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5030A一种丝素修饰的聚氨酯医用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_第1页
CN101905030A一种丝素修饰的聚氨酯医用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_第2页
CN101905030A一种丝素修饰的聚氨酯医用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_第3页
CN101905030A一种丝素修饰的聚氨酯医用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_第4页
CN101905030A一种丝素修饰的聚氨酯医用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N101905030ACN101905030A一种丝素修饰的聚氨酯医用生物材料的制备一种丝素修饰的聚氨酯医用生物材料的制备 方法方法 10 申请公布号101905030A 43 申请公布日xx 12 08101905030A 101905030A 21 申请号xx10188999 9 22 申请日xx 06 02A61L15 26 xx 01 A61L15 42 xx 01 A61L27 18 xx 01 A61L27 50 xx 01 C08J7 16 xx 01 C08J7 12 xx 01 C08L75 04 xx 01 71 申请人苏州大学地址215123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仁爱路1 99号申请人苏州苏豪生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72 发明人孙东豪吴徵宇李明忠 74 专利代理机构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代理人陶 海锋 54 发明名称一种丝素修饰的聚氨酯医用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素修饰的聚氨酯医用生物材料的制备 方法 它是用聚氨酯材料作为基底层 在氧化剂的作用下 含双键的不饱 和羧酸在聚氨酯材料表面共价接枝并形成聚羧酸 然后在碳二亚胺 EDC 的存在下 材料表层的羧基发生反应形成酰胺酯 随后与丝素 大分子链上的氨基反应生成酰胺键 形成具有层状结构的丝素接枝 聚氨酯膜 成型后的材料既能与生物组织有良好的相容性 又具有优良的力学 性能 且复合界面稳定 是一种理想的生物材料 51 Int Cl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 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1页 101905030A 10 1905030A101905030A101905032A1 1页21 一种丝素修饰的聚氨酯医 用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聚氨酯为膜状材料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步骤的加工 1 在室温下 将聚氨酯膜放置于质量浓度为3 30 的丁烯二羧酸 水溶液中浸泡6 24小时 所述聚氨酯膜的聚氨酯原料为水分散系聚 氨酯或油溶性聚氨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2 再加入引发剂和氧化剂 使溶液中引发剂的质量浓度为0 5 1 0 氧化剂与丁烯二羧酸单体的摩尔比为0 5 2 1 在温度为20 90 的惰性气体气氛中 经3 6小时的接枝聚合反应后 得到聚羧 酸接枝聚氨酯膜 3 将聚羧酸接枝聚氨酯膜置于含有缩合剂的丝素水溶液中 丝素的 质量浓度为6 15 缩合剂与步骤 2 得到的聚羧酸接枝聚氨酯膜表面所接枝的羧酸单体的摩尔比为1 2 2 5 1 调节溶液的pH为2 6 在温度为0 5 的条件下进行反 应 反应时间为12 24小时 得到一种丝素修饰的聚氨酯医用生物 材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素修饰的聚氨酯医用生物材料的制备 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丁烯二羧酸中的羧酸单体为脂肪族不饱和 一元羧酸 脂肪族不饱和二元羧酸 脂肪族不饱和三元羧酸 芳香 族不饱和一元羧酸 芳香族不饱和二元羧酸或芳香族不饱和三元羧 酸中的一种 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素修饰的聚氨酯医用生物材料的制备 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剂为过硫酸盐 过氧化酸或双氧水中 的一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素修饰的聚氨酯医用生物材料的制备 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素修饰的聚氨酯医用生物材料的制备 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缩合剂为碳二亚胺盐酸盐 碳二亚胺碘化 盐 N 羟基琥珀酰亚胺或N 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中的一种 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权利要求书101905030A101905032A1 5页3一种丝素修饰的聚氨酯医 用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医用 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特别涉及一种丝素接枝聚氨酯的医用生物材 料的制备方法 该材料可应用于生物医学 生物技术和组织工程等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可以用作为输液 导管 血液净化和透析等的医疗辅料 还可用于人工心脏阀门等各 种人工器官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聚氨酯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也一直备受 关注 在长期的医疗过程中 由于人工合成的普通聚氨酯材料在与人体血 液接触时会形成不同程度的凝血或感染 因此 对生物相容性聚氨 酯材料的设计与修饰成为当前应用研究的热点之一 0003 目前 对聚氨酯材料进行修饰的主要方法是本体共聚改性和 界面接枝改性 在聚氨酯分子链段中引入亲水性合成高分子链片段 Urethane Technology 2000 17 3 13 Biomaterials 1998 1931 或有离子基团的化合物 U S Pa tent 200 xx0259 如聚硅氧烷 磷酸胆碱及其衍生物 羧酸盐等 通过和异氰酸酯的嵌段共聚形成聚氨酯 产物的特点是修饰片段在 聚氨酯材料的本体相和表面相中均存在 随着修饰片段的不同 得 到的聚氨酯材料的物理性能也不一样 由于材料与人体组织的接触 都发生在材料的界面处 所以在不改变材料力学性能的条件下 对 材料进行表面改性是更为常用的方法 通过接枝共聚在聚氨酯界面 引入聚丙烯酰胺 聚丙烯酸酯类 高分子通讯 1982 281 Clinica l Materials 1991 8105 聚氧乙烯 小分子氨基酸 高等学校化学 学报 1999 20 5 974 Surface Science xx 491355 磺酸等亲水性物质 中国发明专利 101011 605和1919364 分别公开了一种抗凝血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 两者 所述的主要技术路线相近 在甲苯溶剂中 先用二异氰酸酯 MDI 修 饰聚氨酯 接着用端羟基聚乙二醇 PEG 与材料表面的异氰酸酯基 NCO 共价结合 然后通过N 羟基琥珀酰亚胺 NHS 或PEG分子链上的端醛基 将小分子赖氨酸接 枝到聚氨酯材料表面 为了进一步提高聚氨酯材料的细胞相容性 在上述主要技术路线的 基础上 中国发明专利 101032692 公开了一种将小分子多肽 RGD 接枝到聚氨酯材料上的方法 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法虽能在一定程度 上改善普通聚氨酯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但存在着一些不足 如使用 的异氰酸酯试剂和甲苯溶剂对人体和环境的毒性危害都较大 反应 过程较为复杂 产物不易分离提纯 在发生每一步接枝反应时 聚 氨酯基材上的每个反应点仅提供一个活性基团参与反应 这使得小 分子氨基酸在聚氨酯表面的接枝浓度相对较低 小分子极性氨基酸 在空气中易吸湿变质 不易储存 引入的修饰基团与多孔丝素材料 的亲和力也较小 0004 丝素是一种天然的昆虫蛋白 在空气中性能稳定 并且对人 体无毒 无刺激作用 没有免疫原性 表现出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在本发明作出前 有文献报道了一种通过等离子体界面接枝反应 制备丝素蛋白修饰的聚氨酯生物复合材料的方法 Journal ofDonghua University xx 24 6 695 与普通的聚氨酯膜相比较 按该方法所得到的丝素 聚氨酯复合膜能够使成纤维细胞增殖 显示出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中国发明专利 1431023A 说明书101905030A101905032A2 5页4公开 了一种交联型聚氨酯与丝素接枝共聚的医用生物材料制备方法 它 采用含有活性 NCO官能团的异氰酸酯为预聚体 与丝素大分子中的 OH和 NH2基团发生接枝反应 再通过控制反应系统的湿度 形成交联型聚 氨酯 丝素接枝共聚结构 但该方法不易调节聚氨酯的分子量 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范围较小 聚氨酯表面接枝的丝素浓度仍偏低 所以 将其用于综合性能要 求较高的组织器官材料时 存在一定的不足 0005 因此 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尤其是具有良好的 细胞相容性 又能够与多孔丝素材料具有较强亲和力的稳定的新型 聚氨酯复合界面 对生物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与生物组织有良好 的生物相容性 又具有足够的柔韧性和稳定性 并能与多孔丝素材 料有良好亲合力的医用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7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丝 素修饰的聚氨酯医用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聚氨酯为膜状材料 包 括如下步骤的加工 0008 1 在室温下 将聚氨酯膜放置于质量浓度为3 30 的丁烯二羧酸 水溶液中浸泡6 24小时 所述聚氨酯膜的聚氨酯原料为水分散系聚 氨酯或油溶性聚氨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0009 2 再加入引发剂和氧化剂 使溶液中引发剂的质量浓度为0 5 1 0 氧化剂与丁烯二羧酸中的羧酸单体的摩尔比为0 5 2 1 在温 度为20 90 的惰性气体气氛中 经3 6小时的接枝聚合反应后 得到聚羧酸接枝聚氨酯膜 0010 3 将聚羧酸接枝聚氨酯膜置于含有缩合剂的丝素水溶液中 丝素的 质量浓度为6 15 缩合剂与步骤 2 得到的聚羧酸接枝聚氨酯膜表面所接枝的羧酸单体的摩尔比为1 2 2 5 1 调节溶液的pH为2 6 在温度为0 5 的条件下进行反 应 反应时间为12 24小时 得到一种丝素修饰的聚氨酯医用生物 材料 0011 本发明中所述的丁烯二羧酸中的羧酸单体为脂肪族不饱和一 元羧酸 脂肪族不饱和二元羧酸 脂肪族不饱和三元羧酸 芳香族 不饱和一元羧酸 芳香族不饱和二元羧酸或芳香族不饱和三元羧酸 中的一种 及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氧化剂为过硫酸盐 过氧化酸或双氧水中的一种 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晴 所述的缩合剂为碳二亚胺盐酸盐 碳二亚胺碘化盐 N 羟基琥珀酰亚胺或N 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中的一种 及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0012 本发明的原理是在氧化剂的作用下 不饱和羧酸产生的自由 基能够与聚氨酯软段分子链上产生的自由基共价接枝 并进一步与 溶液中的活性羧酸单体发生链增长的反应 在聚氨酯材料表面形成 聚羧酸 在碳二亚胺 EDC 的存在下 材料表层的羧基发生反应形成 酰胺酯 再与丝素大分子链上的氨基反应生成酰胺键 形成具有层 状结构的丝素接枝聚氨酯膜 由于在聚氨酯表面上每个活性位置共价结合的聚羧酸大分子链中均 带有大量的羧基 其数量远大于材料表面的活性位置数 因此 丝 素大分子中的氨基与材料表面的羧基结合的几率增大 有利于较大 幅度地提高材料表面接枝丝素的浓度 作为医用生物材料 若用于基底层时 其聚氨酯表面的丝素修饰物 可根据临床实际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0013 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成型后的生物材料既具有良 好的组织相容性 又说明书101905030A101905032A3 5页5有着良好 的力学性能 可用作为血管 喉管等组织器官 还能加工成人体不 同部位的创面覆盖材料 同时 它与多孔丝素材料也有着较强的亲 和力和相容性 能作为多孔丝素材料的 表皮层 替代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法操作较为简便 反应条件易控制 产物易提纯 尤其是用水作为反应溶剂得到产物 对环境无污染 为绿色生产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普通聚氨酯膜表面的扫描电镜图 0015 图2 是按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制备的一种丝素修饰的聚氨酯医用生物 膜表面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17 实施例一 001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丝素修饰的聚氨酯医用生物 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制备步骤如下 0019 制备丝素溶液以家蚕丝为 主要原料 将其在浓度为0 05 的碳酸钠水溶液中脱胶后 按CaCl2 H2O C2H5OH 1 8 2 mol 制备混合溶剂 将丝素溶解 经透析 后得到丝素溶液 然后浓缩至含固量为6 0020 制备聚氨酯膜取普通商品聚醚聚氨酯 10cm 10cm 在温度 为100 的烘箱中成膜 其厚度约为0 1mm 0021 聚氨酯膜的预处理将上述聚氨酯膜置于100ml 质量浓度为20 的丁烯二酸水溶液中 在室温下 预浸泡12小时 0022 聚羧酸接枝聚氨酯膜在过氧化苯甲酰质量浓度为0 1 和过二 硫酸铵质量浓度为20 的条件下 将上述溶液置于温度为80 的氩 气气氛中进行接枝聚合反应 反应3小时后 制得聚羧酸接枝聚氨酯 膜 表面接枝的聚羧酸质量约2 8g 0023 丝素接枝聚氨酯膜将上述聚羧酸接枝聚氨酯膜置于100ml 丝 素质量浓度为6 的丝素水溶液中 加入缩合剂N 乙基 N 二甲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 其在丝素水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10 缩合剂的加入量应该与上述步骤得到的聚羧酸接枝聚氨酯膜表面所 接枝的羧酸单体的摩尔比为1 2 2 5 1 接枝的羧酸单体的质量可 采用对聚氨酯膜接枝前后的重量之差来计算得到 调节溶液酸度为 pH 5 2 温度为0 5 的条件下反应24小时 制得丝素接枝聚氨酯 膜 表面丝素含量约8 2mg cm2 0024 在本实施例中制得的丝素接枝聚氨酯膜与纯丝素膜性能的比 较参见表1 0025 表1 0026 说明书101905030A101905032A4 5页6 0027 实施例 二 0028 制备丝素水溶液以家蚕丝为主要原料 将其在浓度为0 05 的碳酸钠水溶液中脱胶后 按CaCl2 H2O C2H5OH 1 8 2 mol 制备混合溶剂 将丝素溶解 经透析后得到丝素溶液 然后浓缩至 含固量为10 0029 制备普通聚氨酯膜取普通商品阴离子型聚醚聚氨酯水乳液 在温度为100 的烘箱中成膜 其厚度约为0 2mm 0030 聚氨酯膜的预处理将上述聚氨酯膜 10cm 10cm 置于100ml 质量浓度为10 的甲基丙烯酸水溶液中 在室温下 预浸泡12小时 0031 聚羧酸接枝聚氨酯膜在过氧化苯甲酰质量浓度为0 1 和过二 硫酸铵质量浓度为5 的条件下 将上述溶液置于温度为25 的氮气 气氛中进行接枝聚合反应 反应时间为3小时 制得聚羧酸接枝聚氨 酯膜 表面接枝的聚羧酸质量约1 8g 0032 丝素接枝聚氨酯膜将上述聚羧酸接枝聚氨酯膜置于100ml 浓 度为10 的丝素水溶液中 在N 乙基 N 二甲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浓度为6 调节酸度为pH 4 5 温度 为0 5 的条件下反应24小时 制得丝素接枝聚氨酯膜 表面丝素 含量约4 8mg cm2 0033 在本实施例中制得的丝素接枝聚氨酯膜与纯丝素膜性能比较 参见表2 0034 表2 0035 0036 实施例三 0037 制备丝素溶液以家蚕丝为主 要原料 将其在浓度为0 05 的碳酸钠水溶液中脱胶后 按CaCl2 H2O C2H5OH 1 8 2 mol 制备混合溶剂 将丝素溶解 经透析后 得到丝素溶液 然后浓缩至含固量为6 0038 制备普通聚氨酯膜取普通商品聚酯型聚氨酯 10cm 10cm 在温度为100 的烘箱中成膜 其厚度约为0 15mm 0039 聚氨酯膜的预处理将上述聚氨酯膜置于100ml 质量浓度为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