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知识点之地球行星地理知识点之地球行星 1 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微观 水金地火 类地行星 木土 巨行星 天海王 远日行星 宏观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总星系 2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地球的普通性 从地球的外观 所处的位置 运动特征而言 地球与其他八大行星相比 并没有什 么特殊的地方 地球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地球的特殊性 由于地球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所以又是特殊的 日地距离适中 温度适宜 有液态水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 使地球能够吸引住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太阳的光照条件稳定 九大行星绕日运行具有共面 同向性 彼此间不会发生碰撞 故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 简而言之 地球生命存在的原 因是稳定的光照条件 安全的宇宙环境 适宜的大气和温度 液态水 3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氢核不断聚变为氦核能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 是促进地球上的水 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如 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 热资源 生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太阳辐射为人们日常生产 生活提供能量 如工业主要能源煤 石油等矿物 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 4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 由里往外 光球 黑子 标志 变化周期 11 年 色球 耀斑 标志 以称色球爆发 最激烈 日冕 太阳风 带电粒子流 对地球的影响 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黑子和耀斑增多时 发射的电磁 波扰动电离层 电离层 地面以上 80 500 千米高度 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产生 磁暴 的现象 对地质勘 探 行船造成一定影响 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 5 地球自转 方向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 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 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赤道最快 南北纬 60 减为赤道的一半 南北极点 既无角速度 也无线速度 线速度计算公式 V 1670 千米 小时 COS 其中 为纬度 角速度 除两极为 0 外 各地相等 15 h 注意 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角 速度一样 周期 恒星日 23 时 56 分 4 秒 真正周期 太阳日 24 时 昼夜更替周期 注意 同一颗恒星在天空中同一位置观测的时间 每天提前 4 分钟 15 天 提前 1 小时 一个月提前 2 小时 亦即每个季度天空同一位置的星座是不同的 意义 昼夜更替 周期 小时 一个太阳日 地方时 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 经度差 时间 分钟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北右南左 例如 与河流侵蚀岸 堆积岸的关系 与河 流建港的关系 与三角洲的发展关系 注意 弯曲河道的河流凸岸是堆积岸 缓坡岸 凹岸是侵蚀岸 陡坡岸 右图中的 D 岸侵蚀最厉害 A 岸比 B 岸侵蚀厉害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北极不动 在北半球 北极星与地平面的夹角 仰度 所在纬度 地球两极略扁 赤道略鼓的形状 因赤道离心力较大 向两极递减 6 晨昏线 沿自转方向 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 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 角为 0 度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 6 00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 18 00 7 晨昏线与经线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春秋分 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 夏至 冬至 晨昏线与经 线交角 直射点纬度 8 时间计算 所求时间 已知时间 区时差 途中时间 9 时区 时区 经度 15 若不整除 则四舍五入 区时差 时区差 同区减 异区加 10 世界时 以本初子午线 0 时间为标准时 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或国际标准时间 也是 零时区的区时 11 日期分割 0 00 经线往东至日界线 180 为地球上的 今天 或称 新一天 往西至日 界线为 昨天 或称 旧一天 若 0 时经线为西经度 则新一天大于一半 若 0 时经线为东经度 则新一天小于一半 若 0 时经线与 180 经线重合 则全球处于 同一日期 若 0 时经线为 0 则新旧一天各占一半 12 日界线 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 不完全经过 180 经线 日期减一天 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 一天 即自西向东越过 0 时经线日期加一天 13 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 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地球自转的初速度 取决于纬度和 地势 地形平坦开阔 人文因素 地广人稀 交通便利 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实例 太原 技术力量强 酒泉 大陆性气候 晴天多 西昌纬 度低 发射初速度大 海南文昌 纬度低 发射初速度大 海运便利 14 地球公转 速度 1 月初 近日点 速度快 7 月初 远日点 速度慢 意义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 五带的形成 15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90 直射点纬度与所求点的纬度差 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为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为一年中最小 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为一年中最大值 北半球为一年中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有两次直射机会 两次最大值 纬度越高 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 日影越长 楼房间距越大 正午太阳高度 H 因纬度而不同 同一时刻 H 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离直射点越近 H 就越大 夏至日 直射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地 H 达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各 地 H 达最小值 冬至日 直射南回归线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地 H 达一年中最大值 北半球各 地 H 达最小值 春秋分时 太阳直射在赤道 H 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注意 等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以直射点为中心 呈同心圆分布 昼半球的中 心点是直射点 7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 此时日影最短 当地的地方 时是 12 时 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 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 位置有关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正午太阳位于南方 房屋朝南 在南回归线以南 地区 正午太阳位于北方 房屋朝北 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日影越短 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 日影越长 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判断所在的地区 并进而判断该地区的其他地理特征 计算楼距 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 一般来说 纬度较低的地区楼 距较小 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 解题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即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 并计算影长 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 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 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 器的倾斜角度 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垂直 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 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 一般情况下 由于向阳坡正午太阳高 度大 得到的光热多 背阳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 因此在相同高度 阳坡温度较高 阴坡温度较低 从而影响到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 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 纬度 气候 地势高低 16 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 该半球昼长夜短 为夏半年 如太阳直射点在北半 球 3 21 9 23 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此时北半球夏半年 9 23 次年 3 21 为 北半球冬半年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 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 如北半球 12 月 22 日 最短 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北半球昼渐长 3 月 21 日昼夜平分 6 月 22 日 昼最长 之后直射点向南移动 北半球昼渐短 12 月 22 日昼最短 南北回归线之外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在同一天出现 南北回 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 如海口市 不同半球的纬度数相同的两地 昼长 夜长 17 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 昼长夜短 越向北白昼越长 日出越早日落越晚 如北京 上海 广州 北半球冬半年 昼短夜长 越向南白昼越长 日出越早日落越晚 如海口 广州 上海 18 昼长计算 昼长 日落时间 日出时间 24 小时 夜长 12 日出时间 2 日落时间 12 2 日出时间 12 00 昼长 2 或 0 00 夜长 2 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 是 6 00 日落时间 12 00 昼长 2 或 24 00 夜长 2 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 是 18 00 19 地球是个不发光 不透明球体 出现昼夜现象 地球自转 昼夜更替 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 地方时 水平运 动物体的偏移 地球倾斜着公转 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 正午太阳高度 昼夜长短的 变化 四季五带 20 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存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地中海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五带的划分界线 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 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 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若黄赤夹角变大 热带和寒带变大 温带变小 若黄赤夹角变小 热带和寒带变小 温带变大 若黄赤交角为零 太阳永远直射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地中海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21 太阳直射点 地球上每时每刻 只有一个地方得到太阳的直射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一定是正午 12 点 太阳直射点出现在当地的天顶时 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H 90 太阳直射时物体的影子长度为零 太阳直射点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80 90 直 射在 10 S70 90 直射在 20 N 太阳直射点与晨昏圈的关系 直射光线始终与晨昏线 面 垂直 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极昼极夜范围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数 与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 最北界限度数之和互余 例如 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与地轴的夹角 极点的太阳高度 90 刚好出现极昼的纬度 刚好出现极昼的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 极昼区域内任纬度一天中太阳高度 最大值 最小值 太阳直射点移动与太阳升落方向的关系 3 21 9 23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 西北方向落下 适合于 南北半球 9 23 次年 3 21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西 南方向落下 适合于南北半球 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正午太阳在天空的方向关系 北回归线以北 正午太阳终年在正南方向 物体影子指向北方 南回归线以南 正午太阳终年在正北方向 物体影子指向南方 南北回归线之间 太阳直射点在某地南侧 正午太阳在其正南方向 太阳直射点 在某地北侧 正午太阳在其正北方向 C C B B D D C C B BD D 22 四季的划分 我国传统划分 以 四立 分别做为相应各季的起点 欧美的划分 以 二分二至 分别做为相应各季的起点 我国气候统计和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划分 3 4 5 月 春季 6 7 8 月 夏季 9 10 11 月 秋季 12 1 2 月 冬季 按气候含义划分 候平均温 即连续 天的平均温 为夏季 为冬季 为春季 为秋季 23 典型的季节现象 时间季节 地理现象 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冬半年 地球公转 七月初 远日点附近 地球公转 角速度 线速度最慢 一月初 近日点附近 地球公转角 速度 线速度最快 正午太阳高 度 6 月 22 日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 最大 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 12 月 22 日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 最大 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 昼夜长短昼长夜短 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昼短夜长 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时间季节 地理现象 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冬半年 等温线 陆地等温线均向北凸出 海洋相 反 陆地等温线均向南凸出 海洋相反 气压带 风 带 随太阳直射点北移随太阳直射点南移 雪线雪线上升雪线下降 北印度洋洋 流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洋流呈顺时 针流动 受东北季风的影响 洋流呈逆时针 流动 我国的降水夏季风影响 降水多冬季风影响 降水少 时间季节 地理现象 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冬半年 我国的河流 内流河因高温导致冰雪融水多 外流河受夏季风影响 大部分河 流进入汛期 东北地区分春汛 夏汛 大部分进入枯水期 秦岭淮河以北 的河流有结冰期 部分河流有断流 现象 我国的季风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海洋的夏 季风影响 高温多雨 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大陆的冬季 风影响 寒冷干燥 时间季节 地理现象 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冬半年 我国的农业 生产 全国普遍高温 农作物进入生长 期 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 熟逐渐过渡到两年三熟至一年一 熟 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于越冬期 南方热带地区水热充足 可生产反 季节蔬菜 瓜果 气象灾害 旱涝 华北春旱 长江伏旱 暴雨 台风 表现 强风 暴雨 风暴潮 寒潮 沙尘暴 干旱 暴雪 地质灾害滑坡 泥石流较多较少 第 讲 地图 1 经度的递变 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 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 纬度的递变 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 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 纬线的形状和长度 互相平行的圆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 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 经线的形状和长度 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 长度都相等 5 地图上东西经的判断 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 减小的是西经 除 0 和 180 经线外 其余经线都 能准确区分是东经度还是西经度 6 南北纬的判断 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 向南增大为南纬 用 0 30 60 把不同的纬度地带划 分为低纬 中纬 高纬三部分 7 东西半球的划分 20 W 往东至 160 E 为东半球 20 W 往西至 160 E 为西半球 即东半球经度小 于 20 W 小于 160 E 西半球经度大于 20 W 大于 160 E 8 东西方向的判断 劣弧定律 二者同为东经 则大值在东 二者同为西经 则大值在西 二者一为东 经 一为西经 二者之和小于 180 时 东经在东 西经在西 当二者之和大于 180 时 东经在西 西经在东 9 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 相同图幅 比例尺愈大 表示的范围愈小 比例尺愈小 表示的范围愈大 10 地图上方向的确定 一般情况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 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经 纬网地图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 等值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施工单位与材料供应商合同
- 反映往年试题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带答案详解(典型题)
- 精.品项目工程展示方案(3篇)
- 2025劳务雇佣协议
- 田径训练高中题库及答案
- 综合英语二真题及答案
- 医疗美容服务行业规范化进程中的市场监督与政策执行效率优化研究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莫拐农牧场有限公司招聘16人备考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附有答案详解带答案详解(精练)
- 天津校外培训管理办法
- 小学生晨会课件
- 2025至2030锆英砂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报告
- DB44∕T 2499-2024 海堤生态化建设技术导则
- 地质灾害诱因成因分析方法-洞察阐释
- 护林防火培训
- 大小便失禁护理指南
- 物业弱电维修课件
- 民宿旅游培训课件
- 诚信教育读本
- DZ/T 0261-2014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 00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