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ppt课件.ppt_第1页
第十章 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ppt课件.ppt_第2页
第十章 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ppt课件.ppt_第3页
第十章 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ppt课件.ppt_第4页
第十章 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的短篇小说 参考文献 1 胡士莹 话本小说概论 中华书局 1980年2 陈汝衡 说书史话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年3 谭正璧编 三言 两拍 资料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4 孙楷第 小说旁证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 第一节 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 嘉靖年间 晁瑮 ch ol 宝文堂书目 著录了几十种单刊话本 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嘉靖年间洪楩 pi n 编的 清平山堂话本 原书分 雨窗 长灯 随航 欹枕 解闷 醒梦 六集 每集分上下二卷 每卷收话本5篇 总计60篇 故又称 六十家小说 今仅残存29篇 一般学者认为它们基本保存了宋元明以来的一些话本小说的原貌 继 清平山堂话本 之后 万历年间书商熊龙峰也刊印了一批话本小说 今存仅四种 藏于日本内阁文库 1958年由古典文学出版社合在一起影印出版 定名为 熊龙峰刊四种小说 熊龙峰刊四种小说 张生彩鸾灯传 宋 苏长公章台柳传 元 冯伯玉风月相思小说 明 孔淑芳双鱼扇坠传 明 京本通俗小说 另有 京本通俗小说 一书 含小说九种 1915年由当时著名藏书家缪荃荪刊行 实刊7种 据称是在沪上 亲串妆奁中 发现的 的是元人写本 今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一部伪书 鲁迅 胡适相信缪氏所说 郑振铎 孙楷第 李家瑞 胡士莹等不信是 影元人写本 但认为它不是伪书 而是明人所编 日本学者长泽规矩也 马幼垣 马泰来兄弟认为它是由缪氏伪造的 其他拟话本小说集 型世言 十卷四十回 署 钱塘陆人龙 或作 钱塘陆君翼 西湖二集 三十四卷 题 武林济川子清源甫纂 约刊行于崇祯年间 石点头 十四卷 题 天然痴叟著 墨憨主人评 欢喜冤家 正集十二回续集十二回 鼓掌绝尘 分风 花 雪 月四集 每集十回 共四十回 署 古吴金木散人编 或 古吴金木散人撰 今古奇观 四十卷四十篇 姑苏抱瓮老人编选 冯梦龙 1574 1646 出身于书香门第 自幼接受儒学的熏陶 但又生长在商业经济十分活跃的苏州 年轻时常出入青楼酒馆 熟悉市民生活 他 才情跌宕 诗文丽藻 尤明经学 但一生功名蹭蹬 至崇祯三年57岁才选为贡生 61岁时任福建寿宁知县 4年离任归隐 冯梦龙与 三言 三言 喻世明言 古今小说 天启元年 1621 前后刊刻 警世通言 天启四年 1624 刊刻 醒世恒言 天启七年 1627 刊刻 共计120篇 150万言 这些作品有的是辑录了宋元明以来的旧本 但一般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 也有的是据文言笔记 传奇小说 戏曲 历史故事 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 所以 三言 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 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 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 它是宋元明最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总集 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三言 中作品约有三分之一是宋元旧篇 三分之二是明代话本和拟话本 胡士莹 话本小说概论 统计 明代拟话本小说 喻世明言 中29篇 警世通言 中21篇 醒世恒言 中33篇 共约89篇 但可能都经过冯梦龙的润饰和加工 冯梦龙个人的创作编入 三言 的也当不少 但目前可以确定的只有 老门生三世报恩 一篇 凌濛初与 二拍 凌濛初 1580 1644 初刻拍案惊奇 四十卷 二刻拍案惊奇 崇祯五年 1632 刊行 四十卷 但第二十三卷 大姊魂游完宿愿 小姨病起续前缘 与 初刻 第二十三卷重复 第四十卷 宋公明闹元宵 系杂剧作品 因此 二拍 实有拟话本78篇 二拍 是在 三言 的影响下产生的 但与 三言 不同 基本上是凌濛初个人的创作 因为冯梦龙所辑 三言 于宋元旧籍已 搜括殆尽 凌濛初只有 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 佐谈谐者 演而畅之 拍案惊奇序 事实上 它已经是一部个人的白话小说创作专集 它的问世 标志着中国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二节 市民社会的风情画 商人取代读书仕子 成为时代的宠儿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一品官 二品客 客商凭着金钱的力量 已在百姓的心目中建立起仅次于官员的地位 杨八老越国奇逢 年近三旬 读书不就 决定改行经商 其妻也不以科举为唯一出路 劝丈夫不必迟疑 后虽经千难万苦 终也安享荣华 二拍 中的重商思想更明显 如 叠居奇程客得助 中写 徽州风俗 是商贾为第一等生业 科第反在其次 徽人因是专重那做商的 所以凡是商人归家 外而宗族朋友 内而妻妾家属 只看你所得归来的利息多少为轻重 得利多的 尽皆爱敬趋奉 得利少的 尽皆轻薄鄙笑 犹如读书求名的中与不中归来的光景一般 程宰与海神结良缘 甚是香艳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好货 成了故事中的主题 如 滕大尹鬼断家私 倪太守 梅氏 子断善 述善 中的滕大尹 转运汉巧遇洞庭红 中的许多商人 赵春儿重旺曹家庄 中的赵春儿都具 好货 的特点 好人致富 三言 二拍 的编者对商人的感情也与以往传统的观念不同 三言 中活跃的商人 多数已不是贪得无厌之徒和为富不仁之辈 而往往是一些善良 正直 纯朴 能吃苦 讲义气 有道德的正面形象 新兴商人所获得的利益都被蒙上了一层传统道德的 义 从而显得温情脉脉和天经地义 相比较而言 二拍 中重商思想表现更加明显 二拍 中的一些作品更注重描写商人的追逐 利 而不是追求 义 更直接地接触到了商业活动的本质 反映了晚明商人势力迅速崛起的时代特征 一 歌颂婚恋自主 张扬男女平等 1 一般地歌颂男女情爱 如 卖油郎独占花魁 玉堂春落难逢夫 错调情贾母詈l 女 误告状孙郎得妻 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等作品歌颂了排除金钱 门第 等级观念 追求彼此知心如意 相互尊重的理想爱情 卖油郎独占花魁 写的是一个挑担卖油的小贩秦重和一个名满临安的妓女莘瑶琴相爱的故事 秦重作为一个无钱无势 无才无貌 走街串巷的卖油郎 论身价 论财富 他都绝对不能与花魁娘子相比 可他又为什么独占了花魁呢 小说中主要强调了 情 的力量 当初卖由郎挑担经过妓院门口 为花魁娘子的身姿体态深深吸引 可是 好不容易攒足了接近花魁的银子 却又被公然冷落 对方不仅不陪客 反而独自饮酒 酩酊大醉后和衣上床 倒身而卧 卖油郎却不急不躁 夜间给醉酒的花魁盖被子 端茶壶 用自己的道袍袖子接对方呕吐的污物 百般伺候体贴 一直守了一夜后才离开 这使花魁深受感动 第二天直把秦重想了一天 但终因男方是 市井之辈 而没有下嫁的勇气 后来花魁在光天化日之下当众受辱 又是秦重为之解了围 后来她终于彻底明白那些 豪华之辈 酒色之徒 只知买笑追欢的乐意 哪有怜香惜玉的真心 主动要求嫁给卖油郎 并表示 布衣疏食 死而无怨 花魁平日周旋于王子公孙之间 享尽奢华却感到的是人格的屈辱 卖油郎虽是市井之辈却富于笃厚的痴情 就是这个平等的真情 相互的尊重 使花魁最终从世俗观念中猛醒过来 看到了比声名 身价 财富更可贵的东西 所以才有最后的婚姻 这就突破了 门当户对 和 一见钟情 的传统观念 赞扬了相爱基础上的婚姻 2 痛斥负心薄幸行为 如 王娇鸾百年长恨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等篇 赞扬了女子坚贞执着的爱情 谴责了喜新厌旧 富贵易妻 始乱终弃的卑劣行为 揭露了门第观念 封建礼教的吃人罪恶 3 把情跟欲相联系 通过肯定欲进而肯定情 如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况太守断死孩儿 两错认莫大姐私奔 再成交杨二郎正本 等篇中 受情欲驱使而越礼的行为常受到同情 失节 妇女常被原谅 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开篇 就为情欲张目 常言道 男大须婚 女大须嫁 不婚不嫁 弄出丑吒 多少有女儿的人家 只管要拣门择户 报高嫌低 耽误了婚姻日子 情窦开了 谁熬得住 男子便去偷情嫖院 女儿家拿不定定盘星 也走差了道儿 那时悔之何及 二拍 的 满少卿饥附饱飏 中 有这样一段关于两性关系的议论 天下事有好多不平的所在 假如男人死了 女人再嫁 便道是失了节 玷了名 污了身子 是个行不得的事 万口訾议 及至男人家丧了妻子 却又凭他续弦再娶 置妾买婢 做出若干的勾当 把死的丢在脑后 不提起了 并没有人道他薄幸负心 作一场说话 就是生前房室之中 女人少有外情 便是老大的丑事 人世羞言 及至男人家撇了妻子 贪淫好色 宿娼养妓 无所不为 总有议论不是的 不为十分大害 所以女子愈加可怜 男子愈加放肆 这些也是伏不得女娘们心里的所在 显然这里是在抨击封建社会以男子为中心的传统观念 迫切呼唤两性关系的平等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就是写丈夫原谅妻子的失贞 蒋兴哥与王三巧本是一对恩爱夫妻 只因婚后蒋兴哥长期经商在外 在家独守空房的妻子王三巧耐不住寂寞 又禁不住诱骗 便与外地商人陈大郎私通而失贞 并把夫家祖传的珍珠衫给了奸夫陈大郎作临别纪念 后来奸夫陈大郎与原夫蒋兴哥在苏州萍水相逢 凑巧在一桌上喝酒 虽素不相识 却谈得投机 酒酣耳热 奸夫无意间露出了蒋家的珍珠衫 引起了兴哥的注意 陈大量一高兴就顺嘴说了他私通一个女子的风流事儿 蒋兴哥听后 如针刺肚 又气又恼 连夜收拾行李 次早回家后 万分痛苦地把妻子休了 不过 因过去夫妻感情甚好 事后蒋兴哥又有些自责 他责怪自己 贪着蝇头微利 撇她年少守寡 弄出这场丑来 所以 后来妻子改嫁给吴知县作妾的时候 蒋兴哥还顾恋旧情 特别为王三巧陪嫁了十六箱金帛珠宝 后来陈大郎经商遭遇强盗 折了本钱而一病身亡 陈妻平氏又改嫁蒋兴哥 珍珠衫才物归原主 这时蒋兴哥还一直挂念着前妻王三巧 一次他把人命官司打到三巧后夫吴知县那里 与三巧相遇 两人抱头痛哭 吴知县问明原委 把三巧又还给了兴哥 兴哥顾恋旧情 也不嫌三巧二度失身 蒋兴哥在知道妻子有了情夫以后 想道 当初夫妻何等恩爱 只为我贪着蝇头微利 撇他少年守寡 弄出这场丑来 在旧礼教中 妇女贪于情欲而失节是极大的罪恶 绝对不可饶恕 而小说中却让夫妻旧情战胜了贞操观念 鲜明地表现出传统的三从四德 贞操守节观念 在新的时代已失去了它的支配作用 这显然反映了一种新的道德观念 其前提是把情欲作为一种难以抗拒的正常要求 这跟 十日谈 中的思想有共同之处 正因为如此 作者对失节的王三巧儿没有判刑 而只给了降级的处分 由妻变妾 而 二拍 比 三言 来得更彻底 对于象 两错认莫大姐私奔 莫大姐 徐德 邻舍杨二郎 表亲郁盛 对比 水浒 中阎婆惜 潘金莲 潘巧云 白秀英 贾氏都被判了死刑 三言 二拍 不少作品抨击封建社会以男子为中心的传统观念 呼唤着两性关系的平等 在这种思想基础上 有的小说不仅仅表现了女性婚恋的自主和平等 而且赞颂了女性为追求人格的尊严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一旦发现李甲以千金代价转卖自己时 她没有用价值连城的百宝箱去换取负心人的回心转意 更没有含羞忍辱地去当孙富的玩物 而是义正辞严地面斥李甲 孙富 与百宝箱一起怒沉江底 用生命来维护自己的爱情理想与人格尊严 二 对贪官酷吏的批判和清官的市民化 如 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灌园叟晚逢仙女 等少数篇章 或通过统治阶级内部的忠奸斗争 或通过恶霸横行最后遭到惩治的故事 歌颂了正义 善良 鞭挞了邪恶 强暴 而这里的清官则往往能重视人的价值 承认人情 人欲的合理性 有时在为民作主的同时 还不忘了给自己捞点实惠 小结 情与礼的矛盾与冲突新的时代精神影响下 三言 二拍 确实写了不少的新的内容 但是 它们在肯定情和欲时 往往过分地强调人的自然本能 有过多直露的秽笔 这点常常遭人訾病 另一方面 强调文学的教化功能 大谈忠孝节义 因果报应 如 警世通言 第五卷 吕大郎还金完骨肉 第一个故事写富翁金钟吝啬小气 施砒霜于四个饼子给福善庵老僧 反害死自己两个儿子 妻子又悬梁自尽 自己也得病不到七日便亡 第二个故事写吕玉拾到二百银子奉还失主陈朝奉 寻得被拐卖六七年的儿子 以二十两银子去捞救覆舟之人 又救了自己的亲弟弟 正如篇末所言 皇天报应 的然不爽 古代的通俗小说为何要 说教 赵毅衡 苦恼的叙述者 亚文化文本并没有自己一套独立的文化价值和独立的表意规范 它们无可选择地跟从社会上据统治地位的价值和道德标准 尽管这些道德标准是为主流文化的延续服务的 p209 实际上大部分关心俗文学的中国文人学士 为自己兴趣自辩时 总是强调亚文化文本的 教化 功能 p209 叙述者以道德说教者面目出现 他必须站在被叙述世界之上 对被叙述世界进行裁决 因此他不能隐身 也不能成为介入式叙述者 过于隐身 他的判决没有来源 会失去权威性 但一旦成为介入式 即成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 他的判决就太个人化 失去必要的中立性 作为道德说教者 他必然不断介入叙述 经常插入判断性和解释性评语 不让文本的释义有歧出的可能 p210 我们在中国白话小说中看到有两种开场法 慕史模式的 从源头说起 开场法 以保持情节链的完整性 说教模式则 从结尾说起 开场法 以保证整个叙述在道德判断的控制下展开 两种开端可以在同一文本中出现 一先一后 并行不悖 对中国白话小说的叙述模式进行双重控制 实际上 中国白话小说的大部分叙述学特征 都同时服务于慕史与说教两种模式 p211 道德自辩 是伪善作假还是真心劝诫暂且不论 它在亚文化文本中必然出现 是因为亚文化文本不得不服务于两个互相矛盾的目的 它们必须是与主流文化规范相一致 以免被逐出这文化之外 但同时它们又必须以有趣的故事以娱乐大众 这个二难之境迫使叙述者采取强干预的姿态 杜绝可能的释义偏差 p212 白话小说想逃离慕史或说教模式 只有强调其难得明白宣布的另一目的 即娱乐大众 但强调娱乐 结果必然是强调中国白话小说的亚文化性 p214 周先慎 明清小说 以 三言 二拍 为代表的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在思想内容上有两个明显的缺点 一是有较多的封建伦理道德的说教 这往往与其通过形象描写所流露的进步思想是相矛盾的 二是在肯定 情 和 欲 的同时 又往往有一些趣味不高的直露的性描写 p164 165 第三节 无奇之所以为奇 1 将平凡的故事写巧 极摹人情世态之歧 备写悲欢离合之致 笑花主人 今古奇观序 无奇之所以为奇 睡乡居士 二刻拍案惊奇序 运用巧合误会 小道具 悲喜情节穿插等手法 将平凡的故事写得曲折工巧 新奇有趣 1 巧合误会 如 杨八老越国奇逢 杨八老有妻李氏 一儿世德七岁 他出外经商 行至漳浦 在檗 b 妈妈家住下 寡女 结婚 不久怀孕生下一儿 二年后回关中看望妻子李氏 在路上被倭寇抓住 在日本19年 中国沿海抢劫被老王千户王国雄抓住 王国雄的手下王兴认出杨八老 因为他曾是杨的随童 王兴陈述杨八老的冤情 老王千户不敢自专 让普花元帅发到绍兴郡丞杨世道处 经杨老夫人的观察 确认他就是自己的丈夫 也就是杨世道的父亲 檗太守来庆贺 经其母认出杨八老也是檗太守的父亲 醒世恒言 第三十三卷 十五贯戏言成巧祸 刘官人得丈人资助十五贯钱 回家因小老婆二娘开门迟了 开玩笑说十五贯钱是卖了她得来的 二姐当晚在别家住宿 而刘官人十五贯钱被盗 人也被杀 二姐在回娘家路上遇见一个后生 同行 喻世明言 第一卷蒋兴哥重会珍珠纱蒋兴哥 王三巧 吴杰 吴县主 平氏 陈大郎 陈商 换妻故事 警世通言 第十二卷 范鳅儿双镜重圆 陈州徐信 妻崔氏 被鞑虏追赶失散 徐信在睢阳遇见一妇人 是郑州王氏 也是随夫避兵中途失散 两人做了一对夫妻 徐信遇见郑州列俊卿 正是王氏的丈夫 不过列俊卿也另娶了妻子 而他的第二个妻子正是徐信的原配崔氏 于是将妻子又换了过来 2 道具 叙事意象 杨义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珍珠衫1 线索2 象征着真实的 复杂的 演变的人 沈广仁 人情战胜天理 物欲充实人情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百宝箱沈广仁 人情战胜天理 物欲充实人情 然而百宝箱赋予杜十娘一种中国文学史罕见的性格美和人格力量 就意识形态而言 百宝箱肯定了反传统的价值观 嘲讽了假道学的丑态 就文学价值而言 百宝箱给予作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