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县江仓铁矿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县江仓铁矿 普查实施方案普查实施方案 西藏堆龙东嘎水泥厂西藏堆龙东嘎水泥厂 二二 一一 年十一月年十一月 I 目目 录录 1 绪言 1 1 1 基本情况 1 1 1 1 探矿权人基本情况 1 1 1 2 勘查项目基本情况 1 1 1 3 勘查单位及资质情况 2 1 2 勘查目的和任务 3 1 2 1 目的 3 1 2 2 任务 3 1 3 勘查区地理位置 交通及社会经济状况 3 1 3 1 地理位置 交通概况 3 1 3 2 经济状况 3 1 3 3 自然地理 气候概况 5 2 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6 2 1 区域地质调查简史 6 2 2 勘查区地质工作情况 8 2 2 1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8 2 2 2 经费投入情况 9 2 2 3 主要地质成果 9 2 2 4 存在的主要问题 9 3 勘查区地质情况 10 3 1 区域地质概况 10 3 1 1 地层 10 3 1 2 构造 12 3 1 3 岩浆岩 13 3 1 4 变质岩 14 3 1 5 区域重砂异常概况 15 3 1 6 区域矿产概况 15 3 2 勘查区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 15 3 2 1 地层 15 3 2 2 构造 16 3 2 3 岩浆岩 16 3 2 4 变质岩 16 3 2 5 矿体特征 16 3 2 6 矿石质量 17 3 2 7 矿化蚀变及找矿标志 17 3 2 8 矿体成因初步分析及找矿远景评价 18 4 勘查工作部署 20 4 1 总体工作部署 20 4 1 1 工作部署基本原则 20 4 1 2 技术路线 20 4 1 3 勘查范围 20 4 1 4 工程施工 21 II 4 1 5 地表地质工作 21 4 2 年度工作安排 21 4 2 1 工作安排 21 4 2 2 主要实物工作量 22 5 主要工作方法手段及技术要求 23 5 1 方法手段的选择 23 5 2 技术要求 23 5 2 1 地质填图 23 5 2 2 岩石剖面测量 24 5 2 3 土壤测量 24 5 2 4 探槽工程 24 5 2 5 样品采集及测试 25 5 2 6 预查区工程 样品 地质点编号 26 5 2 7 地质编录 综合整理 26 5 2 8 报告编写 26 6 经费预算 28 6 1 预算编制依据 28 6 2 采用的预算标准和测算依据 28 6 2 1 采用的费用标准 28 6 2 2 预算编制方法 29 6 2 3 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工作项目按工作手段预算表 29 6 2 4 项目预算的合理性及可靠性分析 31 7 预期成果 32 8 保障措施 32 8 1 组织管理及人员组成分工 32 8 1 1 组织管理 32 8 1 2 人员组成分工 32 8 2 经费保障措施 32 8 3 质量保障措施 33 8 4 安全保障措施 33 III 附图目录附图目录 序号序号图号图号图名图名比例尺比例尺 11西藏拉萨市查地形地质草图及工程布置图1 1 万 22白定矿区 TC1 TC2探槽素描图1 100 附件目录 附件 1 地质勘查资质证书 附件 2 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 附件 3 企业法人资质证书 附件 4 委托勘查合同 4 1 绪言绪言 1 1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 1 1 1 探矿权人基本情况探矿权人基本情况 探矿权人名称 西藏堆龙东嘎水泥厂 地址 拉萨市堆龙德庆县青藏路 010 号 法人代表 班觉 注册资本 人民币贰千零陆万元 公司类型 集体所有制 经营范围 一般经营项目包括商品混泥土 选矿 加工 许可证经营项目 包括铁矿预查 铅矿预查 铜矿普查 成立日期 二 四年十月二十九日 营业期限 二 一四年十月二十八日 1 1 2 勘查项目基本情况勘查项目基本情况 申请探矿权类型 延续 区块图幅号 H46E012004 拐点坐标 1954 北京坐标系 E 91 13 30 N 29 37 30 E 91 15 00 N 29 37 30 E 91 15 00 N 29 36 30 E 91 13 30 N 29 36 30 转换为 1980 西安坐标系 E 91 13 26 0412 N 29 37 29 5337 E 91 14 56 0429 N 29 37 29 5341 E 91 14 56 0436 N 29 36 29 5329 E 91 13 26 0419 N 29 36 29 5324 面积 40 15Km2 矿种 铁矿 勘查期限 2010 年 10 月 9 日 2011 年 10 月 9 日 5 矿权历次转让情况 矿权自第一次登记之日至目前无转让情况 1 1 3 勘查单位及资质情况勘查单位及资质情况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607 地质队成立于 1971 年 主要从事固体矿产 勘查开发和水工环地质工作 是一支技术过硬 业绩突出 坚守信用的综合性 地质勘查队伍 现拥有国家有关部委颁发的 固体矿产勘查甲级 小型矿山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许可证 岩土工程 勘察 监测测试 检测 咨询 监理 甲级 岩土工程设计甲级 水文地质甲级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勘 查 设计 评估 施工 甲级 地基与基础专业承包壹级 土石方专业承包 壹级 工程测量乙级 等多项资质 通过了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全 队现有在职职工 317 名 专业技术人员 180 名 其中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3 名 高级工程师 41 名 工程师 90 名 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 8 名 国家注册结构工 程师 3 名 是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 自建队以来 全队职工秉承 专注事业 团结合作 求真务实 精神 积 极为国家和地方建设发展提供地质技术服务 在资源保障 工程建设和地灾防 治等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 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和广泛好评 特别是 2001 年 属地化管理后 607 地质队主动融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 弘扬传统 开 拓创新 务实诚信 合作共赢 理念 大力强化服务意识 切实提升专技水平 顺利完成了大量公益性 基础性 战略性地质项目 工作成绩斐然 积极参与 了大量工程建设 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找矿项目 商业性地质工作成效显著 目前 全队队务管理 生产经营 产业发展 党建群团 精神文明等各项事业 健康有序推进 新时期新机遇 新形势新挑战 当前 我国地质事业蓬勃发展 经济社会 发展对资源环境保障和城市建设的刚性需求日益增强 地勘单位进一步加快发 展的空间不断扩大 607 地质队立足长远发展 及时完善确立了 强化经营 规范管理 激活机制 发展思路 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强化 发展意识 创新意 识 人才意识 品牌意识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集中全力做强地质找矿 做大工勘施工 做实矿业开发 努力打造持续支撑产业发展新格局 6 1 2 勘查目的和任务勘查目的和任务 1 2 1 目的目的 在预查阶段提出的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和物探 化探异常区 通 过开展面上的普查工作 对已发现主要矿体 点 的稀疏工程控制 主要物探 化探异常及推断的含矿部位的工程验证 对普查区的地质特征 含矿性和矿体 点 做出评价 提出是否进一步详查的建议及依据 1 2 2 任务任务 在综合分析 系统研究普查区内已有各种资料基础上 进行地质 露头检 查 大致查明地质 构造概况 圈出矿化地段 对主要矿化地段采用有效 数 量有限的取样工程揭露 大致控制矿点或矿体的规模 形态 产状 大致查明 矿石质量和加工利用可能性 顺便了解开采技术条件 进行概略研究 估算推 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 333 等 必要时圈 1 主要实物工作量 1 2000 地质填图 40 15Km2 1 5000 土壤测量 2 Km2 岩石剖面测量 2000m 探槽 60m3 2 提交 西藏拉萨市白定矿区铅矿预查报告 及相关附图 附表 3 提交出详查区范围 1 3 勘查区地理位置 交通及社会经济状况勘查区地理位置 交通及社会经济状况 1 3 1 地理位置 交通概况地理位置 交通概况 预查区位于拉萨市城北西方向堆龙德庆县德庆乡 直距约 45km 地理坐标 东经 90 46 90 55 北续 30 00 00 30 01 30 面积 40 15km2 普查区距 青藏公路 青藏铁路附近 位于东约 10 公里处 青藏公路 青藏铁路从普查区 南西角通过 矿点往西 18km 是德庆乡 往南东 50km 是堆龙德庆县政府驻地 交通条件良好 见交通位置图 1 1 7 1 3 2 经济状况经济状况 普查区所在的堆龙德庆县是以农业为主 农牧并举的县 1983 年被列为西 藏自治区商品粮生产基地县 盛产冬小麦 春小麦 青稞 油菜 豌豆和土豆 等 牧业以饲养牦牛 绵羊 山羊和毛驴等家禽 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 深入 特别是青藏铁路通车以后 堆龙德庆县的社会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 图 1 交通位置图 1 3 3 自然地理 气候概况自然地理 气候概况 普查区位于念青唐古拉西段南麓高山区 总体地势北低南高 地形起伏大 切割剧烈 海拔在 3850 5523m 之间 相对高差约 1500m 水系属拉萨河支流 堆龙曲上游 在本区域内水系非常发育 呈树枝状展布 主要发育近东西向和 南北方向水系 河流向西汇入堆龙曲 地表水系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冰 8 雪融水 普查区属高原型气候 昼夜温差大 年温差小 6 月 9 月为雨季 常有暴 雨及雨夹雪 10 月至次年 5 月是旱季 11 月 次年 3 月干冷多风 时有降雪 紫外线辐射强烈 年平均气温 7 8 年降水量 440mm 主要集中于 6 9 月 年日照时数 3000 小时左右 年无霜期 120 天 野外作业的最佳时段为 5 10 月 份 堆龙德庆县的植被主要有自然灌木林和农田保护林 矿点内海拔 4700m 以 下有灌木丛带 4700m 以上至 5100m 为高山草甸带 5100m 以上植被稀疏 2 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2 1 区域地质调查简史区域地质调查简史 测区地质调查历史较短 总体研究程度较低 1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地质调查研究概况 测区系统的地质调查工作开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 初期 李璞等在本区开 展过 1 50 万路线地质调查 五十年代中晚期 青海与西藏石油普查大队在羊八 井 当雄 那曲一带作过 1 100 万石油地质普查 尽管当时在测区进行了开创 性的地质调查工作 对区域地层划分 区域构造格架和矿产资源潜力进行过初 步分析与总结 填补测区地质构造资料的空白 地质工作总体以小比例尺的路 线地质调查为主 工作较为粗略 研究程度较低 2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地质调查研究概况 中国科学院于 1960 1961 年 1963 年 1966 1968 年先后三次组织对青藏高原 与喜马拉雅山地区的综合科学考察 将地质考察列为重要内容 建立若干重要 地层单元 发现一些重要的古生物化石 岩浆侵入体与重要构造带 对青藏高 原的隆升时代进行过系统的调查与分析 提供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地质资料 出 版了系列专著 3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地质调查研究概况 中晚期 西藏地质局组织完成拉萨幅 1 100 万区域地质调查 编制拉萨幅 1 100 万地质图 提交相关的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极大地提高测区基础地质调查 与研究程度 为以后的研究及本项目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地质部航空物探大队尚完成东经 88 94 北纬 29 9 33 地区的 1 50 万航磁测量 完成部分地区的航空遥感观测 4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地质调查研究概况 1980 年 原地矿部青藏高原综合地质调查大队会同有关地矿局 在分析已 有资料与综合研究的基础上 编制出版青藏高原及邻区 1 150 万地质图 1980 1984 年 原地质矿产部 中国科学院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开展 喜马 拉雅山地质构造与地壳上地幔的形成和演化 合作研究项目 在地壳 上地幔 构造演化 地层古生物 蛇绿岩 侵入岩 变质岩 人工地震测深 大地电磁 测深 古地磁与活动构造等方面 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 取得多方面的重要探 测 研究成果 陆续出版系列论文和专著 1984 1986 年 中国科学院与英国皇家学会联合组成中 英青藏高原综合地 质考察队 开展拉萨 格尔木走廊带的地层 岩石 构造 第四纪地质 活动 构造 高原隆升过程方面的系统调查与研究工作 分别出版中 英文专著与 1 50 万地质图 1987 1989 年 西藏地矿局联合成都地矿所与成都地院的部分专家 在综合 研究的基础上 编制西藏自治区地质图 1 150 万 岩浆岩图 1 200 万 与构 造图 1 200 万 编著 西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 极大地提高了西藏地质工作 的研究程度 5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地质调查研究概况 九十年代初期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与美 德等国的几十名科 学家一起 分三个阶段联合开展了喜马拉雅 青藏高原深部探测 简称 INDEPTH 项目 在地壳结构与组成 地壳构造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6 二十一世纪地质调查研究概况 2003 年 3 月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院在完成了西藏拉萨幅 1 25 万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 出版了该幅正式区调报告及有关图件 在地层 构造 岩浆岩 变质岩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和突破 系统地总结了测区矿 产资源 为本次地质矿产调查奠定坚实基础 10 图 2 区域研究程度图 表 1 预查区以往区域工作历史见表 编号调查时间成 果 名 称承担单位或项目负责人 11951 1953西藏东部地质矿产调查资料 1 50 万 李璞等 21957西藏高原东部石油地质普查报告 1 100 万 青海石油普查大队 西藏石油普查队 31962拉萨地区路线找煤地质报告 1 100 万 西藏地质局拉萨地质队 41972西藏地区航空磁测结果报告 试验生产 1 50 万 国家计委地质局航空物探大队 902 队 51976 青藏铁路南段 那曲 拉萨 地震基本烈度鉴定报告 1 100 万 国家地震局成都地震大队西藏裂度分队 61974 1979拉萨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1 100 万 西藏地质局综合普查大队 71986 19911 20 万拉萨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西藏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 81982青藏高原东部航空磁测成果报告 1 100 万 地质矿产部航空物探大队 91980 1982中法合作喜马拉雅地质构造与地壳上地幔形成演化研究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 法国科学研究中心 101985青藏高原重力特征及在大陆构造上的涵义西南物探大队 111991青藏高原地质演化中英青藏高原综合地质考察队 1219881 150 万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图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131991 1995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与隆升机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1 肖序常 李廷栋等 142003拉萨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1 25 万 中国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 2 勘查区地质工作情况勘查区地质工作情况 2008 年 重庆地勘局 607 地质队在该区开展了预查工作 通过初步的地质 踏勘和极少量的探槽揭露 取得了一定的找矿效果 2 2 1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江仓矿区 2010 年度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见表 2 表 2 江仓矿区 2009 年度完成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工作量 序号工作项目单位 设计完成 备注 11 5000 地质草测Km25 00仅作路线踏勘 21 2000 岩石剖面测量m3000 3平硐m3150150 4基本分析样件68探槽中样品 5小体重样件40 2 2 2 经费投入情况经费投入情况 矿区以往工作中的经费投入主要包括路线地质踏勘 平硐工程 样品分析 等 累计经费投入约 50 万元 2 2 3 主要地质成果主要地质成果 1 通过相关资料分析 大致了解了预查区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 区域地质 特征 区域成矿背景 矿产信息和成矿远景 2 通过在区内的地质踏勘 大致了解了预查区部分地质及构造特征 矿化 及蚀变特征 通过极少量的探槽工程揭露 初步了解了预查区已发现矿体的地 表分布位置 大致厚度 产状及地表连续性 3 根据样品测试分析及鉴定结果 大致了解了预查区已发现矿体矿石中主 矿产的品位变化特征 为下一步的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了地质依据 4 通过矿区初步的踏勘 追索 在区内发现铜铅锌矿体 1 条 取到了一定 的找矿效果 12 2 2 4 存在的主要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往地质工作基本确定了普查区铁矿床的找矿潜力 但由于以往工作仅限 于简单地表调查 其总体工程控制程度不够 缺乏系统性 对矿体未能了解到 其矿体规模 成因及控矿因素等情况 对其矿石结构 物质组份 矿石的可选 性以及矿床的成因类型未作具体的研究 尚不能对本区的找矿前景做综合评价 因此拟定在该区开展进一步的普查工作 1 3 勘查区地质情况勘查区地质情况 3 1 区域地质概况区域地质概况 3 1 1 地层地层 根据 1 20 万拉萨幅区调报告 普查区位于念青唐古拉西段南麓高山区 见图 3 图 3 区域地质图 2 普查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新近系拉布岗妖群 三叠系上统 侏罗系麦隆岗群 三 叠系中统旦巴孜组 二叠系下统洛巴雄群及第四系 3 1 1 1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 Q Q4 4 主要分布于普查区北部河 沟 谷地带 由砾石 中 细粒砂土 亚砂土 组成 主要为洪积 残坡积 坡麓堆积及高山地带冰川堆积 3 1 1 2新近系拉布岗妖群 新近系拉布岗妖群 NIbNIb 分布于普查区北西部 岩性主要为紫色 灰绿色流纹岩 安分玢岩 安山岩 火山碎屑岩及砂砾岩等 其下与上白垩统为不整合接触 3 1 1 3三叠系上统三叠系上统 侏罗系麦隆岗群 侏罗系麦隆岗群 T T3 3 J J mlml 主要分布于普查区东部 中部 岩性以凝灰质砂岩 石英砂岩夹页岩互层及 灰色泥质灰岩为主 凝灰质砂岩呈黄灰色 黑色 含黄铁矿晶体 局部夹薄层泥灰岩 页岩呈灰黄色 紫红色 叶片状 偶见灰质页岩 灰色泥质灰岩薄 中厚层状 部分 重结晶 常含硅质 见石英岩化及含磁铁矿矽卡岩 北西侧与三叠系中统旦巴日孜组 T2d 地层呈断层接触 南侧与二叠系下统洛巴雄群 P1lb 地层呈断层接触 3 1 1 4三叠系中统旦巴孜组 三叠系中统旦巴孜组 T T2 2d d 分布于测区中部 呈带状北东 南西向展布 岩性为灰白 浅灰色硅质岩 结晶灰岩 绢云板岩 硅质大理岩 安山质角砾岩及安山岩 含砂凝灰岩 凝灰质生 物灰岩 凝灰质砂岩等 东侧 南侧分别与三叠系上统 侏罗系麦隆岗群 T3 J ml 二叠系下统洛巴雄群 P1lb 地层呈断层接触 北侧与燕山晚期花岗岩呈侵入接 触 3 1 1 5二叠系下统洛巴雄群 二叠系下统洛巴雄群 P P1 1lblb 分布于测区南东部 呈带状东西向展布 岩性以灰色 深灰色块状岩和黑色 板岩为主 次为泥质灰岩 黑色含砾板岩 浅灰色块状隐晶质灰岩 紫色原层碎屑灰 岩等 北侧分别与三叠系上统 侏罗系麦隆岗群 T3 J ml 三叠系中统旦巴孜组 T2d 地层呈断层接触 南侧与上白垩统林子宗火山岩组 K2l 上白垩统塔克拉组 T2t 地层呈断层接触或假整合接触 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地层是三叠系中统旦巴日孜组 T2d 及二叠系下统洛巴雄 3 群 P1lb 灰岩层位 3 1 2 构造构造 区域内东西向构造发育 主要有墨竹工卡构造带 却桑北盆地 墨竹工卡复向斜 矿区附近位于墨竹工卡构造带西端墨竹工卡断层组内 却桑北盆地南缘 墨竹工卡复 向斜北翼 主要表现为东西走向逆断层及地层中的断裂构造和小型褶曲 对区内的岩 浆活动和热液流动起主要控制作用 图 4 地质构造略图 4 3 1 3 岩浆岩岩浆岩 3 1 3 1 侵入岩侵入岩 区内侵入岩主要为燕山晚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53 和花岗闪长岩 53 呈小的岩珠 岩墙等形态产出 测区北侧即为花岗岩体 与中三叠统旦巴日孜组地层 呈侵入接触 3 1 3 2 火山岩火山岩 分布范围较广 主要分布于中三叠统旦巴日孜组 上三叠统 侏罗系麦隆岗群 上白垩统林子宗火山岩组及新近系拉布岗群地层中 以基性 中基性岩为主 3 1 4 变质岩变质岩 地质单元上属藏中南变质地区 斯变质地带之林周和郭喀拉日居变质区 以接触 变质作用为主 区域变质和动力变质作用为次 其相应的变质岩岩均有发育 主变质 期为燕山期 喜山早期 区域上的地层仅有上侏罗统 下第三系 变质程度低 岩石层理清晰可见 与原 岩基本一致 区域变质岩类型主要有 1 变质砂泥岩 包括片岩类及板岩 千枚岩类 片岩 类以白垩系叶巴组地层为主 2 变质碳酸盐类 多分布于门中组内 多为大理岩 3 绿片岩 角闪石片岩类 主要有绿泥石片岩 绿帘石片岩 绿帘绿泥片岩 角闪石 片岩等 多见于叶巴组二 三段层位中 区域上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频繁 与围岩接触面积较大 相对发育 变质作用以 众多热点为核心 由开放式接触变质 逐渐演变成区域热流动力变质 由接触变质逐 渐演变成区域变质 该区内与区域变质作用相关的矿产 主要有大理岩 板岩 粘土岩 与接触变质 作用有关的矿产主要有铁 铜 铅 锌及多金属矿等 3 1 5 区域重砂异常概况区域重砂异常概况 预查区区域重砂异常属跃进 甲玛重砂异常带中的墨竹工卡县甲玛铜族 铅族 金复合异常 面积约 98Km2 异常区重砂矿物有钛铁矿 铜族 铅族 闪锌矿 菱锌 矿 金等 25 种 异常总体呈北东 近东西向展布 根据异常分布区内已有的找矿工作 反映 区内矽卡岩化 硅化 黄铁矿化等蚀变发育 而且已发现有铜铅锌等矽卡岩矿 床存在 5 3 1 6 区域矿产概况区域矿产概况 本区处于冈底斯多金属成矿带东段 具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 已知有铅 银 锌 铜 钼等金属矿产及大理岩 石灰岩 凝灰岩 花岗岩等非金属矿产沿近北西 南东 向带状展布 在普查区附近以多金属矿产为主 已知矿床成因尖型主要有斑岩型 矽 卡岩型 如进一步开展面积性找矿工作 针对性投入一定量的中浅部工程评价 加大 地质工作投入和综合研究 为进一步扩大找矿成果将起到积极作用 有希望进一步扩 大找矿成果 6 3 2 勘查区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勘查区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 3 2 1 地层地层 根据以往区域地质工作成果资料 预查区内出露的地层均属白垩系叶巴组 二段 Ky2 另有部分第四系分布 白垩系叶巴组二段 Ky2 大面积分布于预查区北东 其岩性主要包括砂 岩 板岩 薄层灰岩等 岩层一般以板岩 灰岩互层或砂岩夹板岩的形式出露 第四系 Q 主要分布于预查区北东侧的沟谷一带 带状分布 其堆积 物主要是残坡积物 冰积物 冲洪积物等 堆积厚度一般 1 10m 局部厚度达 20m 堆积松散无胶结 3 2 2 构造构造 普查区位于墨竹工卡复向斜西端北翼 F32 东西向主要断裂南侧 却桑断 陷盆地边缘 受区域构造控制 次级断裂十分发育 主要为近东西向断裂和北 东向断裂 受强烈断裂破坏形成多条压性为主的挤压褶断带 断裂多顺层北倾 而褶皱构造轴向亦为东西走向 较开阔 墨竹工卡复向斜西端遭受花岗岩侵入 活动被破坏的更为严重 为矽卡岩型铜 铅锌 铁矿床以及热液型铁矿床的成 矿创造了良好条件 断裂和褶皱构造成矿物质的活化运移和富集提供了空间 3 2 3 岩浆岩岩浆岩 普查区出露的岩浆岩为燕山晚期花岗岩 出露于普查区北西角 与围岩三 叠系中统旦巴日孜组 T2d 呈侵入接触 接触带见矽卡岩 是矿 化 体主要 赋存地段 蚀变矿物主要为钙石榴石 碱性石榴石 3 2 4 变质岩变质岩 普查区接触交代变质作用表现为灰岩的重结晶及大理岩化 围岩蚀变主要 7 有绿泥石化 绢云母化 叶腊石化 石英岩化 大理岩化 矽卡岩化 其中以 石英岩化 大理岩化 矽卡岩化 与铁矿生成关系最为密切 岩体边部矽卡岩 化明显 为成矿作用提供了前提 3 2 5 矿体特征矿体特征 目前已知的矿化蚀变带产于岩体边部矽卡岩化带中 受矽卡岩化带控制且 是矽卡岩化带的一部分 在平面上呈近东西向分布 东西长约 1700m 南北宽 约 15m 矽卡岩中见有脉状 团块状及浸染状磁铁矿 矿物成分 组成矿体的矿石矿物以磁铁矿为主 脉石矿物以矽卡岩矿物石 榴石 绿帘石 绿泥石 石英及方解石为主 局部地段见阳起石化 以这些主 要组分含量的不同 组成以下矿石类型 磁铁矿 钢灰色 铁黑色 条痕黑色 半金属光泽 强磁性 它形 半自 形 含量 5 100 为本区主要矿石类型 但分布广 石榴石 黄褐色 粒状菱型十二面体和四角三入面题集合体 玻璃光泽 分布广 构占全矿石的三分之一 绿帘石 绿褐色 或近黑色 玻璃光泽 硬度大于小刀 分布局限 一般 为浸染状矿石 较富 绿泥石 浅绿色 浅蓝绿色 一组完全解理 玻璃光泽 呈鳞片状集合体 石英 无色 白色 烟灰色它形集合体 贝壳断口 玻璃 油脂光泽 方解石 无色 白色 烟灰色菱面体 玻璃光泽 硬度小于小刀 晶面距 最大 5cm 矿石构造 以条带状和致密块状构造为主 较少有浸染状矿石 矿石结构 类型为半自 它形结构 3 2 6 矿石质量矿石质量 化学成份 据矿体的有用组分的种类极其及含量 普查区仅按铁矿的要求 进行了基本分析 普通分析 中的 Tfe Sfe S P 及部分 Sio2的测定 另外还 8 分析测试了 Cu FeO 没有采集全分析样品 普查区富 中 贫三类矿石都有 贫矿石占绝大多数 富矿数量较少 一 般是致密块状或稠密浸染状 3 2 7 矿化蚀变及找矿标志矿化蚀变及找矿标志 3 2 7 1 蚀变蚀变 普查区接触交代变质作用表现为石英岩化及大理岩化 围岩蚀变主要有石 英岩化 大理岩化 绿泥石化 绢云母化 叶腊石化 其中以石英岩化 大理 岩化 与铁矿生成关系最为密切 在内接触带 花岗岩的石英岩蚀变明显 在 外接触带主要表现为灰岩的大理岩化 磁铁矿主要分布于内 外接触带之间的 过度带 3 2 7 2 矿化矿化 普查区铁矿产于花岗岩与灰岩接触带中 属矽卡岩型铁矿床 根据区域地 质矿产 普查区地质和矿床特征 并结合对比其他研究程度较高 产出地质特 征相近的矿床 初步认为矿区成矿物质来源于大陆地壳的重熔或陆壳的多次花 岗岩化混合岩化和变质作用等一系列复杂地质作用 促使区内成矿元素活化 迁移 富集成矿 3 2 7 3 找矿标志找矿标志 通过矿点预查初步认为 该铁矿床成因属矽卡岩型 本矿床主要的找矿标 志有 1 褐铁矿化带 铁冒 是寻找铁矿产的直接找矿标志 2 花岗岩体的接触带及矽卡岩化带为找矿标志地段 3 花岗岩体与围岩接触带附近岩体中的石英岩化与褐铁矿地段为有利找矿 标志 4 地球物理异常区是有利的找矿地段 3 2 8 矿体成因初步分析及找矿远景评价矿体成因初步分析及找矿远景评价 3 2 8 1 成因成因初步分析初步分析 在利用前人地质 矿产 化探等成果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本次预查工作成 9 果 通过对矿床实际地质特征的综合研究 认为该矿床成矿主要受岩浆活动 围岩 构造三方面因素复合作用的控制 1 岩浆活动控矿 区内黑云母花岗岩与区内成矿显示有一定的成矿专属性 其中 Cu Fe 等微量元素含量普遍较高 岩体作为矿体母岩的可能性大 岩浆活 动对成矿的控制作用不仅表现一定的亲缘关系 而且岩浆活动或侵入体的形成 深度 产出形式等也对成矿构造有一定影响 2 围岩控矿 矿体围岩为灰岩 化学性质活泼 容易分解且物理性质较脆 是决定矽卡岩及矽卡岩矿床形成的重要条件 它不仅影响成矿物质的沉淀 同 时也影响成矿作用形式 矿体规模及矽卡岩和矿石的物质成分 3 构造控矿 构造为成矿作用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容矿场所 起到了导岩 导矿 容矿作用 此外 构造作用在活动过程重产生的构造热液成矿作用提供 了部分热源 进一步活化 淋滤围岩中的有用元素迁移叠加于矿化异常体上 使有用组分更趋富集 在容矿破碎带中形成矿化体 矿体 受后期脆性构造的 叠加改造 矿物颗粒破碎程度加剧 各种裂隙或孔隙更加发育 扩大了容矿空 间 使矿化产生物理聚集作用形成具有工业意义的矿体 总体而言 区内矿体为多种控制因素的综合控制结果 但前述岩浆 围岩 构造三种控矿因素起决定作用 3 2 8 2 找矿远景评价找矿远景评价 根据预查成果推断 矿化有往东 西两侧沿接触带展布方向延伸的趋势 通过进一步工作有望进一步扩大矿床远景 取得找矿突破 矿体主要沿蚀变带 矽卡岩 分布 圈定矽卡岩带及花岗岩岩体的范围是进一步找矿的前景条件 10 4 勘查工作部署勘查工作部署 4 1 总体工作部署总体工作部署 4 1 1 工作部署基本原则工作部署基本原则 根据本次工作目的及任务要求 在面上开展 1 万地质填图的基础上 以矿 化点为重点 每个矿化点布置一条深部探矿工程 辅以地表槽探 按铁矿勘查 规范要求的主要工作内容 进行全面普查地质工作 达到大致查明铁矿矿体的 空间分布 形态特征及矿石质量变化 估算矿区资源量 为进一步地质勘查工 作提供依据 4 1 2 技术路线技术路线 1 根据已有的地质 矿产成果资料 特别是以往预查工作已取得的成果资 料 综合运用地质 化探 探槽工程等技术手段 对矿区开展探矿工作 2 根据本次预查工作主要目的 按照相关规范要求 以矿区内已发现的矿 体地表分布特征为依据 首先完成矿区已发现矿体的地表揭露工作 进一步了 解矿体的地表连续性 同时通过进一步的矿区地质观察和追索 寻找新的铜铅 锌矿体 预测矿区可能的远景资源量 3 按照相关规范要求 对矿区开展初步的地质研究 矿石质量研究及综合 评价 4 1 3 勘查范围勘查范围 勘查范围为矿权登记范围 其地理坐标为 1954 北京坐标系 东经 91 13 30 91 15 00 北纬 29 36 30 29 37 30 转换为 1980 西安坐标系 东经 91 13 26 0412 91 14 56 0436 北纬 29 36 29 5324 29 37 29 5341 11 勘查面积 4 48Km2 勘查区不设具体的勘查网度 但是在工作布置是时要充分考虑后继工作的 衔接 4 1 4 工程施工工程施工 工程施工为探槽工程 根据总体工作部署原则 技术路线及任务要求 本 次预查的工程布置原则是首先对已发现矿体进行稀疏的地表揭露 然后根据地 质填图结果 在矿区可能存在矿 化 体或找矿潜力较大地段 布设少量探槽 工程予以揭露 见附图 01 探槽工程主要用于了解矿体地表的厚度 延伸及品位变化情况 布设时尽 量垂直矿体或矿 化 带 4 1 5 地表地质工作地表地质工作 地表地质工作主要包括寻找 追索预查区矿 化 体 开展预查区初步的 地质研究 矿石质量研究 其中寻找 追索预查区矿 化 体 开展预查区初 步的地质研究主要通过地质填图来完成 矿石质量研究主要是通过岩 矿石取 样和测试鉴定来完成 4 2 年度工作安排年度工作安排 4 2 1 工作安排工作安排 根据总体工作部署 拟定本次预查工作起至时间为 2010 年 11 月 2011 年 11 月 工作周期 1 年 2010 年 11 月 2011 年 12 月 收集前人在该区的地质 矿产 化探 物探 资料 编写 西藏拉萨市白定矿区铅矿预查实施方案 并审查通过 2011 年 2 月 2011 年 8 月 开展矿区 1 5000 地质填图 地化剖面测量 土壤测量 实施探槽工程 采集各类样品 进一步查明区内已发现矿 化 体地 表分布位置 产状 规模 品位等变化情况 同时寻找 发现新的矿 化 体 2011 年 9 月 2011 年 11 月 根据矿区野外工作情况 进行室内资料综合 整理 综合分析和研究矿区地质 矿产特征 西藏拉萨市白定矿区铅矿预查报 告 12 4 2 2 主要实物工作量主要实物工作量 2011 年度设计主要实物工作量详见表 3 表 3 设计主要实物工作量表 工作项目单位工作量备注 1 5000 地质草测Km24 48 1 2000 地化剖面测量Km2 1 5000 土壤测量Km22 槽探m3600 化学样件100 光谱样件100 薄片件20 光片件5 13 5 主要工作方法手段及技术要求主要工作方法手段及技术要求 5 1 方法手段的选择方法手段的选择 5 1 1 根据前人工作成果资料及矿区实际地质情况 首先在矿区开展 1 5000 地质填图 了解矿区地质矿产特征 5 1 2 为了解矿区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在矿区成矿有利地段 开展 1 2000 的 岩石剖面测量 5 1 3 为缩小找矿范围 指导找矿 在矿区矿体分布区及成矿有利地段布设 土壤测网 开展土壤测量 5 1 4 根据以往工作成果资料 开展区内已发现矿体或可能存在矿 化 体 的探槽工程揭露 5 1 5 在工作中采集一定数量的岩石光谱分析样 化学基本分析样 光 薄 片鉴定样等各类样品 5 2 技术要求技术要求 5 2 1 地质填图地质填图 地质填图比例尺为 1 5000 地形底图采用 1 5 万地形图放大到 1 5000 再 经野外实地修正后使用 地质填图为草测 采用穿越法与追索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观测 线距和点 距一般不作严格控制 线距一般 100 米 点距一般 40 60 米 观察重点主要是 地质界线 断裂构造 矿 化 体 蚀变带等 在填图过程中要对重要地质观察点均作侧向追索 并采集一定量的各类岩 矿鉴定及分析样品 标本等 填图精度要求地质体宽度 5 米 地质图上宽度 1 毫 米 就必须表示出来 有特殊意义的地质体可夸大表示 地质填图工作量 4 48 Km2 通过地质填图 大致查明预查区地质背景 岩石组合 接触关系 构造格 局 蚀变特征及矿 化 体地表产状 形态 规模等 大致确定找矿标志 了 解矿石的物质组成 结构构造 矿物共生组合及含量变化特征 初步掌握了矿 区围岩蚀变 范围和矿 化 体的成因类型 地质填图采用 野外地质记录本 记录 记录点位用 GPS 确定 记录格式 14 及记录内容按相关相关规范执行 5 2 2 岩石剖面测量岩石剖面测量 岩石剖面测量比例尺为 1 2000 主要是为了了解预查区矿 化 体 带 及异常分布地段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了解矿体 矿 化 体 带 与该地段 的岩石及构造的关系 剖面的布置一般选择在露头良好 地层层序清楚 接触 关系明了 且有矿 化 体 带 及异常分布的地段 测制方向侧重考虑垂直 化 体 带 构造带走向及异常长轴方向 测制方法采用罗盘定向 测绳量距 GPS 测量剖面起始点的半仪器法测制 在测制过程中首先开展地质测量 在地质测量的过程中同时按不同的地质体采 集有代表性的岩矿石标本及样品 其中岩石采样点距一般 20m 矿化及地质特 征变化较大地段酌情加密 剖面测量采用 野外地质记录本 记录 记录格式及记录内容按相关相关 规范执行 5 2 3 土壤测量土壤测量 本次预查设计土壤测网比例尺为 1 5000 5 2 3 1 预查区土壤测网的布置原则预查区土壤测网的布置原则 1 以区内已发现矿 化 体的分布范围为基本范围 2 根据地质踏勘和地质草测等实测地质资料尽量控制全区矿 化 体 3 测线主体方向垂直于矿 化 体 带 的走向 同时顾及全区重要的控 矿构造展布方向 5 2 3 2 土壤测网位置及布设方法土壤测网位置及布设方法 根据土壤测网的布置原则及区内已发现矿体的分布位置 区内土壤测网布 设 1 处 位于预查区中部 测网控制面积约 2km2 其基线方向 130 测线方 向 40 基本测网密度选择 100 40m 土壤测量采用半仪器法测量 即以罗盘测向 确定测网基线及测线的方向 以 GPS 根据方案中已确定的采样位置定点 确定野外采样位置 5 2 4 探槽工程探槽工程 探槽工程主要用于揭露新鲜基岩 地质界线 矿 化 体 探槽需实地布 置 必须控制矿 化 体上 下界线 探槽揭露到基岩深度一般不小于 0 5m 15 探槽规格根据第四系覆盖厚度而定 但要求槽壁 底必须平整 满足地质编录 和采样的要求 探槽工程工作量 600m3 探槽素描图比例尺为 1 100 采用一壁一底素描 在素描图上 凡厚度 或 宽度 大于 1cm 的地质体均需表示 矿体或重要地质现象小于 1cm 者应适当放 大表示 并加以说明 探槽施工完毕 要及时进行编录 采样 具体编录格式 采样方法和要求按相关规定 规范执行 5 2 5 样品采集及测试样品采集及测试 5 2 5 1 样品采集样品采集 5 2 5 1 1 化学分析样 刻槽取样 均取自探槽工程 样槽规格为 10 宽 3 深 cm 一般取 自槽底 取样时要求连续刻槽 样长一般 1 2m 以不大于矿体厚度为限制 样品采集按矿石不同类型分别进行 并对可能含矿的岩石 矿化带及夹石连续 取样 使取样品能控制矿体 矿化带的顶底板界线 打块取样 主要在地质观察点的岩石露头新鲜面采集 方法为在地质观察 点周围 1m2的范围内打块采集 化学分析样品重量需大于 2Kg 5 2 5 1 2 光谱分析样 目的主要是了解矿区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主要在地化剖面中采集 采用打 块法沿剖面采集 样重大于 250 克 5 2 5 1 3 土壤样 采样层位一般为沉积层 B 或母质层 C 采样深度 10 30cm 取样物质 以砂质土 亚砂土为主 样品原始重均大于 250g 采样点记录沿用 地球化学土壤采样记录卡 并按要求内容逐项规范进行 了填写 5 2 5 2 样品测试样品测试 根据区化异常元素组合特征及已发现矿体的矿石矿物组合特征 矿区样品 测试项目选择如下 基本分析项目 Cu Pb Zn Ag Mo 光谱分析项目 Cu Pb Zn Mo Ag Au W Sn 5 2 5 3 测试质量要求测试质量要求 样品测试由国家或省级认证的有资质单位承担 测试方案及方法由测试单 位自定 但测试方法及测试要求 内 外质量检查等技术要求必须按 地质矿 产实验室质量管理规定 严格执行 16 5 2 6 预查区工程 样品 地质点编号预查区工程 样品 地质点编号 预查区工程及样品编号要统一 不能自相矛盾或相互混淆 同一项目内容 连续编号 具体要求见表 4 表 4 预查区工程 样品统一编号一览表 项目名称地质观察点陈列标本 薄片样 光片样光谱岩石样基本化学分析样探槽工程剖面测量 代号DBbgYHTCP 5 2 7 地质编录 综合整理地质编录 综合整理 野外工作阶段及室内整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严格执行 DZ T0078 93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和 DZ T0079 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 料综合整理 综合研究规定 原始地质编录全部在现场进行 做到及时 准确 客观 齐全 当天的记 录当天整理 及时将野外手图上的内容转绘到清图上 并着墨 发现问题及时 补充 修改完善 所采集的各类样品 标本及时登记 清查 并与有关图件 记录仔细核对 防止样品出现遗漏 重复 错号现象 整理各种原始编录 图件 表格等注意文 图 表相吻合 并及时进行整 理 审核 归类和装订 对转抄的各类分析数据 计算数据应 100 检查 保证 合格率 准确率为 100 在各项原始资料真实可靠 无误的前提下 编制各类 成果图件 并对地质 矿产 物化探的资料进行客观 全面 系统的综合分析 研究 逐步深化认识 为报告编写打下基础 5 2 8 报告编写报告编写 野外各类原始资料经大队和委托单位审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转入报告编写阶 段 报告编写章节 内容参照 DZ T0033 2002 固体矿产勘查 闭坑地质报告编 写规范 DZ T0214 2002 铜 铅 锌 银 镍 钼矿地质勘查规范 GB12719 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等有关规范规定执行 报告 编写内容具体做到 1 以大队 委托单位及技术主管部门验收合格的资料为依据 2 要全面反映设计规定的任务完成情况和取得的新成果 3 所需资料要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有计划地系统收集 逐步积累 4 要立证有据 观点明确 重点突出 文图相符 对于存在的问题应加以 反映 17 5 文字报告要层次清楚 内容简明扼要 以成果解释和工作结论 建议为 重点 所有名词 术语 符号 编号 格式要求确切统一 6 附图目的明确 内容力求完整 系统综合 18 6 经费预算经费预算 6 1 预算编制依据预算编制依据 1 西藏拉萨市白定矿区铅矿预查实施方案设计的实物工作量 2 中国地质调查局关于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和审查要求 试行 的通知 中地调函 2010 88 号 3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 2010 试用 这是确定预算标准的主要依据 4 国土资源部 地调局关于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预算编制与审计补充要 求的通知 中地调 2010 255 号文 5 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 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的通知 财建 2010 174 号 6 1 5 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是确定地形等级 地质复 杂程度和实物工作量的主要依据 7 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及中国地质调查局颁发的地质调查项目管理的其他 有关规定 8 有关地区性劳动 生产 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及人员定额等 西藏自治 区有关的工资标准及政策 6 2 采用的预算标准和测算依据采用的预算标准和测算依据 6 2 1 采用的费用标准采用的费用标准 项目费用预算采用中国地质调查局 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 2010 试用 的标准 标准中缺项的按现行市场价格计算 实物工作量取值依据 西藏拉萨市白定矿区铅矿预查实施方案中的实物工 作量 地区调整系数 预查区属藏中 地势较陡 海拔相对较较高 参照 地质 调查项目预算标准 2010 年试用 地区调整系数界定为 1 9 地质复杂程度 预查区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 受构造影响较大 岩性主要包 括砂岩 粉砂岩 泥岩 火山岩 花岗斑岩 矽卡岩等 岩石类型较多 基岩 露头较少 确定其复杂程度为复杂区 19 困难类别 根据 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 地质调查部分 的规定 按照 地理 地貌 坡度 比高等因素确定工作区地形等级 级为测算依据 6 2 2 预算编制方法预算编制方法 总预算 单位预算标准 总工作量 本年预算 单位预算标准 年度工作量 单位预算标准 预算标准 地区调整系数 6 2 3 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工作项目按工作手段预算表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工作项目按工作手段预算表 根据设计填写各工作项目的工作量与相应的单位预算标准 工作量与单位 预算标准相乘逐项计算费用 地质测量预算标准 1 5 千地质草测预算标准按 类 13246 65 1 9 16358 81 元计算 1 2 千地质剖面草测预算标准按 类 8103 65 1 9 10007 21 元计算 1 2 千岩石剖面测量预算标准按 类 1331 1 9 2528 9 元计算 槽探 土石方 0 3 米预算标准 110 1 9 209 元计算 1 5 千土壤测量按 级地形 10728 1 9 20383 2 元计算 化学分析样 每件分析 5 项 合计单价为 210 元 件 分析的项目和预算标准 见表 5 表 5 化学分析样预算标准明细表 光谱分析样 每件分析 8 项 合计单价为 349 元 件 分析的项目和预算标准 见表 6 表 6 光谱分析样预算标准明细表 其他预算标准完全依照 中国地质调查设计预算标准 进行预算 工地建筑计算方法为不超过年度费用的 5 本次按野外基数的 5 预算 分析项目CuAgPbZnMo 单价 元 4050404040 分析项目CuAuAgWPbSnMoZn 单价 元 4059504040404040 20 2011 年度项目地质调查工作按工作手段预算详见表 7 表 7 地质调查工作项目按工作手段预算表 工作项目名称 西藏拉萨市白定矿区铅矿预查 工 作 量 工作手段技术条 件 计 量 单 位 总工 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市场营销师中级考试模拟题及解析
- 2025年初级客户经理面试指南与模拟题详解
- 环保设施重大危险源清单及控制措施
- 2025年人工智能企业校招面试指南AI技术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六年级语文上册综合素质培养计划
- 2025年品牌策划与管理人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全国知名律所招聘法律事务专员模拟题集
- 2025年体育场馆运营基础知识与技能模拟题集
- 2025年人工智能领域深度学习岗位招聘面试预测题集
- 2025年中级财务会计职称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光伏车棚合同模板
- 《单片机项目化教程(C语言版)(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外研版英语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
- DZT 0447-2023 岩溶塌陷调查规范(1:50000)
- 电子版简易防水合同范本
- 医院传染病防控管理SOP
- 甲状腺健康科普宣传课件
- 消防验收监理评估报告
- 消防维保施工组织方案
- 小额贷款信贷风险管理制度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