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初三上册实验内容专题复习初三上册实验内容专题复习 1 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 1 对蜡烛及其 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燃烧现象的探究 点燃前点燃前 物性 物性 色味态 二点二度二性色味态 二点二度二性 白色固体 有气味 易折断 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小 白色固体 有气味 易折断 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小 燃烧时 燃烧时 黄亮火焰黄亮火焰 分三分三 层层 外焰最亮 外焰最亮 有黑烟有黑烟产生 产生 熄灭后 熄灭后 有白烟有白烟 可点燃可点燃 2 2 对蜡烛 对蜡烛燃烧生成物燃烧生成物的探究 见下表 的探究 见下表 实验操作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结论 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 燥的烧杯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烧杯内壁有无色 液体生成液体生成 蜡烛燃烧有蜡烛燃烧有水水 生成生成 将上述烧杯取下来正放 迅速往将上述烧杯取下来正放 迅速往 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振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振 荡荡 澄清石灰水变浑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浊 蜡烛燃烧有蜡烛燃烧有二二 氧化碳氧化碳生成生成 例例 1 1 某同学对蜡烛 某同学对蜡烛 主要成分是石蜡主要成分是石蜡 及其燃烧进及其燃烧进行了行了 如下探究 请填写下列空格 如下探究 请填写下列空格 1 1 取一支蜡烛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 把它放入水中 取一支蜡烛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 把它放入水中 蜡烛蜡烛 浮在水面上 结论 石蜡的浮在水面上 结论 石蜡的 密度比水密度比水 2 2 点燃蜡烛 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 内焰 焰心三层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点燃蜡烛 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 内焰 焰心三层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 的火的火 焰中焰中 如右图如右图 约约 1s1s 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处最先碳化 处最先碳化 结论 蜡烛火焰的结论 蜡烛火焰的 层温度最高 层温度最高 3 3 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取下烧杯 迅速向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取下烧杯 迅速向 2 烧杯烧杯 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振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 石蜡中一定含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振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 石蜡中一定含 元素 元素 2 2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三个结论 三个结论 1 1 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 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 白色浑浊越多 说明气体中二 白色浑浊越多 说明气体中二 氧化碳氧化碳 2 2 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燃烧 木条燃烧 说明氧气 说明氧气 3 3 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 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 实验方法和目的 实验方法和目的 向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向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 振荡 均变浑浊 振荡 均变浑浊 但后者白色浑浊更明显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更多 但后者白色浑浊更明显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更多 向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向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放入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燃着的木条 进行比较 燃着的木 进行比较 燃着的木 条在空气中燃烧更旺 燃烧的时间更长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少 条在空气中燃烧更旺 燃烧的时间更长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少 对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对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后 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干燥玻璃片相比较 被呼后 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干燥玻璃片相比较 被呼 气的玻璃片上有一层水雾 而空气中的没有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气的玻璃片上有一层水雾 而空气中的没有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例例 2 2 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 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 人体呼出人体呼出的的 气体中的气体中的 COCO2 2是否比是否比 通入人呼出的气体十五秒 通入空气十五秒 现象 变浑浊 无明显变化 3 吸入的空气中的吸入的空气中的 COCO2 2含量多含量多 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 现象如图所示 现象如图所示 1 1 根据实验现象 小明得出的结论是根据实验现象 小明得出的结论是 2 2 小明想进一步了解人体呼出和吸入的气体中的小明想进一步了解人体呼出和吸入的气体中的 COCO2 2含量变化的含量变化的 原因 通过查阅资料 知道这是由于在人体内的肺泡与血液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原因 通过查阅资料 知道这是由于在人体内的肺泡与血液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 发生了发生了 交换 交换 3 3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提提 出出 问问 题题 猜想与假设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设计实验 实验验证实验验证 记录现象与得记录现象与得 出结论出结论 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 关键 提出关键 提出实验目的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 达到 达到实验目的实验目的 例例 3 3 市场上销售的碳酸饮料中 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市场上销售的碳酸饮料中 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 验证打开瓶盖时冒出的气泡中含有二氧化碳 将实验设计及相关内容填入下表中 验证打开瓶盖时冒出的气泡中含有二氧化碳 将实验设计及相关内容填入下表中 实验过程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结论 例例 4 4 小英在做饭时 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 小英在做饭时 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 1 1 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的因素中 写出一项 并预测此 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的因素中 写出一项 并预测此 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 因素因素 影响 影响 因素因素 影响 影响 2 2 从你列出因素中选出一个 通过实验验证你的推测 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从你列出因素中选出一个 通过实验验证你的推测 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例例 1 1 答案答案 1 1 小 小 2 2 a a 外焰 外焰 3 3 碳 氢 碳 氢 4 例例 2 2 答案答案 1 1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 COCO2 2比吸入的空气中的比吸入的空气中的 COCO2 2含量多含量多 2 2 气体气体 例例 3 3 答案答案 实验过程实验过程 实验现实验现 象象 实验结论实验结论 打开汽水瓶盖 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 打开汽水瓶盖 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 导管另一端伸入一支装有澄清石灰水导管另一端伸入一支装有澄清石灰水 的试管中的试管中 澄清石澄清石 灰水变灰水变 浑浊浑浊 冒出的气泡冒出的气泡 中含有二氧中含有二氧 化碳化碳 例例4 4 1 1 开放性试题 合理即可 开放性试题 合理即可 温度 温度升高 或温度降低 食盐溶解温度 温度升高 或温度降低 食盐溶解 速率加快 或减慢 速率加快 或减慢 晶体颗粒大小 食盐颗粒越小 溶解速率越快晶体颗粒大小 食盐颗粒越小 溶解速率越快 搅拌 搅拌 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2 2 搅拌影响因素 搅拌影响因素 在两个烧杯中各放入 在两个烧杯中各放入50mL50mL温度相同的水 分别称取温度相同的水 分别称取2g2g颗粒大颗粒大 小相同的食盐 同时放进烧杯中 在一个烧杯中搅拌 观察并记录两个烧杯中的食小相同的食盐 同时放进烧杯中 在一个烧杯中搅拌 观察并记录两个烧杯中的食 盐完全溶解所需的时间 盐完全溶解所需的时间 三 走进化学实验室三 走进化学实验室 考点考点 1 1 药品的取用 药品的取用 1 1 取用原则 取用原则 三不三不 原则 不用原则 不用手摸手摸药品 不药品 不凑近闻凑近闻药品的气味 不药品的气味 不尝尝药品的味道 药品的味道 节约原则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 应按节约原则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 应按最少量取用最少量取用 液体 液体 1 2mL1 2mL 固体只需 固体只需 盖满试管底部 盖满试管底部 处理原则 实验用剩的药品应处理原则 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放入指定容器内 既不能放回原瓶 也不能随内 既不能放回原瓶 也不能随 意丢弃 意丢弃 2 2 取用方法 取用方法 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粉末粉末应应用药匙或纸槽用药匙或纸槽 步骤 步骤 一斜 二送 三一斜 二送 三缓立缓立 5 即将试管倾斜 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 再把试管缓缓直立起来 取用即将试管倾斜 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 再把试管缓缓直立起来 取用 块状药品块状药品应用应用镊子夹取镊子夹取 步骤 步骤 一横 二放 三一横 二放 三缓立缓立 即将试管 或容器 横放 即将试管 或容器 横放 把药品放入试管 或容器 口后 再把试管 或容器 缓缓地竖立起来 把药品放入试管 或容器 口后 再把试管 或容器 缓缓地竖立起来 液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的取用 滴管吸取法滴管吸取法 取少量液体时 可用胶头滴管吸取 取少量液体时 可用胶头滴管吸取 倾倒法倾倒法 取用较多量时 可用 取用较多量时 可用倾倒法倾倒法 步骤 先拿下瓶塞 倒放在桌上 然后 步骤 先拿下瓶塞 倒放在桌上 然后 拿起瓶子 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 拿起瓶子 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 倾倒液体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倾倒液体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 a 瓶塞要 瓶塞要倒放倒放 b b 试管要倾斜且试剂瓶口 试管要倾斜且试剂瓶口紧挨紧挨 着试管口 着试管口 c c 试剂瓶上的 试剂瓶上的标签向手心标签向手心 防止残留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防止残留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例 如图实验操作中 例 如图实验操作中 1 1 正确的操作是正确的操作是 填字母 填字母 2 2 指出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指出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3 3 请结合上面的错误示例 探究在平时实验中 因操作不正确可能造成的后果请结合上面的错误示例 探究在平时实验中 因操作不正确可能造成的后果 任举两例 任举两例 A A 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 B B 往试管里滴加液体往试管里滴加液体 3 3 答案 答案 倾倒液体时 瓶塞倒放 否则 易把试剂瓶中的试剂污染倾倒液体时 瓶塞倒放 否则 易把试剂瓶中的试剂污染 往试管里倾倒液往试管里倾倒液 6 体时 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靠 防止液体洒落 体时 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靠 防止液体洒落 考点考点 2 2 物质的加热 物质的加热 1 1 酒精灯的使用 酒精灯的使用 使用注意使用注意 两查 二禁 一不可两查 二禁 一不可 两查两查 是先要检查灯芯和酒精量 不能超过酒精容积的是先要检查灯芯和酒精量 不能超过酒精容积的 2 32 3 二禁二禁 是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是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添加酒精 绝对禁止用一盏酒精灯 绝对禁止用一盏酒精灯引燃引燃 另一盏酒精灯 另一盏酒精灯 一不可一不可 不可用嘴吹灭 必须用灯帽盖灭 不可用嘴吹灭 必须用灯帽盖灭 应用应用外焰加热外焰加热 酒精在桌上燃烧 应立即用酒精在桌上燃烧 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湿抹布扑盖 2 2 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给物质加热时 应给物质加热时 应擦干外壁再加热擦干外壁再加热 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 不要立即用冷水 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 不要立即用冷水 冲洗 要垫上石棉网 冲洗 要垫上石棉网 加热时应加热时应先预热 后集中加热先预热 后集中加热 预热的方法 预热的方法 用试管给用试管给固体加热固体加热 试管口一般应略向下倾斜 为什么 试管口一般应略向下倾斜 为什么 给给液体加热液体加热 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约成 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约成 45 45 角 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角 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 试管容积的试管容积的 1 31 3 管口切 管口切勿对人勿对人 例 取三支试管 各加入例 取三支试管 各加入 4mL4mL 水 将第一支试管的底部与灯芯接触加热 第二水 将第一支试管的底部与灯芯接触加热 第二 支试管的底部在离酒精灯火焰支试管的底部在离酒精灯火焰 1 2cm1 2cm 处加热 第三支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 处加热 第三支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 记录水加热至沸腾时各自所需要的时间 发现第二支试管所需时间最长 第三支试记录水加热至沸腾时各自所需要的时间 发现第二支试管所需时间最长 第三支试 管所需时间最短 第一支试管所需时间介于另两支试管之间 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管所需时间最短 第一支试管所需时间介于另两支试管之间 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 律 律 7 考点考点 3 3 量筒及滴管的使用 量筒及滴管的使用 1 1 量筒的使用 量筒的使用 读数读数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若 若仰视读数 则读数偏小 仰视读数 则读数偏小 若俯视读数 则读数偏大 若俯视读数 则读数偏大 如图 如图 1 4 21 4 2 所示 所示 2 2 滴管的使用 滴管的使用 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滴管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滴管 取液后的滴管 应保持橡胶帽在上 不要平放或 取液后的滴管 应保持橡胶帽在上 不要平放或 倒置 防止液体倒流 玷污试剂或腐蚀橡胶帽 倒置 防止液体倒流 玷污试剂或腐蚀橡胶帽 考点考点 4 4 仪器的洗涤 仪器的洗涤 1 1 洗涤步骤 倾倒废液 洗涤步骤 倾倒废液 冷却冷却 水洗水洗 刷洗 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 刷洗 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 清清 水洗水洗 晾干 晾干 2 2 难溶物的洗涤 难溶物的洗涤 用用热的纯碱溶液或洗衣粉可洗去油脂热的纯碱溶液或洗衣粉可洗去油脂 再用大量的水冲 再用大量的水冲 洗 洗 用用稀盐酸可以洗去难溶性氧化物或碳酸盐稀盐酸可以洗去难溶性氧化物或碳酸盐 再用水冲洗 再用水冲洗 3 3 仪器 仪器洗净的标志洗净的标志 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 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成滴 也不成股既不成滴 也不成股 表 表 明玻璃仪器已经洗涤干净 明玻璃仪器已经洗涤干净 例 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 其中错误的是 例 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 其中错误的是 8 例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例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A 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 B B 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 C 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D D 制取气体前 先检查装置的气制取气体前 先检查装置的气 密性密性 例 化工厂一试剂罐的标签上有下图所示的图标 该试剂例 化工厂一试剂罐的标签上有下图所示的图标 该试剂罐中装罐中装 的可能是 的可能是 A A NaOHNaOH B B NaClNaCl C C CuOCuO D D CaCOCaCO3 3 例 例 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1 1 要用酒精灯火焰的 要用酒精灯火焰的 给物质加热 给物质加热 2 2 点燃可燃性气体时 都要先 点燃可燃性气体时 都要先 后点燃 后点燃 3 3 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 集气瓶底应预先 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 集气瓶底应预先 4 4 用量筒量取液体度数时 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的位置关系是 用量筒量取液体度数时 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的位置关系是 例 例 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量筒量筒 试管试管 滴管滴管 烧杯烧杯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考点考点 1 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9 在实验室里 通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在实验室里 通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 法制取氧气 法制取氧气 1 1 反应原理 反应原理 2 2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包括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包括上图发生装置包括上图 A A 固液不加热型 和 固液不加热型 和 B B 固固加热型 固固加热型 发生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的选择 依据依据 根据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和和反应条件反应条件选择 选择 a a 如果选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应用装置如果选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应用装置 b b 如果选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应用装置如果选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应用装置 c c 如果选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应用装置如果选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应用装置 收集装置包括上图收集装置包括上图 C C 排水法 排水法 D D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E E 向下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根据生成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根据生成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 a a 排水法 适合收集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 如图排水法 适合收集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 如图 C C b b 向上排空气法 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向上排空气法 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 气体 如图气体 如图 D D c c 向下排空气法 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向下排空气法 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 2H2O2 2H2O O2 2KClO3 2KCl 3O2 2KMnO4 K2MnO4 MnO2 O2 MnO2MnO2 2 10 气体 如图气体 如图 E E 验满方法 验满方法 a a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 放在集气瓶口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 放在集气瓶口 若木条复燃 证明集气瓶内已收集满氧气 若木条复燃 证明集气瓶内已收集满氧气 b b 用排水法收集时 当气泡从瓶用排水法收集时 当气泡从瓶 口冒出时证明已收集满 口冒出时证明已收集满 操作步骤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一般步骤为 操作步骤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一般步骤为 1 1 组装并检密组装并检密 a a 组装好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组装好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2 添加药品添加药品 b b 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在试管口堵上一团棉花 用带导管的单孔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在试管口堵上一团棉花 用带导管的单孔 橡皮塞塞紧试管 橡皮塞塞紧试管 c c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d d 集气瓶里装满水并倒放在水槽中 集气瓶里装满水并倒放在水槽中 3 3 加热加热 e e 点燃酒精灯 先预热试管 再对准药品处加热 点燃酒精灯 先预热试管 再对准药品处加热 4 4 收集气体收集气体 f f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g g 收集完毕 将导管撤离水槽 收集完毕 将导管撤离水槽 5 5 熄灭酒精灯 结束实验熄灭酒精灯 结束实验 h h 熄灭酒精灯 熄灭酒精灯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的注意事项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的注意事项 a a 试管口微向下倾斜 试管口微向下倾斜 c c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e e 铁夹夹在距试管口的铁夹夹在距试管口的 1 31 3 处 处 f f 伸入试管内的导管略出胶塞即可 伸入试管内的导管略出胶塞即可 g g 用外焰对用外焰对 准药品处加热 准药品处加热 例例 1 1 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制取氧气的大试管管口应向上倾斜 便于气体迅速排出制取氧气的大试管管口应向上倾斜 便于气体迅速排出 B B 插入水槽中的导气管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 就要立即去收集 否则会造成浪插入水槽中的导气管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 就要立即去收集 否则会造成浪 11 费费 C C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 应先撤酒精灯 后撤导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 应先撤酒精灯 后撤导管 D D 收集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 2 2 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 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则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 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则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 是是 A A 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大 B B 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小 C C 易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大 D D 易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小 3 3 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 a 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 用带导管的用带导管的 橡皮塞塞紧试管口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b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c 点燃酒精灯给点燃酒精灯给 试管加热试管加热 d d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e e 熄灭酒精灯熄灭酒精灯 f f 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 正确的正确的 操作顺序是操作顺序是 A A bacdfebacdfe B abcdefB abcdef C C bacdefbacdef D abcdfeD abcdfe 4 4 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 密度比空气稍大 难溶于水 它能跟空气中 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 密度比空气稍大 难溶于水 它能跟空气中 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现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 宜采用的方法 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现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 宜采用的方法 A A 向下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B B 向上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 C 排水法排水法 D 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自然界的水 课题课题 1 1 水的组成水的组成 一 水的组成一 水的组成 12 1 1 水的组成 考点一 水的组成 考点一 1 1 电解水的实验 电解水的实验 化学反应 文字表达式 水 化学反应 文字表达式 水 H H2 2O O 氢气 氢气 H H2 2 氧气 氧气 O O2 2 通电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2H2H2 2O O 通电 2H2H2 2 O O2 2 产生位置产生位置 负极负极 正极正极 体积比体积比 2 2 1 1 质量比质量比 1 1 8 8 检验 检验 O O2 2 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木条复燃 H H2 2 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 气体燃烧 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气体燃烧 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2 2 结论 结论 水是由氢 氧元素组成的 水是由氢 氧元素组成的 化学变化中 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化学变化中 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考点二净化水的方法 沉淀 过滤 吸附 蒸馏考点二净化水的方法 沉淀 过滤 吸附 蒸馏 1 1 沉淀 吸附沉淀 试剂 明矾 沉淀 吸附沉淀 试剂 明矾 净水原理 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水的杂质进行吸附 从而达到净化的目净水原理 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水的杂质进行吸附 从而达到净化的目 的 的 2 2 过滤 过滤 适用范围 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 或可溶性固体 适用范围 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 或可溶性固体 操作注意事项 操作注意事项 一贴二低三靠一贴二低三靠 仪器 铁架台 烧杯 玻璃棒 漏斗仪器 铁架台 烧杯 玻璃棒 漏斗 玻璃棒的作用 引流作用玻璃棒的作用 引流作用 过滤后 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过滤后 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A A 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B B 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 C 滤纸破损滤纸破损 3 3 吸附 吸附 常用的吸附剂 活性炭 具有吸附性 除去水的难溶性杂质 色素和异常用的吸附剂 活性炭 具有吸附性 除去水的难溶性杂质 色素和异 味 味 4 4 蒸馏 利用液体沸点不同将液体分离的方法 蒸馏 利用液体沸点不同将液体分离的方法 蒸馏的装置 见书蒸馏的装置 见书 P57P57 图 图 3 213 21 和和 3 223 22 各种静化方法除去的杂质的种类各种静化方法除去的杂质的种类 难溶性杂质难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降低水的硬度降低水的硬度 沉淀沉淀 过滤过滤 吸附吸附 蒸馏蒸馏 例 原水 未作处理的水 中含有泥沙 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 可用次氯酸杀例 原水 未作处理的水 中含有泥沙 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 可用次氯酸杀 13 死细菌 氯气溶于水时可生成次氯酸和盐酸 某水厂自来水的生产净化步骤如下 死细菌 氯气溶于水时可生成次氯酸和盐酸 某水厂自来水的生产净化步骤如下 A A B B C C D D 可以除去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为可以除去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为 填编号 填编号 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 填编号 填编号 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碳和碳的氧化物 考点 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考点 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1 1 COCO 物理性质 无色 无味 有毒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略小 难溶于水 物理性质 无色 无味 有毒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略小 难溶于水 2 2 COCO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可燃性 可燃性 a a 现象 现象 COCO 能燃烧能燃烧 发出 发出蓝色火焰蓝色火焰 放出热量 放出热量 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 上附着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上附着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b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22 22COOCO 点燃 c c 注意 点燃一氧化碳前要注意 点燃一氧化碳前要验纯验纯 还原性 一氧化碳能将还原性 一氧化碳能将 CuOCuO 金属氧化物 还原成铜 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金属氧化物 还原成铜 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CO CuOCO CuO 加热加热 Cu COCu CO2 2 一氧化碳用于炼铜和炼铁 一氧化碳用于炼铜和炼铁 3 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操作顺序 操作顺序 E 原水加明矾沉淀 过滤通入氯气净水 14 先通先通 COCO 再加热 再加热 实验完毕 实验完毕 先停止加热 继续通先停止加热 继续通 COCO 至试管冷却 至试管冷却 尾气处理 将尾气处理 将 COCO 燃烧掉 转化为无毒的燃烧掉 转化为无毒的 COCO2 2或收集备用 或收集备用 4 4 一氧化碳的毒性 产生方式及用途 一氧化碳的毒性 产生方式及用途 一氧化碳的毒性 一氧化碳的毒性 COCO 和人体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强 人吸入和人体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强 人吸入 COCO 会造成会造成 人体缺氧 严重者会致死 人体缺氧 严重者会致死 产生产生 COCO 的三种主要方式 的三种主要方式 a a 碳不完全燃烧 碳不完全燃烧 COOC22 2 点燃 b COb CO2 2遇到炽热的碳 遇到炽热的碳 COCCO2 2 高温 c c 碳与水蒸气高温条件下反应 碳与水蒸气高温条件下反应 水煤气水煤气 22 HCOgOHC 高温 一氧化碳的用途 作燃料 冶炼金属 如炼铁等 一氧化碳的用途 作燃料 冶炼金属 如炼铁等 考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考点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 1 药品 药品 石灰石 或大理石 石灰石 或大理石 和和稀盐酸稀盐酸 2 2 反应原理 反应原理 CaCOCaCO3 3 2HCl CaCl 2HCl CaCl2 2 CO CO2 2 H H2 2O O 3 3 实验装置 类似于制氢气的装置 选用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 实验装置 类似于制氢气的装置 选用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 为什么 为什么 4 4 收集方法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收集方法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为什么 为什么 5 5 检验方法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检验方法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15 6 6 验满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验满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7 7 注意 实验室制取 注意 实验室制取 COCO2 2不能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 或石灰石 不能用碳酸钠代替大理石 或石灰石 原因 原因 是反应速率太快 不宜收集 是反应速率太快 不宜收集 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 原因是浓盐酸易挥发 原因是浓盐酸易挥发 使收集的使收集的 COCO2 2气体中混有较多氯化氢气体 也气体中混有较多氯化氢气体 也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原因是 原因是 生成的生成的 CaSOCaSO4 4微溶于水 覆盖在大理石 或石灰石 表面 阻止反应续续进行 微溶于水 覆盖在大理石 或石灰石 表面 阻止反应续续进行 考点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总结考点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总结 1 1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首先 研究首先 研究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原理 就是要研究在什么条件下 如常温 加热 加催化 就是要研究在什么条件下 如常温 加热 加催化 剂等 用什么药品 通过什么反应方程来制取这种气体 即反应方程式 剂等 用什么药品 通过什么反应方程来制取这种气体 即反应方程式 第二 研究实验装置 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有些还涉及到性质检验装置 第二 研究实验装置 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有些还涉及到性质检验装置 尾气处理装置 干燥装置等 尾气处理装置 干燥装置等 第三 验证气体 第三 验证气体 2 2 气体发生装置 气体发生装置 选择发生装置的原理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选择发生装置的原理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a a 固固加热制气装置 固固加热制气装置 b b 固液不加热制气装置 固液不加热制气装置 常见实验装置 常见实验装置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或高锰酸钾加热选用哪种装置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或高锰酸钾加热选用哪种装置 木炭还原氧化铜选用哪种装置木炭还原氧化铜选用哪种装置 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制取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制取 H H2 2选用哪种装置选用哪种装置 实验室制实验室制 COCO2 2 用大理石或石灰与石与稀盐酸反应 选用哪种装置 用大理石或石灰与石与稀盐酸反应 选用哪种装置 3 3 气体收集方法 气体的收集方法取决于所制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等 常见 气体收集方法 气体的收集方法取决于所制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等 常见 16 的方法有 的方法有 排水法 操作时注意事项 排水法 操作时注意事项 a a 导气管刚过集气瓶口即可导气管刚过集气瓶口即可 b b 集气瓶中要预先集气瓶中要预先 装满水 用玻璃片盖住 倒置于水槽中 装满水 用玻璃片盖住 倒置于水槽中 注意不要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甘肃庆阳市庆城县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4人(第三批)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甘肃省大数据中心招聘工作人员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湖北黄冈市武穴市事业单位第二批考核招聘三支一扶服务期满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北京大兴区旧宫镇红星派出所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员招录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招聘工勤岗位工作人员2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4月广东深圳市大鹏新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招聘编外人员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河南工程学院招聘高层次人才16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首峰中学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上半年五粮液集团公司招聘870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3月吉林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3人(总部岗位)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年中国车载摄像头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战略规划建议报告
- 政府机关防恐防暴演练方案范文
- 安徽省蚌埠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性监测语文(含答案)
- 钢铁销售基础知识培训
- 5.1延续文化血脉 教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2025年保密观原题附答案
- 基于项目学习的英语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 2025年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罗兰贝格
- 第六章-材料的热性能
- (完整版)抛丸机安全操作规程
- 高一前三章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