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语言积累_第1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语言积累_第2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语言积累_第3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语言积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王晓娟王晓娟 我在自己的语文教学中 有时候讲课还是比较传统 由于参与性不够 学 生常常充当听者的角色 在课堂上自主发言的机会不多 加上学生自身年龄因 素的影响 知识水平有限 在课堂上 学生是配角 所以课堂提出的问题多数 是教师精心设计的 学生的思维基本是围绕着教师提出的问题一步步展开 这 样的课堂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 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性的发挥 我觉得我 班的学生依赖性强 形成了 等 和 靠 的局面 扼杀小学生爱问的天性 故很难做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静下心来反思 我认为学生没有问题的具体表现可概括为 1 没问题 是因为害怕提问不当引来老师的冷谈或忽略 或者被同学嘲笑 产生胆怯 形 成不敢问的情况 2 没问题 是因为受知识水平的限制 又不善于思考 所 以发现不了问题 3 没问题 是问题太多 知识零散 加上长期接受的被动 教育 导致不知道问什么好 在这样的小学语文课堂里 教师占了主动权 设 疑 设问 提问都被老师垄断了 整个课堂被老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所控制 很多时候 由于问题过多 许多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 没有解疑的欲望 久而 久之 学生便丧失了提问的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 我开始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尝试 一 通过创设空间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 倡导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也就是倡导 发现 性学习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原有的过分强调单一的 接受性学习方 式 按照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思想观念 将课程内容 教材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呈 现出来 把发现 探讨 研究等认识过程突显出来 让学生在自主发现问题 探究问题 获得结论的过程中 形成独特的学习方式 它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 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学会主动地提出问题 惟其这样 才能充分挖掘孩子们的 潜力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学过程体现为孩子们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过程 在教学中 强调教师要特意为孩子们的 疑 创设空间 课堂不再 是教师一味的设问 孩子被牵着走 而是学生饶有兴趣地提出问题 并在一个 个问题的生成和解决过程中完美地实现教学目标 学生也不再表现为没有问题 或不敢提出问题 例如 我上 搭石 一课 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而易见 老 师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 看到这个题目 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的思维闸 门被打开了 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诸如 什么是 搭石 搭石 有什 么作用 谁 搭石 怎样 搭石 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 求知欲很强 学生们都能带着问题学习 思维被激活了 二 通过改变观念来诱导学生提问 在传统课堂中 教师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 讲解重点知识 设 置一系列教学问题 把重点知识抄写在黑板上 强调学生背诵 这样的课堂 学生根本就没有机会提问 可见 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就需要小学语文 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教学中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诱导学生提问 在教 学中需要做到 1 不要害怕教学环节被学生的提问扰乱 或者害怕学生的问 题过难造成不必要的尴尬而放弃了让学生提问 2 把提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3 想方设法让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有提问的机会 如让学生结成小组 把自 己的疑问在小组中提出来 这样 胆小的 成绩欠佳的学生都敢于提出自己的 疑难问题 从而使学生逐渐形成敢于提问的局面 4 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 引导学生从文中的标点符号 词语和修辞方法的选择运用 对作者的见解 文 章的写作等方面提出问题 诸如引导学生对难于理解的句子 文中的优美语句 文章的谋篇布局 内容的选择 文章中的描写等方面提出疑问 5 先由教师 提出很有见解的问题 试探着逐步引导学生体验主问题 启发学生发现新问题 提出新问题 6 改变语文预习方式 一贯的预习要求是标主次 学生词 明内 容 理结构 而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着力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 可通过事先 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提问的做法 可以用如果没有问题则需回答正确老师 提出的问题的做法来促进此一环节实施的有效性 7 改变教学思路 把原来 在教学中提问题 然后读课文 思考 找答案的做法 变为先出示答案 再让 学生针对答案从不同角度 用不同语言提问 从而启发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 题 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 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并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 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 由此 足见提问习 惯形成的重要性 为了让学生形成提问的习惯 首先 教师要在态度上坚持鼓 励学生提问 为此 要坚持始终尊重学生 以肯定为主 在初始阶段 持之以 恒地鼓励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勇敢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并将此习惯真正贯 穿在每一课时 同时 面对学生的提问 教师应对每一个学生的问题都认真对 待 即使问得不好 也不能随意批评 抑或是流露出失望 谴责的表情动作 而是表扬学生的勇气 鼓励其下次问得更好 目的是为了消除学生自卑 畏惧 的心理 教师欢容的态度 才能保证学生提问习惯的逐渐形成 在学生提问习惯慢慢形成之后 此时 对教师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态度和蔼 肯定为主仍然占主导 但为了提高学生提问的有效性 不再是停留 于允许学生乱问 空问 教师有必要在时机成熟阶段 教会学生提出有价值的 问题的方法 如在教 我的战友邱少云 中 读句 邱少云被燃烧弹打中 身 上的伪装起火了 后 鼓励学生就此提出想了解的问题 学生提出了如下三个 问题 1 此时此刻 邱少云是怎么做的 2 他是怎么想的 3 他旁边 的战友是怎么想的 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除了表扬学生提问的勇气外 不是全盘接受学生的提问 逐一研究它们 而是组织学生讨论三个问题中哪个 问题最值得研究 学生通过进一步思考 发现问题 1 3 课文中都已交代 清楚了 只需读课文便能知道答案 从而确定问题 2 为值得深究的问题 也 就是说 当学生初步形成提问习惯后 教师的任务便转化为引导学生提出有集 中性 即能涵盖课文全部内容的问题 抑或具有相当难度 需学生花精力去研 究 探索的个性问题 甚至是需据文中已知内容去推断未知 训练学生逆向思 维能力的逆向问题 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在课堂教学中 要多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题目 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只 要学生言之有理 都应该加以肯定和鼓励 惟其这样 学生才能产生问题的欲 望 或针对标准答案提出质疑 提出更有价值的创新答案或问题 在这个过程 中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理解 鼓励他们发表具有个人特色的意见 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思维习惯 学习方法等对问题作出不尽相同的 理解 让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中心灵自由飞翔 六 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仅仅停留在发现问题的阶段还是远远不够的 发现 只是成功的一半 学生还需学会分析 解决问题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也就是 说 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 还需着力培养学生的解疑能力 从而保证真正意 义上的问题意识的形成 在课堂教学中 可采取学生自学 小组讨论的教学组 织形式 学生自学主要是指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学习方法带他们自己想出的问 题去看书 去思考 这样 全体学生都有了参加学习的机会 小组讨论主要指 围绕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小组成员展开讨论 各抒己见 往往准确答案就是在 积极的争论中诞生的 同时教者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 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往往在此时被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