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体分析在专业英语精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_第1页
浅谈文体分析在专业英语精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_第2页
浅谈文体分析在专业英语精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_第3页
浅谈文体分析在专业英语精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_第4页
浅谈文体分析在专业英语精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浅谈文体分析在专业英语精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论文关键词:精读教学文体学英语专业 论文摘要:英语专业的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围绕着这些能力开设的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学生能在正确的语言环境下使用得体的英语,运用文体学方法分析精读课教学就有了它的可行性。从语音、词汇、句子三方面来探讨如何在精读教学中应用文体学方法,从而达到改进教学的目的。 一、文体分析运用于大学英语精读教学的理论基础 基础英语课即精读课,该课程在起始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和朗读技巧;通过大量练习,消化并提升中学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使之成为语言交际的实际技能。至于内容的掌握,一般要求学生在懂得语言形式的2 / 9基础上,懂得作者或讲话人在表述事实过程中,对所表述之事实所持的“态度”(attitude) 。(刘世生,XX:11)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病,对学生的要求已不仅仅是语言技能,更主要体现在文本解读和鉴赏上,要特别突出听说读写的全面培养。长期以来我们多采用传统的分析,如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学生缺乏多角度的观察和思考,我们将文体学知识引入到基础教学中,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文体学是一门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文体的学科(秦秀白,2001:5),而“文体”(style)指某种语体的风格特征,既适于某特定语言环境的一整套语言变异形式。文体分析就是在语音、书写、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等各个层面进行的,其重点是分析具有文体意义(stylistic significance)和美学价值的那些语言特征,从那些被“前景化”了的语言特征(fore-grounded features)入手,挖掘作者的语用意图和语用效果,以便达到鉴赏的目的(秦秀白,2001:36)。说得通俗一点,文体分析至少可以帮助我们回答三个问题:(1)What does the text mean? 2) How does the text mean what it means? 3) Why is the text valued as it is?由于篇幅有限,仅从语音、词汇、句子三方面分析如何把文体学理论引入到基础英语教学中去。 3 / 9二、文体分析在大学精读教学中具体的重要作用 1.语音的文体效果 “有些语音或音簇被认为能够扮演意义的角色或者在一定程度上适合于意义的表达,这被称为语音象征,还可以成为语音感觉(phonaesthesia)。 ”(刘世生,XX:75)。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在课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典型语音的使用和所达到的语言效果,分析具有文体意义和美学价值的语言特征,挖掘作者的意图,使学生透彻地理解文章,并学会欣赏甚至模仿作者语言运用的独到之处。举例如下: The cows looked at him, sleepy and surprised。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 13 课) 从修辞手法上看,作者使用了头韵(Alliteration)修辞法,即 sleepy 与 surprised 均以相同的辅音字母开头。表面上写奶牛看起来很困,看到他很吃惊,实际上这也反映4 / 9了他自己的感觉。这种文体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吸引听众或读者的注意力。第 26 段还有一句:“Two strong streams rushing into the pail, frothing and fragrant。 ” 作者再次使用头韵(frothing and fragrant),形容泛着白色泡沫的,香甜的牛奶流入木桶里,以起到突出重点、加深印象的作用,同时又能使人享受到音乐的节奏美。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可以感受到英语语音以音示意,以音动情的表达效果,欣赏到英文作品的音韵美。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语音变化能够产生特殊的效果,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积累有一定“音效”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词汇方面 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是这样定义文体的:“Proper words in proper places make a true definition of style。 ”文体的真正意义就在于把恰当的词用在恰当的地方。由此可见,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词汇的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它受交际内容的限制,并直接影响交际的表达效果。举例如下: 5 / 9They were dreaming of golden beaches and sea tides as the gray, cold spring of New York nanished behind them。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 2 课) 这一句话便简单概括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甚至都包含了人物的精神状态。通过三个形容词 golden,gray, cold 形成对照,衬托出两地完全不同的景象,为向往阳光的年轻人此时的心情做铺垫。golden beaches 表现了年轻人对佛罗里达的向往,恰恰与寒冷的纽约形成对比。在本课的第五段有这样一句话: “After a while, slowly and painfully, he began to tell his story。 ” 三个副词的连续使用则反映了主人公温格对自己过去的不堪回首,对自己能否回家的忐忑不安的心情。在词汇的选择上,作者恰当地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来表达人物的心情与特征。 如果教师引导学生细心揣摩这些文体方法,通过文体学的分析,学生知道了由于文体和语境的不同,同一内容在英语本身的表达上就有不同的方式。用什么方式表达,用什么词表现,都要依据文体的考虑。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鉴赏力,这对他们的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也为学生写出语言得体、文体明晰的文章打下良好基础。 6 / 9其次,在授课过程中,也要让学生了解几种特殊词类的文体功能。例如:俚语的使用可以使语言活泼、生动,增强表现力,同时,让学生多接触一些专业术语,可以使他们在今后政治、经济、文化及科技方面的写作更加符合不同文体的要求。3.句子 句子是表达一个完整概念的基本语言单位,我们在精读课教学中从句法结构和句子排列等方面引导学生得体的采用句子的结构形式,启发学生句子长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文体效果。讲授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 1 课 “Half a Day”的时候,我就引导学生注意,是从一个孩童的角度讲述故事,因此作者运用了符合儿童特点的语言,如简洁的用词和不完整句子的大量运用栩栩如生地勾勒出孩童的心理特征及行为表现,如第三段的 “Why school? What have I done?”。这两句话言简意赅,既体现了我对上学的极端不情愿,也符合孩子的心理,流露出了孩子的单纯。“Why school?”是一个省略句,这种句型在日常交际中很实用。 “What have I done?”这是一个仅用来产生修辞效果的反问句,说话人只是表达自己强烈的不满情绪,不需要听话人给以答复。 7 / 9在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第 8 课 “Were Only Human”中,作者大量使用了修辞性疑问句,并通过这一手段来充分说明作者对一些人使用 “只不过是人”这一借口的态度和驳斥,从而进一步阐述和论证自己的观点,使得文章有理有据,也突出了主要的议题,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如第二段中,“ONLY human? As if ones humanness were a blueprint for instinctive, reflexive reactions to situations, like the rest of the animal kingdom。 ”作者这一反问就是要强调:如果人类只会用这个借口来为自己开脱,人类就像动物界其他生物一样,只会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本能的条件反射,而做不到用意识去支配行动。那样的话,我们就不配“万物之灵”这个称谓了。还如第六段中, “where does our special humanness come in?” 第 10 段中,“what does this mean?”第 13 段中,“But isnt it my turn at life?”以及第 24 段中,“Why does there seem to be such an inner struggle between the concepts of human as instsictive animal and human as an elevalted being of choices?”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一样的。作者不是在对读者进行提问,只是通过这一修辞手段来强调自己的观点,充分说明自己的态度。同时,这样做既突出了文章的主要议题,也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又使得8 / 9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作者还在文中多次使用了排比句式,最典型的在第 28段: “pleasure is an event; happiness is a process. Pleasure is an end point; happiness is the is material; happiness is is self-involved; happiness is outer-and other-involved.” 从文体学句法层面上分析这段文字的表达效果,四个并列的平行结构,使语言简练,结构平衡匀称,声调铿锵有力,意义鲜明突出,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我们不难看出,通过这一句式,作者不但把快乐和幸福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了比较,还进一步阐明了幸福的主题。同时还使得文章读起来有节奏感,更具有说服力。 使学生在欣赏作者追求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并明确暗示道德的行为应该是利他的,并强烈地驳斥了把道德行为当做投资以获取更多回报这一观点。同时也体会到了这些句法形式的妙用。这样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