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江苏省体育事业发展总结范文从 1978 年改革开放到现在,江苏竞技体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全省体育健儿在国内外竞技场上奋力拼搏,为国家和民族争得了荣誉。在改革开放后,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奥运会的比赛中,江苏共有 106 人获得311 项次的世界冠军,并 23 次获得国家体委、体育总局颁发的突出贡献奖。30 年来,我省的竞技体育体制经历了一系列脱胎换骨的革新,这种改变不是在原有体制上修补,而是一场彻底、根本的变革,这期间有高潮也有低谷,有成功也有挫折。江苏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历程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1体制改革的起步。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江苏体育事业逐步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进入了全面振兴的历史时期。1979年,中国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并开始拟定实施奥运战略。我省竞技体育围绕“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目标而逐步发展。七十年代未,省体委成立了业余训练处,负责全省业余训练的管理,并根据全国运动会的需要,开展业余训练项目布点工作。1978 年,南京体育学院恢复招生。1981 年,省体育工作队直接由南京体院领导,南京体院设立训练处,加强了省优秀运动队的管理。随着改革2 / 10开放的深入,为了学习外国的先进训练方法,省体委于1982 年第一次聘请澳大利亚游泳专家麦克夫人至省游泳队任教,学习国外先进训练方法,开创引进外籍教练员的先河。1983 年,省国防体育俱乐部迁至五棵松基地,将五棵松基地作为南京体院的分部,并于 1986 年更名为江苏省五棵松体育训练基地,隶属于省体委,开展射击、无线电测向、航空模型、摩托等项目训练。五台山体育中心也承担着田径、体操、足球等十几个大项的训练任务。进入 80 年代后,一批新兴竞技运动项目在我省首次开展,包括:艺术体操、花样游泳、帆船、帆板、曲棍球、毽球、健美、桥牌、蹼泳、轮滑等。一度停办的航海模型、水球、垒球等项目也重新开展起来。一批年轻的有实践经验的文化素质较高的教练员走上工作岗位,通过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学习和运用国外先进的训练理论和方法,积极探索适合国情和省情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我省竞技体育朝着科学化训练的方向迈开大步。在此期间,我省先后参加了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运动会,分别取得了全国第十名和第六名的成绩。1979 年,我省羽毛球运动员孙志安参加世界羽毛球联合会第一届世界杯比赛,获得男子团体冠军,这是我省运动员参加国际大赛的第一个世界冠军。1984 年,我省有 15 名运动员、2名教练员和 1 名裁判员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在洛杉3 / 10矶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15 名参赛运动员有 12 人得分,其中获金牌 1 枚、银牌 1 枚、铜牌 2 枚,为我省获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的是击剑运动员栾菊杰。2体制改革的拓展。经过几年的调整恢复,我省竞技体育发展已基本步入正轨,在举国体制的前提下,我省竞技体育体制不断探索,不断改革。自 1984 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后,江苏省体委进一步确立了实施奥运战略和“全国一盘棋”的思想,从我省的竞技体育实际情况出发,对全省的运动项目和布局进行调整,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在领导管理体制上分为省办队、省市合办队、省队市办队、市办队、省市与企业单位联合办队和基层办队的形式。在“全省一盘棋,训练一条龙”的思想指导下,各级业余体校的建设得到加强,在体育班、重点业余体校、体育中学等多层次、多形式的业余训练基础上,又发展了体育运动学校这样一种层次较高的业余训练形式。至 1987年,全省共建立 12 所体育运动学校。这些业余体校、体育运动学校为全省和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体育后备人才。六届全运会后,我省以奥运战略为前提,制定了 1988 年至1993 年竞技体育发展规划,在突出重点,发扬优势,深化改革,狠抓后备,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层层衔接、协调发展的竞技体育体系战略。进一步调整布局,突出重4 / 10点,兼顾一般,调整重点项目布局,增加优势项目重点班,改进和完善省助重点班资助办法,建立健全业余训练体系,逐步创造条件与优秀运动队项目衔接,扩大高水平后备人才来源。 为了寻求竞技体育发展的新路子,1989 年省体委对全省项目布局进行专题调研、论证,拟定了以“缩短战线、突出重点、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指导方针的江苏省竞技体育项目布局方案 ,停办了 4 个项目,不列入省布局的 5 项,新设 3 项,把原来参加六届全运会的 38 个项目调整为 30 项。六届全运会后,奥运会项目和非奥运会项目分开管理。1992 年,为加快我省竞技体育改革步伐,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在转变职能的同时,将少数有条件的运动项目办成实体,管理权力下放。射击、足球两个项目成立了办公室,棋类项目成立了棋院,全权负责所属项目的所有业务,并于 1993 年 1 月开始运行。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科学管理愈来愈受到重视,竞技运动水平持续稳定发展。在 1988 年第二十四届汉城奥运会上,我省共有 15名运动员和 3 名教练员、1 名裁判员入选中国代表团。羽毛球运动员杨阳获得单打金牌;此外,我省运动员还获得 3个第五名、3 个第七名和 1 个第八名。1992 年,江苏共有5 / 107 名教练员和 16 名运动员入选第二十五届巴塞罗那奥运会。林莉获得女子 200 米混合泳冠军,我省运动员还获得 3 枚银牌、2 个第四、2 个第五和 3 个第七名。3体制改革的深化。90 年代初,江苏竞技体育体制改革进入深化发展的新阶段。我省对优秀运动队的项目设置进行了调整,进一步压缩非奥运会项目,控制其规模,鼓励有条件的非奥项目走筹办实体、自我发展的道路。停办了航空模型、航海模型、无线电测向 3 个项目,新增设沙滩排球项目。在运动项目管理体制上,在对射击、棋类项目实行实体化管理试点后,对足球、篮球、乒乓球等项目实行俱乐部制,积极探索省优秀运动队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与此同时,我省加强业余训练网络体系的建设,加大了体育运动学校、青少年业余体校的管理力度,制定了管理规范,深入开展考核评估。为突出奥运战略,强化人才意识,鼓励各地区培养输送高水平后备人才,我省从1992 年开始开展贡献奖和输送奖的评定,有力地调动了各地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积极性。1995 年,省体委加大县级业余训练工作力度,开展县级业余训练评估,组织县级田径等比赛。1997 年,我省在南通市召开体教结合现场会,省体委、省教委共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体教结合”加速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意见 ,充分发6 / 10挥体教结合优势,建立健全青少年业余训练体系,提高市级体育运动学校办学质量和训练水平,调整完善学校体育竞赛制度,有力地推动了业余训练的发展。1998 年,我省全面调整业余训练经费核拨办法,省人事厅、省体委、省财政厅共同下发江苏省输送体育人才的奖励实施办法 ,改革完善业余训练经费投入办法,全面实施以奖代补,极大地调动了各市开展业余训练的积极性。围绕江苏省“九五”期间竞技体育“深化改革,挖掘内涵,适度发展,保证重点,提高效益”的发展方针,研究竞技体育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探索加速后备人才培养的新路子。这一阶段,江苏省体委连续四年突出贡献奖列全国第一位,为了贯彻竞技体育适度发展方针,1998 年省优秀运动队增设射箭、跆拳道、蹦床、山地自行车等 8 个项目;射击、田径、女子举重、摔跤、等项目扩大编制。省优秀运动队实行一条龙管理体制,加强运动队伍一、二、三线的衔接。进一步理顺业余体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之间的关系,加强管理,促进三者的融合,改革省运会竞赛办法,引进高水平后备人才。为实现十运会运动成绩排位“进入前三名”和参加29 届奥运会运动员人数、获金牌数超历届的奋斗目标,2002 年,我省竞技体育发展方针调整为“深化改革,挖掘内涵,加快发展,突出重点,提高效益” ,突出与时俱进、7 / 10加快发展、提高效益的指导思想,并组织实施江苏省竞技体育“1029”工程。根据十运会备战形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施项目分类管理,做大做强现有项目;积极增设空缺项目,扩大省优秀运动队规模;大力引进高水平教练员、运动员;缩小管理跨度,加强管理纵深,积极探索多元化省优秀运动办队新途径。在全省 9 个市设立省队市管项目优秀运动队,并与苏州市体育局合办江苏省苏州中长跑俱乐部、与南京工业大学联办江苏垒球队;大力加强新设项目的队伍建设,共新建手球、女子曲棍球、棒球、垒球、现代五项、铁人三项、皮划艇激流回旋、女子摔跤、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 10 个项目;同时对原有项目新增了田径中长跑、竞走,射击女子手枪,女子摔跤,女子举重等一批训练点,全面推进省队市管优秀运动队的建设和发展,省优秀运动队新增编制 400 人。XX 年,省体育局出台了省体育局关于加快竞技体育后备力量建设的意见 ,理顺管理体制,成立省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归口管理全省业余训练与竞赛工作。省优秀运动队实行一、二、三线一条龙的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业余体校、青少年俱乐部和体育传统校的关系,加强管理。调整项目结构,按照“突出重点、发挥优势、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原则,重点发展优势项目和基础母项,积极培育潜优势项目。扩大业余训练规模,完善后备力量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省级竞8 / 10赛制度,充分调动各市力量,备战第十届全运会。 2000 年我省共有 4 名教练员、27 名运动员代表中国队参加在悉尼举行的第二十七届奥运会。获得冠军的有:男子体操团体黄旭,羽毛球混合双打张军,女子羽毛球双打葛菲、顾俊,女子乒乓球双打李菊,男子乒乓球双打阎森。XX 年第二十八届雅典奥运会,我省共有 8 名教练员、27 名运动员和 5 名解放军双计分运动员参赛。陈艳青获得女子 58 公斤级举重冠军,张军获得羽毛球混合双打金牌,赵蕊蕊和队员一起获得女子排球第一名。在 1997 年和 2001 年的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中,我省代表团保持了良好的上升势头,金牌数分别获得全国第五位和第四位历史最好成绩。XX 年,在我省举办的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上,江苏体育代表团共有 699 名运动员参加了 32 个大项、288 个小项,参赛小项和参赛人数是历届全运会最多的一次。经过全省体育健儿的奋勇拼搏、不懈努力,最终获得 56 枚金牌、38 枚银牌、42 枚铜牌,总分分,金牌数、奖牌数、总分、获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队数四项列全国第一,创造了江苏竞技体育新辉煌,谱写了江苏竞技体育新篇章。XX 年十运会后,江苏竞技体育确立了集约发展、精兵之路的指导思想和“改革创新、优化结构、服务奥运、9 / 10突出重点、提高效益、协调发展”的发展战略,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促进江苏竞技体育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全面推行队委会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缩小管理跨度,减少管理层次,提高工作效益。进一步优化项目结构和布局,撤并了皮划艇、激流回旋、铁人三项等一批落后项目。成立教练员管理委员会,对各项目的一线主教练进行资格认定。大力实施“尖子工程” 、 “金牌教练员工程” 、“后备人才培养工程” 。XX 年 8 月,经省政府同意、省编办批准,成立了省体育局训练中心,下设田径项目运动管理中心、篮排球项目运动管理中心、重竞技项目运动管理中心和武术项目运动管理中心。原南京体院篮球、排球、举重、武术套路,原南通田径投掷项目、扬州田径中长跑竞走项目和苏州中长跑马拉松项目,连云港的武术散打项目和与北京世纪星俱乐部合办的冰上项目归并到局训练中心,由局训练中心统一进行管理。我省业余训练按照“省有重点、市有优势、县有特色、校有传统”的指导原则和“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工作方针,大力实施“后备人才培养工程” ,改革第十七届省运会项目设置和竞赛办法,开展业余训练考核,全面推进后备人才基地建设,从而建设体教结合、层层衔接、梯队合理、形式多样、与10 / 10江苏竞技体育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业余训练体系。截至 XX 年,全省创建了 16 个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8 所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47 个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以及51 个省级后备人才单项训练基地、130 所省级传统项目学校、57 个省级青少年奥林匹克俱乐部,后备人才基地网络建设基本形成。XX 年,我省共有 11 人获得 15 项次的世界冠军。XX 年,共有 18 人获得 20 项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暑假期间高中英语必修29同步练习题试卷
- 浙江外国语学院《生物地理学实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沧州航空职业学院《摄影技术基础与应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美术学院《大数据与失效分析》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齐鲁师范学院《统计计算与实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安全库存与库存管理策略实战模拟题集
- 2025年数据分析师面试实战题数据挖掘与算法应用预测题
-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规范》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预测题解析
- 2025年高考数学总复习资料及模拟题解析
- 有管网气体消防灭火系统设计方案
- (医学课件)肾盂癌
- 2023综合基础知识题库及解析(500题)
- 生活区、办公区安全检查表
- 国际反洗钱师cams考试真题中文版题库汇总(含答案)
- 2023新教材高中数学第5章三角函数微专题5三角函数中的最值问题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 入厂新员工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水厂原水水质污染处置应急预案
- 仲夏夜之梦英文话剧剧本
- 下消化道常见疾病诊断
- SH/T 0356-1996燃料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