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_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_第1页
第10课_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_第2页
第10课_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_第3页
第10课_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_第4页
第10课_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经济 占主导, 资本主义萌芽 缓慢发展 单一自然经济 课程标准: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 经济结构的变动 和 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的 史实 ,认识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的 历史背景 近代: 近代前夜: 古代: 自然经济 开始解体 (占主导 ) 被卷入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 官办企业 :洋务运动,但不成功 民族工业 :民族资本主义夹缝生存,举步维艰 近代工业兴起 鸦片战争后,列强以不平等条约获取政治经济特权 倾销商品 掠夺原料(丝、茶) 外资企业 (船坞、加工厂) 刺激 刺激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鸦片战争以 前 鸦片战争以 后 自然经济 占统治地位 自然经济地位未变 却在 逐渐解体 之中 手工业 虽然发达,但手工操作 机器生产, 近 代工业 开始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 弱 小而又发展迟滞 资本主义萌芽 夭折 民族资本主义 出现 7岁时 ,听大人说我们打 仗 打输了,过不了多久,哥哥从市场上买回来一些很便宜的洋布,织得很细密。妈妈责备他浪费钱,说自己家可以织,为什么要去买。哥哥说,这些布很便宜,比你棉纱贵不了多少!消息传开后,村里自己织布的人越来越少。 一个农民家庭生活的变迁 我, 1835年 出生于江浙地区的一个农民家庭。家里有几亩薄地,父亲每天去田里干活,母亲闲时买些土纱回家织布做衣服。多余的布还拿去卖给村里专门以织布为生的王家。 故事中提到的鸦片战争前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是什么?属于什么经济类型? 自耕农经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故事中提到哪几种手工业的经营方式?鸦片战争之后发生什么变化? 16岁时 ,洋纱洋布更加便宜了,人们争相购买洋纱洋布,村里的妇女也不织布了,王家也很快破产了,听说后来就到上海的码头做工去了。种棉花的人家找不到买主,后来在中间商的带动下,只能大量卖给外国人。 家庭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鸦片战争后家庭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材料 1: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 “ 充积于厦口 ” 。洋纱、洋布、洋棉 “ 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 。因此, “ 江浙之布不复畅销 ” 。 材料 2: 想一想:这两段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中国成为外国资本 主义的商品市场和 原料产地。 自然经济受到冲击,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提供劳动力、市场。 鸦片战争前后自然经济的变化 自 然 经 济 家庭单位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保守封闭 小农破产 购买洋货耕织分离 出售农产减少自给 被迫开放卷入市场 时间: 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局面 目的: 自强、求富, 地主阶级 维护清朝统治。 代表: 内容 创办 近代 军事 工业 中央:奕訢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破产标志: 影响: 推动中国早期近代化 创立近代教育 以甲午战争的失败而宣告 破产 创办 近代 民用 工业 建立近代海军 地方 19世纪 60 90年代 背景: 破产原因: 只学习西方先进科技而不改变封建制度 洋 务 运 动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构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1. 从材料中找出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 2. 从材料中找出洋务运动的目的? 3. 洋务运动主张怎样去维护清朝统治? 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 背景:内忧外患 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 背景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外商企业的刺激 洋务运动的诱导 产生 东南沿海地区 特点 影响 先天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后天畸形:行业、地域分布不平衡 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和转变准备了阶级基础 在外国资本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发展艰难 时空: 原因 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实业救国热潮的促进 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 初步发展 时间: 甲午战争后 材料 1: 华裔在上海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 110万,接近上海六家丝厂资本的总和。 总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材料 2: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 “ 俱用华人 ” ,但是自身技术力量还很薄弱, “发动机系英国制造 ” 。到 19世纪 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资金少、规模小 技术力量薄弱 材料 3: 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 1866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洋商者。 材料 4: 1893年,李福明设立机器磨 坊 ,京城官员见生意兴隆,存心勒索,今天令他降价,明天令他捐献,李福明不甘压迫到官府讲理,反被清政府作为 “ 不安分 ” 的 “ 刁商 ” , 李福明的面粉厂 也 被迫关闭。 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发展 总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中国 民族资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