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变态心理学认知心理障碍_第1页
讲义变态心理学认知心理障碍_第2页
讲义变态心理学认知心理障碍_第3页
讲义变态心理学认知心理障碍_第4页
讲义变态心理学认知心理障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感觉过敏( hyperesthesia) 。 感觉阈值的降低,表现为对平常强度刺激的感受性增强。 多见于神经衰弱、癔症的转换症状、更年期综合症、感染后的虚弱状态、躯体疾病恢复期等。 2 感觉减退( hypoesthesia)和感觉缺失 。感觉阈值的升高,表现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降低,严重时达到感觉缺失( anesthesia)的程度。 此症状和体征更多见于神经系统疾病。 感觉缺失最常见于癔症的转换症状 。 常出现感觉减退的情况有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催眠状态等。 3 感觉倒错( paraesthesia) 。对外界刺激产生与正常感觉相反的感觉。 4内感性不适( senestopathia) 。表现为躯体内部(如肠道、关节、皮下)的各种难以名状的难受感(感到某种牵拉、挤压、撕扯、转动、游走、溢出、流动、虫爬等特殊感受)。部位游走不定和描述不清晰是其主要特点。 该症状在综合医院门诊也不少见,多伴随其他躯体不适。 在精神科临床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障碍,尤其是疾病早期出现此类症状后,一般多继发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其他症状。 (一)感知和识别能力缺失症(不识症) 1、定义:患者不能把客观物体作为整体来感知,不能识别物体的性质和含义,不能说出物体的名称。 2、分类: 物体不识症 颜色和字形不识症 空间不识症 面孔不识症 3. 原因:脑器官疾病。 (二)感知错幻 1、错觉: 是一种对客观事物歪曲的感知,即把客观世界存在的某种事物感知为性质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事物。 对于严重心理障碍者,错觉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把小猫看成是猛虎,因而惊恐万状。 正常人: 可以调整,纠错,有错觉意识 精神病人: 不能调整与纠错,没有错觉意识。最常见为视错觉,依次为听错觉。 肯定的幻觉 按内容性质分: 中性的幻觉 否定的幻觉、命令的幻觉 分类: 按感知器官分: 幻视、幻听、幻嗅、幻嗅、 内脏和本体感觉的幻想 主观: 真性幻觉 假性幻觉 正常人也有幻觉,但没有反复性、延续性 2、幻觉 ( 1)定义: 是一种没有现实刺激物作用于相应的感受器官而出现的一种虚幻的感知体验,即外界环境并不存在某种事物而主体却坚持认为感知到该物体的存在。 非言语性幻听 言语性幻听 言语命令性幻听。 言语评论性幻听 。 思维鸣响 。 患者听到声音用命令的口吻让他去干违背意愿的事情,患者犹豫时,声音还可能催促和威胁,最终迫使患者完全或部分遵从。该症状是暴力和自伤、自杀行为的明显危险因素,临床上要引起高度注意。 表现为听到一个或几个人在议论他,有男有女,内容多是讽刺、辱骂,少数情况下有赞扬声。有时声音用第二人称“你”的口吻和患者进行交谈,患者可以加入议论中,旁人看来患者似乎在与看不见的人对话,表现为自言自语。 其中一类 追踪评论性幻听 比较特殊,临床也较常见。 患者听到两个以上的声音在一旁将患者称 为“他”来评论其一举一动,犹如实况转播。 患者凭空听到陌生的声音将自己的思想或内心活动讲述出来。 有的患者凭空听到声音逐字逐句地复述他正在看书的内容。 思维鸣响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之一。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如酒中毒性幻觉症、苯丙胺依赖) 脑外伤性精神障碍、重性抑郁患者也常出现幻听,各有其特点。 出现生动、形象,内容丰富,多种多样,包括人物、动物、图画等整套景象或凶恶的怪物,使患者的情感和行为表现为恐惧、逃跑或攻击。 病人对幻觉的态度也不同,有的好像只是一个旁观者,有的则是直接参与者,他们所表现的情感反就和行为举动也有所不同。 幻视通常不是孤立出现,多与听幻觉一起出现。 常见于谵妄状态。 若在意识清晰时出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如果幻视在临床相中占主导地位, 要高度考虑器质性病变或精神活性物质的原因。 病人述说闻到一股特殊难闻的气味,多为难闻的气味如腐烂气味、血腥气味、烧焦糊味等。幻嗅使患者无法摆脱而常用手掩鼻。 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常继发妄想性解释。 单一出现幻嗅考虑颞叶癫痫或颞叶器质性病变,如颞叶癫痫发作的病人可闻到烧焦气味。 幻嗅常是颞叶损害或颞叶癫痫患者的首发症状。 表现在进食或饮水时尝到一种讨厌的味道,因而拒食、拒饮。 较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多为令人难以忍受的怪味,易继发被害妄想。 也叫皮肤粘膜幻觉,表现为病人自觉皮肤粘膜有虫爬样、针刺样、刀割样、通电样或麻木样感觉。 它常是精神分裂症及脑器质性精神病的症状之一。 和幻触有关的临床情况有其特殊性: 蚁爬感伴被害妄想,是可卡因( cocaine)中毒的特征表现之一; 性交感与性高潮感伴妄想性解释,多发生在女性,为生殖器内黏膜的幻触,国外有学者认为该症状几乎仅见于精神分裂症。 产生于身体内部固定位置的特殊幻觉,患者能明确描述其性质和内容。 病人感到自己的内脏器官有虚幻的异常感觉,如心脏压缩感、肺叶扇动感、胃内有昆虫生长感、胃游走感等。 常与虚无妄想、疑病妄想同时呈现。它也常见于精神分裂征、抑郁症、更年期精神病。 按幻觉体验的来源。 真性幻觉:患者体验到的幻觉形象鲜明,如同外界客观事物的形象一样,存在于外部客观空间,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病人常叙述说他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常常坚信不疑。 幻觉形象不够鲜明 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体内,幻觉不是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不用眼镜就看到头脑里有一个人像。 假性幻觉一般不如真性幻觉清晰,但比想象的清晰。 患者对待假性幻觉形象的态度不同于真性幻觉。 按照 幻觉产生的条件 分为:机能性幻觉、反射性幻觉、入睡前幻觉和心因性幻觉。 幻觉与现实刺激同时出现,共同存在而又共同消失,但二者并不融合在一起。 常见的机能性幻觉是幻听。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心因性精神障碍。 反射性幻觉( reflex hallucination)当某一感官受到现实剌激,产生某种感觉体验时,另一感官即出现幻觉。如听到广播声音的同时就看到播音员的人像站在面前等。 主要见于精分,癔症,也可见于癫痫发作先兆阶段。 此种幻觉出现在入睡前,病人闭上眼睛就能看见幻觉形象,多为幻视,如可见到各种动物、风景或人体的个别部分等。它与睡梦时的体验相近似。 多见于酒精中毒者或谵妄状态。 在强烈心理因素影响下出现的幻觉。 幻觉内容与心理因素有密切联系。 如:焦急等待他人时感觉听到敲门声或门外说话 丧子的母亲感觉听到孩子在耳边说话 见于心因性精神病、癔症等。 感知综合障碍是由各种感觉整合成为知觉过程中的障碍,表现为对客观存在的事物所感知的知觉形象,从整体上符合实际,但对个别属性和时空关系的反映是错误的。 1.视物变形症 2.空间知觉障碍 3.时间知觉障碍 4.非真实感 视物变形症( metamorphopsia)看见外界事物的形状、大小、体积等出现了改变 。 空间知觉障碍(视物错位症):患者不能准确判断自己和周围空间的距离。 时间知觉障碍:感觉到时间在飞逝,似乎深处于“时空隧道”之中,外界事物的变化异乎寻常的快。或者感到时间凝固了,外界事物停滞不前。 非真实感:周围环境和事物变得不真实,仿佛隔着一层帷幔,像是一个舞台布景,周围的房屋,树木等像是纸板糊成的,毫无生气,周围的人似乎成了没有生命的木偶。 见于抑郁症、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 记忆( memory): 是原先的刺激不复存在时所保持的有关刺激、事件、意象、观念等信息的心理机能。 感知过的、思考过的、体验过的和行动过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个体的经验。 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对信息进行的编码、储存和提取。 记忆增强 ( hypermnesia) :指人处在病理情况下或其他特殊情况下,对过去已经遗忘了的、久远的经验或根本记不起来的事情,都能记得起来,而且记得很清楚。 临床常见轻躁狂患者联想加速,抑郁障碍患者,大脑受损伤的病人,有系统妄想的精神分裂的病人,催眠状态下和梦境中。 记忆减退 ( hypomnesia):是指病人的记忆能力普遍降低的表现,即病人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这四个环节的能力比一般常人或比本人发病之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 最常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如痴呆患者,脑动脉硬化的人,也可见于正常老年人。 也可见于神经衰弱的患者。 一般规律:常常表现为由近事 记忆减退逐渐发展到远事记忆减退。 遗忘症( ammesia): 对既往经验过的重大事件或某一段时间内的经历,出现完全性的遗忘,是一种记忆的丧失。“回忆的空白”回忆的丧失。 越是靠近的经验遗忘得越彻底, 回忆起来的可能性越少, 遗忘过程往往从新近的扩展到较远的。 ( 1)顺行性遗忘:忆不起病后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但能忆起久远的事。遗忘时间和疾病同时开始。 ( 2)逆行性遗忘:忆不起病前某一时间的事件。 ( 3)进行性遗忘:进行性遗忘主要见于痴呆。回忆和再认严重障碍,持续进行,日趋严重。先丧失近事回忆,再发展到远事遗忘,并伴日益严重的痴呆和淡漠。 ( 4)心因性遗忘(界限性遗忘):由沉重的创伤性情感体验引起。 再认错误 “旧事如新症”或生疏感: 病人对过去已经认知过的事物不能正确地进行再认。 “似曾相识症”: 病人对于过去并没有认知过的事物或情景,却认为是曾经认知过的。病人体验新事物时,有一种似乎早已体验过的熟悉感。 记忆错乱 错构症 ( paramnesia):一种记忆错误,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节上,有回忆的错误,张冠李戴,唐汉不分。 可见于精神发育不全、酒精中毒性精神病、脑器质性疾病和外伤性痴呆。 患者在回忆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时,对地点尤其是时间的记忆出现错误或混淆,如将此时间段内发生的事情回忆成在另外时间里发生的。 虚构症 ( confabulation):也是一种记忆错误。患者对某段亲身经历发生遗忘,而用完全虚构的故事来填补和代替之。 想象性虚构:带有幻想性质, 如老年性痴呆时见到的多是这种虚构症。此外多见于妄想痴呆综合症。 睡梦性虚构:临床最多见。它是和记忆障碍密切联系的。内容荒谬,变幻不定,丰富多样化。 多见于酒精中毒症、老年性痴呆以及其他脑器质性精神病。 三、思维障碍 定义:是由于某些外来的或体内的不利因素的影响,破坏了人脑正常的活动规律或扰乱了人的思维逻辑进程;丧失了正常的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思维能力,对现实进行了歪曲的反映。 思维特征 连贯性 逻辑性 实践性 实际性 目的性 具体性 思维 障碍 思维 内容障碍 思维 过程障碍 抽象和概括 过程障碍 联想过程障碍 思维逻辑进程 的障碍 1、抽象概括水平下降 进行抽象概括的时候所依据的是事物和现象的具体、局部和表面的特点,而不是事物和现象的内在的、本质的特点。 多见于大脑器质性损害和智力迟滞的患者。 2、抽象概括歪曲 抽象概括的往往只是事物或现象的偶然或次要的联系,而抛弃了本质的东西。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就有很多抽象概括过程的歪曲。 1、联想活动量和速度方面的障碍 ( 1) 思维奔逸 ( flight of thought) 意念飘忽、联想过度。 思维联想速度异常加 快 ,表现为明显的话 多 和语速快,口若悬河。 严重者除了短暂睡眠外几乎一刻不停地说话,直到声音嘶哑还不停地用手比划。 此症状是躁狂症的典型表现之一 。 思维 奔逸 音联 意联 随境转移 在患者的言语中, 上下句之间如果只因词语的同音或抻韵, 而不顾其意义上关联与否, 就随意地连结起来 只因词句意义相关或字义相通 而不管上下句之间 是否有内存逻辑关系就 任意地联结起来 说话的主题很容易变动, 常常一个问题未说完, 接着就转移到另一个话题去, 主题可以随着当时周围环境中 所发生的变化或出现的新情况而转移 男, 28岁,临床诊断为躁狂症。 医生几乎无法打断他的话,问他姓什么,他答:“姓王, 大王的王,王者之气,气冲霄汉直捣黄龙,杨子荣打虎上山 ,(唱)唱不上去了, 老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昏头昏脑,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医生你结婚了吧, 我猜你老婆一定很漂亮,就像你的这条领带一样,是她送的还是情人送的?(伸手摸医生的领带) 咦?外面什么声音,我去看看 ” 男,成年,农民,躁郁症躁狂状态。 医生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叫王子民,人民民主,老百姓翻身当主人,无产阶级专政,共产党领导,建设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就按劳取酬,各取所需,这是我们大队长常说的。” 见进来一解放军,病人马上举手行礼,一面说:“向解放军学习,向解放军致敬。”一边踏步走,一边唱:“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 2) 思维迟缓( inhibition of thought) 抑制性思维。 思维联想速度异常缓慢,明显表现为话少、语速慢,语音低沉。严重时达到无言语的程度。 有患者描述体验是“脑子生了锈,舌头像石头”。与之交谈时,检查者可以体察到患者努力认真回答的意愿,只是反应慢。 常见于抑郁障碍。 ( 3) 思维贫乏 ( poverty of thought) 思想贫乏。 思维内容空洞贫乏,外在表现话少,但语速并不慢,更重要的特点是患者对此漠然处之,连体验都很少有,对任何问题都予以类似“不知道”、“没什么”、“还可以”等简单回答。 平时也不主动说话,自述“脑子空虚,既无可想的,也无可说的”。 常与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相伴出现,构成精分的三项基本症状。 也可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 ( 4) 病理性赘述 ( circumstantiality) 思维过程中主题转换黏滞,思维活动停滞不前迂回曲折,联想枝节过多,做不必要的过分详尽的累赘的描述,无法使他讲得扼要一点,一定要按他原来的方式讲完。外在表现是明显的啰唆。 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如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及等。 男,成年,癫痫并伴有。 当医生询问病人为何跛行时 病人答:“我家在襄城襄阳的襄樊,在湖北省山区,那个地方解放前可苦了。我父母亲都死了,还有一个哥哥在襄樊,山区交通不便,可是我住在那个地方生活已经习惯了,也不觉得不方便。后来我又去成都了,就是四川省的那个成都,坐船得好几天才能到。我是走着去的,刚去的时候生活很不习惯,可是也没办法。在四川又参加了修康藏公路,要经过好多出名的地方。有二郎山,你知道么?这个歌子可好听了,头几年谁不会唱呢,我给你唱一段。(唱 .)四川这个地方和湖北差不多,都是山区, 那年反动派就是在解放前把我打了一顿,腿慢慢变成了这个样子。” 当医生问“你们工厂几点上班时”, 病人答:“我每天七点起床,洗脸,漱口,到厂对面的锅炉房打水,那里的开水很热,锅炉房有值班的老头,六十多岁了,他有一个孩子,大概是七八岁的样子,孩子的妈妈常来,提着一个篮子,里头放着吃的东西,我打开水时碰见过她。洗完脸后才去食堂吃饭,人很多,要排队,我每天吃一大碗稀饭、两个馒头、一分钱咸菜,工人常常吃完饭打乒乓球,我不会打,所以吃完饭就上班了,不到八点就开始工作 。” 2、联想连贯性方面的障碍 ( 1)思维松驰或思维散漫( looseness of thought) 思维联想的连贯性障碍,联想松驰,内容散漫,叙述不够中肯,也不很切题,言语交流过程中显现出明显的“接触性离题”,即谈话似乎与当前话题有关,每个句子的语法和表达都正确,有时连续句子的表达也能让人理解,但整段话说下来经常偏离刚开始交谈的话题,让人不知所云。 缺乏一定的逻辑关系,以致使人感到交谈有困难,不明其主题及用意。 ( 2) 思维破裂 ( splitting of thought) 破裂性思维 ,当思维松驰表现严重时发展成思维破裂 ,几乎只有单句或单词的正确表达,句子之间没有任何内在的联系,正常人根本听不懂,也无法理解。 ( 3)严重的破裂性思维的语词杂拌 不但主题和语句之间没有连惯性和逻辑性,个别词句之间也没有连惯性。 ( 4)思维不连贯 在严重的意识障碍情况下产生,言语杂乱,语句片断,毫无主题可言。 多见于感染中毒、颅脑损伤引起的意识障碍,癫痫性。 ( 5) 思维中断 没有外界影响因素而突然中断思路与谈话,无法再回忆起刚才的思路,并伴有十分明显的思维不能自主感。 多见于精分。 ( 6)思维插入和强制性思维 思维插入:患者在正常思考过程中,突然感到一些不属于自己的思想不能控制地插入进来,不受其意志支配。常继发妄想性解释 。 强制性思维(思维云集):强制性地大量涌现在脑内,则是强制性思维。患者体验到大量杂乱无章的不属于自己的思想一齐涌入大脑,患者常主诉:“脑子突然乱了,不能控制了。”照例继发妄想性解释。 两种症状常可突然出现,又很快消失。可与思维中断相交替出现。是诊断精分的重要症状。也可见于流行性脑炎和颅脑损伤伴发。 强迫思维有时可以杂乱,甚至内容十分荒谬,但患者无一例外都感到是自己在想,想法都是自己的,即具有“属我性”,此与强制性思维有本质区别。 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pathologic symbolic thinking)。 病人以一些很普通的概念、语句或动作来表示某些特殊的、除了病人自己外旁人无法理解的意义。 把两类毫无逻辑关系的事物或概念生硬地联系起来,如果患者不解释,任何人都不知道其动作和行为的象征意义;如果他解释了,任何人都觉得荒谬。 这是患者极端 个人化的思维逻辑过程 。此症状具有很高的原发病理性质, 几乎只见于精神分裂症。 2、 语词新作 ( neologism) 在性质上和病理性象征性思维一样。患者自创文字、语言或图画等,表达一些多数人业已熟悉的概念或意义。 病理性和荒谬之处同样在于所创和所表达之间的逻辑推理过程不可理解。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多见于精分青春型。常与破裂性思维同时出现。 3、逻辑倒错性思维(病理性思维) 推理过程十分荒谬,既无前题,又缺乏逻辑依据。 多见于精分。可见于偏执狂以及某些病态人格。 4、诡辨症 病人对某些问题表现貌似合理,实际是无效的辩论和探索。 以某些琐事为题,发表无实际意义的、无具体目的的长篇辩论或演说。采用一些形式上似是而非的逻辑推理,不厌其烦地反复说明最简单的问题。 多见于精分。 特点:议论内容空泛,缺乏现实意义和确切的根据,长篇阔论,侃侃而谈,牵强附会,但语句的文法结构是正确的。 如患者刘 ,是某单位副书记,入院前,他在一次群众大会上作了一个以“工作”为题的讲话,足足讲了 2个多小时,几十页讲稿中尽是些重重复复的空谈阔论。 其中一段说道:“什么叫工作 ?通俗地说就是做事、劳动、作业、就业,一句话就是完成任务。 它起源于人类的祖先,经过漫长的社会变革,后来才叫工作。它可以创造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也可以改造人类本身。 如果不工作,不但没有饭吃,没有衣穿,没有社会发展,还会变成废人。 就像机器不运转一样,会成为一堆废铁。不用则废就是这个道理。只要懂得这个道理,你就会以工作为幸福,为工作的伟大而骄傲,为工作的光荣而拼命奋斗 ” 。 思维 障碍 思维 内容障碍 思维 过程障碍 妄想 强迫观念 超价观念 (一)定义 妄想是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错误的判断和推理。 表现为病人对某种虚构的不真实的思想内容坚信不移,病人的这些思想和信念,在内容上是完全缺乏事实根据,完全违背思维的逻辑规律,甚至是极端荒诞无稽的。 (二)性质 病理性的歪曲信念; 病态的推理和判断。 (三)特征 病态的坚信。 不能被说服。尽管与事实不符但不能为事实所纠正。 自我卷入。 妄想都是涉及自我的,均涉及个体的各种需求和切身利益。 个人独有。 这一点尤其具有鉴别意义。 妄想 原发性 妄想 继发性 妄想 病理 起源 原发性妄想:发生前精神正常;突然出现,很快确信,迅速发展;与当时处境、心情等没有可理解的联系。 继发性妄想:常继发于各种幻觉,也可继发于心境障碍、意识障碍、记忆障碍、或智能缺陷导致的判断推理错误,以及在精神刺激和暗示等基础上产生。 原发性妄想是 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 妄想 被害性质 的妄想 自我贬斥性质 的妄想 其他类型 的妄想 夸大色彩 的妄想 1.1关系妄想( delusion of reference) 援引观念或牵连观念 病人把周围环境中一些实际与他无关的现象,都牵连到自己身上,并错误的认为都是针对他的,常与被害妄想交织在一起。 1.2被害妄想( delusion of persecution) 病人无中生有地坚信周围某些人或某些集团对他进行不利的活动,进行打击、陷害、谋害和破坏。迫害的手段主要有跟踪、监视、下毒等。 患者受妄想的支配可出现拒食、逃跑或采取控告、自卫、自伤、伤人等行为。 1.3 物理影响妄想 ( delusion of physical influence) 又称被控制感。患者觉得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志行为等都受到外界某种力量的控制,如电波、超声声波,或特殊的先进的仪器的控制,而不能自主。 1.4 嫉妒妄想 患者无中生有地坚信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忠实,另有所爱。为此患者跟踪监视配偶的日常活动或截取拆阅别人写给配偶的信件,检查配偶的衣服等日常生活用品,以寻找私通情人的证据,甚至暴力拷问以寻找私通情人的证据。 可见于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精神障碍、慢性酒精中毒。 1.5被窃妄想( delusion of being stolen) 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的东西被人偷窃。 该症状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如老年性痴呆,与患者记忆力下降有关系。 2.1夸大妄想 ( grandiose delusion) 内容主要涉及非凡的才智、能力和发明创造,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大量的财富等。 躁狂症患者 的夸大妄想与现实有一定联系,与心境相配合; 精神分裂症 的夸大妄想脱离现实和个人学识水平,具有明显的不可信或不可理解性;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患者的夸大妄想最为荒谬离奇。 2.2 发明妄想 病人坚信自己在某方面已做出了非凡的发明创造,并取得了无与伦比的科学成果,已经获得了诺贝尔奖金等。 2.3 钟情妄想 ( delusion of being loved) 患者坚信自己被异性所钟情,对方多数是比自己地位高的名人。 2.4非血统妄想( delusion of nonconsanguinity) 患者坚信自己不是目前的父母所生,自己的亲生父母另有其人,而且多为当今名人。 有的患者坚信自己是历史著名人物的后裔。不相信任何证明目前亲生关系的证据。 有学者认为非血统妄想具有原发妄想性质,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3.1罪恶妄想 ( delusion of guilt) 又称自责自罪妄想,患者坚信自己犯了严重错误或不可宽恕的罪恶,应受严厉的惩罚,认为自己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以致拒绝吃饭坐以待毙。患者多将微小的过错视为罪恶。 3.2疑病妄想 ( hypochondriacal delusion) 患者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因而到处求医,即使一系列详细检查和多次反复的医学验证都不能纠正。 可继发于感觉障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重性抑郁等。 4.1被洞悉妄想( delusion of being revealed) 又称内心被揭露感、内心被洞悉感或读心症。 患者感到自己内心的想法或者自己的私密活动,自己没有说出来而别人都能知道。 4.2变兽妄想( delusion of metamorphosis, lycanthropy) 病人确信自己变为某种动物,如狗、猪等,并有相应的行为异常,如吃草,爬在地上等。 4.3 特殊意义妄想( delusion of special significance) 可视为关系妄想的发展形式,患者认为周围平常的事情不仅与自己有关系,而且还有特殊含义。 此种妄想结构多较抽象和脱离现实,常见于精神分裂。 4.5 附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