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_第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_第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_第3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_第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练习题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光学仪器的作用 说法错误的是 A 平面镜能成等大的虚像 B 放大镜是凸透镜 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C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 它对光起发散作用 D 照相机照相时 底片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 2 如图所示 a b c 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 F为焦点 下列几 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 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 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 像情况相似 D 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3 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 蜡烛 凸透镜和光屏在如图所示的 位置时 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 则所成的像是 A 倒立 放大的实像B 倒立 缩小的实像 C 正立 放大的虚像D 倒立 等大的实像 4 下列图中 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 B C D 5 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 可在距凸透镜 2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 最亮的光 斑 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 30cm 处 则可得到 A 倒立 放大的实像B 倒立 缩小的实像 C 正立 放大的虚像D 正立 缩小的虚像 6 为了获得平行光 班里的同学提出了以下方法 你认为可行的是 A 选用凹透镜 并把一小灯泡放在凹透镜的焦点上 B 选用凸透镜 并把一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 选用凹透镜 并把一小灯泡放在凹透镜的 2 倍焦距处 D 选用凸透镜 并把一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 2 倍焦距处 7 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2 倍焦距之外 逐渐向凸 透镜靠拢的过程中 光屏上所成的像将 A 一直变大B 一直变小 C 先变大后变小D 先变小后变大 8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 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 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 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A 10cm B 20cm C 40cm D 60cm 9 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 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 为了 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 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A 将凸透镜往上移B 将蜡烛往上移 C 将光屏往下移D 将蜡烛往下移 10 小明做 研究远视眼的矫正 实验时 他把凸透 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 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 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 小明拿一个远视眼镜 放在凸透镜前 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如图所 示 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下列操 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 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B 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C 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D 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 11 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的细胞组成时 李伟发现物体的像太小 看不清楚 这时他应该 A 使物镜远离物体 目镜位置不变 B 使物镜靠近物体 目镜远离物镜一些 C 使物镜远离物体 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D 使物镜位置不变 目镜靠近物镜一些 12 一个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 当物体距凸透镜 25cm 时 在凸透镜的另 一侧 15cm 处得到一个倒立 缩小的实像 当物体移动到距凸透镜 15cm 处 得 到的像的性质是 A 倒立 缩小的实像B 倒立 等大的实像 C 倒立 放大的实像D 正立 放大的虚像 13 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图案 然后把电灯泡接到电路中让其 发光 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图案与其正对的白墙之间 图案与白墙之间距离较 大 移动 则所画图案在墙上成清晰像的情况是 A 能成三次像 一次是缩小 倒立的实像 一次是等大 倒立的实像 一次是 放大 倒立的实像 B 能成两次像 一次是放大 倒立的实像 一次是缩小 倒立的实像 C 能成一次像 是放大 正立的虚像 D 不能成像 14 张强同学在光具座上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 的实验中 当光屏 透镜及烛 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 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由此判断 他所 用凸透镜的焦距 A 一定大于 20m B 一定在 8cm 到 10cm 之间 C 一定小于 8cm D 一定在 10cm 到 16cm 之间 15 傻瓜照相机在照相时不需要调焦就能得到较为清晰的像 这是由于这种相 机 A 镜头焦距很大B 镜头焦距很小 C 镜头焦距可以自动改变D 可以自动调节镜头到底片间的距离 二 填空题 16 如图所示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 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 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 选填 实像 或 虚像 17 小丑鱼颜色艳丽 体型较小 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鱼缸中以便观察 如上图 右 球形鱼缸起到了 的作用 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 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 放大的 选填 实像 或 虚像 18 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平台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 但少数青少 年由于沉迷于网络而过度用眼 使远方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 选填 前方 或 后方 矫正时应佩戴 选填 凹透镜 或 凸透镜 19 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 的实像 再经目镜成 的虚像 其原理与 相似 经过物镜 和目镜的共同作用 大大增加了 从而可以看清微笑的物体 20 如图所示的武汉黄鹤楼的两张照片 假若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的照相机镜头 的焦距相同 则在拍完甲照片后改拍乙照片时 应将照相机 选 填 靠近 或 远离 拍摄对象 同时讲镜头向 选填 外伸 或 回缩 三 作图题 21 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22 完成下列光路图 23 利用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 通过作图法找出下列物体AB所成的像 A B FF2F2F A B 四 探究题 2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 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 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 由图可知 凸透镜对光线 有 作用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 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以下操作 如果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 应将光屏向 选填 上 或 下 调节 当烛焰距凸透镜 30cm 时 移动光屏 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 放大 或 缩小 的实像 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 成像 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 5cm 处 无论怎样调节光屏 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 的像 这时应从 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 选填 左 或 右 25 在探究 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 时 冰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 蜡烛 模拟所视物 水凸透镜 模拟人眼晶状体 并与注射器相连 光 屏 模拟人眼视网膜 光具座等 注 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 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1 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 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 时 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 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 使透镜更凸后 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 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应在水 凸透镜前放置一块 透镜 若撤去放置的透镜 应将光屏 选填 靠近 或 远离 水凸透镜 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2 根据上述实验 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 26 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 将发光体S 箭头形状的发光二极管 长为 2cm 凸透镜T 光屏P安装在光具座上进行试验 如图所示 固定凸透镜T 将发光体S放在离凸透镜 4cm 物距u 处 移动光屏P 如果 找不到像 则记录光屏上光斑的特征 如果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则记下像 的特征 测出光屏P到透镜T的距离 像距v 和像的长度 然后 将物距依 次增加 2cm 重复上面的实验 实验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的信息 回答下列 问题 实验次 数 物距 u cm 像距 v cm 像的长度 cm 像的特征 14 0 光斑大小 变化 只有圆光 斑 26 0 光斑大小 变化 只有圆光 斑 38 0 光斑大小 不变 只有圆光 斑 410 040 08 0 倒立的箭 头 512 024 04 0 倒立的箭 头 614 018 72 7 倒立的箭 头 716 016 02 0 倒立的箭 头 818 014 41 6 倒立的箭 头 920 013 31 3 倒立的箭 头 1 凸透镜T的焦距为 cm 2 物距u在 范围时 在光屏上总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 当物距从开始再到逐渐增大时 则像的大小 像距 均选填 变大 变小 不变 先变小后变大 先变大 后边小 4 当物距等于 7cm 时 物体在光屏上 成像 填 一定会 一 定不会 可能会 分析表中成倒立实像的实验数据 当物像间距 u v 最 小时 成在光屏上的像的长度 发光体的长度 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5 请你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 再找出一条规律 答案 一 选择题 题号1 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B AABABAABABBBBB 二 填空题 每空 1 分 共 13 分 16 凸 实像 17 放大镜 凸透镜 虚像 18 前方 凹透镜 19 放大 正立 放大 放大镜 视角 20 靠近 外伸 三 作图题 10 分 21 22 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