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提升运输事故应急预案_第1页
2013年提升运输事故应急预案_第2页
2013年提升运输事故应急预案_第3页
2013年提升运输事故应急预案_第4页
2013年提升运输事故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洛阳洛阳义义安安矿业矿业有限公司提升运有限公司提升运输输事故事故预预案案 目目 录录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2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7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8 4 预防与预警 14 5 信息报告程序 15 6 应急处置 19 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28 8 提升运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29 9 附录 31 2 洛阳洛阳义义安安矿业矿业有限公司提升运有限公司提升运输输事故事故预预案案 1 事故事故类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 1 事故事故类类型型 在煤矿生产死亡事故中 矿井运输死亡事故仅次于顶板事故而居第 二位 这主要是人员违章及运输作业环节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善和环境 安全保护设施有缺陷造成的 矿井发生的运输伤亡事故主要有以下几 类 立井提升事故 带式输送机运输 刮板输送机伤人事故 倾斜井巷运输事故 机车运输行车伤亡事故 1 2 危危险险性分析性分析 提升运输系统中危险和危害因素较多 可能造成断绳 蹾罐 蹾箕 斗 过卷 人员及物体坠落 物体打击 火灾 机械伤害 断带 断绳 飞车 倒带 触电 矿车掉道 跑车 人员违章伤亡 机车掉道 机车追 尾 机车蹭帮 过速飞车等危险 可能造成事故 1 3 井下安全避井下安全避险险 六大系六大系统统 建建设简设简述 述 1 3 1 井下通讯联络系统 本矿安装使用的井下通讯系统的型号是 JSYZ 2000D 型数字程 控调度交换机 容量 384 门 实际安装门数 195 部 井下电话为矿用 防爆型 本安型 井下通讯管理单位是机电区 专职通讯安装维护人员 5 人 本系 统工作正常 1 3 2 井下监测监控系统 我矿使用的监控系统为常州三恒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生产的 KJ70N 监控系统 井下安装监测分站 32 台 根据 煤矿安全规程 煤 3 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AQ1029 2007 规范标 准 安装甲烷传感器 一氧化碳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烟雾传感器等模 拟量传感器和风机开停传感器 风门开停传感器 设备馈电传感器等 开关类传感器 214 个 覆盖率 100 监测监控系统管理单位为监测队 配备专职系统维护人员 23 人 我矿在调度室内设置监控机房 根据要求配备有四台工控计算机 两 台为主机两台备用 两套 UPS 不间断电源 两台打印机 良好的接地 保护和有效的防雷电装置 保证了矿井监测数据稳定有效的传输 通 过 LED 监控大屏 可以对井下各类环境参数 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实 时监测 远程控制 机房实行 24h 值班制 观察瓦斯变化情况 制定瓦 斯预测预报 当井下出现瓦斯异常情况 根据汇报程序通知各相关单 位 启动应急预案处理 目前本系统运行正常 1 3 3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我矿人员定位系统是常州三恒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生产的 KJ128 人员定位系统 全井下共安装了定位分站 6 个 位置监测分站 26 个 能够对所有入井职工进行实时定位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单位 为监测队 在调度室内设有人员定位监控主机 设专人进行管理 及 时对入井人员信息进行录入 更改 目前系统运行正常 1 3 4 井下压风自救系统 我矿压风自救系统由地面空气压缩机 送风管路 阀门 气水分 离器和压风自救装置组成 在地面安装 SA250A 螺杆压缩机 4 台 3 台工作 1 台备用检修 压缩机排气量 40 5m3 min 排气压力 4 0 85MPa 配套电机功率 250KW 电压 380V 风管由压缩机接出 从 风井接入井下主风管上 压风自救系统管理单位为防突办 开掘工作面开口向里每 50 米 安装一组 5 套 压风自救装置 避难硐室内安装一组 15 套 压风自救 装置 距正头 25 40m 的位置安装一组 15 套 压风自救装置 岩巷工 作面距正头 70m 的位置安装一组 15 套 压风自救装置 在放炮警戒 点安装一组 15 套 压风自救装置 采煤工作面胶带顺槽距切眼 40m 处安装一组 30 套 压风自救装置 轨道顺槽开口向里每 50 米安装一 组 5 套 压风自救装置 距切眼 50m 处安装一组 30 套 压风自救装 置 避难硐室内安装一组 15 套 压风自救装置 现在井下共安装压风自救装置 1435 套 目前本系统运行正常 1 3 5 井下供水施救系统 我矿供水施救系统由净化站内清水池 通过副井井口出车侧阀 门井内 325 管道 经副井井筒到达副井井底管道 在管道内与井下 供水管网构通 通过井下供水管网达到井下各点 供水施救系统管理单位为机电区 遇紧急情况将净化站内 108 管道上的阀门打开 副井井底管子道内三个阀门打开 同时将中央泵 房内 325 管道所有与其他管道构通的阀门关闭 地面人员通过副井 井口 325 管道向井下提供应急用水 目前该系统运行正常 能保证各采掘作业地点在发生灾变期间 能够实现提供应急供水的要求 1 3 6 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5 按照 暂行规定 防突规定 等有关文件精神要求 我公司井下 永久避难硐室共施工 2 个 其中东翼采区 1 个 位于 11 采区胶带上 山与 11 采区回风上山之间 西翼采区 1 个 位于西翼轨道大巷 1 联 络巷附近 各采区及采掘工作面采用临时避难硐室 目前采掘工作面 临时避难硐室设计施工 4 个 二111060 工作面轨道 胶带顺槽各一个 二112020 工作面轨道顺槽 胶带顺槽各一个 每个永久避难硐室设计容纳 100 人 生存室平面面积 150m2以 上 加过渡室 设备硐室等总面积在 260m2以上 由义马广宇工程设 计咨询有限公司设计 永久避难硐室生命保障系统主要由压缩空气幕 及压气喷淋系统 供氧系统 空气净化与降温除湿系统 监测监控系 统 人员定位系统 供水系统 供电系统 通讯系统和其他辅助设施组 成 压缩空气幕和压风喷淋系统采用压风与压缩气瓶联合供气模式 供氧系统有压风系统供氧 压缩氧气供氧以及自救器供氧三种方式 空气净化与降温除湿系统采用无电化设计 利用存储在钢瓶中的液 态 CO2 作为动力源和制冷介质 通过液态 CO2 汽化吸热对避难硐室 内部环境进行温度和湿度控制 硐室内共配备容积为 80Ld 液态 CO2 钢瓶 350 支 压缩氧气气瓶 36 支 压缩空气瓶 42 支 每个临时避难硐室设计容纳 15 人 生存室面积 14 88m2以上 由 义马广宇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设计 临时避难硐室由生命保障系统 环境检测系统 通讯系统和其它辅助设施组成 服务范围及避灾线路 1 服务范围 6 西翼永久硐室主要服务于二112150 底板巷 二112140 底板巷 二112140 轨道顺槽 西翼抽放泵站 一水平西翼胶带大巷 一水平西 翼轨道大巷 二114030 轨道联巷 西翼采区变电所 二114020 底板巷 二114020 胶带顺槽 二112080 底板巷及二112080 工作面等 东翼永久硐室主要服务于 11 区轨道上山 11 区胶带 运输 上山 二1 11060 工作面 二211050 轨道 二211050 胶带 11 区变电所 二 1 11080 胶带 二1 12020 工作面 东翼抽放泵站 东翼采区变电所等 临时避难硐室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 发生灾害事 故时 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可直接撤到临时避难硐室 2 避灾线路 东翼避难硐室 11 区胶带上山 11 区轨道上山 二211050 轨道顺槽 二 211050 胶带顺槽 二1 11060 工作面 二1 11080 胶带顺槽 11 区变电 所 11 区轨道上山或 11 区胶带 运输 上山 东翼避难硐室 二1 12020 工作面 东轨道大巷 东翼避难硐室 抽放泵站 东翼采区变电所 东轨道大巷 东翼避难硐室 西翼避难硐室 二112150 底板巷 二112140 底板巷 二112140 轨道顺槽 西 翼抽放泵站 一水平西翼胶带大巷或一水平西翼轨道大巷 西翼避 难硐室 二112080 工作面 二112080 底板预抽巷 二114020 底板预抽 巷 二114030 轨道联巷 二114020 胶带顺槽 西翼采区变电所 一水 7 平西翼胶带大巷或一水平西翼轨道大巷 西翼避难 2 应应急急处处置基本原置基本原则则 提升运输事故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是 1 发生事故后 现场人员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 矿调度室接到报 告后 立即向矿值班报告 并按矿应急预案程序向矿长 总工程师 安 全科长等人员报告 2 所在灾难事故单位接到报告后 在第一时间通知到单位所有相关 人员 立即清点灾难事故地点人数 并到矿调度室集中待命 3 当发生主提升绞车 轨道绞车提升和大巷电机车运输事故时 迅 速切断电源 设置警戒标志 立即向区值班人员和矿调度室汇报 请 求处置救助 4 事故单位的跟班区 队长 班长发现事故或得到消息后 应及时 赶到事故地点指挥或协助指挥应急处置 要采取措施对危险和危害因 素进行控制 对受害人员进行有效的救助 5 专业人员要果断的采取措施 将绞车和电机车的控制手柄打到零 位 控制制动闸 及时切断电源 6 事故现场的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 开展积极有效的自救和互救 对于轻伤者应现场对其进行包扎止血 将其抬放到安全地带 而对于 骨折人员不要轻易挪动人员 等待专业救助人员的到来 7 井下调度室人员接到事故的汇报后 及时准备运输车辆 做好车 辆的调度和人员接送工作 将伤员及时运送到井口 副井下口人员做 8 好上下口信号的联络工作 及时将人员运送到地面救治 8 事故处理完成恢复送电后必须经过空车试运行 经验收合格后确 保安全并经安全负责人批准后才能恢复正常工作 3 组织组织机构及机构及职责职责 3 1 应应急急组织组织体系体系 提升运输事故应急组织体系主要由指挥管理系统 救援队伍系统 技术支持系统和相关保障系统组成 3 2 指指挥挥机构及机构及职责职责 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 副总指挥 各成员单位及其相应 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 可以设置相 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 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 3 2 1 指指挥挥机构机构 指 挥 长 杨运峰 副总指挥 王宏昭 周占营 马衍文 百世奇 白胜伟 杨 煦 张文权 王念红 李新法 魏成国 成 员 白江永 刘永杰 张石奇 黄建平 孙占文 蔡连君 孔令杰 朱水平 苏立子 吕江子 董 军 李 辉 郜爱国 刘 浩 王玉西 李敬国 常怡军 郭玉庭 职责 按照现场应急指挥部的指令 负责抢险救援的工作 完善应 急救援方案 发布抢险救援命令 根据抢险需要合理配置人 财 物资 源 组织抢险救援工作 核实遇险 遇难人员 汇报和通报事故有关情 9 况 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 向上级救援机构发出救援请求 做好 稳定社会秩序 伤亡人员的善后和安抚工作 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 调查处理工作 抢险救援指挥部下设现场抢救组 专家组 生活与后勤物资保障 组 事故善后处理组 医疗急救组 现场保卫组 宣传组 1 现场抢救组 组 长 马衍文 副组长 白江永 成 员 张钰煜 王俊海 陈四倍 常怡军 李敬国 范铁矿 王德毅 职 责 按照救援方案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紧急调 用抢险物资 设备 人员和占用场地 根据事故情况 有危及周边工作 地点和人员的险情时 组织人员和物资的疏散工作 负责记录 保存 救援过程资料 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参与和配合现场应急救援指 挥部的工作 2 专家组 技术组 组 长 王念红 成 员 白江永及相关机电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职 责 提供救援技术支持 参与抢险方案拟定 搜集整理救援过程 中的技术资料 为指挥部提出建议意见及相关依据 参与分析事故 原因和责任 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 10 3 生活与后勤物资保障组 组 长 李新法 副组长 苏立子 成 员 供应科 物业中心相关人员等 职 责 负责组织抢险救援所需各种物资装备 器材 人员和资金 的调集和筹备 保障有关抢险救援人员的日常生活需要 保证矿区的 正常秩序 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 4 事故善后处理组 组 长 周占营 副组长 董 军 成 员 财务科 人力资源部 党群工作部人员等 职 责 负责核实遇难者身份 了解掌握家庭情况并通知其遇难者亲 属 安排遇难者亲属善后处理期间的生活和遇难者丧葬事宜 负责洽 谈抚恤条件 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 5 医疗救援组 组 长 周占营 副组长 郭玉庭 成 员 矿医务室全体人员 必要时可请地方医护人员 职 责 组织医疗救治 提供所需药品 医疗器械 负责灾区消毒防疾 确保灾区饮食卫生 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 6 现场保卫组 11 组 长 魏成国 副组长 刘 浩 刘海涛 成 员 公司武保科人员 必要时约请属地公安 武警负责人参与 职 责 维护矿区和居民生活区的治安 做好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 封闭相关场所 维护交通秩序 杜绝无关人员进入事故救援现场 确 保事故救援的顺利进行 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 7 宣传组 组 长 魏成国 副组长 吕江子 成 员 综合办 党群工作部人员等 职 责 做好宣传报导工作 协助现场保卫组维持矿区秩序 编发事 故简报 负责接待工作 协助现场应急指挥部通报事故抢险进展情况 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 3 2 2 抢险抢险救灾人救灾人员岗员岗位位责责任制任制 1 总指挥 根据事故发生情况 统一组织实施抢险救援工作 执行经救援指 挥部研究批准的应急救援方案 负责具体的应急处理措施的审定 联 系救援相关事宜 争取社会支援 下达抢险救援命令 2 副总指挥 协助总指挥工作 检查救援工作落实情况 3 有关副矿长 12 根据抢险救援方案组织所需人员及时调集救援所需的物资装备 控制入井人员 协助实施抢险救援方案 4 矿总调度室主任 做好应急救援指挥部现场办公室的各项应急工作 准确 快速地 完成接警和正确下达初次反响调度命令 组织灾区人员撤离 进行自 救互救及避灾 按照报告程序 快速报告事故信息 不断收集和处理 事故灾情信息 通知相关单位统计遇险职工人数 通知相关人员在调 度室结集待命 转达指挥部的各项救援命令 完成各项救援协调工作 5 矿山救援队负责人 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 负责制定矿山救援队行动方案和处置措施 具体指挥矿山救护队和辅助救援队执行救援任务 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工作 完成指挥部下达的其它救援工作任务 6 矿总调度室和值班员 及时准确地上报事故情况 传达总指挥部命令 了解并记录事故 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灾难情况和救援情况 整理抢险救援命令 工程 工作 进度等有关救援信息 核实和统计灾区人数 组织灾区人员撤 离 召集有关人员在调度室待命和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完成总指挥 赋予的其它任务 7 区 队 班 组 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1 区队长 班 组 长是本单位 区 组 应急管理的负责人 对本单位 所有作业和作业人员的应急管理承担责任 负责本单位应急组织工作 13 和应急责任制的制定 承担应急管理教育和宣传培训任务 2 发生灾难事故 现场跟班的区队长或班 组 长是自救 互救负责人 是避灾的现场指挥者 3 现场跟班的区队长或班 组 长和所有现场人员承担向调度室汇报 灾情的义务 要注意观察灾情的变化 查清灾区人员情况 组织灾区 人员避灾和撤离 向指挥部汇报灾区情况和事故前的相关现场作业情 况 4 在灾情发生时 现场的瓦检员 现场的安全检查人员和相关岗位人 员要协助现场跟班的区队长或班 组 长避险 避灾 查清灾情 判断 情况 定期检查瓦斯 一氧化碳浓度及其他险情 8 通风科科长 提供通风系统资料 图及瓦斯 其他有毒有害气体情况 负责应 急工程处置和应急措施编制 密切注意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状况 按照 指挥部命令组织执行应急通风工程和有关的通风应急措施 通风部门 的专职瓦检员和放炮员在发生灾害事故时要协助现场跟班的生产单 位区队长或班 组 长 查清灾情 提出现场避灾建议 要立即向通风 部门值班人员汇报事故情况 9 保卫科科长 组织人员维护事故矿井的秩序和治安 积极与当地公安部门沟通信息 协助公安部门对事故直接责任人实施监护和控制 协助追捕逃逸人员 等 10 安检科科长 14 负责应急预案编制的组织工作 协调并参与事故的应急救援 参与应 急救援方案制定 修定与实施 协助事故调查组开展工作 11 物资供应科科长 积极准备救援装备和器材 并运送到指定地点 12 机电科科长 根据指挥部命令 组织实施通风机 供配电应急安装工程 保证矿井 主要电气设备正常运转 及时抢修和安装抢险救灾机电设备 13 地质测量科科长 提供灾区图纸和资料并根据指挥部命令完成灾区相关测量工作 14 生产科科长 参与事故灾害初步评估 信息分析 提出应急处置措施的初步意见 参与救援方案的制定 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15 医疗站站长 负责提供相关医疗救治 组织医疗救治队伍 调集药品和医疗器材 实施现场伤员救治 参与相关事故调查工作 16 监测队队长 确保现场应急救援通信和电子信息采集 传输工作 17 工会和人力资源部 负责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4 预预防与防与预预警警 4 1 隐隐患排患排查查治理治理 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和 煤矿安全规程 的要求 将提升运输事 15 故隐患按照不同的事故种类 作业区队 相关岗位具体落实到基层 4 2 提升运提升运输输事故的事故的预预防防 对预防各类提升运输的发生要采取全面的 经常性的 制度化的隐 患排查和治理 消除危险和危害因素 避免事故发生 4 3 预预警行警行动动 根据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事故预兆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采取以 下措施 及时发布和传递预警信息 按程序向相关领导报告 下达预警指令 启动预警行动方案 执行相应预防性处置措施 密切跟踪事态发展 检查措施执行情况并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 企业应急机构根据现场情况进入应急准备阶段 一旦达到事故标准时 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5 信息信息报报告程序告程序 5 1 报报警系警系统统及程序及程序 1 预警和事故报告接警专用电话设在总调度室 公布总调度室的接 警电话 调度电话 8000 8001 或者直接拨号码 7 或 9 行政电话 0398 5803021 2 将重大事故灾害的预防与预警的工作职责纳入矿应急管理系统中 总调度室是预警管理和应急救援指挥部常设办公地点 3 报告程序 16 1 调度员接到预警和事故报告汇报后 立即按照预警等级和事故严重 情况 通知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和有关单位 特别紧急的预警信息和 事故报告要直接向主要负责人和相关应急管理部门报告 2 重大预警信息和一般事故的报告程序 对于重大预警信息和一般事故 按照下述程序报告 值班矿长和总工 程师 负责相关业务的副总工程师 调度室主任 事故区域的区队负责人 安全监查科负责人 技术科负责人 负责相关业务的科室负责人等 3 出现不可控的预警事态和严重事故的报告程序 出现不可控的预警事态和严重事故时 按照下述程序报告 矿主要负 责人和总工程师 负责对口业务的副矿长 负责对口业务的副总工程 师和相关副总工程师 安全监查科负责人 调度室主任 事故区域的 区队负责人 技术科负责人 负责相关业务的科室负责人 指挥部成 员等 4 预警和事故信息报告的主要内容是 1 预警基本情况包括 事故征兆发生的单位 时间 地点 可能发 生的事故类型 事故征兆发现的简要经过 可能发生事故的发生 原因初步判断 已采取的措施及当前事抢险处置情况等并附现场 简图 2 事故信息的报告内容包括 发生的事故类型 地点 灾害区域破坏 情况 可能的影响范围 波及的巷道 遇难遇险人数 以采取的自救互 救和避灾措施 17 5 矿要立即向集团公司报告重大预警信息和事故灾情 最长不得超 过 20 分钟 5 2 信息信息报报告方式及告方式及处处理理 1 现场人员报告预警和事故信息时要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选择下列通 讯方式 1 调度电话 行政电话 2 无线通信系统 应急通信系统等 3 利用各类信号系统 按照规定发出事故信号 4 利用矿灯晃动 发出事故信号 5 按照规定 敲击管路发出事故信号 6 敲击物体 发出事故信号 2 发现重大隐患或事故预兆后要矿总调度室立即报告相关矿领导 同时报告集团公司总调度室 3 事故发生后 事故矿现场人员要立即开展自救互救 矿总调度室 接到事故报告后要立即报告矿主要领导并按下述程序进行处理同时 报告集团公司总调度室 1 下达人员撤离 自救互救和避灾的调度命令 按照应急程序进行处 置 2 按照国家规定 立即报告上级单位 集团公司一小时内报告属地安 全监督 监察部门 4 不断收集和整理灾情信息并及时报告相关领导和上级单位 5 3 相关部相关部门门的通信 的通信 联络联络方式方式 18 一 通信联络 1 通信联络 1 矿报警电话 0398 5803110 2 集团公司报警电话 0398 5898529 3 救援单位联系人及电话 救护单位 救护五中队 联系电话 郜爱国 0398 5803115 邓矿顺 0398 5803118 办公室 0398 5803119 4 矿领导及相关部门 要建立矿相关领导 总工程师 安全副总工程师 机电副总工程师 通 风副总工程师 地质测量副总工程师 生产副总工程师 总调度室主 任 副主任 生产技术科及负责人 总工程师办公室及负责人 安检 科及负责人 地质测量科及负责人 通风科及负责人 机电科及负责 人 人力资源部及负责人 供应科及负责人等通信联络方式表 发至 相关部门和下属单位 二 值班和通信方式 1 矿总调度室必须 24 小时有人值班 其他相关单位 8 18 点也必须 有人值班 不得空班 漏班 2 矿长 副矿长 矿总工程师 副总工程师及科室负责人手机必须 24 小时开机 不得停机 关机 3 如有事离开矿机关所在地 必须委派相关人员作为应急事件处置 临时负责人 临时负责人的手机必须 24 小时开机 不得停机 关机 19 5 4 相互相互认认可的通告 可的通告 报报警形式和内容警形式和内容 1 对电话形式的预警和事故报告 矿总调度室值班要作好电话录 音记录 力求记录准确 完整 井下相关人员上井后要填写详细的报 告 2 预警预防及事故处置措施以矿领导签发的矿调度通知形式下达 紧急情况时可先执行电话或口头通知 电话或口头通知必须得到相关 负责人的授权 事后需补签书面调度通知 5 5 出出现现明明显显事故征兆事故征兆时应时应急响急响应应人人员员向外求援的方式向外求援的方式 1 发现明显事故预兆时 现场人员都应立即向矿调度报告并将人员 撤离至事故灾害威胁区域外 2 矿调度应按照事故报告程序进行汇报 立即发出人员撤离 应急 避灾的调度命令同时向集团公司 分公司 报告事故预兆情况 3 出现明显事故征兆现场的人员在立即报告和请求外求援的同时 要做好自救 互救和避灾的一切准备 4 出现不可控的事故预兆 矿要立即启动矿预案 矿指挥部人员立 即到位并投入工作 研究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照请救护队和医疗救治 单位做好救援和救治准备 6 应应急急处处置置 6 1 响响应应分分级级 按照事故灾难的可控性 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将矿山事故应急 响应级别分为 级 特别重大事故 响应 级 重大事故 响应 级 20 较大事故 响应 级 一般事故 响应等 1 级响应 造成或可能造成 30 人以上死亡 或造成 100 人以 上重伤 或造成 1 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 或特别重大社会影响等 2 级响应 造成或可能造成 10 29 人死亡 或造成 50 100 人重 伤 或造成 5000 10000 万元直接经济损失 或重大社会影响等 3 级响应 造成或可能造成 3 9 人死亡 或造成 30 50 人重伤 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较大 或较大社会影响等 4 级响应 造成或可能造成 1 3 人死亡 或造成 30 人以下重伤 或一定社会影响等 6 2 响响应应程序程序 1 基本响应程序 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 矿山事故灾害应急预案 规 定的应急响应程序 1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执行 级应急响应 事故信息分别报送属地 各级人民政府及职能部门 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总局 启动国家总局 省人民政府及以下各级政府 矿山事故灾害应急预案 及事故企业应 急预案 2 发生重大事故 执行 级应急响应 事故信息分别报送属地省 地 市 州 县人民政府及职能部门 启动省人民政府以下各级政府 矿 山事故灾害应急预案 及事故企业应急预案 3 发生较大事故 执行 级应急响应 事故信息分别报送属地地 市 县人民政府及职能部门 启动属地地 市 县人民政府 矿山事故灾 21 害应急预案 及事故企业应急预案 4 发生一般事故 执行 级应急响应 事故信息分别报送属县人民政 府及职能部门 启动属地县人民政府 矿山事故灾害应急预案 及事故 企业应急预案 2 矿应急响应程序 如矿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重大事故 较大事故 一般事故 矿完全响应 政府执行的 级应急响应 级应急响应 级应急响应 级应急 响应 启动矿预案 按照事故信息报送程序执行 3 执行上一级管理部门关于分级响应 扩大响应的响应程序 6 3 处处置措施置措施 1 处置基本要求 对于立井提升事故 带式输送机事故 倾斜井巷运输事故 机车运 输事故 刮板运输机事故要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如下 2 处置的决策要点 获悉提升运输事故后 现场应急指挥部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了解灾 情 判断灾情的发展趋势 及时果断地做出决定 下达救援命令 1 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事故灾情信息 1 事故性质及种类 事故波及范围 2 人员分布及其伤亡情况 3 是否发生火灾及火灾范围 4 设备破坏情况 5 井巷等设施是否损坏 22 2 必须分析判断灾害的内容 1 可能引发事故的原因 2 如发生火灾 灾害波及的范围 是否需要撤离人员 火灾地点附近 有可燃物堆积 如积煤 坑木 木支护 皮带 油料等 通风系统是否 发生改变 3 设置警戒区的范围 4 如需人员撤离 撤离的路线 5 是否可能引发次生灾害 3 必须做出决定并下达的救援命令 1 撤出灾区人员 2 切断灾区电源 3 立即通知矿山救援队和医疗救治单位 4 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灾情 5 启动抢险救援指挥部 依据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现场救援方案 6 根据现场情况保证主要通风机和空气压缩机正常运转 7 保证人员撤离路线的安全 8 设置警戒 控制入井人员 9 按照救援方案布置救援队抢救遇险人员 进行应急处置 10 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11 准备救援物资 维护好事故现场秩序 做好抢救伤员准备工作 3 各类事故灾害的处置措施 1 立井提升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措施 23 1 蹾罐 蹾箕斗 过卷 人员及物体坠落 物体打击 火灾及其他伤害 等事故造成人身伤害后 首先停车停电 本着 有血先止血 有骨折先 固定 有脊柱损伤搬运时防止损坏神经 的原则进行救援 人员轻微伤害时 应将受伤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根据伤情 及时救治 人员重伤时 救援时要保护受伤部位不再扩大 必要时请求专业 人员进行救援 人员出现休克 昏迷应及时进行心脏挤压或人工呼吸 立即送往 医院救治 人员出现死亡 现场主要负责人应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 并保护 好现场 2 当发生断绳事故时 积极进行自救 互救 救援人员从其他入井口入井 通过井底车场到达下井口 将罐笼内人员移出罐笼 沿原路运送至地面 积极组织钢丝绳和提升容器货源 抢修设备 设施 对到货后的钢丝绳按照 煤矿安全规程 规定进行检验验收 3 当发生电气火灾事故时 首先应切断电源 用干粉灭火器 消防沙 进行灭火 严禁用水和泡沫灭火器灭火 视火势情况积极进行自救 局部轻微着火 不危及人员安全时 应立即灭火 局部着火 可以扑灭但有蔓延扩大可能的 在不危及人员安全的 情况下 一方面立即通知周围人员灭火 一方面向现场管理者汇报 火势开始蔓延扩大 不能立即扑灭 现场主要负责人应立即进行 24 人员紧急疏散 并立即向调度室汇报 地面火灾还应拨打消防报警电 话 119 报警 4 当发生突然失电 卡罐等事故 乘人的罐笼卡在井筒内时应积极自 救 救援人员由井筒梯子间到达事故地点 搭设临时平台 悬挂救生绳 罐笼内人员由平台 通过救生绳进入井筒梯子间 到达地面安全 区域 2 带式输送机现场应急处理措施 1 危险目标偏离正常状态时的应急处置措施 发现带式输送机制动 各类保护 信号 防护等装置失效或有缺陷 时 现场胶带司机应及时汇报 立即停机 组织抢修 确保设备完好 发现带式输送机胶带跑偏 驱动滚筒打滑 托辊卡死不转 堆机头 或胶带托在浮煤上运行 应立即处理 待达到完好要求时方可正式运 转 发现巷道存在支护失效或有冒顶 片帮危险时 应及时汇报 组织 处理 转载点煤尘大时 应及时开喷雾 机巷煤尘大时 应及时洒水冲尘 2 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措施 带式输送机卷人 触电等人身事故发生后 现场工作人员本着 快 速有效 救人优先 的原则 根据人员伤害情况进行救援 25 首先停机停电 人仍卷在输送机 或掉进溜煤眼内时 及时将人员救出 现场急救应本着 有血先止血 有骨折先固定 有脊柱损伤搬运时 防止损坏神经 的原则 人员受到轻微伤害时 应将受伤人员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 人员重伤时 救援方法一定要得当 如有必要请专业人员救援 应避免二次伤害 当出现休克 心脏停跳 窒息等 必须及时进行心跳复苏术 人工 呼吸 避免延误抢救时间 人员出现死亡 现场主要负责人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 并保护好 现场 电气火灾事故应急处置 当工作地点发生火灾时 应迅速向调度室汇报 如火势小 应立即 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灭火 如果火势大 不能灭火时 应及时组织人员 按避灾路线撤离 电气设备引起的火灾 首先要切断电源 用干粉灭火器 消防沙 进行灭火 遇到火灾事故时 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 在佩戴自救器后 沿避灾 路线行走 将鼻夹夹好 口具咬紧 不能摘掉口具讲话 在通过高温热源及火焰蔓延区时 要注意防止高温火焰和热气流 烧伤人员 调度室接到火灾通知后 应立即通知火灾所波及区域的人员按避 26 灾路线紧急撤离 并组织专业救援人员进行灭火 输送机断带 撕带 下溜 倒带事故的应急处置 当发生事故时 绞带司机应立即停机停电 并采取必要的防逆转措 施 通知队值班干部和矿调度室 井下现场负责人应立即清点人员 组 织人员紧急抢险 抢险按照 快速有效 救人优先 的方针 造成人员伤害的 应根据人员伤害情况进行救援 造成机械损坏的应立即组织抢修队伍进行抢修 a 根据事故的类型由救援组织安排抢修人员数量 b 由事故类型的不同抢修人员准备相应的检修工具 材料在最快的时 间内进行恢复 队领导立即在地面制定措施 准备紧急处理的材料 组织人员下井 井下干部应立即组织人员在事故现场检查人员和巷道损坏情况 队仓库应准备充足的各种材料 待所需要的人员到齐 材料齐备后下井处理 要有具体的处理措施 在处理事故的过程中 所有人员要统一指挥 做好自保互保工作 事故处理完毕 应清理现场 在岗位人员上岗后 发信号试机 试运转时 人员要远离胶带 注意观察 试运转时间不少于 1 小时 3 倾斜井巷运输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在应急处置时 应急自救领导小组必须指定专人在现场指挥 抢险自 救人员一切行动听指挥 在应急处置阶段 没有应急自救领导小组的 27 命令任何人不得开动绞车 当宣布应急处置结束后 方可恢复运行 1 机械伤害 触电和人车掉道 跑车 翻车 过卷等事故发生后造成人 身伤害发生后 现场人员本着先救人的原则 根据人员的伤害情况进 行救援 首先要停车 停电 避免事故影响范围扩大 现场急救应本着 有出血先止血 有骨折先固定 有脊柱损伤搬运 时防止损坏神经 的原则 人员受到轻微伤害时 应将受伤人员迅速撤离的安全地带 根据 人员伤害情况进行救治 人员重伤时 救援时要保护受伤部位不再扩大 必要时请求专业 救援人员进行救援 人员出现休克 昏迷 进行心脏挤压 人工呼吸 立即送往医院救 治 人员出现死亡 现场主要负责人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 并保护好 现场 2 在处理掉道事故时 首先采取可靠的防止滑动的措施 再用道木 千斤顶等器械将掉道的轮对复位 尽快恢复运行 3 跑车 过卷事故发生后 现场人员立即汇报单位调度室 调度室负 责通知自救领导小组成员并通知附近工作人员前往营救 应急处置完毕 必须有专人在现场观察应急处置的效果 确认无误后 应急处置人员方可撤离 4 机车运输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28 在应急处置时 应急自救领导小组必须指定专人在现场指挥 抢险自 救人员一切行动听指挥 在应急处置阶段 没有应急自救领导小组的 命令任何人不得开动机车 当宣布应急处置结束后 方可恢复运行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和机车掉道 机车追尾 机车蹭帮等事 故造成人身伤害发生后 现场人员本着先救人的原则 根据人员的伤 害情况进行救援 救援程序参考倾斜井巷运输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在处理掉道事故时 首先采取可靠的防止滑动的措施 再用道木 千斤顶等器械将掉道的轮对复位 尽快恢复运行 机车追尾 蹭帮事故发生后 现场人员立即汇报单位调度室 调度 室通知自救领导小组成员 调度室通知附近工作人员前往营救 应急处置完毕 必须有专人在现场观察应急处置的效果 确认无误后 应急处置人员方可撤离 7 应应急物急物资资与装与装备备保障保障 明确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质与装备数量 管理和维护 正确使用等 7 1 矿要按照 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要求 设立矿应急救援物资储备 库 井上 井下要储备合乎要求的消防材料 局扇 仪器仪表 抢险工 具 电缆 水泵 风筒 水管 灭火器材 施工材料 如料石 红砖 水 泥 黄沙 等 7 2 按照上级单位的要求 矿山救护和医疗救护队要配备专用警灯 警笛 警戒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 提请地方政府及时协调对事故进 行交通管制 开设应急救援特别通道 最大限度赢得抢险救灾时间 29 8 提升运输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8 1 事故特征 8 1 1 事故可能发生的类型 立井提升事故 带式输送机运输 刮板输送机伤人事故 倾斜井巷运输事故 机车运输行车伤亡事故 8 1 2 事故发生的区域 地点 主副井 回采工作面 井下东西翼运输大巷 掘进工作面 井下各 个绞车坡 皮带运输巷 等地点容易形成提升运输事故 由于主副井 为立井提升 可能导致高空坠物等事故 采煤工作面 井下东西翼运 输大巷 坡等地点容易发生运输事故 故假想井下西翼运输大巷发生 机车运输事故特制定本应急处置方案 8 1 3 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机车运输事故爆炸会造成人员伤亡 机车及矿车损坏报废等 影 响生产次序 可能造成巷道损坏 破坏井巷设施与设备 形成严重性 后果 8 1 4 事故发生的诱因 电机车司机操作不熟练 井下大巷过往人员行走不注意安全 电 机车故障 同一方向或相对方向行驶的电机车追尾或相撞 从而引发 机车运输行车事故 从而形成严重性后果 8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8 2 1 成立事故现场处置小组 人员构成如下 组长 跟班矿领导 成员 班组长 现场操作人员 30 8 2 2 现场处置小组职责 负责组织现场人员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8 2 3 现场处置小组有关人员职责 跟班矿领导 负责落实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组织和指挥现场应急 工作 班组长 负责带领全班组人员 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现场其他人员应急职责 现场人员必须向调度室汇报 简要说明 时间 地点 事故性质 影响范围 在专业人员到来之前 进行现场抢 救工作 8 3 应急处置 8 3 1 现场应急处置应遵循的原则 1 救人优先的原则 现场工作人员本着 以人为本 救人第一 的 原则 首先进行自救 然后进行救助他人 2 防止事故扩大 缩小影响范围的原则 3 保护救灾人员生命安全的原则 4 利于恢复生产的原则 8 3 2 应急处置程序 一旦发生机车运输行车事故 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 简要说明事故时间 地点 事故性质 影响范围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组织现场自救 及时实施抢险救援 防止事故扩大 8 3 3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 现场人员要立即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救治或撤离 在撤离时 要设法切断巷道内损坏的机电设施电源 31 2 跟班干部负责组织救援工作 安排现场人员及时外运伤员 3 班组长负责人员撤离 4 根据事故性质 控制事故的危害和危险源 防止事故扩大 8 4 注意事项 1 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 2 井下所有避难硐室 避难所必须配备自救器 压风自救 食品 和饮用水 3 发现人员中毒或窒息时 要立即将其运送到新鲜风流或有压 风自救处 进行现场抢救 4 为防止事故扩大 需改变矿井通风方式或采用反风时 应在 组织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安全撤离后再采取此项措施 5 制定的应急救援对策或措施要有针对性 可操作性 最好执 行事前演练过的救援对策或措施 6 现场自救互救应遵循保护人员安全优先的原则 防止事故蔓 延 降低事故损失 7 发现重伤 人员被困或死亡事故时 必须向调度室汇报 请求 支援 9 附件 附件 1 集团公司 义安矿报警电话 2 属地应急管理部门及联系人电话表 3 洛阳义安矿业有限公司领导及有关应急部门联系电话号码表 4 洛阳义安矿业有限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联系电话一览表 5 洛阳义安矿业有限公司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程序流程图 32 附表 1 集团 矿报警电话 集团 公司 报警电话 义安 矿 报警电话 局总 调度 0398 5898791 5898792 调度 室 井上 8000 8001 井下 7 或 9 附表 2 属地应急管理部门及联系人电话表 单位电话单位电话 局总 调度 0398 5898791 5898792集团公司 安康部 0398 5898529 救护 大队 0398 5890121集团公司 机电部 0398 5898382 5898383 总医 院 0398 5888120 33 附表 3 义安公司领导及有关应急部门联系电话号码表 单位职 务姓 名内部电话外线电话 调度 电话 手 机 董事长王宏昭0398 58031990379 6715395215137955899 总经理杨运峰0398 58030010379 67153168801015978602188 副总经理周占营0398 58030020379 6715378813838815368 副总经理百世奇0398 5803011801113837942737 生产副总经理白胜伟0398 5803006800613598150130 董事长秘书魏成国0398 58030090379 6715389713839873918 安全副总经理杨煦0398 5803005800513598481888 机电副总经理马衍文0398 5803003800315137972011 防突副总经理张文权0398 580301213817993922 总会计师李新法0398 58030080379 6715356813937983866 公 司 领 导 总工程师王念红0398 5803007806813938881016 综合办办公室0398 58030250379 67153682 党群部办公室0398 5803031 经理值班室0398 58030158002 总经理助理兼调 度室主任 刘永杰0398 5803018801213592040662 方学选0398 5803019刘法文0398 5803019调度室 副主任 程红彦0398 580301913693809337 34 韩报子0398 5803019经理值班室 0398 5803015 8002 0398 5803021 8000 8000 调度台 0398 58030220379 671538875803023 传真 人力资 源部 办公室 0398 5803087 财务科办公室 0398 5803097 企管科办公室 0398 5803092 物资供 应科 办公室 0398 5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