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管术_第1页
拔管术_第2页
拔管术_第3页
拔管术_第4页
拔管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拔管术,深麻醉拔管1、术终通气良好、无呕吐危险全麻三期拔管2、优点:导管刺激引起咳嗽、 喉气管损伤、 心血管反应3、缺点:有可能发生梗阻、误吸 清醒时发生咳嗽、喉痉挛4、拔管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注意维持气道通畅5、禁忌:插管困难、有误吸危险 手术导致气道水肿或气道难以维持6、通过气管导管能够进行足够的通气不等于肌肉本身 的力量也能保持气道通畅,清醒拔管1、明确判断病人具有保持气道通畅的能力后拔管2、拔管指征:(1)病人完全清醒,呼之能应(2)咽喉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已完全恢复(3)潮气量和每分通气量恢复正常(4)必要时,呼吸空气20 min后,血气指标达到正常值(5)估计拔管后无引起呼吸道梗阻的因素存在3、利多卡因、阿片类拔管过程平稳,但延长清醒时间4、拔管后,病人保持平卧位或侧卧位,注意事项1、拔管前吸尽咽部、套囊上方分泌物防止放气后分 泌物流入气管2、双腔管吸痰困难术终更换单腔导管再行吸痰3、原有或术后可能发生呼吸道困难先置入管芯拔管 后一旦出现意外重新引导插管4、用呼吸囊给予一次正压后于呼气时拔管气管内分泌 物可以随着呼气喷出声门5、麻醉状态下拔管留置口/鼻咽通气道,直至不能耐受6、拔管时可能出现喉痉挛或呕吐物误吸拔管时仍应备 有插管用具、药品、吸引器等,气管、支气管内插管并发症,一、气管插管即时并发症二、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三、拔管和拔管后并发症,气管插管即时并发症 1、牙齿及口腔软组织损伤(1)上提喉镜误将上切牙作支点损伤牙齿(2)操作粗暴、困难插管喉镜接触部位软组织损伤(3)经鼻插管鼻出血、鼻和鼻咽部粘膜损伤(4)损伤气管、食管气胸、感染 2、高血压和心律失常(1)原因:置入喉镜、挑会厌、插管、套囊充气交感N(+) 一过性血压增高,伴窦速,偶有室速(2)危害:原有高血压病人,升压反应更加显著 冠心病病人,心肌耗氧量剧增心肌缺血(3)措施:表面麻醉:咽喉部及会厌 加深麻醉:吸入药、静脉药、麻醉性镇痛药 抗高血压药: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硝普钠、 卡托普利、硝酸甘油,气管插管即时并发症颅内压升高(1)原因:置入喉镜、插管颅内压升高(2)危害:高颅内压,进一步增高诱发脑疝(3)措施:静注利多卡因1 mg/kg,中等程度过度通气误入食管(1)原因:给氧去氮不易迅速发绀发现不及时 肥胖胸廓运动不明显、听诊不清晰(2)预防:见导管通过声门、双肺听诊、胃部听诊、胸廓运动、 贮气囊运动、压胸廓有气体呼出、导管内“白雾”、 胸片、纤支镜、PETCO2误吸:胃内容物逆流进入咽喉腔及气管内 预防快速诱导、清醒插管,留置气管内导管期间并发症 1、气管导管梗阻:常见为导管斜口被阻塞(1)原因:气管变形、移位,套囊壁阻塞,粘痰、血块(2)寻找原因移动导管、套囊放气、吸痰管吸引 2、导管脱出:小儿多见(1)原因:导管固定不牢或过浅、变动俯卧位、 头过度后伸或前屈、呛咳动作(2)措施:妥善固定导管、抑制呛咳 3、导管误入单侧支气管(1)原因:导管插入过深(2)措施:及时将导管退至气管内,留置气管内导管期间并发症呛咳动作(buking)气道痉挛(1)原因:浅麻醉时插管刺激反射性支气管痉挛(2)措施:预先抗胆碱药、类固醇、吸入受体激动剂、 利多卡因、阿片类药减轻支气管痉挛 插管加深麻醉、静脉或吸入受体激动剂吸痰操作不当(1)持续吸痰时间过长低氧血症心动过缓、心脏停搏(2)新生儿吸痰过久负压过大肺萎陷,上腔V、主肺A、 心脏横径增大V回流缺氧心脏负担突然死亡,拔管和拔管后并发症 1、喉痉挛(1)浅麻醉下拔管喉痉挛 “挟住”导管拔管困难(2)加深麻醉、充分给氧、个别需肌松药(3)拔管后喉痉挛窒息立即托下颁密闭面罩加压给氧 2、拔管后误吸胃内容物或异物阻塞(1)饱食或肠梗阻拔管时易呕吐误吸完全清醒后拔管(2)拔管前即呕吐吐尽呕吐物、清除呕吐物后再松套囊(3)口腔颌面手术遗留血块、组织、纱布条阻塞声门,拔管和拔管后并发症 3、拔管后气管萎陷(1)颈部肿瘤、巨大甲状腺肿压迫气管过久 气管软化(2)切除肿物气管失去周围组织支持气管塌陷 窒息(3)预置引导管 出现窒息时重新引导插管或气管造口4、咽喉痛(sore throat)5、声带麻痹(vocal cord paralysis):(1)手术损伤或套囊压迫喉返神经声音嘶哑、说话困难(2)双侧声带麻痹呼吸道完全梗阻6、杓状软骨脱位:镜片置入过深达环状软骨后上提喉镜所致,拔管和拔管后并发症 7、喉水肿(1aryngeal edema)或声门下水肿:儿童最常见(1)原因:导管型号过大、喉镜和插管引起的损伤、插管和手 术过程中颈部活动过多、导管存留期间剧烈咳嗽、 正存在的或近期的上呼吸道感染(2)表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并产生喘鸣(3)措施:预防性使用类固醇药 吸入湿化氧、雾化吸入肾上腺素、静注地塞米松 梗阻严重并持续存在再次插管8、经鼻插管上颌窦炎、鼻坏死、上鼻甲穿孔、鼻窦炎、耳炎9、肺感染:良好的口腔卫生及治好龋齿确可减少肺感染10、其他:持续声嘶(声带溃疡、肉芽肿),喉或气管狭窄,非气管导管性通气道,面罩通气1、型号:成人 - 小、中、大三种型号 儿童 - 新生儿、婴儿、儿童2、方法:拇指和示指向下用力扣紧,其余三指托起下颌3、面罩通气困难:肥胖、肿瘤、老年无牙4、口咽通气道:舌后坠引起呼吸道梗阻(1)方法:(2)禁忌:咽喉创伤、出血、炎症、肿瘤或解剖畸形(3)浅麻醉下放置易咳嗽、呕吐、喉痉挛、支气管痉挛(4)长时间使用压迫粘膜舌水肿(5)放置不当加重呼吸道梗阻5、鼻咽通气道:软、刺激小,可浅麻醉时使用 凝血异常、颅底骨折、鼻腔感染/发育异常禁用,面罩通气,喉罩 喉罩通气道(1aryngeal mask airway,LMA),简称喉罩 特点:既可选择性地用于麻醉,也可用于急症困难气道1、结构:通气导管和通气罩2部分组成2、型号:目前有7种,分别用于新生儿、婴儿、儿童、成人(1)成年女性常用3号(3050 kg)或4号(5070 kg)(2)男性常适合4号或5号(70100 kg)3、使用方法:(1)选择:维持自主呼吸普通型喉罩 控制呼吸加强型喉罩 辅助气管插管插管型喉罩(2)步骤:(3)理想位置:围绕喉入口产生一个不漏气密封圈密闭喉咙,喉罩的优点及适应证(1)不需颈部运动、肌松药、喉镜,易学易操作,置入迅速(2)刺激小、插管反应轻高血压、冠心病(3)无误入食管或主支气管(4)无术后喉痛、咳嗽、喉水肿(5)避免面罩和操作者的手影响外科操作(6)侧卧位或俯卧位时,可置入喉罩建立紧急气道(7)椎管内麻醉效果不佳需联合浅全麻时(8)面罩通气和插管困难时的一种救命通气措施,喉罩缺点及禁忌证(1)未插入气管、套囊密封可靠性不强(2)不耐气道高压肺顺应性/气道阻力漏气、通气不足(3)气道峰压 2025 cmH2O胃胀气(4)麻醉过浅喉痉挛(5)声门上/咽部损伤、扁桃体肥大、喉/气管偏移不宜选用(6)需足够麻醉深度不适于急诊室内有意识的病人(7)气道的保护性和维持性不如气管插管,食管-气管联合导管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the esophageal-tracheal combitube,ETC) 简称联合导管,是一种双腔、双囊导管 1、结构:双腔软塑料导管,类似两个气管导管并在一起(1)两个气囊:近端较大,可充气100 ml 远端小,可充气1015 ml。(2)一腔远端开放,象常规气管导管,称气管腔 一腔闭合、圆钝末端,称食管腔(3)近端两腔分开,分别与通气管道的接头相连(4)导管在食管内,吸入气经食管腔的侧孔进入喉部 导管在气管内,吸入气经管腔直接进入气道 2、插管方法: 3、适应证:适于紧急或非紧急状态、正常或困难气道病人,食管-气管联合导管优点 (1)快速、有效开放呼吸道,插入食管或气管都能行有效通气(2)操作简便,不需借助喉镜(3)不活动头颈也可成功地置对颈椎损伤病人尤为重要(4)置入时不受病人体位的限制(5)咽喉部套囊充气后可以固定导管以免脱出,在病人转运途 中安全、方便(6) ETC食管段较短,对食管无损伤(7)导管位于食管位时,气管内无异物刺激,粘膜供血不受影响,食管-气管联合导管禁忌证及并发症 (1)只有41 F和37 F(12 mm外径),不适合于儿童(2)食管上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