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检测卷 湘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检测卷 湘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检测卷 湘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检测卷 湘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章末检测卷 湘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末检测卷(四)(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读“世界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没有显示的环境问题是()A生物多样性减少 B耕地沙化C自然资源衰竭 D土壤污染2下列环境问题不是由图中显示的问题引起的是()A沙尘暴 B水土流失C全球气候变暖 D臭氧层破坏答案1.D2.D解析森林减少、土壤退化、湿地减少属于自然资源衰竭,部分树种和鱼类濒临灭绝属于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退化会导致耕地沙化;而土壤污染是人类活动将污染物质排入土壤造成的,图中没有显示。植被破坏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而沙化的土地为沙尘暴提供沙源;植被(尤其是热带雨林)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的大量增加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的主要原因;人类排放的大量氟氯烃等物质上升到平流层后会破坏臭氧层。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34题。3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A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短C黄赤交角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4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答案3.D4.A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03年与1992年相比,格陵兰冰原面积显著变小,这是全球气候变暖引起冰川大量融化的结果。第4题,由于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大量的冰川融水汇入海洋,海平面上升,海洋、陆地间的作用增强,海水对海岸的侵蚀作用加剧。黄梅戏天仙配中唱道“我挑水来你浇园”“你耕田来我织布”。据此完成56题。5材料中歌词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A史前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 D后工业化时期6下列关于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答案5.B6.C解析第5题,戏文描述的是农业文明时期典型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活动。第6题,农业文明时期,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在局部地区出现了生态破坏问题,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在20世纪70年代才提出的。2013年3月22日“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合作”。我国纪念2013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据此完成78题。7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都提高了水价,其目的是()A节约用水 B与国际水价接轨C控制水污染 D增加财政收入8在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修建水库,改造不稳定的径流B进行跨流域调水,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C大力发展节水产业D大量抽取地下水,扩大灌溉面积答案7.A8.D解析第7题,水价是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杠杆,提高水价,可节约用水。第8题,大量抽取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92014年3月23日20:3021:30,“地球一小时”再次来临。“地球一小时”活动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循环性原则A BC D答案C解析“地球一小时”活动旨在通过各国、各地区人们共同行动来保护地球环境,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持续性原则。读图,完成1011题。10图中箭头()A表示秸秆、沼渣和沼液供给养殖业B表示粮食、蔬菜和棉花等供给农户C表示果品、肉和蛋等供给食品加工D表示饲料、花卉和油料等供给市场11该图所示的农业属于()A原始农业 B自给农业C粗放农业 D混合农业答案10.B11.D解析第10题,表示种植业产品变成的饲料提供给养殖业;表示种植业的各种产品提供给农户;表示对种植业产品进行的食品加工;表示养殖业产品提供给市场。由此可知A中沼渣、沼液不属于种植业产品,C中肉和蛋属于养殖业产品,D中饲料、花卉、油料均不属于养殖业产品。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有种植业和养殖业,且在农产品构成中均占有一定的比例,应属于混合农业。读“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某工业园区产业链模式图”,完成1214题。12图中的含义分别为()A粉煤灰、新型建筑材料厂B供气、液化气站C供水、农田灌溉D钢材、轧钢厂13下列说明与图示产业链各环节的联系,相符的是()A冬季高效农业大棚光热可直接利用太阳能B热电厂供电供热保障多晶硅厂的生产C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为热电厂直接冷却的水源D太阳能电池板厂的原料来源于工业园区14该园区采用这种模式发展,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A公平性 B持续性C共同性 D阶段性答案12.A13.B14.B解析第12题,由热电厂指向以及的是生产线,则应该是热电厂的产品或者副产品,可促进资源的再利用。第13题,依据图示产业链可以看出,冬季高效农业大棚光热来源于热电厂的供热;热电厂供电供热保障多晶硅厂的生产;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需经过污水浓度处理设施才能成为热电厂的冷却水源;太阳能电池板厂的原料来源于多晶硅生产厂。第14题,图中模式能将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将可再生资源比如太阳能永续利用,保持发展的持续性。下图是“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的处理系统示意图”,据此回答1516题。15以保护环境和垃圾资源化为目的,将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不属于同一类的是()A玻璃瓶、果皮 B废铜烂铁、破布料C旧报纸、易拉罐 D烂菜叶、果皮16图中方框中的正确处理方法是()A制成有机肥料 B做工业原料C填埋、焚烧或循环利用 D回收处理答案15.A16.A解析第15题,玻璃瓶属于可循环利用垃圾,果皮属于食品垃圾。第16题,食品垃圾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制成有机肥。为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某城市自行车运动协会拟举办以“低碳出行,健康生活,全民健身我先行”为主题的大型自行车骑游活动。据此回答1718题。17关于此活动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提高该城市自行车的使用率B缓解了该城市的交通压力C贯彻人地协调的思想理念D能控制该城市废气的排放18该城市私家车增多后,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噪声污染酸雨加重臭氧层被破坏空气中固体悬浮微粒增多交通堵塞A BC D答案17.C18.B解析第17题,自行车骑游活动既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又减少了碳排放,贯彻了人地协调的思想理念。第18题,制冷设备的大量使用,导致大气中氟利昂增多,从而破坏了臭氧层;交通堵塞是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非环境问题。读“某生态工业园区示意图”,完成 1920题。19据图判断,甲、乙、丙三工厂分别是()A板材厂水泥厂硫酸厂B板材厂硫酸厂水泥厂C水泥厂硫酸厂板材厂D硫酸厂板材厂水泥厂20该生态工业园()A核心生产企业是养鱼场B园区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C制药厂原料可再生D废物均实现了循环利用答案19.B20.C二、综合题(共50分)21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城镇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1)填空回答图中数字处人类开发利用资源不当产生的环境问题。林区过度采伐森林森林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_加剧洪灾。在林区修建旅游设施和道路_水土流失。上游用水量剧增河流径流量_河流净化能力降低。河沙开采过量河床堤岸_河岸后退洪水灾害。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_海水入侵。河流径流量减少、海水入侵河口_航道变浅。(2)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以上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是哪一种?(3)为了使环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图中范围内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答案(1)河湖泥沙淤积砍伐森林减少坍塌地下水位下降淤积(2)人为原因。(3)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图中范围内人类首要的任务是在河流上游的山区或山坡地植树造林。城市地下水不能过量开采或采用,夏季地表水及时回灌,补充地下水,尤其是要保护好水源地和水源林,使河流清水长流,增大河流径流量。解析第(1)题,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冬季盛行偏北风,低温少雨。从这个地理信息可分析得知林区过度采伐森林使地面缺乏植被保护,加上夏季多雨,必然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由于缺乏森林涵养水源,易导致泥沙淤积。图中处属于山坡地,山坡地的森林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如在山坡地修建旅游设施和道路,必然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处由于图中处过度采伐森林,地表水下渗减少,河流的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如果上游用水量剧增,必然导致河流径流量减少。处过量开采河沙,导致河床河堤破坏和塌陷以致后退,造成洪水外溢,引发水灾。处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破坏了地下淡水资源。处河流径流量减少,流速降低,海水入侵,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海水的顶托下,在河口大量沉积,使河流入海航道变浅。第(2)(3)题,以上这些环境问题的形成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随着人口增长,自然资源将迅速耗竭,环境污染将不断加剧,三者的关系曲线被称为“梅托斯模型”,如图甲。材料二绿色消费成为时尚,“绿色产品”的概念是指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对环境都不造成污染。图乙为产品在社会中的一般流程图。(1)图甲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的是_;_;_。(2)根据“梅托斯模型”,人类社会发展到“S”时,将通过_来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3)图乙中字母表示原材料、产品、商品和废品,表示产品的是_(填代号)。(4)从产品在社会中的一般流程可知,最容易对产品造成污染的是_环节。(5)在意大利,人们家里的咖啡壶大多是用回收的可乐罐制成的,请再列举我们身边生活垃圾回收的事例(至少一例)。答案(1)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人口数量(2)减少人口数量(3)b(4)加工制作(5)废纸、废塑料制复合板;有机废料炼油;废包装纸盒造纸;废旧服装纺纱织布等。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2011年8月31日,记者从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认定华林庄园等28家单位为“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优秀示范园区”。示范园区将为加快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发挥更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材料二图甲为“东营市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等高线单位:米),图乙为该地区“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结构示意图”。(1)请描述该地区农业用地的分布状况,这种状况反映了人类在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时,必须遵循_原则。(2)该地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3)为了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该地区农业生产结构最应该做何调整?理由是什么? (4)目前,该地正试点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其生产结构如图乙所示。简述发展生态农业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答案(1)海拔200米以上是林地,海拔200米以下是耕地,地势低平处是水稻田。因地制宜(2)雨热同期;地势平坦;水源近便;土壤肥沃。(3)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规模)。灌溉水源不足。(4)有利于多种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和等高线分析。第(2)题,东营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结合图甲可知该地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第(3)题,东营地区水资源短缺,水稻生长需要消耗大量水源,种植水稻会加剧该地水资源供需矛盾。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应减少甚至取消水稻的种植。第(4)题,图乙所示的生产结构,有利于多种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2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武汉市向社会公布,东西湖区石榴红村等8个村被评为武汉市首批生态村。据介绍,这些村历来重视环保,倡导生态文明,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远近闻名的农家乐旅游景点,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材料二武汉市“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图(1)将下列内容代号填入武汉市“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图的方框中。a科教b景区资源与环境c经济d人口(2)“农家乐”模式是如何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3)“农家乐”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