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强化作业3 正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含解析).doc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强化作业3 正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含解析).doc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强化作业3 正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含解析).doc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强化作业3 正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含解析).doc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强化作业3 正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含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强化作业三 正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 一 2016届湖北长阳一中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 4题 方孝孺 字希直 宁海人 孝孺幼警敏 双眸炯炯 读书日盈寸 长从宋濂学 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 孝孺顾末视文艺 恒以明王道 致太平为己任 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 洪武十五年 以吴沉 揭枢荐 召见 太祖喜其举止端整 谓皇太子曰 此庄士 当老其才 礼遣还 二十五年 又以荐召至 太祖曰 今非用孝孺时 蜀献王闻其贤 聘为世子师 及惠帝即位 召为翰林侍讲 明年迁侍讲学士 国家大政事辄咨之 临朝奏事 臣僚面议可否 或命孝孺就扆 前批答 时修 太祖实录 及 类要 诸书 孝孺皆为总裁 燕兵起 廷议讨之 诏檄皆出其手 建文三年 燕兵掠大名 孝孺曰 燕兵久顿大名 天暑雨 当不战自疲 今其奏事适至 宜且与报书 往返逾月 使其将士心懈 我谋定势合 进而蹴之 不难矣 帝以为然 命孝孺草诏 遣大理寺少卿薛嵓驰报燕 比至 燕王不奉诏 明年五月 燕兵至江北 帝下诏征四方兵 命诸将集舟师江上 而陈瑄以战舰降燕 燕兵遂渡江 帝忧惧 或劝帝他幸 图兴复 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 即事不济 当死社稷 乙丑 燕兵入 帝自焚 是日 孝孺被执下狱 先是 成祖发北平 姚广孝以孝孺为托 曰 城下之日 彼必不降 幸勿杀之 杀孝孺 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成祖颔之 至是欲使草诏 召至 悲恸声彻殿陛 成祖降榻 劳曰 先生毋自苦 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 孝孺曰 成王安在 成祖曰 彼自焚死 孝孺曰 何不立成王之子 成祖曰 国赖长君 孝孺曰 何不立成王之弟 成祖曰 此朕家事 顾左右授笔札 曰 诏天下 非先生草不可 孝孺投笔于地 且哭且骂曰 死即死耳 诏不可草 成祖怒 命磔诸市 孝孺慨然就死 时年四十有六 选自 明史 方孝孺传 有删改 注 扆 y 宫殿内设在门和窗之间的大屏风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燕兵久顿大名 顿 驻扎 B 幸勿杀之 幸 幸亏 C 成祖颔之 颔 点头 D 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 法 效法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B项 幸 应为 希望 答案 B 2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尝卧病绝粮 家人以告 笑曰 古人三旬九食 贫岂独我哉 父克勤坐事诛 扶丧归葬 哀动行路 既免丧 复从濂卒业 B 尝卧病 绝粮家人以告笑曰 古人三旬九食贫 岂独我哉 父克勤坐事诛 扶丧归 葬哀动行路 既免丧 复从濂卒业 C 尝卧病 绝粮家人以告 笑曰 古人三旬九食 贫岂独我哉 父克勤坐事诛 扶丧归 葬哀动行路 既免丧复 从濂卒业 D 尝卧病绝粮 家人以告笑曰 古人三旬九食贫 岂独我哉 父克勤坐事诛 扶丧归葬 哀动行路 既免丧复 从濂卒业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答案 A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方孝孺年轻的时候机警敏捷 每天坚持勤奋读书 成年以后 他曾先后跟从宋濂学习 宋濂学生中很多著名人士都比不上他 B 方孝孺举止端庄严肃 才华出众 因此得到了明太祖和惠帝的重用 惠帝常向他咨询国家大事 甚至请他在朝廷上批复奏事 C 明成祖起兵后 方孝孺力主抵抗 也曾建议惠帝使用缓兵之计 但没有成功 燕兵渡江以后 方孝孺仍然坚持抵抗 最终失败 D 明成祖请方孝孺草拟诏书 方孝孺认为他不应该取代帝位 并连续三次质问他 坚持不拟诏书 最终惹怒了明成祖而被杀害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项 得到了明太祖和惠帝的重用 错 明太祖欣赏方孝孺的为人 但并没有重用他 答案 B 4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 孝孺顾末视文艺 恒以明王道 致太平为己任 译文 2 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 即事不济 当死社稷 译文 解析 本题中 1 句关键点为 顾 却 末视 轻视 文艺 文学 致 达到 2 句关键点为 力 竭力 即 如果 济 成功 死 为 而死 答案 1 方孝孺却轻视文学 常常把阐明王道 使天下达到太平作为自己的使命 2 方孝孺竭力请求坚守京城来等待救兵 如果事情不成功 就决心为社稷而死 参考译文 方孝孺 字希直 是浙江宁海人 方孝孺年幼时机警聪敏 两眼炯炯有神 每天读书超过一寸厚 他成年后跟从宋濂学习 宋濂学生中的著名人士都不如他 方孝孺却轻视文学 常常把阐明王道 使天下达到太平作为自己的使命 他曾经卧病在床 家中断了粮食 家人把这件事告诉他 他笑着说 古人一个月才吃九顿饭 贫困难道唯独是我方孝孺吗 他的父亲方克勤因为犯法被杀 方孝孺护送灵柩回家乡安葬 哀伤过度感动路人 丧期满了之后 他又回来继续跟随宋濂完成学业 洪武十五年 方孝孺因为吴沉 揭枢的推荐 被太祖召见 太祖欣赏他举止端庄严肃 对皇太子说 这是一个品行端庄的人才 你应当一直用他到老 随后按照礼节送他回家 洪武二十五年 又因为别人的推荐被召到宫廷 太祖说 现在不是任用方孝孺的时候 蜀献王闻说他很贤明 聘请他担任世子的老师 等到惠帝即位 征召他担任翰林侍讲 第二年又提升他做侍讲学士 国家重大的政事皇帝常常向他询问 朝廷讨论事情 官员们难以作出决定时 有时皇帝就让方孝孺在自己的坐位前拟写批复 当时编纂 太祖实录 和 类要 等书 方孝孺都担任负责人 燕兵作乱 朝廷商量讨伐他们 诏书和檄文都出自他的手 建文帝三年 燕兵侵占大名府 方孝孺说 燕兵长时间在大名停留 暑天下雨 他们就会不战而疲惫 现在正好他们的奏书到了 应该暂且给他们回复 诏书来往超过一个月 就会使他们将士的战心松懈 等我们商议好形成合围之势 再进兵攻击他们 就不难取胜了 惠帝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 就命方孝孺草拟诏书 派大理寺少卿薛嵓骑快马回复燕王 薛嵓到了以后 燕王没有接受诏书 第二年五月 燕兵到了江北 皇帝下诏书征集四方军队 命令各将领把战船集中到长江上 但是陈瑄却率领战舰投降了燕兵 燕兵就渡过了长江 皇帝非常忧惧 有人劝皇帝到其他地方去避难 再去图谋复兴 方孝孺竭力请求坚守京城来等待救兵 如果事情不成功 就决心为社稷而死 乙丑这一天 燕兵入城 建文帝自焚 这一天 方孝孺被抓进监狱 在此之前 成祖在北平发兵 姚广孝把方孝孺托付给成祖 对他说 城池攻克这一天 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 希望你不要杀他 杀了方孝孺 天下读书风气就会断绝 成祖点头答应了他 到这时 成祖想让他起草诏书 方孝孺被召到宫中后 悲痛的哭喊声响彻宫殿内外 成祖走下坐榻 劝导他说 您不要折磨自己了 我只是想效法周公辅佐成王罢了 方孝孺说 成王在哪里 成祖说 他已经自焚而死了 方孝孺说 为什么不拥立成王的儿子 成祖说 治理国家要依赖年长一点的国君 方孝孺说 为什么不拥立成王的弟弟 成祖说 这是我们的家事 就回头让手下人递给他笔和纸 说 向天下发诏书 非你起草不可 方孝孺把笔扔到地下 一边哭一边骂说 死就死吧 诏书 我 是不可能帮你起草的 成祖大怒 命令在闹市将他处死 方孝孺慷慨就义 当时四十六岁 二 2016届江苏宜兴六校联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5 8题 六一居士传 欧阳修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 六一 何谓也 居士曰 吾家藏书一万卷 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 有琴一张 有棋一局 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 是为五一尔 奈何 居士曰 以吾一翁 老于此五物之间 是岂不为六一乎 客笑曰 子欲逃名者乎 而屡易其号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 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 吾固知名之不可逃 然亦知夫不必逃也 吾为此名 聊以志吾之乐尔 客曰 其乐如何 居士曰 吾之乐可胜道哉 方其得意于五物也 泰山在前而不见 疾雷破柱而不惊 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 阅大战于涿鹿之原 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 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其大者有二焉 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 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 使吾形不病而已悴 心未老而先衰 尚何暇于五物哉 虽然 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 一日天子恻然哀之 赐其骸骨 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 庶几偿其夙愿焉 此吾之所以志也 客复笑曰 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 而不知五物之累其心乎 居士曰 不然 累于彼者已劳矣 又多忧 累于此者既佚矣 幸无患 吾其何择哉 于是与客俱起 握手大笑曰 置之 区区不足较也 已而叹曰 夫士少而仕 老而休 盖有不待七十者矣 吾素慕之 宜去一也 吾尝用于时矣 而讫无称焉 宜去二也 壮犹如此 今既老且病矣 乃以难强之筋骸 贪过分之荣禄 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 宜去三也 吾负三宜去 虽无五物 其去宜矣 复何道哉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 六一居士自传 5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诮 讥讽 B 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 极 尽情享受 C 一日天子恻然哀之 哀 怜惜 D 累于此者既佚矣 佚 散失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D项 佚 应为 安逸 答案 D 6 下列句子中 全都表现 居士之乐 的一组是 既老而衰且病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泰山在前而不见 疾雷破柱而不惊 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 累于此者既佚矣 幸无患 老而休 盖有不待七十者矣 吾负三宜去 虽无五物 其去宜矣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是说欧阳修的任职情况 是说一般读书人的情况 是说欧阳修的去职理由 含此三句的项排除 答案 B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在自己将要辞别官场 到颍水边颐养天年时给自己改号为六一居士 B 作者将自己的号改为六一居士既是为了逃避名声 也是为了记录自己生活的乐趣 C 身体上的劳累和内心的疲惫使得作者面容憔悴 精神衰竭 D 五种物品给作者带来了乐趣 但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 作者认为也应该离职了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项 作者改号并不是为了逃避名声 答案 B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老于此五物之间 是岂不为六一乎 译文 2 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 阅大战于涿鹿之原 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译文 3 吾尝用于时矣 而讫无称焉 宜去二也 译文 解析 本题中 1 句关键点为 老于此五物之间 状语后置 是 这 岂 乎 难道 吗 2 句关键点为 虽 即使 响 奏响 阅 观看 喻 表达 适 舒适 3 句关键点为 用于时 被动句 讫 最终 称 被称道的政绩 答案 1 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老去 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 2 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 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 也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快乐和舒适 3 我曾经被当朝任用 但最终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 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二点理由 参考译文 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 自己称作醉翁 年老体弱 又多病 将要辞别官场 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 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有位客人问道 六一 讲的是什么 居士说 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 祖上集录周秦至五代以来的金石遗文一千卷 有琴一张 有棋一盘 又经常备好酒一壶 客人说 这只是五个一 怎么说六一呢 居士说 加上我这一个老头 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老去 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 客人笑着说 您是一位想逃避名声的人吧 因而屡次改换名号 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跑到阳光中去的人 我将会看见您 像那个人一样 迅速奔跑 大口喘气 干渴而死 名声却不能逃避 居士说 我本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避 但也知道没有必要逃避 我取这个名号 姑且用来记下我的乐趣罢了 客人说 你的乐趣怎么样呢 居士说 我的乐趣可以说得尽吗 当自己在这五种物品中得到意趣时 泰山在面前也看不见 迅雷劈破柱子也不惊慌 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 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 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舒适 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 原因是世事给我的拖累太多了 其中大的方面有两件 官车 官服 符信 印绶从外面使我的身体感到劳累 忧患思虑从里面使我的内心感到疲惫 使我没有生病却已经显得憔悴 人没有老精神却已衰竭 还有什么空闲花在这五种物品上呢 虽然如此 我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已有三年了 如果 某一天天子发出恻隐之心哀怜我 赐还我这把老骨头 让我能够和这五种物品一起回归田园 差不多就有希望实现自己素来的愿望了 这便是我记述我的乐趣的原因 客人又笑着说 您知道官车 官服 符信 印绶劳累自己的身体 却不知道这五种物品也会劳累心力吗 居士说 不是这样 我被官场拖累 已经劳苦了 又有很多忧愁 被这些物品所吸引 既很安逸 又庆幸没有祸患 我将选择哪方面呢 于是和客人一同站起来 握着手大笑说 停止辩论吧 区区小事是不值得比较的 不久 居士叹息说 读书人从年轻时开始做官 到年老时退休 往往是有等不到七十岁就退休的人 我素来羡慕他们 这是我应当离职的第一点理由 我曾经被当朝任用 但最终没有值得称道的政绩 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二点理由 强壮时尚且如此 现在既老又多病 凭着难以支撑的身体去贫恋超越的职位俸禄 这将会违背自己平素的志愿 自食其言 这是应当离职的第三点理由 我有这三点应当离职的理由 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 我 离职也是应当的 还要再说什么呢 熙宁三年九月七日 六一居士自传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9 12题 曼卿 讳延年 姓石氏 其上世为幽州人 幽州入于契丹 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闲走南归 天子嘉其来 将禄之 不可 乃家于宋州之宋城 父讳补之 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俗劲武 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 读书不治章句 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 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 自顾不合于时 乃一混以酒 然好剧饮大醉 颓然自放 由是益与时不合 而人之从其游者 皆知爱曼卿落落可奇 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 年四十八 康定二年二月四日 以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卒于京师 曼卿少举进士 不中 真宗推恩 三举进士皆补奉职 曼卿初不肯就 张文节公素奇之 谓曰 母老乃择禄邪 曼卿矍然起就之 迁殿直 久之 改太常寺太祝 知济州金乡县 叹曰 此亦可以为政也 县有治声 通判乾宁军 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 服除 通判永静军 皆有能名 充馆阁校勘 累迁大理寺丞 通判海州 还为校理 庄献明肃太后临朝 曼卿上书 请还政天子 其后太后崩 范讽以言见幸 引尝言太后事者 遽得显官 欲引曼卿 曼卿固止之 乃已 自契丹通中国 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 遂务休兵养息 天下晏然 内外弛武三十余年 曼卿上书言十事 不报 已而元昊反 西方用兵 始思其言 召见 稍用其说 籍河北 河东 陕西之民 得乡兵数十万 曼卿奉使籍兵河东 还称旨 赐绯衣银鱼 天子方思尽其才 而且病矣 既而闻边将有欲以乡兵扦贼者 笑曰 此得吾粗也 夫不教之兵 勇怯相杂 若怯者见敌而动 则勇者亦牵而溃矣 今或不暇教 不若募其教行者 则人人皆胜兵也 其视世事 蔑若不足为 及听其施设之方 虽精思深虑 不能过也 状貌伟然 喜酒自豪 若不可绳以法度 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 无一悖于理者 遇人无贤愚 皆尽欣欢 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 当其意者无几人 其为文章 劲健称其意气 节选自欧阳修 石曼卿墓表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 忧 指父母丧事 B 稍用其说 稍 稍微 C 若不可绳以法度 绳 约束 D 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 否 贬斥 议论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B项 稍 应为 逐渐 答案 B 10 下列句子中 全都表现石曼卿 有远见 的一组是 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 曼卿矍然起就之 迁殿直 请还政天子 曼卿上书言十事 今或不暇教 不若募其教行者 其视世事 蔑若不足为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说明他少年有豪气 只说他做出选择要做官 是他的处事态度 含此三句的项排除 答案 C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石曼卿年少时放荡不羁 读书不研究章节句读 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节操品行并建立非同寻常功劳的人 自认为不合于时 常大饮而醉 B 石曼卿不顾个人安危 两次上书进谏 一为太后干预朝政 一为朝廷的边防担忧 他主张太平时期练兵 防患未然 C 作者刻画石曼卿 先交代其性格特征和结局 再回头叙写他一生的几件重要事情 这有制造悬念 吸引读者 引起共鸣的作用 D 石曼卿仪表英俊 性格豪爽 文武双全 他的文章就像他的为人 遒劲刚健 他生逢其时 深得皇帝重用 可惜已病重 只活了48岁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D项 生逢其时 深得皇帝重用 错 答案 D 12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 而人之从其游者 皆知爱曼卿落落可奇 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 译文 2 范讽以言见幸 引尝言太后事者 遽得显官 欲引曼卿 曼卿固止之 乃已 译文 解析 本题中 1 句关键点为 游 交往 定语后置 落落可奇 气度非凡 有以 有 办法 可以 用 表被动 2 句关键点为 见幸 被宠幸 被动句 引 推荐 止 推辞 遽 很快 答案 1 那些跟他交往的人 都只懂得爱慕曼卿卓异超群的气度 却不懂得他的才华可以用来为世所用 2 范讽因进言被皇上宠爱 推荐那些曾经为太后还政天子一事进过言的人 那些人很快得了高官 范讽要推荐曼卿 曼卿坚决推辞 范讽 才作罢 参考译文 曼卿名延年 姓石 他的祖先是幽州人 幽州被北方的契丹占领后 他的祖先石自成才率领他的一族人向南逃逸 投归北宋 北宋皇帝为嘉奖他们来投奔 准备让他们享受国家的俸禄 没有实行 于是在宋州的宋城定居下来 曼卿的父亲 名叫补之 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一带一般人都强健勇武 石曼卿年少时也豪气逼人 读书不研究章节句读 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的节操品行并建立过非同寻常功劳的人 看轻世俗的小功名 心中不为所动 自认为跟时代不相合 于是整日借酒混世 且喜欢痛饮大醉 颓废地放纵自己 从此更加与时代不相合 那些跟他交往的人 都只懂得爱慕曼卿卓异超群的气度 却不懂得他的才华可以为世所用 康定二年二月四日 以太子中允秘阁校理的身份在京城逝去 时年四十八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