nnnn aaaa 1 1 2 nn aa 因为 所以 0 n a 11 2 n n a a 又由 1 知 所以 1 1a 2 1 2 a 2 1 1 2 a a 所以数列是以 1 为首项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8 分 n a 1 2 解法 2 因为 2 340 nnn SST 所以 2 111 340 nnn SST 得 2 1111 340 nnnnn SSaaa 因为 所以 1 0 n a 11 340 nnn SSa 所以 5 分 11 34 0 nnnn SSSS 整理为 又 1 212 323 nn SS 11 221 333 Sa 所以 得 1211 332 n n S 1112 323 n n S 当时 而也适合此式 2n 1 1 1 2 n nnn aSS 1 1a 所以 所以 11 2 n n a 11 2 n n a a 所以数列是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8 分 n a 1 2 3 解法 1 由 2 知 1 1 2 n n a 因为对任意的 恒成立 n N 1 0 nn nana Comment 15 此处增加解法 2 Comment 16 此处增加解题反思 18 所以 的值介于和之间 1 1 2 n n 1 2 n n 因为对任意的恒成立 所以适合 10 分 1 11 0 22 nn nn n N0 若 当 为奇数时 恒成立 从而有0 n 1 11 22 nn nn 记 因为 2 4 2n n p nn 2 22 11 1 21 1 0 222 nnn n nnn p np n 所以 即 所以 4 1p np 2 1 2n n 1 2n n n 从而当时 有 所以不符 13 分 2 5nn 且 1 2 2n n n 0 若 当 为奇数时 恒成立 从而有恒成立 0 n 1 11 22 nn nn 2n n 由 式知 当时 有 所以不符 1 5nn 且 1 2n n n 0 综上 实数 的所有值为 0 16 分 解法 2 由 2 知 故 1 1 2 n n a 1 0 nn a a 所以当时 即 对任意的成立 符合题意 0 1 0 nn nana 2 1 0 nn n a a n N 10 分 因为对任意的 恒成立 n N 1 0 nn nana 所以对任意的大于 3 的偶数 即成立 n 1 0 nn nana 1 0 22 nn nn 亦即对任意的大于 3 的偶数 成立 13 分n 1 3 222 nnn nnn 先证 当时 4n 1 2n n n 记 因为 2 4 2n n p nn 2 22 11 1 21 1 0 222 nnn n nnn p np n 所以 即 所以 4 1p np 2 1 2n n 1 2n n n 所以对任意的大于 3 的偶数 成立 n 3 n 但若 当时 所以不合题意 0 3 n 3 n 0 综上 实数 的所有值为 0 16 分 解后反思 1 对于和的递推关系式 通常运用赋值作差法 消去 从而得到的递推关 n S n a n S n a 系式 也可消去 得到的关系式 特别要注意下标 n 的范围的确定 n a n S Comment 17 增加解后反思 Comment 18 原解称为法 1 19 2 第 3 问中 根据极限的理论可知当 由不等式恒成立 不n 1 0 2n n 1 2n n 难得到 但由于是解答题需要进行严格论证 当时 构造数列 0 0 2 4 2n n p nn 通过作差法研究 p n 的单调性 得到不等式 从而得到当时 有 1 2n n n 2 5nn 且 导出矛盾 否定 同理可证不成立 而解法 2 则是对解法 1 的 1 2 2n n n 0 0 改进 若对任意的恒成立的必要条件是对任意的大于 3 的偶数 1 0 nn nana n Nn 成立 这样避开了对实数 符号的讨论 1 22 nn nn 21 选做题 A 选修 4 2 矩阵与变换 本小题满分 10 分 已知 m n R 向量是矩阵的属于特征值 3 的一个特征向量 求 1 1 1 2 m n M 矩阵 M 及另一个特征值 解 由题意得 即3 M 1113 2123 mm nn 所以即矩阵 5 分21 mn 12 21 M 矩阵的特征多项式 M 2 12 140 21 f 解得矩阵的另一个特征值为 10 分M1 B 选修 4 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本小题满分 10 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 已知直线 的参数方程为 t 为参数 椭圆 C 的参l 1xt yt 数方程为 设直线 与椭圆 C 交于 A B 两点 求线段 AB 的 sin cos2 为参数 y x l 长 解 法 1 由题意得 直线 的普通方程为 l10 xy 椭圆 C 的普通方程为 4 分 2 2 1 2 x y Comment 19 此处增加法 2 20 由 联立 解得 A B 8 分 01 4 1 3 3 所以 10 分 22 4 241 01 333 AB 法 2 令消去 得 12cos sin t t 22 1 1 2 t t 解得或 5 分1t 1 3 t 取 得交点 取 得交点 1t 01 A 1 3 t 4 1 3 3 B 所以 10 分 22 4 241 01 333 AB C 选修 4 5 不等式选讲 本小题满分 10 分 已知 x y z 均是正实数 且求证 164 222 zyx6xyz 证 由柯西不等式得 5 分 2 22 22221 211 2 xyzxyz 因为 所以 222 416xyz 2 9 1636 4 xyz 所以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 10 分6xyz 2xyz 必做题必做题 第第 22 题题 第第 23 题题 每小题每小题 10 分分 共计共计 20 分分 22 本小题满分 10 分 如图 在四棱锥中 底面是矩形 平面 AB 1 AP AD ABCDP ABCD PAABCD 2 1 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PBPCD 2 若点 M N 分别在 AB PC 上 且平面 试确定点 M N 的位置 MNPCD 解 1 由题意知 AB AD AP 两两垂直 以为正交基底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 AB AD AP uu u ruuu ruu u r 直角坐标系 则Axyz 1 0 0 1 2 0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固原市中石油2025秋招面试半结构化模拟题及答案油田工程技术岗
- 广东地区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电气仪控技术岗
- 洛阳市中储粮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题库综合管理岗
- 2025年鱼船船员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广电齐齐哈尔市2025秋招面试无领导高频议题20例
- 2025年医院招人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大唐电力甘孜自治州2025秋招机械工程专业面试追问及参考回答
- 安顺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炼油工艺技术岗
- 六安市中石油2025秋招笔试模拟题含答案数智化与信息工程岗
- 中国广电白城市2025秋招网络优化与维护类专业追问清单及参考回答
-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与诊治指南(2025)解读
- 瓦楞纸箱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安全培训《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管理及应急预案》考试试卷(含答案)
- GB 26572-2025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
- 2025年执纪监督考试题库
- 2025年官方三力测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高考重庆卷生物试题答案解读及备考指导(精校打印)
- 周围神经损伤护理
- 高一信息技术课件全套
- 护理时政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中国搬家公司行业市场运行动态及投资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