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导学案导学案 第 1 页 共 17 页 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 导学案导学案 学校学校 随县一中随县一中 编写人 陈静编写人 陈静 审核人 高二语文组审核人 高二语文组 时间 时间 2014 2014 12 912 9 学习目标 1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品味意境 赏析意象 把握情感 2 理解即景抒情诗中景与情的联系 重点难点 1 把握诗歌中的情景理 重点 2 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难点 一 课前预习一 课前预习 1 基础字音 为下列粗体词语注音 滟滟 霰 扁 舟 砧 石 芳甸 拂 去 皎皎 喧 闹 纤 尘 徘徊 南浦 碣 石 2 词语释义 1 滟滟滟滟随波千万里 2 江流宛转宛转绕芳甸芳甸 3 月照花林皆似霰霰 4 愿逐逐月华流照君 5 应照离人离人妆镜台 6 鱼龙潜跃水成文文 7 碣石潇湘无限路无限路 3 常识简介 作者介绍 张若虚 约 660 约 720 扬州人 唐代唐代诗人 曾以 文词俊秀 而名显长安 与贺知章 包融 张旭并称与贺知章 包融 张旭并称 吴中四士吴中四士 仅仅 全唐诗全唐诗 录存录存 代答闺梦还代答闺梦还 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 两首两首 春 江花月夜 一千多年来为世人所倾倒 诗人因此名垂后世 古今评说 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 一诗一诗 孤篇压全唐孤篇压全唐 盛唐第一 诗 春风第一花 孤篇横绝 竟为大家 闻一多先生誉闻一多先生誉 之为之为 诗中的诗 顶峰上的顶峰诗中的诗 顶峰上的顶峰 诗体解说 春江花月夜 是乐府旧题 创制者是谁说法不一 诗作或显得格局狭小 或显得脂粉气过浓 远不及张若虚此篇 这 一旧题 到了张若虚手里 突发异彩 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 一 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 也因这一首诗 孤篇横绝 竟为大家 其中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 见长江送流水 二句为历代传诵 二 整体感知 1 文章标题点出几种意象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导学案导学案 第 2 页 共 17 页 2 这些意象中重点强调哪一个意象 请欣赏全诗 并思考课文写了 它的哪几种状态 3 此诗应分为几个部分 每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情感 三 合作探究 诗人用丰富的情感和旷达的胸怀创作此诗 诗中情景理融为一 体 使此诗具有经久不衰的意境美 哲理美和情感美 下面我们分 别从情 景 理三个方面来欣赏此诗 1 1 意境美 意境美 春江花月图 景色美 请找出开头八句写了哪些意象 这些意象描写有何特点 营造了 一种怎样的意境 请展开联想和想象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副画面 2 2 哲理美 哲理美 宇宙人生哲理 本部分写了哪些意象 这些意象有何特点 构成了怎样的意境 看到如此美景 诗人想到了什么呢 请找出本诗中阐述人生哲理 江 月 人和谐一体的诗句 并体味一下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怎 样的人生思考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两句在行文上有何作用 3 3 情感美 情感美 游子思妇相思之情 表现游子思妇相思之情的句子有哪些 赏析 徘徊 一词的表达作用 卷不去 拂还来 表达了思妇怎样的思想感情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导学案导学案 第 3 页 共 17 页 鱼龙 鸿雁 两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作简要分析 四 课文小结 五 课外引伸 拓展 为何古人看到这样的景色就会生发这样的情感与思考 这种景 和情有必然的联系吗 为何又能引起我们的情感共鸣 这种文化是 否已积淀为一种民族的审美情感 要得到答案我们就必须自己从历 代诗文中去寻找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探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 明月 江水 落花 三个意象的寓意 1 1 明月 明月 思乡怀亲之感 思乡怀亲之感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 月夜忆 舍弟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望月怀远 清幽雅致之境清幽雅致之境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 山居秋 暝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 鸟鸣涧 凄清孤苦之情凄清孤苦之情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柳永 雨霖铃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 枫 桥夜泊 时空永恒之叹时空永恒之叹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 把酒问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 出塞 2 2 江水 江水 时光易逝不复返 带走了千古的大好岁月 也带走了千古的英雄时光易逝不复返 带走了千古的大好岁月 也带走了千古的英雄 人物 人物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论语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杨慎的 临江仙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 南乡子 连绵不尽的愁思连绵不尽的愁思 离恨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 踏莎行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虞美人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李 之仪 卜算子 3 3 落花 落花 惜春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欲向相思处 花开花落时 唐 薛涛 春望词 四首之一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 晏殊 浣溪纱 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宋 晏几道 临江仙 春恨秋愁皆自惹 花容月貌为谁妍 清 红楼梦 六 课后思考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导学案导学案 第 4 页 共 17 页 盛唐诗人张九龄 望月怀远 一诗是历来为人们广泛传颂的上乘之 作 试与本诗对照 分析两首诗的异同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远 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夜归鹿门歌夜归鹿门歌 导学案导学案 学校学校 随县一中随县一中 编写人 陈静编写人 陈静 审核人 高二语文组审核人 高二语文组 时间 时间 2014 12 9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家生平 作品风格 本诗的创造背景和创造目的 2 品味诗歌 并背诵全诗 3 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 把握诗歌的内涵 4 感知诗歌的意境 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情怀志趣 教学重点 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 把握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 感知诗歌的意境 感受诗人的洒脱的胸怀以及隐逸的 情怀志趣 课前预习 1 基础字音 栖 隐 岩扉 寂寥 喧喧闹 渲渲染 寒暄暄 萱萱堂 煊煊赫 宣宣泄 庞 公 轩冕 耆 年 揖揖让 缉缉拿 编编辑 舟舟楫 修葺葺 2 词语释义 昼已昏 渔梁 喧 喧 鹿门 庞公 松径 岩扉 幽人 3 诗人简介 孟浩然 689 740 名浩 字浩然 襄州襄阳人 唐代诗人 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 又称之为孟山人 与另一 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 王孟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少时 曾隐居鹿门山 40 岁时到长安应进士举 失意而归 张九龄镇荆州 时 招致幕府 后病死 他的诗多写隐居闲适和羁旅愁思 在山水 田园景色的描写中寄托自己的性情 语言清淡 意境高远 多自然 超妙之趣 代表作 过故人庄 宿建德江 春晓 望洞庭湖 赠张丞相 4 写作背景 鹿门即鹿门山 在湖北襄阳 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 因拒绝征辟 家隐居鹿门山 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 孟浩然 早先一直隐居于汉江西岸岘山南园的家里 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 游历吴 越数年后返乡 决心追步先贤庞德公的行迹 在鹿门山辟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导学案导学案 第 5 页 共 17 页 一住处 有时也去住 这首诗就是写他 夜归鹿门 的情景 这首 诗虽有纪实之意 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二 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1 指定学生朗读诗歌 2 学生参看注解 用自己的话概括各联内容 3 学生熟读背诵诗歌 三 合作探究 1 诗歌首联写了什么景象 2 写诗人傍晚江行见闻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作用 3 颔联实际上是承接首联的诗意 说说它是怎样承接的 4 村人各自上岸还家 自己回到鹿门 这实际上又含一组对比 即 诗人的选择和世人的选择对比 这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 志向 5 颈联写诗人归鹿门 那么他在归途中见到什么景象呢 6 如此景象 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 我们从哪里看出 7 尾联中的 幽人 指谁 8 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所 他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四 课外拓展 1 此诗按照时空顺序 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 比较诗人描 写这两个场景时不同的侧重点 说说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和谐统一 的诗境的 2 将此诗与王维的 归篙山作 诗对读 说说这两首诗的诗境有何 异同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导学案导学案 第 6 页 共 17 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 导学案导学案 学校学校 随县一中随县一中 编写人 陈静编写人 陈静 审核人 高二语文组审核人 高二语文组 时间 时间 2014 12 9 教学目标 1 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 体会李白作品的艺术风格 2 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 3 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 对比 夸张等修辞手法 体味李白积极浪 漫主义风格 教学难点 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一 知识简介 1 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 701 762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称为 诗仙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 安世济民 是他一生的 愿望 公元 472 年 经友人推荐 被唐玄宗征召进京 他兴高采烈 认 为实现 济苍生 安社稷 的时机已经到来 但到了长安 任了个侍御 闲职 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 李白不甘趋炎附势 招致了 权贵的谗毁 不到三年 公元 744 年 唐玄宗以 赐金还乡 为名 把他赶 出了长安 天宝四年秋 公元 745 年 他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 首诗留给友人 借以排遗内心的悲愤 对世俗权贵的蔑视 对理想世界 的追求 2 解题 梦游 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 指天姥山 是所梦的内容 吟 古诗体式 多有悲愁慨叹之意 形式活泼 如同散文中的随笔 可以不拘一格 其它的如 歌 行 等 留别 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 思 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 而是借题发挥 表明自己的 态度和意向是真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导学案导学案 第 7 页 共 17 页 文体知识 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简称 七古 古诗 又 称 古体诗 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 近体诗 而言 七言 分两种 一 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 杂用四 五 六 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 长短句 这样长短交错 换韵自由 富于变化 也称为 歌行体 另一种是每句七字 句式整齐 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呢 属于前一种 即 歌行体 二 预习检测 1 学生注意正音 天姥 瀛 洲 剡 溪 渌 水 屐 殷 岩泉 栗 深林 水澹 澹 扉 訇 鸾 觉 时 学生默读课文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 越人语天姥 语 y 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 势拔五岳掩赤城 拔 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 脚著谢公屐 著 zhu 迷花倚石忽已瞑 瞑 熊咆龙吟殷岩泉 殷 栗深林兮惊层巅 栗 惊 2 整体感知诗词 跳读课文 圈画关键句 如中心句 过渡句 总起句等 总括诗歌发展脉络 三 文言知识点 1 古今异义 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 的确 实在 云霞明灭或可睹 灭 暗 势拔五岳掩赤城 拔 超出 2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虎鼓瑟兮鸾回车 名词 鼓 用作动词 弹奏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名词 事 作动词 侍奉 云青青兮欲雨 名词 雨 用作动词 下雨 名词用作状语 对此欲倒东南倾 方位名词 东南 用作 倾 的状语 表示动作 的方向 向东南 訇然中开 中 用作 开 的状语 在中间 古来万事东流水 方位名词 东 用作 流 的状语 表示动作的 方向 向东 使动用法 栗森林兮惊层巅 栗 使 颤栗 惊 使 惊 四 诵读并分析诗文 一 诵读并分析 段 1 齐读 段并思考 既然题为 梦游天姥 在 梦游天姥 四字下标 示双横线 为何开篇要 谈瀛洲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导学案导学案 第 8 页 共 17 页 2 除了瀛洲外 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 有何作用 二 诵读并分析 段 1 如此神秘美妙 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让作者魂牵梦绕呢 于 是便有了 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的奇妙梦境 请同学 们诵读 段 并思考 或以时间为序 或以地点为序 指出本段共 描绘了几幅图景 并用1 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2 郎读 洞中仙乐 部分 然后请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描绘 三 诵读并分析 段 1 此段中反映了李白怎样的思想性格 2 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 对表现主题有什么 作用 五 艺术特点 1 想象丰富 2 构思新奇 3 消极因素 六 中心思想 全诗通过梦游的描绘 写出了作者憎恶封建现实 追求 自由乐土的理想 表达了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七 拓展练习 1 课文阅读训练 1 选择背诵 李白在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诗中 明显点题的一 句是 表现他与唐王朝决裂 体现他傲岸不驯的句 子是 2 下列对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描绘的形象的分析中 不当的 一项是 A 主体部分描绘的是梦幻中游天姥的情景 B 诗人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 描绘梦幻中的世界 塑造幻想中的 形象 C 诗人描绘的幻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理想的寄托 是与丑恶现实完 全对立的 D 诗人描绘的幻想中的形象是自己生活经历的曲折反映 是现实 世界的缩影 3 下列对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思想感情的理解中 恰当的一项 是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导学案导学案 第 9 页 共 17 页 A 表现了 人生无常 的感伤情绪 B 表现了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C 表现了与东鲁诸公分别时的离愁别恨 D 既有 人生无常 的感伤 又有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思想 二 基础知识检测 1 选出下列注音 字形有误的一组 A 天姥 剡 溪 瀛 州 渌 水 B 屐 殷 傈 訇 然 C 语 天姥 暝 澹 扉 D 霓 悸 崖 恍 2 请指出下列词语在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文里解释有误的一组 A 信 实在 语 谈起 横 遮断 拔 超出 B 因 依据 渌 绿色 屐 木鞋 暝 天黑 C 列 同 裂 扉 门扉 回 运转 恍 恍然 D 向 刚才 惟 只剩下 清 凄冷 壁 山腰 3 选择题 1 拔 A 拔出来 B 提拔 C 突出 高出 D 攻取 占领 势拔五岳掩赤城 今者项庄拔剑舞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其后秦伐赵 拔石城 2 回 A 掸转 运转 B 迂回 曲折 C 回旋 D 返回 E 重新拿回 来 虎鼓瑟兮鸾回车 回车叱牛牵向北 添酒回灯重开宴 回清倒影 廊腰缦回 3 还 A 返回 B 交还 C 转身 回转 D 仍然 别君去兮何时还 扁鹊 望而还走 每假借于藏 书之家 计日以还 创新能力训练 1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诗中有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 掩赤城 之句 五岳 指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下面是分别描写它们的诗句 次序乱了 请选出符合上 面排列次序的一组 西当绝漠雄秦塞 东控深溟壮帝畿 回飚吹散五峰雪 往往 飞花落洞庭 翠岭千重色楚塞 黄河一线下秦川 海明日观 三更晓 风动天门九夏秋 黄河万里触山动 盘涡毂转秦地雷 A B C D 2 梦游天姥吟留别 开篇两句 海客谈瀛洲 烟波微茫信难求 能不能删掉 改为开门见山的方式 如用 越有名山曰天姥 云霞明 灭即可睹 开头 能力检测 阅读李白 古风 其十九首 完成后面的题 西上莲花山 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 虚步蹑太清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导学案导学案 第 10 页 共 17 页 霓裳曳广带 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 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 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 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 豺狼尽冠缨 1 依次写出这首诗押韵的字 2 给下列字注音释义 蹑 揖 曳 凌 3 与课文比较 这两首诗写的仙境有什么区别 4 体会这首诗的意境 说说末四句写了什么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5 对诗中语句的解说 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句写诗人在想象中登上西岳华山的最高峰莲花峰 经过千里跋 涉 终于见到明星仙女 B 二 三句描绘了一幅优雅缥缈的神女飞天图 玉女的纤纤素手拈 着粉红的芙蓉 凌空而行 游于高高的太清 雪白的霓裳曳着宽广 的长带 迎风飘举 升向天际 C 第四 五句是诗人想象被邀请来到云台峰 与仙人卫叔卿长揖见 礼 并一同遨游于太空 D 第六 七句描写被胡兵占据的洛阳一带 人民惨遭屠戮 血流遍 野 而逆臣安禄山及其部属却衣冠簪缨 坐了朝廷 6 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用游仙体写的古诗 与 梦游天姥吟留别 是相同的 B 诗中用卫叔卿的故事暗暗关合自己的遭遇 表达自己不事权贵 傲岸不羁的性格 C 在这首古诗中 诗人出世和用世的思想矛盾是通过美妙洁净的仙 境和血腥污秽的人间这样两种世界的对照表现出来的 D 作者借游仙表现了对现实的反抗和对理想的追求 情调从悠扬到 悲壮 风格从飘逸到沉郁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导学案导学案 第 11 页 共 17 页 登岳阳楼登岳阳楼 导学案导学案 学校学校 随县一中随县一中 编写人 陈静编写人 陈静 审核人 高二语文组审核人 高二语文组 时间 时间 2014 12 9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关杜甫的文化常识 2 领悟诗歌意境 理解 坼 与 浮 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 熟读成诵 在吟诵中领悟诗歌意境 2 合作探究 领会诗歌所表达的复杂感情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1 体悟诗歌的情怀 提高学生的品位 2 领会诗歌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学习杜甫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 熟读成诵 理解 坼 与 浮 的含义 教学难点 合作探究 领会诗歌所表达的复杂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登高作赋 历来是中国文人志士 迁客骚人的创作传统 并因此而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 比如王之涣的 登鹳雀楼 陈子昂 的 登幽州台歌 杜甫的 登高 等等 这些诗歌或抒豪情 或发 幽愤 无一不是自己的真情流露 今天 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杜甫的 登岳阳楼 看一下作者在这一首诗中抒发是怎样的情感 二 知人论世 了解有关杜甫的文化常识 以课堂练习的形式进 行 杜甫 字 河南巩县人 自号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 又称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是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导学案导学案 第 12 页 共 17 页 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 因而被称为 他与李白齐名 并称 被人誉为 三 读诗 1 听读 字音和节奏 昔闻 洞庭 水 今上 岳阳 楼 吴楚 东南 坼 乾坤 日夜 浮 亲朋 无 一字 老病 有 孤舟 戎马 关山 北 凭轩 涕泗 流 疏解字词 坼 乾坤 戎马 轩 涕泗 解释 坼 乾坤 戎马 轩 涕泗 2 学生单读 3 学生齐读 4 自由朗读 抑扬顿挫和舒缓轻重 5 背诵 抽查背诵 齐背 四 置身诗境 1 初知意象 初知意象 在吟诵中感知诗歌意象及其特点 2 借助联想和想象 置身诗境 描绘诗歌意象和画面 3 学生展示成果 五 缘景明情 1 从首联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一句 你感受到作者登楼 的感情怎样呢 这种情感是怎么表现的呢 2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月浮 让你联想到了谁的诗句 由此感 受到了怎样的意境 比较一下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月浮 与孟浩然的 气蒸云梦 泽 波撼岳阳城 比较 各有怎样的妙处 这两句中表现力最强的词语分别是哪个 坼 浮 你能说说这 两个词的妙处吗 可与 列 映 比较 这两句写景 有没有表现作者的情感 3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一句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导学案导学案 第 13 页 共 17 页 4 面对浩渺的洞庭湖 诗人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吗 不是 从哪 句可以看出 六 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 齐声背诵 登岳阳楼 吧 七 从意象 意境 情感上总结全诗 1 意象 2 意境 3 情感 八 迁移拓展 通过 登岳阳楼 的赏析 我们又一次学习运用了诗歌鉴赏方 法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下面请运用这种方法自主赏析李白的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完成后面的几个题目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 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 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 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 吹人舞袖回 背景点击 开元二年 759 李白流放途中遇赦 回舟江陵 南游 岳阳而作此诗 夏十二 李白朋友 排行十二 李白登岳阳楼楼诗 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 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 1 颔联中的 雁引愁心去 一句 有的版本写作 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为什么 2 第三联 云间连下榻 天上接行杯 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 要分析 3 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什幺 抒发了诗人的什幺情感 4 人评诗时常用 诗眼 的说法 你认为本诗第二联的两句中 诗眼 分别是哪个字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导学案导学案 第 14 页 共 17 页 菩萨蛮 其二 导学案菩萨蛮 其二 导学案 学校学校 随县一中随县一中 编写人 陈静编写人 陈静 审核人 高二语文组审核人 高二语文组 时间 时间 2014 12 9 学习目标 1 领会韦庄词 显而疏 的艺术特色 了解全词上阕由情而景 下阕 由景而情结构的艺术效果 品味其中白描式的语言 2 了解这首词赞美江南 同时借对江南的赞美和断然劝留的口吻 突出江南的好处 也反衬游子不能返乡的苦衷之意的思想 3 能够通过对温庭筠 韦庄词的比较鉴赏 了解花间词的艺术风格 以及两人词的不同风格特色 学习重点 了解本词情景巧妙结合的表达技巧 把握词中景中情 情中景 学习难点 感受词人思归而不能归的深层原因 美景背后的离乱 之苦 一 课前预习 1 辨形注音 垆边 皓腕 曾谙 平仄 2 词语释义 1 游人只合只合江南老 2 画船画船听雨眠 3 垆垆边人似月 4 皓皓腕凝霜雪 5 还乡须须断肠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导学案导学案 第 15 页 共 17 页 3 作者简介 韦庄 836 910 字端己 京兆杜陵人 此前曾漫游 各地 59 岁举进士 曾任校书郎 左补阙等职 后入蜀 为王建掌 书记 王氏建立前蜀 他做过宰相 卒于蜀 他的诗以七绝见长 极富画意 词尤工 花间派 词人代表作家 与温庭筠齐名 并称 温韦 因长篇叙事诗 秦妇吟 影响极大 被称为 秦妇吟秀才 著有 浣花集 4 花间词派 五代时西蜀的文学流派 尊唐末词人温庭筠为鼻祖 主要成员有韦庄 薛昭蕴 毛文锡 牛希济等人 后蜀赵崇祚把这 些人的作品辑录成集 名 花间集 故称 花间派 花间词派的 作者适应当时宫廷生活的需要 多写闺阁闲情 描写女人姿色 浓 艳华丽 构成 香而软 的风格 其中 韦庄成就较高 其词清丽 疏淡 质朴自然 感情真挚 代表作品如 菩萨蛮 五首等 4 写作背景 韦庄 菩萨蛮 共五首 是前后相呼应的组词 本词 为第二首 黄巢起义之后 藩镇混战 韦庄避乱江南长达十年之久 本词就是他避乱江南时期所作 二 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 应该平缓地 委婉地 抒情地去读 2 学生齐读 请注意语音语调 平缓委婉抒情地朗读 3 对照注释翻译 三 置身诗境 1 这首诗共写了江南的哪几种景物 表现了江南怎样的景色特点 2 诗中的江南是怎样的 请同学们结合诗句 展开联想和想象 再 现诗人笔下的江南 四 缘景明情 1 本词是赞美江南好 那么整首词中体现了江南好的那几个方面 2 按常情 作客异乡的游子总以不得还故乡而愁绪满怀 但这首词 却偏偏反过来说 还乡须断肠 这是为什么 这和诗人所要表达 的主旨有什么关系 3 全诗主旨意境 五 艺术特点 在谋篇布局上 上片开首两句与下片结尾两句抒情 中间四句写景 写人 全词写得情真意切 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具体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医生初级面试必-备知识点与预测题详解
- 2025年村级环保人才招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详解
- 公务员上岸面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合集
- 公务员遴选及答案面试题
- 2025年公墓设计师招聘笔试宝典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专业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校长科研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海关聘用制工作人员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职院校工会干事招聘面试指南及模拟题解析
- 亚马逊运营每周工作汇报
- 2025年郑州人才公司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跨境电子商务测试题及答案
- 休克的诊断和治疗课件
- 广东省湛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汽车玻璃水行业竞争优势与前景趋势洞察报告
- 厨房刀具安全培训课件
- 私密抗衰培训课件
- 2025年全国高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4风电项目开工管理办法
- 供热企业运营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