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大气2.7 大气环境保护 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温室气体的种类,导致全球气温上升的原因及危害。2.了解大气臭氧总量减少的原因、产生的危害和保护臭氧层的措施。3.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了解我国主要的酸雨分布区以及防治酸雨的主要措施。能力目标联系实际,调查当地大气污染情况,提出防治措施。德育目标懂得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球合作,规划和控制各种影响大气环境的人类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环保意识和行为规范。教学重点1.大气环境问题的危害。2.大气环境保护的措施。教学难点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教学方法1.收集报刊新闻资料,分析总结大气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2.采用提问、总结、归纳等方法,了解和掌握本节内容。3.补充大量事实,以事实服人。教具准备投影仪、影视、图片、新闻资料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多,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人类各种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全球合作,规划和控制各种影响大气环境的人类活动,保护大气环境,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各国公民的共识。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探讨和学习。讲授新课2.7大气环境保护(板书)(投影)漫画欣赏:“地球出汗了”(讨论)地球为什么出汗了?一、全球变暖(板书)(讨论)1.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总结)气候变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大家知道,自然界有其自身运动变化的规律,比如气候一直处在冷暖交替的变化之中,这在前面已经学习过。人类活动不能改变自然规律,但是能够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所以,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是温室气体增多。(讨论)2.温室气候有哪些种类?(学生总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等。(阅读材料)材料一:根据1958年以来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直接监测表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不断增加,而且呈越来越快的趋势。(讨论)3.为什么二氧化碳浓度在不断增加?(总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原因:(1)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2)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讨论)4.温室气体增多,全球变暖,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学生阅读讨论)(教师总结)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影响。首先,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从而对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其次,全球变暖会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讨论)5.我们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呢?(总结)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世界很多国家一方面在研究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另一方面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通过以上的讨论、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以下关系:(投影演示)补充材料1:据科学家们估计,到21世纪中叶,地球表面温度将升高1.54.5,海平面将因海水膨胀和两极冰雪消融而上升20165厘米。海水的上涨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人口稠密的沿海城市会被海水淹没,像上海、威尼斯、曼谷、纽约等海滨城市以及地势低洼的孟加拉国、荷兰等国遭受灭顶之灾。海面上升,海岸线便退缩,大片陆地被淹没,这将使5000万以上的人口无家可归,成为生态难民。补充材料2:图瓦卢被迫全国移民图瓦卢是南太平洋上一个美丽的岛国,人口1.2万,面积26平方千米,由9个环形珊瑚小岛组成,该国经济以农业为主,渔业资源丰富,由于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岛礁被淹,图瓦卢人被迫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园,举国外迁新西兰。专家指出,这是有史以来海平面上涨达到可计算数量,并迫使人类大规模移民的一次环境大事。图瓦卢将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民迁移的国家,但这绝不是惟一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这值得我们深思。下面我们再来学习臭氧层与大气环境的关系:(阅读材料)材料二: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全球臭氧总量大致下降了3%。南极附近臭氧量减少尤为严重,出现了“南极臭氧洞”。(承转)接下来学习“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二、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板书)(活动)学生阅读,教师指导图2.29“南极臭氧洞”。(阅读材料)材料三:自1985年发现“臭氧洞”以来,到1987年它变得既宽又深,1988年虽然有所缓解,但1989年以后到90年代的前几年里,每年南半球春季都出现很强的“臭氧洞”,1994年到1996年南极臭氧洞还在扩大。最近,从安装在俄罗斯和美国卫星上的探测器发回的数据获悉,“南极臭氧洞”面积已达2400平方千米,最薄处只有100多布森单位(100dobson),相当于1毫米厚度。我国科学家近来也发现,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空也存在臭氧浓度的大幅度下降现象。(提问)臭氧为什么会减少?臭氧层破坏会造成什么危害?我们应如何去保护臭氧层?(讨论)(总结)1.平流层臭氧量减少的原因:(1)受太阳活动等自然因子的影响;(2)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消费和排放方面。2.危害:(1)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皮肤癌、白内障患者增多);(2)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3.保护:全球合作保护臭氧层。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的制冷系统。下面我们通过投影演示,再了解臭氧层破坏及其危害:(投影演示)补充材料3:氟氯烃破坏臭氧的过程及危害:各种制冷设备排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如CCl2F2)是一种非常稳定的气体,它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空气,几乎不跟任何物质反应,能长时间存在于对流层中,随大气的运动,进入平流层。而平流层中含有大量的臭氧(O3)。在太阳紫外线的照射下,氟氯烃就会分解产生氯游离基Cl,氯游离基与臭氧分子作用,生成氧化氯游离基ClO。氧化氯游离基和氧分子(O2)消耗掉臭氧,进而氧化氯游离基再与臭氧分子作用生成氯游离基,其反应如下:以上反应,氯游离基不断产生,又不断与臭氧分子作用,反复循环,周而复始,一个氟氯烃分子可以消耗掉成千上万个臭氧分子。臭氧层一旦遭破坏,大量紫外线就长驱直入到达地面,导致人类皮肤癌、白内障发病率增大,并抑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农作物受害减产,影响粮食生产和食品供应;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加速建筑物涂层、包装材料、塑料制品等老化;加速全球气候变暖等。目前,惟一的“补天术”就是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的物质排放,积极研究新型制冷设备。下面请同学们再看一则材料:(阅读材料)材料四:在美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70%,氮氧化物的30%,来自发电厂,移动源(运输工具等)也是氮氧化物的重要源地,总的来看,每年排放量超过2000万吨。(承转)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就会导致酸雨无形的杀手的形成。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探讨这个内容。三、酸雨危害与防治(板书)(学生阅读课文回答)1.什么是酸雨?(一般把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2.我国酸雨类型是什么?如何分布的?(总结)结合图2.31,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我国东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成为酸雨区,南方还出现了大片的pH小于4.5的重酸雨区。(阅读材料)材料五:酸雨影响某些敏感的水体;森林退化(损害到树的生长,特别是对高海拔的云杉树影响更大);对森林土坝有影响,敏感土壤由于受到酸雨长期的腐蚀,森林土壤中原有的植物营养受到严重的破坏,对未来森林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腐蚀物体,如损坏建筑物结构和其上涂的油漆等,酸化合物干沉降还对汽车等金属构造物进行腐蚀,造成了这些物体的社会价值严重降低,并导致维修费用大大增加。据上述材料并联系课本图2.30“雨中垂钓”,回答以下问题。1.酸雨是怎样形成的?2.酸雨会造成哪些危害?3.如何防治?(学生讨论总结)成因:由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所致。危害: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甚至大量死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化古迹;危及人体健康。防治措施:最根本的途径是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有效措施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请同学们再看下面的演示过程,进一步了解酸雨的成因、造成的危害及其解决措施。(投影)补充材料4:我国的酸雨多属“燃煤型”,即燃烧煤炭排放的SO2而形成的硫酸型酸雨。我国的酸雨覆盖面积已超过国土面积的30%。据国家环保局1998年的环境公报资料显示:我国酸雨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其中重庆、贵阳等城市最为严重。据初步调查统计,四川盆地受酸雨危害的森林面积约28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32%,贵州受害森林面积约14万公顷,仅西南地区由于酸雨造成生产力下降,共损失木材630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30亿元。对南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玩具采购合同追加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设施PPP项目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OEM化妆品原料供应与OEM加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M100燃料油市场拓展与销售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地铁隧道伸缩缝专项修复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机密保护协议217号修订版
- 二零二五年度保密完整协议:绿色产业技术保密
- 2025版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与维护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SPF猪饲养费项目养殖基地养殖废弃物回收合同
- 云南行测考试试卷及答案2024
- T/CGAS 026.1-2023瓶装液化石油气管理规范第1部分:安全管理
- T/CEMIA 004-2018光伏单晶硅生长用石英坩埚
- 2025年数字化营销考试试卷及答案的建议
- 陕投集团招聘笔试题库2025
- 辽宁省文体旅集团所属两家企业招聘笔试题库2025
- DB3205T 1174-2025学龄儿童青少年视力筛查及建档规范
- 公考宪法知识试题及答案
- 宝马购车合同协议
- 安全培训合同协议
- 七年级下科学 第二章 第5节 用化学式表示物质 易错点培优练习(含答案)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考题库及答案(共五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