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内阻及简单的测试方法._第1页
电池内阻及简单的测试方法._第2页
电池内阻及简单的测试方法._第3页
电池内阻及简单的测试方法._第4页
电池内阻及简单的测试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池内阻及简单的测试方法 一 什么是电池内阻 以前到商店买电池 营业员都要先用小电珠试一下 如发光正常 则说明电池是好的 现在电器的从业人员 判断电池新旧好坏的时候 是先测一下开路电压 再快速测一下短路电流 例如对于普通 5号电池 短路电流大于 500mA 则就是好的 以上二个例说明了作为一种能源的 电池要求能够输出电流也就是能够输出功率 才能称得上性能良好 为 了便于分析 我们引入电池内阻的概念 简约的说 电池内阻等于开路 电压除以短路电流 当然这仅仅是表明内阻的概念 实际上是不可能用 这个方法测试内阻 在直流条件下我们可以给出电池的直流等效电路 见图一 以及公式 U E IR 此式说明电池内阻 R 越小 输出的电流时 电池电压降就越小 或者说该电池能够在大电流的条件下工作 二 测试电池内阻的意义 1 工厂中出厂检验的项目之一 2 组装电池组时 需挑选内阻相近的电池单元组成一组 3 因电池的容量 Ah 越大 内阻就越小 因此可以根据内阻大小粗略判断电池容量 4 电池老化和失效后突出的表现为内阻增大 因此测试电池内阻就可以快速判 断出电池 的老化程度 5 电池组维护过程中 需要经常测试各电池单元的内阻 以便把内阻增大的单元 挑出来 换个好的 三 电池内阻的直流测量方法 1 等效电路 见 图一 2 测试标准 各种电池的测试标准不完全一样 下面以锂电池为例大体介绍一下测试步骤 第一步 以 0 2C h的恒定电流充电至规定电压 例如设电池容量 C 6Ah 则 0 2C h 0 2 6Ah h 1 2A 第二步 存放 1 4小时 第三步 以 0 2C h的恒定电流 I 1放电时 测出电池两端电压 U 1 第四步 以 1C h的恒定电流 I 2放电时 测出电池两端电压 U 2 以上各步骤在 20 C 5 C 的环境下完成 电池的直流内阻 R dc U1 U 2 I2 I 1 3 下面介绍一种简单的业余测试方法 找一块数字万用表 高位数的较好 可以取 得较高的测试灵敏度 一只放电电阻 一只开关 按 图二 连接 电阻阻值的选择 大体上 控制 放电 电流约为 0 1C h至 0 2C h 过大的放电电流 有损 电池 且 内阻测试 重复 性能 差 测试步骤 1 K 1断开 先测出电池开路电压 U 1 2 K 1接通 电池开 始 放电 快速 读 出此 时的电池端电压 U 2 则 Rdc U1 U 2 U 2 R1 例 如 R 1 10 U 1 1 521V U 2 1 492V 算 出 I 2 U2 R1 0 1492A 则 Rdc U1 U 2 I2 1 521 1 492 0 1492 0 194 194m 注 意测试时需 采 用四端测试 即 电压表测试 线 和放电电路接 线 必须 分开接 触 电池的两个端 口 见 图二 四 电池内阻的 交 流测量法 1 简化 交 流等效电路见 图三 电池的实际等效电路较 复杂 即有串联 电容成 份 又有并联 电容成 份 电池的 交 流等效电路表明 在 交 流 信 号的 条件下 一个电池的 外部特 性可以 看 成电 动势 E 内电阻 R 和电容 C 三者 相 串联 但 要 注 意的是 对 同 一个电池 而言 在 频 率不 同 信 号 强 度不 同 以及 温 度不 同 时 E R C 的数值是不 同 的 表一给出了不 同 电池在 100Hz 1KHz 测试条件下 作者测试的电池的阻 抗 内阻等数据 表中容 抗 Xc 1 2 fC 阻 抗 Z Xc2 R2 表中 同 时给出了不 同 电池在 温 度 变 化时内阻的 变 化 情况 因测试条件 有限 表中数据仅 供参考 2 测试标准 为了便于对不 同 的电池 进行比 较 和准 确 的 计 量 电池内阻的测试 必须有 一个标准 以锂 电池 交 流内阻测试为例 简单的介绍一下 IEC 标准 主 要内容 1以 0 2C h的恒定电流充电至规定的电压值 2存放 1 4小时 3测试时 采 用 交 流电流电压法 即让 一个 交 流电流 Ia 通过电池 然后测取电池两端的电压降 Ua 见 图四 4测试 信 号的 频 率为 1KHz 0 1KHz 正 弦波 5测试电流为 50mA 或者 交 流 信 号流过电池时 在电 池两端 产生 的电压降不得大于 20mV 6以上各步骤在 20 C 5 C 的环境下完成 7电池 交 流电阻 Rac Ua Ia 其 中 Ua 是电池两端 交 流电压降 有 效值 Ia 是流过电池 的 交 流电流 有 效值 这 里补 充说明一下 如 果 是用简单的方法测取电池两端的电压降 则实际上得到的是电池 的内阻 抗 Z 即 R 和 XC 的 复 数和 现 代 的内阻测试 仪 器 具有 相位检测功能 可以测出 R 两端的 交 流电压降 从 而 可以测出电池的内阻 R 五 测量电池内阻的 产品 介绍 现 国 内 已有 电池内阻测试 仪 器 生产 我们以 DME 50型 电池测试 仪 器为例介绍一下电池测 试 仪 的大体 情况 该 仪 器 采 用 交 流电流电压法测试 原理 测试 频 率为 1KHz 晶 体 稳频 四端测 试 符合 IEC 标准 测量 范围 可以 达 到 0 01 m 200 分为 五 个量程 测试 精 度 0 1 Rd 2个字 由 于电压 信 号的检测 采 用了相位检测 固 能测出 R 两端的电压降因此实际测出的是 电池的内阻 仪 器在测试 交 流电阻时 同 时也能 显示 出电池的直流端电压 仪 器 由交 流电源 供 电 仪 器 采 用四端测试 为了在大量 生产 中 提 高测试速度 对于不 同 规 格 的电池 采 用了不 同 的测量 夹具 铅酸 电池 可 采 用 图 五 所示 的四端 夹子 按 图 六 所示 的方法 夹住 电池的两个电 极 四端测试要 领 是 仪 器的四个测试端 点必须 通过 导线夹具 接 触 到电池两个电 极 的四个 点 上 不 能 互 相 碰 在一 起 圆柱形 电池 采 用 图 七 所示 的测试 夹具 手机 电池可 采 图 八 所示双探针 测试 探 头 六 自制 电池内阻测试 附 件 在业余条件下 花 不 多 的 钱 自制 一个电池内阻测试的 附 件 再 加 上一个普通数字万用表 即 可以测试电池 交 流内阻 该 附 件实际上是一个 1KHz 信 号源 它 的作用是 提供 流过电池的 交 流 信 号 再 由 数字万用表测试出电池两端的 交 流电压降 从 而 测试出电池的 交 流内阻 附 件 提供 的 交 流电流值为 100mA 数字万用表 置 于 200mV 交 流电压 档 这样 200mV 换 算 成电阻 即 为 2000毫欧 本文共 介绍四种电池内阻测试 附 件 EF 1 EF 2型 为 无 电源式 附 件 由被 测电池 供 电 EF 3 EF 4型须外 接 12V 直流电源 这四种 附 件 均 可 满足 电池 质 量的 鉴别 以及对电池 尤其 是 铅酸 电池的维护需要 1 EF 1型 1 EF 1型产生 的测试电流为 1KHz 方 波 原理 图 与印刷板 图见 图 九 附 件 由被 测电池 供 电 当 附 件 1 4两端接到电池的正 负 两个电 极 时 附 件开 始 工作 图中 Vt1与 Vt2产生 1KHz 方 波信 号 推动 Vt3从电池 吸 取约 200mA 的 峰 值方 波脉冲 电流 换 算 成 交 流 信 号 约为 有 效值 100mA 此时把数字数字万用表 DMM 置 于 交 流 200mV 档 时 经一只 10n 电容器 隔离 接到电池 两端就可以 读 取电池两端的 交 流 信 号值 设 交 流方 波 电流的 有 效值为 100mA 如 果 DMM 显示 值为 10 0mV 则表 示 电池内阻 内阻 抗 为 100 m 稳 压器 7805提供 Vt1 Vt2工作 所 需的 稳 定 的 5V 工作电压 二 极管 D1 D2为 防止附 件接 反起保 护作用 2实际 使 用方法 见 图 十 附 件装在一个 塑料 小 盒 中 1 4端分 别焊 接 红黑 两根测试 线 测试 线 的 另 一端 焊 好 鳄鱼夹 数字万用表 DMM 的测试 线 一端也 由 表 笔改焊 上 鳄鱼夹 并 定义 DMM 的 端 红线 为 2端 com 端 黑线 为 3端 并且 DMM 的 端要 串联 一只 10n 的电容器 测试时 最 好 附 件 的 1 4两根测试 线并 在一 起 DMM 的 2 3两根 线并 在一 起 以 防止干扰 先把 DMM2 3端 鳄鱼 夹夹 在电池 极 上 待 万用表 显示 数字 回零 后 再把 附 件的 1 4端 夹 上 去 即 可 读 取电表 显示 的电池内阻 读 数 3 仪 器 读 数的 校 准 由 于测试的 交 流 信 号是方 波 不是正 弦波 各种数字万用表 响应 的灵敏度可能 会有差别 因此 附 件需要 校 准 具 体的 校 准的步骤是 A 找一个内阻较小的 12V 铅酸蓄 电池 用 附 件先 估 测出的 它 的内阻值 例如为 20 m B 找一只 1 左右 的 已知 准 确 阻值的电阻 设为 1 011 也 即 1011 m 把此电阻 焊 在电池的正 极 或者 使它 们 尽 可能接 触 良好 然后测试 串有 标准电阻的 总 的电阻值 此时 DMM 读 数 应 为 1011 20 1031 m 也 即 103 1mV 如不是可 调节 EF 1的 R5阻值 使显示 准 确 调 节 R5阻值的方法 可 采 取 改变并联 电阻阻值的方法 如找不到内阻较小的电池 也 即 电池内 阻和标准电阻相 差 不大时 则上 述 步骤要 重复 二三 次 另外 要说明的是 被 测阻值 会影响 测试 电流的大小 因此在以测试小阻值为 主 的 情况 下 上 述校 准时 可把 读 数 减少百 分之 五左右 EF 1型适 用于 12 24V 铅酸蓄 电池内阻的测试 2 EF 2型 EF 2型附 件 原理 图和 印刷板 图见 图 十 一 EF 2 型与 EF 1 型的差别是把 7805 稳压器改成电压可调的稳压器 以方便于 DMM 电表读数 的校准 而不需要调节 R5 了 此稳压器为集电极输出型稳压器 优点是当输入输出之间压差 低到 0 2V 时也能工作 另外当输入输出之间压差变化较大时 耗电小 变化也小 缺点是需 要触发才能工作 C4 R10 Vt6 组成触发电路 当附件 1 4 端接触被测电池一瞬间 C4 充电 从而触使 Vt6 导电 Vt7 导电 Vt7 集电极输出电压 使 R9 有电流流过 Vt5 导电 加强 Vt7 导电 C4 充电结束后 由 Vt5 控 Vt7 稳压过程是如输出电压增高 Vt4 导电增强 Vt5 导电减弱 Vt7 导电减弱 输出电压下降 测试校准时 调节 W1 即可调节输出脉冲信号的幅度 进行 DMM 读数的校准 EF 2 型附件适合测试 6 24V 铅酸蓄电池的内阻 如测试高于 30V 电压的电池 则图中 Vt5 Vt6 Vt7 需要换成高耐压的晶体管 3 EF 3 型内阻测试附件 EF 1 2 型附件存在以下几个缺点 1 低于 6V 不能工作 2 要消耗被测电池的电流 3 测试信号不是正弦波 EF 3 4 型附件可以解决这几个问题 但使用时需要自备 12V 电源 消耗电流约为约为 50mA EF 3 的原理图见图十二 EF 3 主要部分是一个 1KHz 正弦波振荡器 集成运放 LF351 6 脚输出 1KHz 信号推动 Vt2 Vt3 输出 100mA 正弦波电流 6 F351 组成文氏电桥振荡器 振荡频率由 R1 R2 C1 C2 决定 电路的其它部分构成振荡 幅度稳定和调节电路 Vt1 结型场效应管起可调电阻作用 其阻值由 G 极电位控制 对应于集 成电路 2 3 脚 R1 R2 C1 C2 实际上构成正反馈电路 R3 R4 和 Vt1 的 DS 电阻构成负反 馈电路 稳幅过程是 当集成电路 6 脚的交流正弦波信号经倍压整流后的峰值超过电位器 B 点电位 时 便有直流电流经 D1 D2 方向流动 使 Vt1 场效应管 G 极电位变负 场效应管 DS 电阻变大 负反馈加强 使振荡幅度变弱 EF 3 型由外接 12V 电源供电 Z1 和 R12 组成稳压分压器 对于集成电路而言 分压器的 中点 A 是公共端 也就是地端 外接电源的正端相对 A 端来说是 6V 外接电源的负端相对 A 端来说是 6V 当把 A 端看成地端后 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就容易多了 EF 3 的供电可以由交流适配器供电 也可以由专用电池供电 EF 3 型的使用方法 1 零点检查 找一根数厘米长的铜丝 粗细不限 EF 3 型附件的 1 4 二个鳄鱼夹以及 DMM 数字万用表 2 3 的二个鳄鱼夹接图十三的方法夹住铜丝 当 EF 3 接通外接电源后 DMM 经过稳定后的显示值应为零 在 EF 3 采用交流电源供电的 情况下 如 DMM 显示不为零 把电源适配器的交流电源插头调一个方向插入 看看能否好转 或换一种交流适配器再试试看 如实在不行 EF 3 的外接电源只好改用电池 2 电池内阻的测试 同 EF 1 型 3 测试读数的校准 由于 EF 3 4 型工作时不由被测电池供电 因此它们不但可以测试电 池的内阻 而且可以测试无源电 阻 例如导线电阻 开关的接触 电阻等 例如 在图 十 三中 只要把 EF 3 的 1 端忙改接到 2 端上面 如图 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