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发电原理及水电站类型.ppt_第1页
水力发电原理及水电站类型.ppt_第2页
水力发电原理及水电站类型.ppt_第3页
水力发电原理及水电站类型.ppt_第4页
水力发电原理及水电站类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水力发电原理基础 水力发电的原理基础 水电站 水电站是将水能转换成水轮旋转的机械能 再由发电机最终将旋转的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场所 在水力发电的过程中 为了实现电能的连续产生需要修建一系列水工建筑物 包括 进水 引水 厂房 排水等 安装水轮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的厂房和变电站 总体称为水电站 水电站是水 机 电的综合体 一 水力发电的概念 水力发电 利用河流中蕴藏的水能来生产电能 在天然河流上 修建水工建筑物 集中水头 通过一定方式将 载能水 输送到水轮机中 使 水能 水轮机旋转的机械能 带动发电机组发电 输电线路 用户 水轮发电机组装置原理图 水力发电的转换过程 天然水能 可利用水能 旋转机械能 电能 水力发电的几个要素 N 水电站装机容量或水轮机的功率Q 通过水轮机的流量H 水轮机的水头 水轮机的效率 一 水力发电特点 优点 不耗燃料 成本低廉水火互济 调峰灵活综合利用 多方得益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环境优美 能源洁净 一 水力发电特点 缺点 受自然条件限制 一次性投资大 移民多 工期长 事故后果严重 大型工程对环境 生态影响较大 二 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 我国的水能资源状况水能资源是河川径流所具有的天然资源 是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发展改革委2005年发布的全国水力资源复查结果 我国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年电量6 08万亿千瓦时 理论蕴藏量装机6 94亿千瓦 技术可开发装机5 42亿千瓦 技术可开发年电量2 47万亿千瓦时 经济可开发装机4 02亿千瓦 经济可开发年电量1 75万亿千瓦时 特点一 总量丰富 开发不足 可开发总量世界第一 占世界总量16 7 到2008年底 水电装机容量达到了1 65亿千瓦 按技术可开发量计算占可开发量30 低于发达国家60 的平均水平 东部 已开发70 以上 可开发的大型水电站只剩下3座 共1610MW 即浙江摊坑电站 600MW 目前在建 大均电站 46万kW 和福建街面电站 30万kW 西部 开发率仅7 5 大有可为 2 我国水能资源的特点 特点二 地区分布不均 与经济发展不匹配 东部地区 13个省市 水电资源占全国总量的8 中部地区 6个省 占11 而西部地区 12个省 市 自治区 高达81 但51 用电量在东部 雅鲁藏布江 西电东送 年内降雨集中在汛期 年际间江河来水量变化大 特点三 江河来水量时间分布不均 须建设 年调节 多年调节 大型水库 特点四 我国水电资源相对集中在一些高山大河地区 不少水电站的装机容量超过1000MW 三峡 长江 1820万kW 溪落渡 金沙江 超过1000万kW 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墨脱电站 计划开凿35km长的隧洞 引水2000m3 s以上 落差可超过2000m 电站装机可达4500万kW 大型电站 水头高 单机容量大 带来很多技术难题 且淹没损失大 移民数量多 三 我国水电开发状况 我国水电开发有三大特点 1 成绩很大 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水电装机容量跃居世界第一 水电建设技术已具世界水平 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 有中国特色的水电开发和建设机制 2 困难不少制约水电发展的五个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上网电价 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移民问题 地震问题 3 机遇难得 今后15 20年是水电建设的良好机遇期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东部 水能资源占6 开发率大于70 西部 水能资源占78 开发率仅8 实施 西电东送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电力的要求 符合电力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提供清洁 优质电能 可再生能源法 确认水能为可再生能源 京都议定书 温室气体减排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投资环境良好 我国的能源概况与水电建设能源结构 煤为基础 多元发展 煤炭为主体 电力为中心 油气 新能源全面展 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清洁性 需求预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20年GDP翻两番 预测电力需求9 2亿kW 估计水电达2 3亿kW 每年需新增近千万kW 发展战略 大力开发水电 优化发展煤电 积极推进核电 适度发展天然气发电 鼓励新能源发电 电力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四 我国水电事业发展设想 三峡水利枢纽 三峡水利枢纽 三峡工程采用 一级开发 一次建成 分期蓄水 连续移民 方案 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 坝顶总长3035m 坝顶高程185m 正常蓄水位175m 总库容393亿m3 其中防洪库容221 5亿m3 装机容量1820万kW 26 70万kW 年均发电量849亿度 泄洪坝段每秒泄洪能力为11万m3 s 左岸通航建筑物 年单向通过能力500万t 双线五级船闸 可通过万吨级船队 单线一级垂直升船机 可快速通过3000t级客货轮 三峡工程竣工后 将发挥防洪 发电 航运 养殖 旅游 保护生态 净化环境 开发性移民 南水北调 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 是世界上任何巨型电站都无法比拟的 三峡水利枢纽 世界施工难度最大的水利工程 2000年砼浇筑量为548 17万立方米 月浇筑量最高达55万立方米 施工期流量最大的水利工程 三峡工程截流流量9010立方米 秒 施工导流最大洪峰流量7 9万立方米 秒世界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闸 最大泄洪能力10 25万立方米 秒 世界规模最大 难度最高的升船机 世界水库移民最多 工作量最为艰巨的移民建设工程三峡工程水库动态移民最终可达113万 小浪底水利枢纽 小浪底水利枢纽 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km的黄河干流上 是以防洪为主 兼顾防凌 减淤 灌溉和发电综合利用的一座特大型工程 工程由大坝 泄洪建筑物及发电系统组成 大坝为粘土斜心墙堆石坝 坝顶长1667m 最大坝高154m 库容126 5亿m3 泄水建筑物包括集中布置的10座进水塔 9条泄洪排沙隧洞 一个正常溢洪道和三个消力塘组成 发电系统由6条引水隧洞和一座地下厂房 主变室 尾闸室及三条尾水洞组成 总装机容量6 30万千瓦 多年平均发电量51亿度 新安江水电站 新安江水电站 新安江水电站位于钱塘江支流新安江上 浙江省建德县境内 由中国自己设计 施工 自制设备 自行安装的第一座大型水电工程 电站以发电为主 兼有防洪 灌溉 航运等综合利用效益 电站装机容量662 5MW 保证出力178MW 多年平均年发电量18 6亿KW h 以220KV和110KV高压输电线路各4回接入华东电力系统 大坝为混凝土宽缝隙重力坝 最大坝高105米 工程于1957年4月开工 1960年4月第一台机组发电 1978年最后一台机组投运 二滩水电站 二滩水电站 二滩工程是二十世纪建成的中国最大的水电站 总装机容量330万kW 单机容量55万kW 这在21世纪初三峡电站建成之前 均列全国第一 单机容量排世界前10位 二滩拱坝坝高240m为中国第一高坝 在双曲拱坝排行中 高度居亚洲第一 世界第三 承受总荷载980万t 列世界第一 总泄水量22480m3 s 在高坝中为世界第一 进水口高度为80m 调压室高度70m 均居全国第一 亚洲最大的地下厂房洞室群 由厂房 主变压器室 尾水调压室三大洞室及压力管道 尾水管 尾水洞 母线洞 交通洞 通风洞 排水洞 廊道 进风竖井 排风竖井 电梯竖井 电缆斜井等组成庞大洞室群 地下洞室开挖量370万m3 其中 厂房长280m 宽25 5m 高65m 二 水电站的基本类型 按水电站的组成建筑物及特征分为 坝式 河床式 引水式电站按调节能力分成 无调节水电站 有调节水电站 一 坝式水电站 用坝集中水头的水电站称为坝式水电站 其特点有 水头取决于坝高 引用流量较大 电站的规模也大 水能利用较充分 综合利用效益高 投资大 工期长 适用 河道坡降较缓 流量较大 并有筑坝建库的条件 2 坝后式水电站 当水头较大时 厂房本身抵抗不了水的推力 将厂房移到坝后 由大坝挡水 坝后式水电站一般修建在河流的中上游 库容较大 调节性能好 如为土坝 可修建河岸式电站 举世瞩目的三峡水电站就是坝后式水电站 其装机容量为18200MW 坝后式水电站 万家寨坝后式水电站 向家坝水电站 三峡水电站 二 河床式电站 一般修建在河道中下游河道纵坡平缓的河段上 为避免大量淹没 建低坝或闸 适用水头 大中型 25米以下 小型 8 10米以下 厂房和挡水坝并排建在河床中 共同挡水 故厂房也有抗滑稳定问题 厂房高度取决于水头的高低 引用流量大 水头低 注 厂房本身起挡水作用是河床式电站的主要特征 河床式电站 河床式电站 河床厂房 富春江河床式电站 泄洪闸 葛州坝水电站 三 引水式水电站 用引水道集中水头的电站称为引水式水电站特点 水头相对较高 目前最大水头已达2000米以上 引用流量较小 没有水库调节径流 水量利用率较低 综合利用价值较差 电站库容很小 基本无水库淹没损失 工程量较小 单位造价较低 适用条件 适合河道坡降较陡 流量较小的山区性河段 类型 1 无压引水电站引水建筑物是无压的 渠道或无压隧洞主要建筑物 低坝 进水口 沉沙池 引水渠 洞 日调节池 压力前池 压力水管 厂房 尾水渠 无压引水式水电站 1 坝 2 进水口 3 沉沙池 4 引水渠道 5日调节池 6 压力前池 7 压力管道 8 厂房 9 尾水渠 10 配电所 11 泄水道 2 有压引水式电站 引水建筑物是有压的 压力隧洞 pressuretunnel 主要建筑物 低坝 有压隧洞 调压室 压力水管 厂房 尾水渠 有压引水式水电站 石龙坝水电站 云南昆明石龙坝水电站是我国大陆的第一座水电站 其装机容量仅为1440kW 1910年7月开工建设 1912年4月发电 四 混合式水电站 混合式水电站是由坝和引水道两种建筑物共同形成发电水头的水电站 可以充分利用河流有利的天然条件 在坡降平缓河段上筑坝形成水库 以利于径流调节 在其下游坡降很陡或落差集中的河段采用引水方式得到在的水头 如图1 5示 五 抽水蓄能电站 抽水蓄能 系统负荷低时 利用系统多余的电能带动泵站机组将下库的水抽到上库 电动机 水泵 以水的势能形式贮存起来 放水发电 系统负荷高时 将上库的水放下来推动水轮发电机组 水轮机 发电机 发电 以补充系统中电能的不足 抽水蓄能电站示意图 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 下水库 上水库 发电系统 六 潮汐电站 潮汐 潮汐现象是海水因受日月引力而产生的周期性升降运动 即海水的潮涨潮落 潮汐发电原理 利用潮水涨 落产生的水位差所具有势能来发电的 也就是把海水涨 落潮的能量变为机械能 再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发电 的过程 潮汐发电原理 法国朗斯潮汐电站 1966年投入运行 是第一个商业化电站 该电站装机24台 每台1万千瓦 共24万千瓦 设计年平均发电量5 44亿度 机组为灯泡贯流式 转轮直径5 3米 法国朗斯潮汐电站 江夏潮汐电站 一 枢纽建筑物挡水建筑物 坝 闸泄水建筑物 溢洪道 泄水洞 溢流坝过坝建筑物 过船 过木 过鱼二 发电建筑物进水建筑物 进水口 沉沙池引水建筑物 引水道 压力管道 尾水道平水建筑物 前池 调压室厂区枢纽 主厂房 副厂房 变电站 开关站等 本节小结 三 水电站的基本类型有坝式 引水式及混合式 坝式水电站分为河床式 坝后式 引水式水电站分有压引水式和无压引水式电站 混合式开发多为有压引水式电站 本节小结 四 抽水蓄能电站和潮汐电站是水能利用的重要型式 抽水蓄能电站主要解决电力系统的调峰问题 尤其在我国东北 华北 华东等水能资源相对短缺的地区 加快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速度很有必要 潮汐电站是开发海水能源的主要型式 本节小结 思考题 1 试阐述水能利用原理 2 什么是水电站的出力 3 按照集中落差方式的不同 水电站的开发可分为几种基本方式 何为坝式水电站 引水式水电站和混合式水电站 4 坝式水电站水利枢纽和引水式水电站水利枢纽各有哪些主要特点 5 坝后式和河床式水电站枢纽的特点是什么 其组成建筑物有哪些 6 无压引水式和有压引水式水电站枢纽的特点是什么 其组成建筑物有哪些 7 水电站有哪些组成建筑物 第二节水轮机的主要类型 水轮机是将水能转换为旋转机械能的水力机械 利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将旋转机械能变为电能的设备 称为水轮发电机组 按水流能量转换特征 可将水轮机分为反击式和冲击式两大类 第二节水轮机的主要类型 一 反击式水轮机 特点 转轮是由若干个具有空间扭曲面的钢性叶片组成 当压力水流通过整个转轮时 由于弯曲叶道迫使水流改变其流动的方向和流速的大小 因而水流便以其势能和动能给叶片以反作用力 并形成旋转力矩使转轮转动 转轮完全浸于水中 叶片进口压力 叶片出口压力 分类 按转轮区分水流相对于主轴的方向不同分为混流式 轴流式 斜流式和贯流式水轮机 第二节水轮机的主要类型 1 混流式水轮机 HL 特点 a 水流流经转轮时 以辐向从四周进入转轮而以轴向流出转轮 b 适用水头范围广 结构简单 运行稳定 效率高 c 单机容量几十 几十万KW d 叶片数10 20片 通常14 19片 e 靠活动导叶控制流量 适用条件 适用水头范围20 700m 第二节水轮机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水轮机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水轮机的主要类型 2 轴流式水轮机 ZZ ZD 特点 a 水流流经转轮时轴向进入又依轴向流出 故称轴流式b 分为定浆式与转浆式两种 定浆式在运行时叶片固定不动 结构简单 转浆式运行时叶片是可以转动的 并和活动导叶保持协联关系 使水轮机保持较高的效率 c 单机容量一般几十KW 十几万KW 第二节水轮机的主要类型 d 叶片数3 8片 常用4 6片 葛洲坝17万机组4片 12 5万千瓦5片 e 流量控制 定浆式只用活动导叶控制 而转浆式由活动导叶和浆叶共同控制 适用范围 a 定浆式多用在负荷变化不大 水头和流量比较固定的小型电站上 适用范围3 50m b 转浆式多应用在大中型电站上 负荷变化较大 应用水头范围为3 80m 第二节水轮机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水轮机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水轮机的主要类型 3 斜流式水轮机 XL 特点 a 水流流经转轮时倾斜于轴向 故称斜流式 b 转轮的叶片可以转动 叶片轴线与主轴轴线斜交 高效区较宽广 c 装置较多叶片 一般为8 14片 适应水头有所提高 d 容量 以礼河一级毛家村电站 单机容量为8000KW小浪底可达15万KW 适用范围 适用水头范围为40 120m 世界上水头最高的日本向川为113 4m 第二节水轮机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水轮机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水轮机的主要类型 4 贯流式水轮机 GD GZ 特点 a 主轴装置成水平或倾斜 不设置蜗壳 水流直贯转轮 b 不仅水流流经转轮是轴向的 而且水流从建筑物进口到出口全部是轴向的 可以认为当轴流式机组装成水平卧轴时 不设蜗壳 水流直贯转轮而成为贯流式 c 构造简单 造价低 过水能力大 d 按发电机装置方式不同分为全贯流式与半贯流式 第二节水轮机的主要类型 全贯流式发电机转子安装在转轮外缘 优点为水力损失小 过流量大 结构紧凑 但密封困难 半贯流式又分为轴伸式 竖井式和灯泡式 前二种发电机安装 运行及检修方便 但水头低 效率也低 机组容量不大 适合小型水电站 灯泡式结构紧凑 流道平直 过流量大 适用于大容量机组 e 容量为几十KW 几万KW f 叶片数4 6片g 流量控制与轴流式相同 适用范围 适用于水头小于20m 第二节水轮机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水轮机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水轮机的主要类型 图1 8全贯流式水轮机1 转轮叶片 2 转轮轮缘 3 发电机转子轮辋 4 发电机定子 5 6 支柱 7 轴颈 8 轮毂 9 锥形插入物 10 拉紧杆 11 导叶 12 推力轴承 13 导轴承 第二节水轮机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水轮机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水轮机的主要类型 二 冲击式水轮机 实物图 特点 压力水流从喷嘴中射出后全部转换成动能 冲动转轮变成机械能 完全利用水流动能 转轮工作时 水流不充满过流流道 在大气压下工作 水轮机一般没有尾水管 只设集水槽 利用水头是上游水位与喷嘴高程差 分类 按射流冲击转轮的方式不同分为水斗式 斜击式 双击式三种 第二节水轮机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水轮机的主要类型 1 水斗式水轮机 CJ 又称培尔顿 Pelton水轮机 特点 由喷嘴出来的射流沿圆周切线方向冲击转轮上水斗作功 适用范围 其应用水头较高 小型水斗式用于水头40 250m 大型水斗式用于400 450m以上 最高可达1770m 第二节水轮机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水轮机的主要类型 2 斜击式水轮机 XJ 特点 喷嘴出来的射流 是沿着与转轮平面成某 角 约为22 5 的方向冲击转轮 适用范围 中小型水电站 水头在400m以下 出力达4000KW 图1 13斜击式转轮 a 转轮 b 斜击式转轮进水示意图1 管帽 2 针阀 3 轮叶 第二节水轮机的主要类型 3 双击式水轮机 SJ 特点 由喷嘴出来的射流首先从转轮外缘冲击叶片 接着水流又自内缘再一次冲击叶片 效率低 适用范围 只适用于小型水电站 应用水头10 150m 出力达300KW 第二节水轮机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水轮机的主要类型 表1 1水轮机类型及应用水头范围 第二节水轮机的主要类型 本节小结 水轮机 反击式 冲击式 混流式 贯流式 斜流式 轴流式 切击式 水斗式 双击式 斜击式 全贯流式 半贯流式 灯泡贯流式 轴伸贯流式 竖井贯流式 虹吸贯流式 第三节水轮机的型号和装置形式 一 水轮机的型号1 型号的含义我国水轮机的型号由三部分组成 各部分之间用一短横线相连 一 第一部分代表水轮机型式及转轮型号水轮机型式用汉语拼音字母所示 转轮型号统一采用转轮比转速数字表示 在水轮机型式代表字母后加 N 表示可逆水力机械 一 水轮机的型号 表1 2水轮机形式 一 水轮机的型号 二 第二部分代表主轴布置方式及引水室特征均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 表1 3主轴布置形式及引水室特征 一 水轮机的型号 三 第三部分是水轮机转轮标称直径D1 cm 反击式水轮机的转轮标称直径1是用以厘米为单位的数值表示 冲击式水轮机牌号的第三部分表示方式为 水轮机转轮标称直径D1 cm 作用在每个转轮上的喷嘴数 设计射流直径 cm 例 HL180 LJ 550HL240 LJ 140ZZ560 LH 500GD600 WP 2502CJ26 W 120 2 10 2 转轮直径表征转轮的主要几何尺寸 称为转轮的标称直径 或称名义直径 用D1表示 单位是cm 各种类型水轮机的转轮标称直径 简称转轮直径 具体的规定如下 1 混流式水轮机是转轮叶片进口边上的最大直径 即转轮下环与叶片进口边交点处直径 2 轴流式和斜流式水轮机是转轮叶片轴线与转轮室相交处的转轮室内径 3 水斗式水轮机是转轮与射流中心线相切的节圆直径 一 水轮机的型号 图1 16各种类型的水轮机转轮直径规定示意图 一 水轮机的型号 二 水轮机的装置形式 水轮机的装置形式是指水轮机的布置形式和引水室形式相结合的总体 它取决于使用水头 单机容量和上下游水位等的变化情况 水轮机按主轴布置方式不同 又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 主轴竖向装置者称立式 发电机位于水轮机上部 其位置较高 不易受潮 所占厂房面积较小 但厂房高度大 多用于大中型水电站 主轴横向装置者称卧式 发电机和水轮机布置在同一高度上 可减小厂房高度 但发电机易受潮 厂房面积较大 多用于小型水电站 水轮机装置形式与水电站厂房设计有密切的关系 下面对水轮机常见的几种装置形式进行简要介绍 1 反击式水轮机的装置形式反击式水轮机使用水头范围大 单机容量差别大 机型繁多 所以装置形式各不相同 大型机组 为缩小厂房面积 采用立式布置形式水轮机与发电机轴直接连接 中小型机组 根据利用方式不同 主轴可以布置成立式或卧式 水轮机与发电机轴可以直接连接 也可以通过齿轮 传动带间接连接 二 水轮机的装置形式 2 冲击式水轮机的装置形式冲击式水轮机的装置形式是根据其类型和机组容量的大小 结合当地自然条件与生产制造水平决定的 斜击式和双击式水轮机由于机组容量小 一般采用卧式装置形式 切击式水轮机由于机组容量范围较大 因此装置形式有立式也有卧式 大容量机组一般采用立式 小容量机组采用卧式 卧式切击式水轮机和般为了较高的水力效率大多对每转轮采用单喷嘴 对较大容量的卧式机组采用双转轮 每个转轮使用双喷嘴的装置形式 二 水轮机的装置形式 2 冲击式水轮机的装置形式对于大容量机组 为了缩小厂房平面尺寸 降低开挖费用 一般采用立式装置形式 立式机组还可以降低进水管中的水力损失及转轮的风损 提高水轮机效率 另外立式机组可以多装喷嘴 一般是1 6个喷嘴 增加喷嘴数可以提高切击水轮机的转速 在运行中能够根据负荷的变化自动调整投入运行的喷嘴数 保持高效率运行 二 水轮机的装置形式 1 水轮机牌号规定为 水轮机形式 比转速 主轴布置形式 引水室特征 转轮标称直径 2 各型水轮机的转轮标称直径位置都有规定 且标称直径有标准化 3 水轮机的装置形式 本节小结 当水流通过水轮机时 水流的能量被转换为水轮机的机械能 我们用一些参数来表征能量转换的过程 称为水轮机的基本工作参数 主要有 工作水头H 流量Q 转速n 出力P与效率 t等 一 水轮机的工作水头H 1 定义 水轮机的工作水头是指参与水轮机能量转换的水头 2 计算 根据定义水轮机的工作水头H m 应为水轮机进口断面 和尾水管出口断面 处单位重量水流能量之差 采用下游水面为基准面 H E E 第四节水轮机的基本工作参数 H Hg h 1 10 Hg 水电站的毛水头 即上下游水位之差 也称为静水头 1 10 式表明水轮机工作水头即等于水电站毛水头扣除压力引水系统中水头损失后的净水头 这也就是水轮机利用的有效水头 3 表明水轮机运行工况及运行范围的其他特征水头 最大水头Hmax 最小水头Hmin 加权平均水头Ha 设计水头 也称计算水头 Hr其中 加权平均水头Ha是指水电站在运行期间出现次数最多 经历时间最长的水头 通常是指电能或时间加权的平均水头 可由计算的资料确定 或式中ti Ni 水头Hi出现时相应的持续时间和出力 第四节水轮机的基本工作参数 3 表明水轮机运行工况及运行范围的其他特征水头 设计水头Hr是指水轮机在发出额定出力时所需要的最小水头 它与水轮机的受阻容量有关 经分析比较确定 第四节水轮机的基本工作参数 二 流量1 定义 水轮机的流量是指水流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水轮机的体积 单位m3 s 2 计算 水轮机流量随工况的改变而改变 由测量得到 其数值在Hr下 水轮机发额定出力时 Q最大 第四节水轮机的基本工作参数 三 出力和效率1 出力 水轮机轴端的输出功率 用P表示 单位为W或kW 2 输入功率 当单位时间内水轮机的水流的总能量 即水流的出力 常用符号Pn表示 3 效率 t 水轮机的出力与其输入功率的比值称为水轮机的效率 t P Pn4 出力P的计算 由上述可知 P Pn 9 81QH t kw 第四节水轮机的基本工作参数 5 实际水轮机效率 t情况 目前水轮机的效率较高 大型机组可达90 95 小型机组可达80 而火电站的热能效率却只有40 左右 这也是水电的优越性所在 6 水轮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Pf 由于水轮机与发电机同轴连接 当水轮机把输出功率传给发电机时 同样存在着损失 即发电机的效率 发 所以Pf 9 81QH 水 发 水轮机的输出功率P 第四节水轮机的基本工作参数 四 工作力矩与转速1 工作力矩 由于水轮机的出力使主轴旋转作功 所以出力除了用水头流量公式P 9 81QH t表示外 还可用旋转机械运动的公式来表示 P M M2 转速 水轮机主轴和发电机轴都是用法兰和螺栓直接钢性连接的 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