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打造衡水湖最美湿地_第1页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打造衡水湖最美湿地_第2页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打造衡水湖最美湿地_第3页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打造衡水湖最美湿地_第4页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打造衡水湖最美湿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打造衡水湖最美湿地摘要:介绍了衡水湖湿地的保护历程和社会功能,并通过叙述衡水人民在保护湿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内容。 关键词:衡水湖;湿地;生态;环境 衡水湖是华北地区单体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被誉为“华北明珠”,国际湿地组织将衡水湖誉为东亚的一颗“蓝宝石” 。多年来,衡水市一直遵循单纯的守护性保护理念,湿地保护始终停留在较低水平,其功能和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把衡水湖建设成为京津冀地区最美湿地,具有重要意义。 一、衡水湖湿地概况 衡水湖位于河北省衡水市境内,在京津以南 200 公里处,原为一片古老的自然洼地,旧称“千顷洼” 。自 1958 年筑堤建闸蓄水后始改称衡水湖。湖区周边河流均属海河水系的子牙河系,主要有滏阳河、滏阳新河、滏东排河以及冀2 / 7码渠、冀吕渠、卫千渠、盐河古道等河流。1985 年卫千引水工程建成后,衡水湖成为衡水市一座大型平原蓄水工程,其蓄水主要用于衡水市工业生产、农田灌溉和水产养殖。 2000 年 7 月衡水湖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省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范围是在原衡水湖基础上划定的。包括衡水湖及周边地区、滏东排河及滏阳新河的部分区域,总面积平方公里。随后被列为全国重要湿地。2002 年 10 月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XX 年 6 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XX 年 10 月被列入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XX 年 10 月加入东亚澳大利亚西亚鸻鹬鸟类保护网络;XX 年被评为燕赵最美湿地。 衡水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系以调蓄类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为基础的城郊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着华北平原保存相对完好的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草甸、沼泽、水域、滩涂、林地、农田等多种生态系统,是北温带野生动植物的聚集地,是众多珍稀鸟类南迁北徙的重要中转站,生物多样性资源十分丰富。据调查已发现有 296 鸟类在衡水湖栖息停留、营巢繁殖或越冬。其中属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的鸟类有 7 种、3 / 7级重点保护动物的鸟类 43 种。 二、衡水湖湿地的作用和意义 衡水湖湿地是极具典型性和稀缺性的国家重要湿地,在持续干旱的华北及京、津、冀地区,更显弥足珍贵,被赋予比南方水乡湿地更多的内涵和承载。对京津冀广大地区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公益功能。据气象部门测试,湖区周围上百公里范围内空气湿度比周边高,悬浮颗粒物少,并通过大气环流作用,对京津冀地区的气候也起到一定调节作用。同时,衡水湖湿地也是北温带动植物聚集地和数以百万计的候鸟南北迁徙的密集交汇区,对于我国履行鸟类保护相关国际协定和湿地公约具有重要意义。 衡水湖湿地独特的自然基础条件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引起了国际国内湿地保护机构的日益关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荷兰委员会”已向衡水湖湿地保护区实施资金援助。国家林业局会同相关部门编制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XX-2016 年),把衡水湖列入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和湿地恢复工程项目两部分内容。 三、衡水湖湿地存在的问题 4 / 71、湿地无稳定生态用水水源 衡水湖水源主要由其周边河流汇集当地自然降水和引黄济冀补水。由于冀南渠、冀吕渠、冀午渠、冀枣渠等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自 1994 年引黄入冀工程实施以来,已关闭上述河道入湖口。近年来衡水湖水源以引黄为主。为此衡水市每年从有限的财政收入中拿出一千多万元,引入黄河水以补充衡水湖水源,使衡水湖不可替代的生态作用得以维持。目前,衡水湖没有专用于生态环境的水源。由于水源缺乏等因素导致西湖、滏阳新河滩地等湿地严重退化。 2、社区发展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由于连年干旱,加之衡水湖周围社区居民的开垦,导致湿地面积大量减少,植被严重破坏,生态失衡,干扰和破坏了野生动物原始的栖息环境。随着人口不断增长,人地矛盾越来越大,使保护区的压力逐年增大。湖区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林业和渔业等,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对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保护和恢复脆弱的生态系统,任务艰巨。 5 / 73、水环境质量问题依然严重 衡水湖湿地水环境质量是衡水市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为保护衡水湖水质,1994 年关闭了上游水汇流渠道入湖口,XX 年开始逐步取缔了湖区和引水线路上的排污口。XX 年底东湖大库所及引水线路上的排污口全部取缔,大库开始停止养殖活动。XX 年 8 月前,全面停止湖区养殖行为,并清除养殖设施,当年衡水湖大库水质明显改善。目前,湖区主要污染源为旅游污染、湖底污染、湖区蒲草污染等。 四、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推进衡水湖湿地保护与发展 衡水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人口密度为 294 人/km2,与其他同类保护区相比高出许多,加之衡水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华北平原人口相对密集、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合理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如何在资源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经济的繁荣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进而使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得到落实与推广,把衡水湖建设成京津冀最美湿地。 6 / 7鉴于衡水湖湿地的重要性和衡水湖湿地存在的问题,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理顺和拓宽湿地自然保护区投入渠道,提高保护区规范化建设水平,引导保护区及周边社区居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降低周边社区对保护区的压力,是十分必要、非常及时的。 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就是要承认湿地具有重要生态功能,要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一样对湿地的生态效益给予补偿。对于生活在湿地区域或其周边的人,限制和规范其生产生活方式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必然会使其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要通过政策支持给予一定补偿。多年来,衡水人民坚持自觉走生态文明之路的做法应予以鼓励,对衡水在保护湿地过程中遇到的自身无力解决的困难应予以关注。 建议:1、将衡水湖湿地列入国家湿地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并尽快开展相关工作,使衡水湖湿地开发利用与保护恢复并举。2、建立衡水湖湿地长效补水机制,保证湿地生态需水。尽快开辟黄壁庄水库衡水湖应急引水工程、岳城水库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