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制图的基本知识 正确了解和掌握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 特别是尺寸注法 重点掌握 1 点 直线 平面的投影特性 尤其是特殊位置直线与平面的投影特性 2 两点的相对位置及重影点的判别 3 点 直线 平面的相对位置的判断方法及投影特性 直线上的点 平面上的直线 定比定理的应用 第2章点 线 面的投影 4 直线与平面以及两平面相交 求交点或交线 面上取点的方法 利用平面的积聚性求解 通过在面内作辅助线求解 d e 在 ABC内取一点M 并使其到H面V面的距离均为10mm a b c m n c n b a m 平面为特殊位置 求直线MN与平面ABC的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1 2 一般位置直线与特殊位置平面求交点 利用交点的共有性和平面的积聚性 采用直线上取点的方法求解 直线与平面相交 k m n b m n c b a a c 直线为特殊位置 1 2 投影面垂直线与一般位置平面求交点 利用交点的共有性和直线的积聚性 采取平面上取点的方法求解 a b c d e f c f d b e a m n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两特殊位置平面相交 分析交线的空间位置 有时可找出两平面的一个共有点 根据交线的投影特性画出交线的投影 两平面相交 一般位置平面与特殊位置平面相交 可利用特殊位置平面的积聚性找出两平面的两个共有点 求出交线 c d e f a b a b c d e f 互交 c d e f a b a b c d e f 互交 第3章体的投影 重点掌握 一 基本体的三视图画法及面上找点的方法 平面体表面找点 利用平面上找点的方法 圆柱体表面找点 利用投影的积聚性 圆锥体表面找点 用辅助线法和辅助圆法 球体表面找点 用辅助圆法 第4章立体表面的交线 4 1立体表面的截交线 截交线的性质 是一封闭的平面多边形 截交线的形状取决于被截立体的形状及截平面与立体的相对位置 截交线的投影的形状取决于截平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截交线是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共有线 求截交线的两种方法 求各棱线与截平面的交点 棱线法 求各棱面与截平面的交线 棱面法 求截交线的步骤 截平面与体的相对位置 截平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确定截交线的投影特性 确定截交线的形状 空间及投影分析 画出截交线的投影 分别求出截平面与棱面的交线 并连接成多边形 一 平面体表面的截交线 截交线的每条边是截平面与棱面的交线 截交线是一个由直线组成的封闭的平面多边形 求四棱锥被截切后的俯视图和左视图 二 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 求平面与回转体的截交线的一般步骤 空间及投影分析 分析回转体的形状以及截平面与回转体轴线的相对位置 以便确定截交线的形状 分析截平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明确截交线的投影特性 如积聚性 类似性等 找出截交线的已知投影 予见未知投影 画出截交线的投影 当截交线的投影为非圆曲线时 其作图步骤为 将各点光滑地连接起来 并判断截交线的可见性 先找特殊点 补充中间点 圆柱体表面的截交线 截平面与圆柱面的交线的形状取决于截平面与圆柱轴线的相对位置 垂直 圆 椭圆 平行 两平行直线 倾斜 求左视图 圆锥体表面的截交线 过锥顶 两相交直线 圆 椭圆 抛物线 双曲线 根据截平面与圆锥轴线的相对位置不同 截平面与圆锥面的交线有五种形状 求圆锥被截切后的水平及侧面投影 1 2 1 2 1 2 3 平面与球相交 平面截切球时 不论截平面的位置如何 截交线的形状均为圆 该圆的直径大小与截平面到球心的距离有关 但由于截平面相对于投影面的位置不同 截交线投影的形状也不同 4 平面与组合回转体相交 有的机件是由组合回转体截切而成的 在求作其截交线时 应先分析组合回转体由哪些基本回转体组成及其连接关系 然后分别求出这些基本回转体的截交线 并依次将其连接就是所求组合回转面的截交线投影 4 2立体表面的相贯线 相贯线的主要性质 求相贯线的作图实质是找出相贯的两立体表面的若干共有点的投影 共有性 表面性 相贯线位于两立体的表面上 相贯线是两立体表面的共有线 封闭性 相贯线一般是封闭的空间折线 通常由直线和曲线组成 或空间曲线 求相贯线的基本方法 解题过程 空间分析 投影分析 是否有积聚性投影 找出相贯线的已知投影 预见未知投影 从而选择解题方法 面上找点法 辅助平面法 分析相交两立体的表面形状 形体大小及相对位置 预见交线的形状 特殊点包括 最上点 最下点 最左点 最右点 最前点 最后点 轮廓线上的点等 作图 找点 连线 检查 加深 尤其注意检查回转体轮廓素线的投影 当相贯线的投影为非圆曲线时 其作图步骤为 先找特殊点 补充若干中间点 相贯线是由若干段平面曲线或直线组成的空间折线 每一段是平面体的棱面与回转体表面的交线 一 平面体与回转体相贯 求相贯线的步骤 分析各棱面与回转体表面的相对位置 从而确定交线的形状 求出各棱面与回转体表面的截交线 连接各段交线 并判断可见性 求交线的实质是求各棱面与回转面的截交线 相贯线一般为光滑封闭的空间曲线 它是两回转体表面的共有线 二 回转体与回转体相贯 作图方法 表面取点法 辅助平面法 先找特殊点 作图过程 补充中间点 确定交线的弯曲趋势 确定交线的范围 四 两圆柱体相贯 相贯线的产生 求相贯线的方法 相贯线的形状及投影 外表面与外表面相交 外表面与内表面相交 内表面与内表面相交 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积聚性表面取点 也可用辅助平面法 相贯线为光滑封闭的空间曲线 当两圆柱正交 小圆柱穿大圆柱时 相贯线在非积聚性投影上总是向大圆柱里弯曲 当两圆柱直径相等时 相贯线在空间为两个椭圆 其投影变为直线 在两体相交区域内不应有圆柱体轮廓线的投影 补全主视图 外形交线 两外表面相贯 一内表面和一外表面相贯 内形交线 两内表面相贯 圆柱与圆锥相贯 辅助平面法 根据三面共点的原理 利用辅助平面求出两回转体表面上的若干共有点 从而画出相贯线的投影 作图步骤 辅助平面的选择原则 使辅助平面与两回转体表面的交线的投影简单易画 例如直线或圆 一般选择投影面平行面 作辅助平面与相贯的两立体相交 分别求出辅助平面与相贯的两立体表面的交线 求出交线的交点 即相贯线上的点 圆柱与圆锥相贯 求其相贯线的投影 假想用水平面P截切立体 P面与圆柱面的交线为两条直线 与圆锥面的交线为圆 圆与两直线的交点即为相贯线上的点 圆柱与圆锥相贯 求其相贯线的投影 解题步骤 求特殊点 用辅助平面法求中间点 光滑连接各点 五 多体相贯 每个局部都是两体相贯 首先分析它是由哪些基本体组成的 然后两两进行相贯线的分析与作图 第5章组合体 主要掌握阅读基本立体和组合体的视图 及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考查形式为 由二求三 补视图 看图的基本方法 形体分析法 用 分线框 对投影 的方法分析出组合体由几部分组成 从特征视图入手 想象出各部分的形状 相对位置关系及组合方式 最后综合想象出整体形状 线面分析法 用 分线框 对投影 的方法分析物体各表面的形状 从而想象出物体的整体形状 看图的步骤 抓特征分解形体 以主视图为主 配合其它视图 找出反映物体特征较多的视图 从图上将物体分解成几部分 对投影确定形体 利用 三等 关系 划分出每一部分的三个投影 想象出它们的形状 面形分析攻难点 当形体由切割方式形成时 常采用面形分析法对形体主要表面的形状进行分析 进而准确地想象出形体的形状 综合起来想整体 抓住位置特征视图 分析各部分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综合起来想象出物体的整体形状 利用局部孔和槽分解形体 例1 求作俯视图 图样中的尺寸 以毫米为单位时 不需标注单位 如采用其它单位时 则必须注明相应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如20cm 图中所注尺寸为零件完工后的尺寸 否则应另加说明 一 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 尺寸数值为机件的真实大小 与绘图比例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尺寸注法 GB T16675 2 1996 每个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 并应标注在最能清晰地反映该结构特征的视图上 标注尺寸时 应尽量使用符号和缩写词 6 若图样中的尺寸全部相同或某个尺寸和公差占多数时 可在图样空白处作总的说明 如 全部倒角C1 其余圆角R4 等 7 同一要素的尺寸应尽可能集中标注 如多个相同孔的直径 8 尽可能避免在不可见的轮廓线 虚线 上标注尺寸 错误分析 标注尺寸的基本要求 正确 完全 要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将确定组合体各部分形状大小及相对位置的尺寸标注完全 不遗漏 不重复 清晰 尺寸布置要整齐 清晰 便于阅读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合理 所注尺寸既能保证设计要求 又能使加工 装配 测量方便 将组合体分解为若干个基本体和简单体 在形体分析的基础上标注三类尺寸 定形尺寸 确定各基本体形状和大小的尺寸 定位尺寸 确定各基本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尺寸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方法 基本方法 形体分析法 总体尺寸 物体长 宽 高三个方向的最大尺寸 要标注定位尺寸 必须先选定尺寸基准 物体有长 宽 高三个方向的尺寸 每个方向至少要有一个基准 通常以物体的底面 端面 对称面和轴线作为基准 标注定形 定位尺寸时应注意的问题 基本体被平面截切时 要标注基本体的定形尺寸和截平面的定位尺寸 注意 不能在截交线上直接注尺寸 注意 不能在相贯线上直接注尺寸 当体的表面具有相贯线时 应标注产生相贯线的两基本体的定形 定位尺寸 对称结构的尺寸不能只注一半 错误 正确 三 组合体的总体尺寸 总体尺寸有时可能就是某形体的定形或定位尺寸 这时不再注出 当标注总体尺寸后出现多余尺寸时 需作调整 避免出现封闭尺寸链 有多余尺寸 调整 当组合体的某一方向具有回转结构时 由于注出了定形 定位尺寸 该方向的总体尺寸不再注出 四 尺寸的清晰标注 应尽量标注在视图外面 以免尺寸线 尺寸数字与视图的轮廓线相交 好 不好 2 同心圆柱的直径尺寸 最好注在非圆的视图上 好 不好 相互平行的尺寸 应按大小顺序排列 小尺寸在内 大尺寸在外 好 不好 第6章机件图样的画法 重点掌握各种视图 剖视图 断面图的画法 题型 选择正确的断面图 已知两个视图 按要求画剖视图 6 2剖视图 剖视图的形成 假想用一剖切面将机件剖开 移去剖切面和观察者之间的部分 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 并在剖面区域内画上剖面符号 2 剖视图的标注 标注内容 剖切线 指示剖切面的位置 细单点长画线 一般情况下可省略 剖切符号 剖视图的名称 表示剖切面起 迄和转折位置及投射方向 剖视图按基本视图关系配置时 可省略箭头 当单一剖切面通过机件的对称 或基本对称 平面 且剖视图按基本视图关系配置时 可不标注 下列情况可省略标注 4 画剖视图的注意事项 剖切平面的选择 通过机件的对称面或轴线且平行或垂直于投影面 剖切是一种假想 其它视图仍应完整画出 并可取剖视 剖切面后方的可见部分要全部画出 在剖视图上已经表达清楚的结构 在其它视图上此部分结构的投影为虚线时 其虚线省略不画 但没有表示清楚的结构 允许画少量虚线 不需在剖面区域中表示材料的类别时 剖面符号可采用通用剖面线表示 通用剖面线为细实线 最好与图形的主要轮廓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45 角 同一物体的各个剖面区域 其剖面线画法应一致 当画出的剖面线与图形的主要轮廓线或剖面区域的轴线平行时 该图形的剖面线应画成与水平成30 或60 角 但其倾斜方向与其他图形的剖面线一致 剖面线间隔一般为2 6mm 1 全剖视 用剖切面完全地剖开物体所得的剖视图 外形较简单 内形较复杂 而图形又不对称时 适用范围 二 剖视的种类及适用条件 剖切符号 剖视图的名称 A A A A 表示剖切面起 迄和转折位置及投射方向 剖视图按基本视图关系配置时 可省略箭头 当单一剖切面通过机件的对称 或基本对称 平面 且剖视图按基本视图关系配置时 可不标注 下列情况可省略标注 半剖视 适用范围 内 外形都需要表达 而形状又对称或基本对称时 画半剖视图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1 半剖视图中 因机件的内部形状已由半个剖视图表达清楚 所以在不剖的半个外形视图中 表达内部形状的虚线 应省去不画 2 画半剖视视图 不影响其他视图的完整性 3 半剖视图中间应画细点划线 不应画成粗实线 4 半剖视图中剖视部分的位置通常按以下原则配置 主视图和左视图中位于对称线右侧 俯视图中位于对称线下方 5 半剖视图的标注方法与全剖视图的标注方法相同 3 局部剖 适用范围 局部剖是一种较灵活的表示方法 适用范围较广 只有局部内形需要剖切表示 而又不宜采用全剖视时 当不对称机件的内 外形都需要表达时 当对称机件的轮廓线与中心线重合 不宜采用半剖视时 实心杆上有孔 槽时 应采用局部剖视 5 表达机件底板 凸缘上的小孔等结构 画局部剖应注意的问题 波浪线不能与图上的其它图线重合 错误 正确 波浪线不能穿空而过 也不能超出视图的轮廓线 错误 正确 错误 正确 当被剖结构为回转体时 允许将其中心线作局部剖的分界线 在一个视图中 局部剖的数量不宜过多 三 剖切平面的种类 1 单一剖切平面 平行于某一基本投影面 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 投影面垂直面 标注方法 适用范围 当机件具有倾斜部分 同时这部分内形和外形都需表达时 此剖视可按斜视图的配置方式配置 一组相互平行的剖切平面 A A A A A A 标注方法 适用范围 当机件上的孔 槽及空腔等内部结构不在同一平面内时 A A B B 应注意的问题 两剖切平面的转折处不应与图上的轮廓线重合 在剖视图上不应在转折处画线 在剖视图内不能出现不完整要素 当两个要素在图形上有公共对称中心线或轴线时 可以对称中心线或轴线为界各画一半 两相交的剖切平面 A A A A A 标注方法 适用范围 当机件的内部结构形状用一个剖切平面剖切不能表达完全 且机件又具有回转轴时 应注意的问题 两剖切面的交线一般应与机件的轴线重合 应按 先剖切后旋转 的方法绘制剖视图 错误 位于剖切平面后且与所表达的结构关系不甚密切的结构 或一起旋转容易引起误解的结构 一般仍按原来的位置投射 位于剖切平面后 与被切结构有直接联系且密切相关的结构 或不一起旋转难以表达的结构 应 先旋转后投射 正确 错误 当剖切后产生不完整要素时 该部分按不剖绘制 一 断面图的概念 假想用剖切面将物体的某处切断 只画出该剖切面与物体接触部分 剖面区域 的图形 二 断面图的种类 移出断面 重合断面 6 3断面图 剖切平面通过回转面形成的孔或凹坑的轴线时应按剖视画 移出断面图 画在视图之外 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 配置在剖切线的延长线上或其他适当的位置 画法 注意事项 当剖切平面通过非圆孔 会导致完全分离的两个断面时 这些结构也应按剖视画 正确 错误 用两个或多个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切得出的移出断面 中间一般应断开 有时为了得到完整的断面图 也允许中间不断开 移出断面的标注方法 配置在剖切符号延长线上的不对称的移出断面 或按投影关系配置的对称的移出断面 可省略字母 配置在其他位置的的对称的移出断面图 可省略箭头 标注内容与剖视图相同 配置在剖切线的延长线上的对称的移出断面 可省略标注 重合断面图 画在视图之内 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制 画法 当视图中的轮廓线与断面图的图线重合时 视图中的轮廓线仍应连续画出 标注方法 配置在剖切线上的不对称的重合断面图 可省略字母 对称的重合断面图 可不标注 一 肋板的画法 正确 错误 6 4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 六 圆柱体上因钻小孔 铣键槽等出现的交线允许省略 但必须有其他视图清楚地表示了孔 槽的形状 8 1螺纹画法及标注 螺纹的标注 螺纹标记中各代号的意义 联接螺纹 传动螺纹 M G Tr B 是最常用的联接螺纹 用于细小的精密或薄壁零件 用于水管 油管 气管等薄壁管子上 用于管路的联接 用于各种机床的丝杠 做传动用 只能传递单方向的动力 常用的几种螺纹的特征代号及用途 牙顶用粗实线表示 外螺纹的大径线 内螺纹的小径线 牙底用细实线表示 外螺纹的小径线 内螺纹的大径线 在投影为圆的视图上 表示牙底的细实线圆只画约3 4圈 螺纹终止线用粗实线表示 当需要表示螺纹收尾时 螺尾部分的牙底线与轴线成30 不管是内螺纹还是外螺纹 其剖视图或断面图上的剖面线都必须画到粗实线 三 螺纹的规定画法 外螺纹画法 外螺纹剖视画法 内螺纹画法 不穿通螺纹孔的画法 容易出错的地方 钻孔 攻丝 D 螺纹小径 螺纹局部结构的画法与标注 倒角 退刀槽 螺尾 螺尾 只在有要求时才画 不需标注 螺纹牙型的表示 重合画法 移出局部放大 螺纹相贯的画法 螺纹相贯时 只在钻孔与钻孔相交处画出相贯线 A A 螺纹连接的画法 画图要点 大径线和大径线对齐 小径线和小径线对齐 旋合部分按外螺纹画 其余部分按各自的规定画 按不剖画 内 外螺纹剖面线方向相反 四 螺纹的标注 标注的基本格式 特征代号 公称直径 导程 P螺距 旋向 公差带代号 旋合长度代号 粗牙螺纹不标注螺距 旋合长度为中等时 N 可省略 右旋螺纹不用标注旋向 左旋时则标注LH 公差带代号应按顺序标注中径 顶径公差带代号 标注示例 M20 2LH 5g6g S 例1 例2 Tr40 14 P7 7H L 右旋 M20 2 标注方法 M20 7H G1 记住 尺寸界线应从大径引出 注 G右面的数字不是管螺纹的大径 而是它的尺寸代号 第9章零件图 重点掌握表面粗糙度代号的意义以及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重点掌握极限与配合部分 给定一个零件图 会识读零件图 并回答问题 9 4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与技术要求 1 加工制造零件所需的全部尺寸 2 零件表面的粗糙度要求 有关零件在加工 检验过程中应达到的其他一些技术指标 如材料的热处理要求等 通常作为技术要求写在标题栏上方的空白处 在零件图上需标注如下内容 尺寸公差和形状位置公差 尺寸标注必须合理 所谓合理就是标注尺寸时 既要满足设计要求又要符合加工测量等工艺要求 一 正确地选择基准 设计基准 工艺基准 用以确定零件在部件中的位置的基准 用以确定零件在加工或测量时的基准 主要尺寸指影响产品性能 工作精度和配合的尺寸 非主要尺寸指非配合的直径 长度 外轮廓尺寸等 正确 错误 二 主要的尺寸应直接注出 三 应尽量符合加工顺序 加工顺序 a 合理 b 不合理 1 车4 15退刀槽 2 车 20外圆及倒角 四 应考虑测量方便 好 不好 五 同一个方向只能有一个非加工面与加工面联系 A 加工面 B C D 非加工面 合理 不合理 9 5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四 表面粗糙度代 符 号及其注法 表面粗糙度代号 表面粗糙度代号 表面粗糙度符号 表面粗糙度参数 其它有关规定 表面粗糙度符号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车 铣 刨 钻 磨等 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如铸 锻 冲压等 横线上用于标注有关参数和说明 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表面粗糙度参数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单位是 m 注写Ra时 只写数值 注写Rz时 应同时注出Rz和数值 例如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 Ra的上限值为3 2 m 只注一个值时 表示为上限值 注两个值时 表示为上限值和下限值 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 Ra的上限值为3 2 m 下限值为1 6 m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 Rz的上限值为3 2 m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Ra的上限值为3 2 m 加工方法为铣制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Ra的最大值为3 2 m 最小值为1 6 m 说明 当标注上限值或上限值与下限值时 允许实测值中有16 的测值超差 当不允许任何实测值超差时 应在参数值的右侧加注max或同时标注max和min 例如 表面粗糙度代 符号 在图样上的注法 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只注一次粗糙度代号 且应注在可见轮廓线 尺寸界线 引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 并尽可能靠近有关尺寸线 当零件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粗糙度要求时 对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代 符 号 可统一标注在图样的右上角 并加注 其余 两字 所注代号和文字大小是图样上其它表面所注代号和文字的1 4倍 例如 在不同方向的表面上标注时 代号中的数字及符号的方向必须下图的规定标注 代号中的数字方向应与尺寸数字的方向一致 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表面 9 6极限与配合 基本尺寸 实际尺寸 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零件合格的条件 最大极限尺寸 实际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零件制成后实际测得的尺寸 允许零件实际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 允许实际尺寸的最大值 允许实际尺寸的最小值 基本尺寸 实际尺寸 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设计时确定的尺寸 尺寸偏差和尺寸公差 上偏差 最大极限尺寸 基本尺寸 下偏差 最小极限尺寸 基本尺寸 代号 孔为ES轴为es 代号 孔为EI轴为ei 尺寸公差 简称公差 允许实际尺寸的变动量 公差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上偏差 下偏差 例 50 0 008 上偏差 50 008 50 0 008 下偏差 49 992 50 0 008 公差 0 008 0 008 0 016 偏差可正可负 公差恒为正 公差带由 公差带大小 和 公差带位置 两个要素组成 在国标中 大小由 标准公差 确定 位置由 基本偏差 确定 图中零线是表示基本尺寸 正偏差位于零线的上方 负偏差位于零线的下方 0 2 公差带和公差带图 基本尺寸 为了便于分析 一般将尺寸公差与基本尺寸的关系 按放大比例画成简图 称为公差带图 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平行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称为公差带 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 标准公差 用以确定公差带的大小 国家标准共规定了20个等级 即 IT01 IT0 IT1 IT18 标准公差的数值由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确定 基本偏差 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代号 孔用大写字母 轴用小写字母表示 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上方时 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 当公差带位于零线下方时 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 在26个字母中除去易与其它含义混淆的I L O Q W i l o q w 5个字母外 采用21个 再加上用两个字母CD EF FG ZA ZB ZC JS cd ef fg za zb zc js 表示的7个 共有28个代号 即孔和轴各有28个基本偏差 基本偏差系列 基本偏差系列确定了孔和轴的公差带位置 3 公差带代号 公差带代号组成 基本偏差代号 如 H f 标准公差等级代号如 8 7 如 H8f7 孔的基本偏差代号 孔的标准公差等级代号 轴的标准公差等级代号 轴的基本偏差代号 公差带的位置由基本偏差决定 公差带的大小由标准公差等级决定 为什么 例1 25n6的含义是 基本尺寸为 25 公差等级为6级 基本偏差为n的轴的公差带 配合 配合的概念 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的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间隙或过盈 孔的实际尺寸 轴的实际尺寸 0间隙 0过盈 配合的种类 间隙配合 具有间隙 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 的配合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 过盈配合 具有过盈 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 的配合 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 过渡配合 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 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 配合的基准制 基孔制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 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不同配合的制度 基准孔 间隙配合 过渡配合 过盈配合 公差带图 基准孔的基本偏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尿常规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纸质图书出版与全球发行权许可协议
- 2025年智能化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战略咨询合作协议
- 2025年绿色低碳型仓储租赁安全协议及环境监测服务
- 2025年新型环保节能建筑保温层施工及维护保养服务合同
- 2025年度高端食品级纸盒包装盒定制采购合同
- 2025年高端餐饮酒店食材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新型医药产品生产基地入驻合作框架协议
- 2025年专业车辆运输租赁及城乡配送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公路运输企业安全培训及应急处理服务合同
- 高速公路服务区升级转型商业计划书
- 数学原来这么有趣
- 常见行政案件笔录模版
- 手术室甲状腺切除术手术配合护理查房
- 国家电网电力中级职称考试题
- 数据库设计规范说明
- 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规则
- 肾内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2版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2-2023学年小升初数学自主招生备考卷含答案
- 2023年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春季校园招聘50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地质勘查钻探岩矿心管理通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