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保设备论文 1 环保设备论文 摘 要 我国燃煤电厂安装了大量的脱硝 脱硫 除尘等环保设备 但环保设备 的投入相应增加了运行能耗和投资 一些电厂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环保设备的运行 费用和投资 对环保装置的工艺进行优化设计 并且应用一些新技术以达到节能 目的 如 脱硝装置采用的 SCR SNCR SNCR SCR 工艺 脱硫装置采用的脱硫 无 GGH 无旁路烟道 增压风机与引风机合并 烟塔合一技术 以及电袋复合式 除尘器等 但这些技术的应用也给电厂运行带来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 入分析探讨 查找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降低系统运行存在的安全隐患 确保 机组长期稳定运行 关键词 环保设备 设计优化 新技术 问题综述 0 引言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 燃煤电厂的污染物排放更加受到人们的关 注 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对燃煤电厂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有了较严格的控制 为了 满足国家和地方制订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燃煤电厂陆续安装了脱硫装置 脱硝装置 及高效袋式及电袋复合式除尘器等 由于环保设备的投入相应增加了能耗和投资 电厂为了降低运行成本和投资 对系统进行设计优化及采用新技术 随着这些设备 的投入也相应带来了一些负面问题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确保环保 装置长期有效运行 1 目前燃煤电厂的主要环保设备 燃煤电厂的主要环保设备以烟气的脱硫装置 脱硝装置和除尘装置为主 脱硝 装置以 SCR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脱硝工艺为主 还有的 SNCR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 脱硝工艺 脱硝工艺及 SCR SNCR 组合脱硝工艺 燃煤电厂的脱硫系统除了设有 环保设备论文 2 增压风机 GGH 旁路烟道设备的常规工艺外 还陆续安装了增压风机和引风机合 并设计工艺 以及无 GGH 无旁路烟道的脱硫工艺 燃煤电厂的除尘器装置除了 应用大量的电除尘器外 还陆续安装了袋式除尘器 电袋复合式除尘器 脱硝 脱硫 除尘装置由于运行成本及一次性投资比较高 在达到环保要求的 同时 电厂进行了环保装置设计优化以减少占地和设备投资 为了降低运行成本 采用一些新技术进行节能 但相应带来的问题也需要我们加以分析解决 2 环保装置目前出现的问题分析 2 1 脱硝装置 2 1 1 SCR 脱硝系统 目前 燃煤电厂安装的基本上是采用 SCR 工艺的脱硝系统 绝大多数以液氨 为还原剂 但目前城市及周边电厂不允许使用液氨 而使用氨水也要考虑运输成 本和存储的泄漏问题 因此只能使用尿素作为 SCR 脱硝系统的还原剂 脱硝系统 使用尿素只有采用将尿素热解和水解的方法 由于热解和水解消耗大量的燃油和 蒸汽 迫使电厂采用锅炉一次风通过加热方法作为热解尿素溶液的能源 以降低 脱硝运行成本 但热风热解炉的一次风所含粉尘在氨气管道内壁与其他物质易形 成硬垢堵塞喷嘴 进而造成反应器入口喷氨的分布不均 采用此技术的关键是解 决一次风带粉 减少空预器漏风 此技术应用需要不断的完善及摸索经验 以往锅炉在启停或低负荷工况时采用燃油或煤油混烧 一般而言点火油枪雾化 效果比较好 对锅炉尾部烟道基本不会发生二次燃烧 但现在多数锅炉采用无油 等离子点火技术 等离子点火技术可节约大量的燃油 锅炉在投入等离子点火期 间对脱硝反应器中催化剂有负面影响 等离子点火时烟气含大量未燃尽煤粉 易在 催剂表面沉积和烧结 影响催化剂的活性 因此需要在锅炉点火前将各层催化剂的 吹 灰器投入 避免催化剂表面未燃尽煤粉的堆积 同时投入稀释风机保证喷氨管道清 洁 避免烟气返灌 环保设备论文 3 SCR 投入 NH3 后烟气中少量的 NH4HSO4 对下游设备空预器易造成堵塞 应对空 预器做相应的防范措施 如改造更换搪瓷换热片 加强吹扫等 同时脱硝系统的氨 逃逸也会对下游除尘器造成影响 对于电除尘器而言 虽然 NH3 逃逸对除尘效率有 所提高 但长期运行后烟气中 NH4HSO4 易在集尘极 放电极形成灰垢板结 不易被 振打脱落 对于袋式除尘器或电袋复合式除尘器长期运行易产生糊袋及挂袋现象 由于 SCR 反应器出口烟道的在线氨逃逸仪表准确度一般不高 应控制反应器入口 喷氨的均匀性及喷氨量 防止过多的氨喷入而逃逸 避免出现潜在的问题 2 1 2 SNCR 脱硝系统 SNCR 脱硝装置是适应某些地区的 NOx 排放标准不高而设置的 以降低改造及 运行成本 SNCR 脱硝装置是尿素溶液喷入锅炉炉膛内与烟气中 NOx 反应 SNCR 脱 硝效率一般比较低 与锅炉类型 炉膛内烟气流场 锅炉负荷 燃烧温度 投入 磨层 喷氨高度及方位等诸多因素有关 因此采用 SNCR 工艺需要进行全面的分 析研究 如果 SNCR 设计 控制及调整不佳 易造成喷入锅炉的尿素溶液在锅炉 燃烧温度高于其反应温度时直接分解 N2 和 CO2 而没有形成氨气 并且部分 NH3 与 烟气中的 H2O SO3 反应产生 NH4HSO4 或 NH4SO4 对下游设备易造成板结 堵塞 烟囱排放出烟气形成气溶胶 对于采用 SNCR 装置的锅炉需对锅炉在不同负荷 不同尿素流量 不同磨层的 组合进行摸索试验 取得最佳组合控制方式 达到减少 NOx 排放同时降低尿素的分 解及减少二次污染 2 1 3 SNCR SCR 组合工艺脱硝系统 SNCR SCR 组合工艺脱硝装置是通过锅炉炉膛温度热解尿素溶液而产生的一部 分氨气在炉膛内部与 NOx 反应 未反应的氨在锅炉尾部通过催化剂进一步与 NOx 反 应 进而达到较高的脱硝效率 其设计目的是即保证较高脱硝效率又降低改造成本 SNCR SCR 脱硝组合技术应用有广阔的前景 但也存在与 SNCR 脱硝工艺相同的 问题 如尾部烟道腐蚀 结垢及气溶胶等问题 也需进行最佳控制方式的摸索 2 2 脱硫装置 环保设备论文 4 多数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装置采用石灰石 石膏湿法脱硫工艺 以往的工艺设 计基本是设有旁路烟道 但严格的环保监察及系统优化要求使许多燃煤电厂取消 了旁路烟道 采用增压风机和引风机合并的设计方式 虽然确保了环保要求 减 少占地面积 节约一次性投资 但也带来相应的运行问题 2 2 1 无旁路脱硫系统 无旁路脱硫系统运行问题主要在启停设备顺序与常规机组不同 在锅炉点火 前必须提前投入除尘器及吸收塔浆液循环泵 因此要求电除尘器必须具有冷态投 入的高压控制功能 防止锅炉启动烟风系统后粉尘进入吸收塔浆液及吸收塔超温 在锅炉煤油混烧及等离子点火期间电除尘器必须投入 并严格控制投入电场 的二次电压低于闪络电压 防止烟气中未燃尽物质在电场内燃烧 同时电场投入易 使集尘极和放电极积灰板结 应尽量缩短此工况运行时间并且少投入电场数量 等待锅炉高负荷时通过烟气冲刷已投入的集尘极 放电极 电袋复合式或袋式除尘器在锅炉煤油混烧及等离子点火期间也必须投入 提 前进行滤袋预喷涂处理 为避免在吸收塔循环泵提前投入时产生的湿气流向除尘器 侧 造成糊袋现象 尽量缩短浆液循环泵和锅炉烟风系统之间的启动间隔 当烟气超温或浆液循环泵全部故障停运时 需投入事故喷淋甚至停炉 以保护 吸收塔 因此无旁路脱硫系统故障会增加锅炉停运的几率 当除尘器电场出现故障或出口粉尘浓度大于设计值时 需要严密监控吸收塔 pH 值 同时加强化验吸收塔浆液品质 连续排废水以避免吸收塔浆液 中毒 严 重时需要降低负荷运行或停炉 因此无旁路脱硫系统的锅炉对除尘器效率的要求比 较高 脱硫系统吸收塔入口烟气中 SO2 质量浓度不应超过设计值 否则无法控制浆液 pH 值 造成脱硫系统无法长期稳定运行 因此对燃用煤质 石灰石品质等均有较高要 求 2 2 2 烟塔合一技术 环保设备论文 5 为达到满足污染物排放的要求 同时综合考虑一次性投资 场地布置 运行 成本等 烟塔合一技术逐渐被采用 烟塔合一为无旁路烟道 无 GGH 增压风机和 引风机合并设计 运行启停程控与无旁路脱硫系统基本相同 烟塔合一脱硫净烟气送入冷却塔中心位置 净烟气中携带的部分石膏会沉降在 冷却塔池内 对出现除雾器故障 气候环境温度变化时产生的石膏雨起到缓解作 用 但相应造成冷却塔循环水品质下降 需定期进行循环水的化学处理 停机时需 要检查冷却塔内壁防腐材料脱落及散热板 2 2 3 增压风机与引风机合并 设有旁路挡板的锅炉运行 脱硫系统满负荷运行时旁路挡板前后压差约为 1 200 Pa 脱硫系统故障时开 旁路挡板过程中造成炉膛较大负压 如引风机自动调整不及时易导致锅炉跳闸 因此需要根据旁路烟道的烟气流速通过试验摸索旁路挡板的开启时间 最大限度 地降低炉膛压力波动 如果旁路挡板密封不严或密封风机压力不足 部分原烟气易漏入净烟道 造成 脱硫出口混合烟道上 CEMS 显示的 SO2 质量分数偏大 影响运行人员对脱硫装置运 行状态判断 传输到环保部门的数据不准确 2 2 4 脱硫系统取消 GGH 设备 脱硫系统的 GGH 堵塞问题目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现在设计脱硫系统基本取 消 GGH 设备 但又带来烟囱腐蚀及产生石膏雨等问题 1 烟囱腐蚀 烟囱即使进行了较好的防腐 也会因各种问题而出现渗漏腐蚀 防腐材料裂缝 脱落 与烟囱内壁分层等问题 原因如下 a 脱硫系统出现故障或 定期试验开旁路时 造成湿烟囱内温度从 50 变为 150 左右 烟气温度的骤变 会使防腐材料与烟囱内壁热胀冷缩不均 产生裂纹或裂缝 同时烟囱内壁冷凝液酸 性物质浓缩结晶 对烟囱产生更强的腐蚀 b 如果脱硫系统运行时不能及时供应 石灰石浆液 吸收塔 pH 值控制相对较低时 除雾器出口液滴携带的酸性物质对烟 囱也具有腐蚀作用 2 烟囱产生石膏雨问题分析 无 GGH 脱硫系统的烟囱易出现的石膏雨 石膏 雨是取消 GGH 后出现的一个新难题 石膏雨由以下因素造成 环保设备论文 6 a 原有机组改造脱硫系统后 干烟囱变成湿烟囱 烟气的湿度 温度 临界流速 密度及烟囱内部压力等发生变化造成烟气自拔力降低 并且干烟囱与湿烟囱在设 计结构等方面不同 改造后的烟囱不可避免会出现携带沉积在烟囱内壁的石膏现 象 b 吸收塔设计塔径小 塔速过高 塔出口流场不均等 烟气易携带石膏 c 除 雾器冲洗流量 压力 频率等参数未达到设计要求 冲洗喷嘴堵塞脱落及除雾器 局部堵塞偏流等问题造成烟气携带石膏 d 产生石膏雨与电厂所处的环境气候 天 气变化及季节等因素有关 烟囱运行条件相对比较恶劣 条件多变 综合考虑在不同的地区 不同的锅炉运行 工况 不同的脱硫吸收塔类型等方面进行不断摸索研究加以解决 2 3 袋式除尘器 袋式除尘器目前在燃煤电厂应用逐渐增加 一些电厂出现了滤袋破损问题 从滤袋破损的情况分析 这是设计参数选取 滤料选择 滤袋缝制 烟气超温以及 安装质量等问题造成的 袋式除尘器运行时主要防止烟气超温 针对烟气超温设计的喷水冷却装置易 对滤袋造成水解 板结及糊袋 同时冷却水泵长期备用运行不经济 喷嘴在烟道内 易堵塞 尽量不采用 烟气超温设计冷风冷却装置易对滤袋造成氧化 结露 尽量 不采用 在设计选型时应注意燃用褐煤的锅炉 这类锅炉烟气中的含湿量高 粉 尘易在袋式除尘器滤袋上挂袋板结 2 4 电袋复合式除尘器 电袋除尘器既提高了除尘效率又克服电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的一些缺点 电 袋复合式除尘器还处于发展完善阶段 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更加需要研究 分析和解 决 2 4 1 电袋除尘器内部烟气导向 一般烟气经电除尘器入口气流分布板后进入电场通道 而袋式除尘器烟气流向 为从底部进入滤袋后由上部进入净烟气室 烟气在电袋复合式除尘器内部改变了 流向 如果在电场区和袋区设置的导流板或孔板有设计问题 会造成烟气对前面 电 环保设备论文 7 场各个通道气流分布有扰动 以及烟气对后面滤袋区的局部滤袋造成冲刷磨损 响整体除尘器效率 2 4 2 电袋除尘器产生臭氧问题 理论上高电压产生的臭氧对滤袋材料有损害 使滤袋的使用寿命减少 但还 没有现场试验验证在电袋除尘器烟气中有臭氧存在 同时臭氧质量浓度达到多少才 会对滤袋产生影响 需要电袋除尘器长期运行观察加以确认 为了减少电袋除尘 器电场产生臭氧的可能性 在电场的高压控制调节方面应进行相应的研究工作 减少臭氧产生的可能性 2 4 3 电场区和袋区的距离 因电袋除尘器发展才有两三年的时间 臭氧问题还处于探讨阶段 但为了避 免此类问题发生 在设计时需考虑加大电场区和袋区的距离 让烟气流向平稳均 匀 避免滤袋冲刷 使前面电场产生臭氧反应为其他气体 确保滤袋寿命 2 4 4 针对滤袋材料 静电的问题分析 电袋除尘器的前面电场收集了 80 以上的粉尘 因此滤袋收集的粉尘量相对 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日照市莒县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机务检修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铁路机务试题及答案
- 高企调账合同模板(3篇)
- qc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现代农业企业代理记账服务合同
- 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担保合同模板
- 消费电子行业商标许可及技术创新协议
- 剑桥数学专业测试题及答案
- 园长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21220-2024软磁金属材料
- 2.1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内力作用 中图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一高二上学期
- 数字化印花工艺智能化
- 成人鼻肠管的留置与维护
- 专题02 概率与统计解答题综合(解析版)
- MOOC 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多格列艾汀使用指南2024课件
- MOOC 创业基础-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年)面神经炎课件完整版
- GB/T 41666.4-2024地下无压排水管网非开挖修复用塑料管道系统第4部分:原位固化内衬法
- 云端药历健保署电子病历-慈济大学医学资讯学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