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多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一、填空题。1.、、物品重复使用等是人们对资源进行再利用的主要方式。2.大气中含量增加会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绿色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3.要求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统一,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发展模式。4.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会相应改变。当动物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时,将会死亡甚至。二、选择题。5.丽江老君山主峰海拔4515米,从河谷到山顶分布有云南松林、西南桦林、云杉、荒漠植物带和高山草甸等,形成完整的垂直气候带及相应的自然景观,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不同的植物喜欢生长在温度不同的环境里B.所有的植物都喜欢生长在山地C.不同的植物喜欢生长在光照不同的环境里6.核能在发电时的能量转化方式是()A.核能→热能→电能 B.核能→光能→电能 C.核能→动能→电能7.对于发霉的食物,下面操作正确的是()A.切掉发霉的部分,继续食用B.直接丢弃C.高温加热后继续食用8.“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描写的自然现象是()。A.雾和云 B.露和霜 C.雨和雪9.关于水循环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空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C.海洋的水不是淡水,所以不会进入水循环中三、科学探究。10.[实验名称]模拟雾的形成[实验目的]模拟雾的形成[实验材料]烧杯、温水、冰块、镊子。(1)[实验步骤]在烧杯中倒入半杯不冒“白气”的温水。,观察现象。,观察现象。重复上述步骤几次,观察现象。(2)[实验现象]把冰块接近烧杯口,烧杯口有“”出现;把冰块移开;“”会逐渐消失。[实验结论]。四、简答题11.2024年8月2日,马斯克透露,其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成功将第二颗脑机接口芯片植入一名人类患者体内。脑机接口(Brain﹣MachineInterface,BMI[9];BrainComputerInterface,BCI[4]),实现脑与设备的信息交换。是一种变革性的人机交互技术。其作用机制是绕过外周神经和肌肉,直接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全新的通信与控制通道。它通过捕捉大脑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谈谈你对脑机接口在临床医学应用上的认识。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垃圾分类;资源回收【解析】【分析】为人们对资源再利用的核心是延长资源寿命、提升利用率,除“物品重复使用”外,主要方式还有:垃圾分类将生活垃圾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等类别划分,筛选出可再利用资源如废纸、塑料瓶,避免其被浪费或污染,为后续回收打基础。资源回收对分类后的可回收物集中处理,加工成新原材料或产品如废纸变再生纸、废金属重炼,实现“废弃物”到“再生资源”的循环,减少对原生资源的依赖。2.【答案】二氧化碳【解析】【分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气温升高,即加剧温室效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起到调节大气中碳达到氧平衡的作用。3.【答案】可持续发展【解析】【分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兼顾自然、经济、社会,强调既满足当代人发展需求,又不破坏环境、过度耗资源,保障后代人发展条件,实现长期协调发展。4.【答案】灭绝【解析】【分析】环境变化超过动物适应能力时,个体可能死亡;若多数个体无法适应且物种无法延续,就会导致整个物种消失,即“灭绝”。这是从个体到物种的递进,“灭绝”是更宏观的结果。5.【答案】A【解析】【分析】丽江老君山海拔差异大,气温随海拔升高显著下降,形成垂直气候带。不同植物对温度适应能力不同,故不同海拔分布着云南松林、高山草甸等不同植物。B选项并非所有植物都喜山地;C选项垂直差异主因是温度而非光照;故选A正确。6.【答案】C【解析】【分析】核能发电时,先通过核裂变释放核能,核能先转为动能,汽轮机运转再带动发电机发电,动能最终转为电能。主线是“核能→动能→电能”。故C正确。7.【答案】B【解析】【分析】发霉的食物中含有霉菌,霉菌对人体有害,是不能食用的。切掉发霉的部分,也是不可以吃的,因为切掉的部分虽然看起来没有发霉,但是还是会有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早已扩散了的霉菌。发霉的食物高温加热后也不能吃,因为加热可以杀死细菌,但不能杀死食物中残留的毒素。最为稳妥的方式就是食物发霉了以后全部把食物丢掉,不给自己留有健康隐患。8.【答案】B【解析】【分析】诗句中“露为霜”直接提及了“露”和“霜”两种自然现象。露是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成的小水珠,霜则是水汽在低温下直接凝华成的白色冰晶,二者均与水汽的相变相关。故选B。9.【答案】C【解析】【分析】水循环是地球表面的水在太阳照射下蒸发成水蒸气,上升后遇冷凝结成云,再以雨、雪等形式降落,最终通过河流等流回海洋或再次蒸发的循环过程。它是连接海洋、陆地和大气的重要过程,维持着地球上的水资源平衡和生态稳定。
A选项,蒸发是水循环的核心起始环节之一。太阳的热量会作用于地球上的各类水体,无论是海洋、湖泊、河流中的水,还是土壤、植物中的水分,都会在热量作用下蒸发,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因密度小于空气,会自然上升到空中,成为大气中水的重要来源,A选项正确。
B选项,当上升到高空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或冷的物体表面)时,会放出热量,从气态转变为液态,这一过程称为凝结。凝结形成的微小水珠会悬浮在空气中,大量小水珠聚集就形成了云,而云也是后续降水(雨、雪等)的前提,B选项说法正确。
C选项,海洋是水循环的重要起点和关键组成部分。虽然海洋中的水是咸水,但在太阳照射下,海洋会持续蒸发产生大量水蒸气(蒸发过程中,水中的盐分不会随水蒸气一同上升)。这些水蒸气进入大气后,会随气流运动,通过凝结形成降水(雨、雪等),一部分降水落到陆地,经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最终流回海洋;另一部分则直接降回海洋,始终参与循环,C选项不正确。
综上所述,应选C选项。10.【答案】用镊子夹着冰块接近烧杯口;把冰块从烧杯口移开;白气;白气;自然界的雾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1)夹冰块接近烧杯口,可降低杯口温度,观察水蒸气遇冷变化;移开冰块,能观察温度回升时“白气”消失,以此验证水蒸气凝结与小水滴蒸发的可逆过程,模拟雾的形成与消散。
(2)冰块接近时,杯内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形成“白气”;移开冰块后,温度回升,小水滴蒸发,“白气”消失。由此可知,雾的本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实验直观验证了这一原理。11.【答案】脑机接口技术能够帮助医生早日唤醒意识障碍早期患者,让失去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师入股画室合同范本
- 老楼出租出售合同范本
- 耕地集体出租合同范本
- 肉品分割出售合同范本
- 药材冷库租赁合同范本
- 著作版权合作协议合同
- 装修公司终止合同范本
- 规划咨询设计合同范本
- 诊所医生劳务合同范本
- 象山租房合同三方协议
- 2024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补全对话七选五专项复习练习题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全部单词默写版
- 2025年中国酒石酸氢钾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中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产业全景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矿业权评估师考试(油气矿产资源勘查与实物量估算)全真题库及答案(2025年东营)
- 信创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中远海运集团2025年社会招聘第十八次集中笔试
- 水尺施工方案
- 占道施工交通安全培训课件
- 医院放射源安全培训课件
- 工程项目结算审核指标与绩效考核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