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含解析).doc_第1页
高考(含解析).doc_第2页
高考(含解析).doc_第3页
高考(含解析).doc_第4页
高考(含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决战高考1(2016四川)一定条件下,CH4与H2O(g)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设起始=Z,在恒压下,平衡时 (CH4)的体积分数与Z和T(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焓变H0B图中Z的大小为a3bC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3D温度不变时,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 (CH4)减小2(2015天津)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和2molY(g)发生反应:X(g)+m Y(g)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m=2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4 molL13(2015江苏)在体积均为10L的量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碳粉,再分别加入0.1molCO2和0.2molCO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CO2(g)c(s)2CO(g)达到平衡,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点均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CO2(g)c(s)2CO(g) S0、H2P总(状态)C体系中c(CO):c(CO,状态)V逆(状态)4(2015安徽)汽车尾气中,产生NO的反应为:N2(g)+O2(g)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下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B温度T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D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05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 CO(g)+H2S(g)COS(g)+H2(g) K=0.1反应前CO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C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molD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6(2016浙江)催化还原CO2是解决温室效应及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表明,在Cu/ZnO催化剂存在下,CO2和H2可发生两个平行反应,分别生成CH3OH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O2(g)+3H2(g) CH3OH(g)+H2O(g)H1=-53.7kJmol-1ICO2(g)+H2(g) CO(g)+H2O(g)H2II某实验室控制CO2和H2初始投料比为1:2.2,在相同压强下,经过相同反应时间测得如下实验数据:【备注】Cat.1:Cu/ZnO纳米棒;Cat.2:Cu/ZnO纳米片;甲醇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甲醇的百分比已知:CO和H2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283.0kJmol-1和-285.8kJmol-1H2O(l)H2O(g)H3=44.0kJmol-1请回答(不考虑温度对H的影响):(1)反应I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反应II的H2= kJmol-1。(2)有利于提高CO2转化为CH3OH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 。A使用催化剂Cat.1 B使用催化剂Cat.2 C降低反应温度D投料比不变,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E增大CO2和H2的初始投料比(3)表中实验数据表明,在相同温度下不同的催化剂对CO2转化成CH3OH的选择性有显著的影响,其原因是 。(4)在右图中分别画出反应I在无催化剂、有Cat.1和有Cat.2三种情况下“反应过程能量”示意图。(5)研究证实,CO2也可在酸性水溶液中通过电解生成甲醇,则生成甲醇的反应发生在极,该电极反应式是 。7(2015课标)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回答下列问题:(1)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再向浓缩液中加MnO2和H2SO4,即可得到I2,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_。(2)上述浓缩液中含有I-、Cl-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当AgCl开始沉淀时,溶液中为:_,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8.510-17。(3)已知反应2HI(g) =H2(g) + I2(g)的H= +11kJmol1,1mol H2(g)、1mol I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需要吸收436kJ、151kJ的能量,则1molHI(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_kJ。(4)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H2(g) + I2(g)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t/min020406080120x(HI)10.910.850.8150.7950.784x(HI)00.600.730.7730.7800.784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_。 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正= k正x2(HI),逆反应速率为v逆=k逆x(H2)x(I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k逆为_(以K和k正表示)。若k正 = 0.0027min-1,在t=40min时,v正=_min-1 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x(HI)和v逆x(H2)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_(填字母)8(2015课标)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称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 CO(g)+2H2(g)CH3OH(g) H1 CO2(g)+3H2(g)CH3OH(g)+H2O(g) H2 CO2(g)+H2(g)CO(g)+H2O(g) H3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反应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化学键HHCOC OHOCHE/(kJ.mol-1)4363431076465413由此计算H1 kJmol-1,已知H2-58kJmol-1,则H3 kJmol-1。(2)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 ;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 (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 。(3)合成气的组成n(H2)/n(CO+CO2)2.60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CO)值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 。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_,其判断理由是_。9(2015北京)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反应得到的产物用I2进行分离。该产物的溶液在过量I2的存在下会分成两层含低浓度I2的H2SO4层和高浓度的I2的HI层。 根据上述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a两层溶液的密度存在差异b加I2前,H2SO4溶液和HI溶液不互溶cI2在HI溶液中比在H2SO4溶液中易溶 辨别两层溶液的方法是 。 经检测,H2SO4层中c(H+):c(SO42-)=2.06:1。其比值大于2的原因是 。(3)反应:2H2SO4(l)=2SO2(g)+O2(g)+2H2O(g) H=+550kJ/mol 它由两步反应组成:iH2SO4(l)=SO3(g) +H2O(g) H=+177kJ/mol iiSO3(g)分解。L(L1、L2),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下图表示L一定时,ii中SO3(g)的平衡转化率随X的变化关系。 X代表的物理量是 。 判断L1、L2的大小关系,并简述理由: 。10(2015广东)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1)传统上该转化通过如右图所示的催化剂循环实现,其中,反应为:2HCl(g) + CuO(s) H2O(g)+CuCl2(g) H1反应生成1molCl2(g)的反应热为H2,则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热用H1和H2表示)。(2)新型RuO2催化剂对上述HCl转化为Cl2的总反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 实验测得在一定压强下,总反应的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aHClT曲线如图2,则总反应的H 0 ,(填“”、“”或“”);A、B两点的平衡常数K(A)与K(B)中较大的是 。在上述实验中若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画出相应aHClT曲线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理由: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aHCl的有 。A、增大n(HCl) B、增大n(O2) C、使用更好的催化剂 D、移去H2O(3)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过程中n(Cl2)的数据如下:t(min)02.04.06.08.0n(Cl2)/10-3mol01.83.75.47.2计算2.06.0min内以HCl的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以molmin-1为单位,写出计算过程)。(4)Cl2用途广泛,写出用Cl2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1.【答案】A【解析】A、从图分析,随着温度升高甲烷的体积分数逐渐减小,说明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正确;B、的比值越大,则甲烷的体积分数越小,故a3L1 2SO3(g)=2SO2(g)+O2(g)H=+196kJ/mol,压强一定时,温度升高,平衡转化率增大【解析】(1)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反应中反应物为SO2、H2O和I2,生成物为H2SO4和HI,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配平。(2) 加入I2前溶液未出现分层,加入I2后,碘在HI溶液中溶解度大于在H2SO4溶液中溶解度,两溶液中密度存在差异,故出现分层现象。 由于I2+H2OHI+HIO,因此两层溶液中都含有I2、H+、I-、HIO等,故这两层溶液中只能通过检验SO42-来辨别两层溶液。 H2SO4溶液中溶有低浓度的碘,碘单质可与水发生反应I2+H2OHI+HIO,c(H+)增大,使溶液中c(H+):c(SO42-)的比值大于2。(3)根据反应和步骤写出步骤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SO3(g)=2SO2(g)+O2(g)H=+196KJmol-1该反应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SO3的转化率减小,故X代表的物理量为压强。根据可知L代表的物理量为温度。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相同压强时,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SO3的转化率增大,故L2L1。10.【答案】(1) 2HCl(g) + 1/2O2(g)H2O(g)+Cl2(g) H=H1+H2(2) ;K(A);见右图 增大压强,平衡右移,HCl增大,相同温度下,HCl的平衡转化率比之前实验的大。 B、D(3) 解:设2.06.0min时间内,HCl转化的物质的量为n,则 2HCl(g) + 1/2O2(g) = H2O(g)+Cl2(g) 2 1 n (5.4-1.8)10-3mol解得 n=7.210-3mol,所以v(HCl)= 7.210-3mol/(6.0-2.0)min=1.810-3mol/min(4)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解析】根据图像信息,箭头指向的是生成物可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uCl2(g)+1/2O2(g)CuO(s) +Cl2(g) H2,则+可得总反应;(2)根据图12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aHCl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向移动,则可知逆反应吸热反应,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H0,同时由于升高温度,平衡逆移,则生成物减少,温度是B点大于A点,所以平衡常数K(A) K(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