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B与LTE产业、技术、应用及应对策略_第1页
DOB与LTE产业、技术、应用及应对策略_第2页
DOB与LTE产业、技术、应用及应对策略_第3页
DOB与LTE产业、技术、应用及应对策略_第4页
DOB与LTE产业、技术、应用及应对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业 /技术 /应用 /策略 第 2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主要内容 产业背景 1 技术分析及对比 2 网络架构与协议 3 应对策略 4 第 3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第 4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两个演进阶段 多载波捆绑:基于 实现 23个载波的捆绑,3载波捆绑可使单用户的前向峰值速率提升至 I 前向支持 64192大包的支持,3载波捆绑单用户前向峰值速率提高到 采用 计提高终端通话时间约 30。 支持反馈复用,提升 第 5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增强小区覆盖 峰值速率 100L: 50少时延 100P: 5低的 持不同带宽 增强频率效率 3第 6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 前绝大部分设备基于此版本; 010年 3月冻结,预计产品在 2011年提供; 011年完成; 标准差别集中在空口物理层 1 1n 1 6 1 6 1 6 D 1 6 D 8/ T D 8/ T D A+E / / 10 T D 10 T D 16 16 P P P 2I E E 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目前主要 兴、阿朗、爱立信、诺西、摩托罗拉、三星等公司,均可同时提供 核心网设备相同; 基站设备中基带部分( 以通过软件加载实现 频部分( 需采用不同硬件; 一般 目前相对网络设备,终端设备技术尚未成熟 已经推出基于 目前 5耗电和成本角度分析只适合用于数据卡,不适合用于手持终端; 预计能够规模商用,需要采用 28需要等到 2012年; 第 8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全球 源 已在全球 33个国家建设了 80个 本在 09年发布了 4张 预计 2010年底将开通 22个 预计 2012年底将开通 45个 亚太地区与大洋洲 欧洲与非洲 美洲 第 9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国内 中国电信(上海世博) 约 30个室外 演示场所包括:世博园区、浦东南路密集城区、上南路普通城区、江面及高速路、演示车 约 30个室内 演示场所包括:中国馆、信息通信馆、新闻中心等 演示业务:高速无线上网、高清无线视频监控、高清无线 清无线视频会议、无线即摄即传、高清视频电话及 速 第 10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国内 中国移动(试验计划) 2010年 1月,八家设备商完成 整集将于 2010年二季度开始; 北京顺义和怀柔外场建设完毕,外场测试按计划进行, 受限终端研发进度,终端和 截止 2010年 3月底,中兴和华为率先完成 中国移动的激进计划:选择东部沿海地区三个城市,每个城市建设 100个以上的基站(与 发展 5000部以上的终端(卡和手机), 2010年三季度前完成建网, 2011年 12月完成测试工作; 第 11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国外 用情况) 12月 14日, 网络部署情况 覆盖范围:计划覆盖瑞典的 25个最大城市、度假胜地及挪威最大的 4个城市 覆盖方式:主要为室外宏蜂窝覆盖,尚未引入室内覆盖 工作频段:采用 宽为 10 主设备提供商:爱立信、华为 网络体验情况 终端:三星的 , 地首批到货约 1000片。 数据速率 爱立信实验室:采用 0行 过测试网站显示下行 43行 用户情况:以友好用户为主,在 第 12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主要内容 产业背景 1 技术分析及对比 2 网络架构与协议 3 应对策略 4 第 13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无线环境 信号处理方式 技术的差异 第 14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无线信道环境:多径环境 (认识所有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 时间 接收信号 强度 发射信号 第 15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无线信道的环境衰落 发射数据 第 16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无线信道的环境衰落 距离 (m) 接收功率 (10 20 30 40 衰落 快衰落 第 17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无线环境 信号处理方式 技术的差异 第 18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码分多址技术 直接扩频方式) 频率 时间 码字 交频分复用 行: 行: 19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差异 传统的频分复用 /频分多址( 术将较宽的频带分成若干较窄的子载波进行并行发送。为了避免各子载波之间的干扰,不得不在相邻的子载波之间保留较大的间隔。 正交频分复用( 个子载波重叠排列,同时保持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以避免子载波之间的干扰。部分重叠的子载波排列可以大大提高频谱效率。 传统 第 20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集中式 分布式 在时域频域对用户的子载波分配进行调度 载波 第 21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信源解码 信源编码 道编码 交织 去交织 信道 解码 加扰 解扰 扩频 解扩 调制 解调 射频发射 射频接收 无线信道 第 22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允许子信道的频谱相互重叠,最大限度利用频谱资源; 可以通过不同的子载波与时隙,实现用户多址; 可以使用不同数量的时频资源,来实现用户速率的动态调整 第 23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 并转换 子载波 映射 入循环前缀 数模变换 行: 数模变换 道编码 /交织 /加扰 上行: 信道编码 /交织 /加扰 时域 频域 时域 制 ),( 载波 映射 入循环前缀 数模变换 制 频域 时域 第 24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无线环境 信号处理方式 技术的差异 第 25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全分组交换的网络 使用分组交换,可以令分组的长度与相关时间可比,使得分组都落在信道质量较好的时间段。 时间 无线衰落信道 快速自适应的分组调度 电路交换的资源分配 第 26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抗多径干扰的差异 符号前加入循环前缀 防止信道间干扰( C P S e q u e n c eT c p T s e qT g Q 径位 置)的相关器带 D L 7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功率控制的差异 解决 “ 远近效应 ” ,影响系统容量的关键技术 最小化信道间的干扰,不是基本要求,不是关键技术 第 28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网络规划的差异 码子的设计规划是关键 频率规划问题不很突出 由于 这种规划是基于频率分配的,设计者只要预留些频段就可以解决小区分裂的问题。 第 29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总结 频谱效率高 带宽扩展性强 抗多径衰落 频谱资源灵活分配 实现 对相位噪声和载波频偏十分敏感 峰均比过大 第 30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主要内容 产业背景 1 技术分析及对比 2 网络架构与协议 3 应对策略 4 第 31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扁平”的无线访问络结构,取消 化网络设计。实现了全 个网络节点之间与络结构趋近于 第 32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S1 区间无线资源管理 无线承载控制 连接移动性控制 无线许可控制 量配置与提交 动态资源分配 (调度) 无线资源控制 )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 无线链路控制 ) 媒体接入控制 ) 物理层 接入层 )安全性 空闲状态移动性管理 动性 安全闸 E 分组过滤 33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无线资源管理 无线承载控制 无线准入控制 连接移动性控制 寻呼消息的调度和传输 广播信息的调度和传输 移动和调度的测量,并进行测量和测量报告的配置 第 34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核心网 (5/16a x s IP 、 、 第 35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核心网节点功能 处理 过 寻呼和控制信息分发 承载控制 保证 移动性管理 计费 所有 为移动性控制锚点 下行数据缓存 第 36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无线接口协议 2 无线接口协议根据用途分为用户面 (议栈和控制面 (议栈。 用户面 控制面 用户面主要执行头压缩、调度、加密等功能 控制面主要执行系统 信息广播、 管理、 呼、移动性管理、测量配置及报告等 第 37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载 ( 障的 为了应对同时发生的多种形式的服务, 证比特率承载 ) 可应用于 保证比特率,可用于浏览网页或 分配持久的无线资源。 第 38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一个 分配与保留优先级 ( 第 39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要经过多层接口,逐渐映射为较低层次的承载。 第 40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主要内容 产业背景 1 技术分析及对比 2 网络架构与协议 3 应对策略 4 第 41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承载网络的高要求 高带宽、高 络同步以及在原有的回传网络中各 基站 之间要能稳定联系, 组网: 传统的 2G/3)组网, 载网应提供灵活的业务调度功能,因此核心层的 3 要求承载网具备 第 42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多载波捆绑后,能达到更大单用户峰值 各载波独立操作,允许不同载波覆盖不同 第 43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新数据包格式 第 44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4 单载波最高峰值速率达 新增三种更高速率 高阶调制和更大的包 使用 64使用 8192, 7168, 6144比特大包 属于 要 第 45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现有基于 。每块 个载频的捆绑。目前每块信道板支持 2个载频的捆绑。 由于 800芯片只能支持两载三扇,如果需要扩容为三载频,需要在基站增加一个基于 800芯片的信道板; R , R , C S M 6 8 0 0 , , , , T f 2f 1C S M 6 8 0 0 信 道 板第 46页 中国电信广东研究院 ) 新的基于 ,每块个载频的捆绑。 信道板一般是一块信道板两个芯片的设计,即每块信道板最多支持 4个载频的捆绑。下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