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轨道车施工安全考核表.doc_第1页
重型轨道车施工安全考核表.doc_第2页
重型轨道车施工安全考核表.doc_第3页
重型轨道车施工安全考核表.doc_第4页
重型轨道车施工安全考核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资料:_重型轨道车施工安全考核表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8 页重型轨道车施工安全考核表1专业培训,持证上岗。2通讯信号装置、安全防护用品、防火用品、主要工具、备品数量齐全、可靠;有关备品鉴定期有效。3制动器安全可靠,车辆之间的连接牢固。4严禁超长、超重、偏载。5启动发动机时必须拧紧手制动。6动车前,经司机确认由副司机撤除止轮器。在制动保压状态下,泄漏每分钟不得大于20kPa。检查制动器是否安全、可靠。7中间站停车超过5分钟,副司机应下车检查走行装置、制动系统状态和轴箱温度,并观察各部有无漏油、漏水、漏风情况。8在区间被迫停车不能继续运行时,应立即通知车站值班员,并作到:鸣示一长三短声的报警信号,并电告两端车站;立即按规定设好防护,影响邻线行车时,应立即进行防护;需要救援时,立即通知车站值班员,已求救援后,不得继续动车。9停留超过20分钟在开车前,司机必须进行制动试验,列车管压应不低于500kPa。10运行中本务机严禁关闭监控装置。必须按机车监控装置所规定的行驶速度驾驶。11使用逆转机转换行驶方向必须在停车后进行。12下坡道操纵,严禁发动机熄火、空挡溜放。13需要站内停车过夜时,车上应设置双面红色灯光防护,并使用手制动,车上应有留守人员,并通知调度。14电气化线上使用轨道车时,任何人员严禁攀登轨道车车棚顶;装卸钢轨、轨枕、长大工具及物料时,只许平移,严禁竖立;所有工具不得高抬。15在封锁区间或天窗时间内必须:指定人员用对讲机及手持信号位于车辆运行前端引导,以便及时停车;按规定速度运行。16停车前,应低速运转3-5分钟,使发动机各部均匀冷却。将制动手柄放在制动位置,换向手柄置0位。车辆前后下好止轮器。关闭电源,做好防火工作。第 3 页 共 8 页重大危险源之辩识及控制1、概述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人类在创造财富、享受成果的同时,总是会遇到愈来愈复杂的危险和事故的威胁。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人类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另一方面现代化大生产又隐藏着非常严重的事故危害。例如:(1)xx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当时这种异氰酸甲酯毒气覆盖25平方公里,造成2500人死亡,20万人双目失明,67万人处于毒气威胁之下的社会性灾难。(2)我国xx年8月5日,深圳发生的危险品库大爆炸事故,造成死亡15人,伤873人,损失2.54亿元。(3)xx年6月27日,北京东方化工厂储罐区发生火灾爆炸,死亡8人,受伤40人,炸毁、烧毁储罐17个,储料xx0t以及损坏罐区大部分设施。(4)xx年3月5日,西安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管理所储罐区的5个100-500m3储灌发生泄漏燃烧爆炸,迫使近10万人紧急疏散,造成11人死亡(其中消防官兵7人),伤27人,损失惨重。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重大工业事故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燃性物质泄漏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烟云,遇到火源引起火灾或爆炸,或两者一起发生;另一类是大量有毒物质的突然泄漏,在大范围内造成死亡、中毒和环境污染。当代事故所带来的灾难性和社会性,所表现的技术复杂性已经超过了事故本身,成为社会生活、经济发展、人类安居乐业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重大事故的不断发生使人们痛苦地认识到,现代工业生产,特别是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潜在着巨大的危险性。一旦发生事故,不仅工厂内部,而且相邻地区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都遭到巨大的危害。因此,20世纪70年代以来,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已成为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高度重视。随之产生了“重大危险”、“重大事故”“重大危险控制”等概念。xx年6月第80届国际劳动工会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将重大事故定义为:在重大危害设施内的一项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意外的、突发的事故,如严重泄漏、火灾或爆炸,其中涉及到一种或多种危害物质,并导致对工人,公众或环境造成即刻的或近期的严重危害。2、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控制重大危险源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控制重大危险源的目的,不仅仅是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而且是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将事故限制到最低程度,或者说能够控制到人们可接受的程度。重大危险源总是涉及到易燃、易爆、有毒的危害物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生产、加工、储存超过了临界数量的这些物质。由于工业生产的复杂性,特别是化工生产的复杂性,决定了有效地控制重大危险源需要采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2.1重大危险源的辩识要想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重大工业事故的发生,首先是辩识确认高危险性的工业设施(危险源)。一般由政府主管部门和权威机构在物质毒性、燃烧、爆炸特性的基础上,制定出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确定哪些是可能发生事故的潜在危险源。目前,欧盟、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及印度、澳大利亚等都制定了重大危险源辩识标准。1976年,英国重大危险咨询委员会(ACMH)建议重大危险源的标准是:(1)可能发生相当于100t氯气泄漏事故效应的有毒物质的储存或加工设施。(2)可能发生15t可燃气体或蒸气火灾爆炸事故效应的可燃物质储存或加工设施。(3)储存或加工15t以上性质不稳定、放热反应性高(如环氧乙烷、乙炔和无机过氧化物等)的设施。(4)具有高压主能量的设施,如有10MPa以上压力的气相反应的工艺过程。(5)储存或加工总量超过5000t硝酸铵的设施。(6)储存或加工闪点低于22.8,总量超过10000t的可燃物质的设施。(7)贮存或加工总量超过135t液氧的设施。(8)储存或加工的物质若发生火灾事故,其效应相当于10t氯气的危害性设施。另外,国际劳工组织(ILO)认为,各国应根据具体的工业生产情况制定合适的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这个标准应能代表本国优先制定的危害物质,并便于根据新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修改和补充。现根据欧盟、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英国重大危险咨询委员会制定的标准,天脊煤化集团公司界定的重大危险源。2.2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价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作,需要系统收集设备、设施的设计、运行与重大危险源的有关资料和信息。对危险源的关键部位进行分析和评价,找出工艺过程的缺陷,人机失误的因素和安全预防的重点。按危险源分级标准对危险源的风险分析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辩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和机制。这是对重大危险源辩识的主要工作,其目的就是要搞明白危险因素的整个过程,分析出产生危险因素的真正原因,并建立预防和控制重大危险源的运行机制,以求使工业生产达到本质安全化。(2)依此评价已辩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评价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就是要做到有的放矢,做到心中有数,进而制定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并定期检查这种防范措施的可行性。(3)评价危险事件的后果。这是对重大危险源安全控制的超前设计,在危险事件未发生前,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执行者就已掌握产生后果的严重性,在工作过程中就能格外小心,时时处处把重大危险源作为安全控制的重点。(4)进行风险评价,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这是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在当代安全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指明企业发生重大危险事件时的应急方案,从企业人员、装备、技术、管理环境条件、地理位置等诸多方面去考虑问题,把有限的人财物用到关键的地方。(5)风险控制,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