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第二章第二章 合理和节约用地的基本规定合理和节约用地的基本规定 2 0 1 公路建设项目 应根据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 综合考虑 环境资源 资金等技术经济条件 本着科学 合理和节约用地的原 则 确定经济合理的建设规模 2 0 2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应符合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重视 农业生产的需要 应尽量利用荒地 劣地 少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 农田保护区的土地 2 0 3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 应统筹规划 采取改地 造地 复 垦等综合措施节约用地 2 0 4 在路线方案比选中 应从技术经济方面论证项目用地的 合理性 严格农用地转用 2 0 5 路线应尽量绕避基本农田 靠近城市或通过基本农田及 经济作物区的高填路堤地段 应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 尽量考 虑设置防护设施等 节约用地 2 0 6 路基 交叉工程土石方调配 应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 上 尽量移挖作填和集中取弃土 并与改田 造地相结合 以减少 施工方和取土坑 弃土堆用地 2 0 7 宜采用新型桥梁结构 降低桥头引线长度和填土高度 2 0 8 为保护耕地 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 应优先考虑采 用吹 填 砂或粉煤灰等填料填筑路堤 减少取土占地 2 0 9 在环境与技术条件可能的情况下 应尽量降低路堤高度 2 0 10 对集中取弃土的取土场 坑和弃土场 堆 隧道弃渣 给排水管网及其他地下工程用地 如仍能恢复使用的 可列为临时 用地 并按国家用关规定进行复垦 恢复利用 不能恢复使用的 可按本指标第八章的规定另行计算 2 0 11 改建 扩建工程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的场地和设施 尽 量减少新增用地面积 2 0 12 公路工程通讯 监控 供电系统的管线 在符合技术 经济和安全的条件下 宜共沟假设 并应尽可能在公路用地范围内 不止 第三章第三章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 3 0 1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为公路用地范围内的路基 桥涵 隧道 交叉 防护 沿线设施等用地面积 但不包括辅道 支线的用地面积 辅道 支线的用地面积按其公路等级采用本章相 应的项目另计 3 0 2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以公路公里为计量单位 以公 路建设项目主线起点至终点的长度 若有隧道工程 应扣除隧道两 洞口间的长度 乘以相应的用地指标 即为该建设项目的总体用地 面积 3 0 3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 地形的划分按以下原则执行 平原区指地形平坦 无明显起伏 地面自然坡度小于或等于 3 的地区 微丘区指起伏不大的丘陵 地面自然坡度小于或等于 3 不含 不含 3 2020 含 含 2020 相对高差在 200m200m 以内的地区 山岭重丘区指地面自然坡度大于 2020 相对高差为 200200 1000m1000m 的地区 本条地形划分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其他章节 3 0 43 0 4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分高 中 低三个层次 其 适用条件为 平原微丘区 西北干旱地区可采用低值 水网密集地区可采用高值 其他地区采用中值 山岭重丘区 微风化或弱风化基岩地区可采用低值 强风化基岩 第四纪松散地层覆盖厚的地区可采 用高值 其他地区采用中值 3 0 53 0 5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 系按以下条件编制 1 1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2 2 地形类别 平原区 微丘区 山岭重丘区 3 3 路基标准宽度 计算公路建设项目地总体指标采用的路基 标准宽度见表表 3 0 53 0 5 路基标准宽度 路基标准宽度 m m 表表 3 0 53 0 5 高 速 公 路 地 形 六车道四车道 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平原微丘区 35 0028 0025 5012 008 507 00 山岭重丘区 24 5022 508 507 506 50 风沙 雪害 多年冻土 地震等地区 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 位置 防护宽度 抗震措施等 按本指标第八章的有关规定另增用 地数量 3 0 63 0 6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 不应超过表表 3 0 6 13 0 6 1 和 3 0 6 23 0 6 2 的规定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 hm kmhm km 表表 3 0 6 13 0 6 1 高速公路 地 形 六车道四车道 一级 公路 二级 公路 三级 公路 四级 公路 高值 8 52587 7317 6 63393 16082 53482 2930 中值 8 21227 4004 6 38433 04152 50482 2331 平原区 低值 7 91257 1007 6 17132 95202 44492 2031 高值 9 39648 4184 7 33833 30392 56972 3200 中值 9 04138 0682 7 06783 11802 53972 2610 微丘区 低值 8 71467 7466 6 82583 02062 48092 2431 高值 9 6870 7 85443 87993 12192 8438 中值 8 8776 7 33853 57432 92052 6837 山岭重丘区 低值 7 8819 6 84993 26772 71822 5228 公路建设项目代征地指标 公路建设项目代征地指标 hm kmhm km 表表 3 0 6 23 0 6 2 地 形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平原微丘区 0 10150 07200 03420 02670 0242 山岭重丘区 0 10250 08360 04620 03250 0317 注 代征地在公路建成后移交有关部门使用管理 在设计文件中应单独列出 3 0 73 0 7 路基标准宽度指标采用的标准不同时 可按表表 3 0 73 0 7 进行调整 路基标准宽度调整指标 路基标准宽度调整指标 hm kmhm km 表表 3 0 73 0 7 公 路 等 级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地 形 路基标准宽度每增减 1m 平原区 0 10000 1000 微丘区 0 13410 1329 山岭重丘区 0 19940 1990 3 0 83 0 8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中 不包括取土坑 弃土 场用地 经技术经济论证后必须设置取土坑 弃土场时 按本指标 第八章的有关规定予以增加 3 0 93 0 9 使用本建设项目用地指标时 应结合建设项目的建设 规模 公路等级 地形及特殊自然地理区等情况 选用相应的指标 如公路同时通过风沙和学海地区 其另增用地只增加数量较大的一 项 第七章第七章 沿线设施用地指标沿线设施用地指标 7 17 1 收收 费费 设设 施施 7 1 17 1 1 收费设施分主线收费站和匝道收费站两类 本指标的高 限适用于六车道公路 低限适用于四车道公路 7 1 27 1 2 计算收费设施用地指标的主要设施规模见表表 7 1 27 1 2 计算收费设施用地指标的主要设施规模计算收费设施用地指标的主要设施规模 表表 7 1 27 1 2 收费设施类型建筑面积 m2 座 收费车道数 条 主线收费站1500 1700 12 匝道收费站800 1000 6 每增减一个收费车道 100 7 1 37 1 3 收费设施的用地指标 应根据收费车道数等确定 一 般不宜超过表表 7 1 37 1 3 的规定 收费设施用地指标 收费设施用地指标 hm hm 座 座 表表 7 1 37 1 3 收费设施类型用 地 指 标 主线收费站0 8667 1 0000 砸道收费站0 3333 0 4667 每增减一个收费车道0 0417 0 0467 7 1 47 1 4 主线收费站收费广场及过渡段用地指标 一般不宜超 过表表 7 1 47 1 4 的规定 收费广场及过渡段用地指标中已扣除主线行车 道及中间带宽度范围内的用地 主线收费站收费广场及过渡段主线收费站收费广场及过渡段 用地指标 用地指标 hm hm 处 处 表表 7 1 47 1 4 收费车道数 公路 等级 行车道宽度及 中间带宽度 m 进口出口 收费广场及过 渡段用地指标 每增减一个收费 车道调整指标 2 15 4 56132 15980 1450 2 11 25 4 55111 57770 1190 2 7 5 4 50 67580 0856 2 7 5 3 50 69970 0867 2 7 5 2 50 72400 0878 高速 公路 2 7 0 2 5 47 0 74870 0889 2 7 5 3 00 33890 0706 一级 公路 2 7 0 2 5 35 0 37050 0706 9 00 25790 0611 二级 公路 7 0 33 0 28720 0625 7 27 2服服 务务 设设 施施 7 2 17 2 1 服务设施由服务区和停车区组成 本指标的高限适用于 六车道公路 低限适用于四车道公路 7 2 27 2 2 计算服务设施用地指标的主要设施规模见表表 7 2 27 2 2 计算服务设施用地指标的主要设施规模计算服务设施用地指标的主要设施规模 表表 7 2 2 服务设施类型建筑面积 m 处 设置间距 km 服务区5500 650050 停车区1000 150025 7 2 3 服务设施的用地指标 应根据公路沿线城镇布局 道路 通行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 一般不宜超过表表 7 2 3 的规定 服务设施用地指标 服务设施用地指标 hm 处 处 表表 7 2 3 服务设施类型用地指标 服务区4 0000 5 3333 停车区1 0000 1 2000 7 3 监控通信及养护设施监控通信及养护设施 7 3 1 监控通信及养护设施一般由监控通信中心 监控通信分 中心 监控通信所 养护工区和道班房组成 具体项目可视需要选 用 道班房主要用于二 三 四级公路 本指标的高限适用于六车 道公路 低限适用于四车道公路 7 3 2 监控通信中心按每省设一处 其建设规模按 5000 8000m 8000m 处处计算 其用地指标一般不宜超过 2 0000hm 2 0000hm 处处 7 3 3 计算监控通信及养护设施用地指标的主要设施规模见 表表 7 3 3 计算监控通信及养护设施用地计算监控通信及养护设施用地 指标的主要设施规模指标的主要设施规模 表表 7 3 3 监控通信及养护设施类型建筑面积 m 处 设置间距 km 监控通信分中心3000 4000每路设一处 监控通信所800 120050 养护工区1200 150040 道班房500 80030 7 3 4 监控通信及养护设施的用地指标 一般不宜超过表表 7 3 4 的规定 监控通信及养护设施用地指标 监控通信及养护设施用地指标 hm 处 处 表表 7 3 4 监控通信及养护设施类型用地指标 监控通信分中心1 3333 1 6667 监控通信所0 3333 0 6667 养护工区0 6667 1 0000 道班房0 3000 0 5000 注 道班房用地指标高限适用于二级公路 低限适用于四级公路 三级公路 可取中值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 hm2 km 地形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六车道四车道 平原区高值8 52587 73176 63393 16082 53482 2930 中值8 21227 40046 38433 04152 50482 2331 低值7 91257 10076 17132 95202 44492 2031 微丘区高值9 39648 41847 33833 30392 56972 3200 中值9 04138 06827 06783 11802 53972 2610 低值8 71467 74666 82583 02062 48092 2431 山岭重丘 区 高值 9 68707 85443 87993 12192 8438 中值 8 87767 33853 57432 92052 6837 低值 7 88196 84993 26772 71822 5228 公路建设代征地指标 hm2 km 地形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平原微丘区高值0 10150 07200 03420 02670 0242 山岭重丘区高值0 10250 08360 04620 03250 0317 路基标准宽度调整指标 hm2 km 沿线设施用地指标 包括 收费设施 服务设施 监控通信及养护设施 计算服务设施用地指标的主 要设施规模 服务设施类型建筑面积 M2 处 设置间距 km 服务区5500 650050 停车区1000 150025 服务设施用地指标 hm2 处 服务设施类型用地指标 服务区4 0000 5 3333 停车区1 0000 1 2000 计算监控通信及养护设施用 地指标的主要设施规模 服务设施类型建筑面积 M2 处 设置间距 km 监控通信分中心3000 4000每路设一处 监控通信所 养护工区 道班房 监控通讯及养护设施用地指 标 hm2 处 服务设施类型用地指标 监控通信分中心1 3333 1 6667 监控通信所0 3333 0 6667 养护工区0 6667 1 0000 道班房0 3000 0 5000 附件附件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条文说明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条文说明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 1 0 1 土地是有限的 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是农业的基本生 产资料 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 我国人多地少 耕地后备资 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目前土地问题 形势十分严峻 已成为一 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社会问题 特别是耕地数量大量减少 不仅严 重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也严重威胁着子孙后代 的生存 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公路建设用地较多 编制既满足设计要求 又节约用地的指标 对贯彻 十分珍惜 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的基础国策和 落实 一要吃饭 二要建设 的方针都是十分重要的 1 0 2 本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的作用是为了宏观控制建设用地 既是编审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确定建设项目用地规模的 依据 同时又是编审初步设计文件 核定和审批建设项目用地面积 的尺度 一个建设项目的实际用地面积 因建设条件各有差异 应以批 准的初步设计文件为准 但应按编制本建设项目用地指标规定的建 设条件与之对照 比较其建设用地指标值 衡量其用地合理性 凡 建设条件基本相同的 则不宜超过规定的用地指标值 某些条件不 同的 则可按不同部分具体核算后予以增减 本建设项目用地指标不能作为确认土地使用权的依据 1 0 3 本条例主要是对建设项目用地指标中土地的含义进行解 释 1 0 4 本建设项目用地指标适用于新建的各级公路建设项目 改建 扩建工程项目受原有条件限制 情况比较复杂 且改建 扩建内容 规模和方式较多 有的可在原有道路的征地范围内或原 规划的预留地范围内改建 扩建 不需新征用地 有的则需新征部 分用地 因此 对改建 扩建工程项目 仅规定可参照执行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主要有路基 防护设施 排水设施 桥梁 涵洞 隧道 交叉等公路主体工程 以及收费设施 服务设施 管 理及养护设施等公路沿线设施工程的用地组成 除上述项目之外的其他工程项目 如货场 临时工程 专门绿 化带 分离式路基的中间地带等 未包含在本建设项目项目用地指 标中 如工程需要应另行计算 货场一般是与公路主枢纽规划统一考虑 在公路工程设计中一 般不考虑 其用地数量难以预计 如建设项目中有此项用地时 可 按实际需要另增用地数量 临时生产 生活房屋 预制场 便道等临时用地 情况比较复 杂 一般不列入用地指标内 项目建成后 如不能归还或复耕的 可按协议另增该项用地数量 专门绿化带用地 因地区不同 对公路绿化的要求也不相同 绿化带的宽度变化较大 用地指标中未包含此项用地数量 可按实 际需要另增该项用地数量 分离式路基的中间地带用地 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 如确实不 嫩耕种的 可按永久用地考虑 另增该项用地数量 1 0 5 本条主要是对建设项目用地指标中总体指标和单项指标 的使用进行说明 1 0 6 由于公路建设项目跨越地区多 遇到的地形复杂等特点 不同的地面自然横坡 其占用的土地面积也不相同 为了简化用地 指标的表现形式 以水平投影面积来表示 实际占地的补偿面积可 在水平投影面积的基础上 增加不同地面自然横坡的调整系数 1 0 7 公路建设应结合交通量的增长分阶段进行改建或扩建 分阶段的原则是 既要防止过早投资 把建设规模搞得过大 又要 避免工程建成不久就需要改建或扩建 造成损失和影响运营 由于 预留远期发展规划的可变因素较多 故按设计交通量确定建设规模 以减少初期投资和用地 如需预留发展用地 可根据具体建设项目 另行确定 1 0 8 公路工程的建设用地 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设 土 地管理的法律 法规及有关规定 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建设用地计划管理办法 等 对可供筑堤的土源及弃土场地 凡 符合要求 运距合理的填料 尽量与地方协议 充分利用取弃土场 集中取弃土 因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远运必须考虑工程费用增大的 限度 在某些平原地区找不到取土场地 或填料不符合要求时 则 按就近取土设计 但原则上不能占用耕地 因线因地制宜 结合具 体情况 采取相应措施 切实做到科学 合理 节约用地 第二章第二章 合理和节约用地的基本规定合理和节约用地的基本规定 2 0 1 公路建设项目立项 要经过充分论证其技术 经济的可 行性 对确有必要建设的项目 应综合考虑环境资源 资金等条件 确定经济合理的建设规模 以避免造成投资和土地的重大浪费 2 0 2 公路建设在我国 九五 期间 计划修建公路 110 000km 其中高速公路 6 500km 一 二级公路 3 500km 再加上 改建 扩建公路和独立桥梁工程 初估占地约为 100 000km 150 万亩 万亩 以上 数量较大 因此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对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 依法设计 正确处理与农业的关系 千方 百计节约用地 合理 科学用地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998 年年 12 月月 29 日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4 次 会议修订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规定 非农业建 设必须节约使用土地 可以利用荒地的 不得占用耕地 可以利用 劣地 不得占用好地 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2 0 32 0 3 国家对当前乱占 滥用土地问题非常重视 制订和发 布了一系列加强土地管理的法律 法规和有关政策 使全国耕地锐 减的势头初步得到控制 编制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 既要具体落 实国家的用地政策 又要防止和避免浪费土地现象 公路建设用地所涉及的因素很多 如公路等级 路线走向 限 制坡度 最小曲线半径 交叉的规模和数量 沿线设施的规模等 均影响公路建设用地的数量 故在设计时 除应统筹规划 合理确 定主要技术指标外 尚应将用地数量作为一个重要因素 予以高度 重视 2 0 4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的政策性强 涉及面广 故在线路方 案比选中 应多作比较 除考虑安全运营 满足运输要求外 还需 在设计文件的有关章节中 从技术经济方面论证建设用地的合理性 使 十分珍惜 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的基本国策得以贯 彻落实 2 0 5 以桥 遂 代路问题应结合我国的国情和路情综合考虑 据统计 桥 遂的造价要远远高于公路的造价 一般隧道比公路高 三倍左右 桥梁比公路高两倍左右 因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对靠近 城市或通过高产农田及经济作物区的高填路堤地段 应在技术经济 比较的基础上 尽量考虑设置防护设施 以缩短边坡长度 节约用 地 可能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以桥代路 对深挖路段 应综合考虑 工程造价 养护费用 用地数量及对运营的影响等因素 在技术经 济比较的基础上 可优先考虑以遂代路 2 0 6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 土石方工程所占的比重较大 所需 劳力和机具也较多 为了合理地节约投资 少占农田 对土石方的 合理调配是十分必要的 在经济运距内利用弃土移挖作填 不仅是 合理控制投资的有效手段 也是一项减少用地的有效措施 取土坑 场 用地在公路建设用地数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如何与改田 造地等措施相结合 通过取土将荒地改造为耕地或林 地 将旱地改为水田等 减少取土用地 是公路工程设计中应考虑 的一个重要方面 2 0 7 推广和采用新型桥梁结构 如低高度梁 这样即可降低 桥头引线长度和降低填土高度 从而节约用地 2 0 8 国家对耕地实行保护 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 对经 批准占用耕地的 按照 占多少 垦多少 的原则 由占用耕地的 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确保耕地总 量不减少 因此 公路工程设计中特别是在土源缺乏和特殊地基地 段 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 应优先考虑采用吹 填 砂或粉煤 灰等填料填筑路堤 以减少取土占地 2 0 9 公路工程占地数量的多少与路堤高度有直接的关系 路 堤越高 占地数量越大 因此 在环境与技术条件可能的情况下 尽量降低路堤高度以减少公路占地数量 是公路勘察设计单位在设 计工作中应着重考虑的一个方面 2 0 10 国家发布的有关土地复垦的规定 是贯彻 十分珍惜 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基本国策的重要措施 公路建设要 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对取土场 取土坑 复垦标准主要是 边 坡保持一定坡度 不致造成坍塌 取土面大致平整 弃土场的复垦 主要是防止弃土的流失 对给排水管网及其他地下工程用地 也尽 量予以复垦 以增加土地利用率 2 0 11 本条对改建 扩建的建设项目提出了用地的原则 强 调要采取技术措施 充分利用原有的场地和设施 是减少新增用地 的措施之一 2 0 12 公路建设项目通讯 监控 供电系统管线采用共沟架 设是节约用地的较好方式 但往往受到使用要求 技术性能 施工 条件 检查维修等因素的制约 故采用这种方式布置时 应综合考 虑技术 经济和安全等条件 第三章第三章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 3 0 1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 即控制公路用地的综合 指标 基本包括 公路工程建设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中初步设计公路用地的内容 在统计资料中 各类单项工程是此有 彼无 因路而异 很不一致 但在汇总平均后 其所含的单项均较 齐全 能代表一般情况而又接近实际 3 0 2 本条主要说明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的工程量计 算规则 3 0 3 本条主要说明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中关于地形 划分的规定 本条内容同样适用于其他章节 3 0 4 本条主要说明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中高 中 低三个层次的适用条件 3 0 5 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的主要编制条件 系按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J 001 97 结合公路设计 施工规范和 本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的具体情况确定的 1 公路等级 本指标按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 路划分为五个公路等级 2 地形类别 本指标按平原区 微丘区 山岭重丘区划分为三种地形类别 3 路基标准宽度 本指标采用的路基标准宽度见附表附表 3 0 5 1 4 路基平均计算填挖高度 计算平原微丘区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采用的路基平均计 算填挖高度见附表附表 3 0 5 2 计算用地总体指标采用的路基标准宽度 计算用地总体指标采用的路基标准宽度 m 附表附表 3 0 5 1 高速公路 地 形 六车道四车道 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平 原 区35 0028 0025 5012 008 507 00 微丘区35 0028 0025 5012 008 507 00 山岭重丘区 24 5022 508 507 506 50 路基平均计算填挖高度 路基平均计算填挖高度 m 附表附表 3 0 5 2 地 形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平原区3 603 601 301 100 80 微丘区4 404 402 001 401 10 5 交叉工程 1 互通式立交 互通式立交 各类互通式立交权重分析见附表附表 3 0 5 3 互通式立交权重分析表互通式立交权重分析表 附表附表 3 0 5 3 公 路 等 级 高 速 公 路一 级 公 路互通立交形式 平原微丘区山岭重丘区平原微丘区山岭重丘区 统计值采用值统计值采用值统计值采取值统计值采用值 总数量 座 112305920 数量 座 11324 枢纽型 权重 9 8251053 395205 数量 座 4112318 单喇叭型 权重 36 6140404052 54504055 数量 座 23774 双喇叭型 权重 20 542523 332011 86152015 续上表续上表 公 路 等 级 高 速 公 路一 级 公 路 平原微丘区山岭重丘区平原微丘区山岭重丘区 互通立交形式 统计值采用值统计值采用值统计值采取值统计值采用值 数量 座 1411 全苜蓿 叶型权重 12 5103 3351 690 0 数量 座 192124 半苜蓿 叶型权重 16 96156 671020 34202015 数量 座 456 菱形 权重 3 57516 72010 210 10 互通式立交主线长度分析见附表附表 3 0 5 43 0 5 4 互通式立交主线长度分析表互通式立交主线长度分析表 附表附表 3 0 5 43 0 5 4 公 路 等 级 高 速 公 路一 级 公 路互通立交形式 平原微丘区山岭重丘区平原微丘区山岭重丘区 综合长度 m 1165118011651150 长度 m 2500250025002500 枢纽型 权重 5555 长度 m 1000100010001000 单喇叭型 权重 40405055 长度 m 1000100010001000 双喇叭型 权重 25201515 长度 m 1300130013001300 全苜蓿叶型 权重 10500 长度 m 1300130013001300 半苜蓿叶型 权重 15102015 长度 m 1300130013001300 菱形 权重 5201010 互通式立交综合用地计算见附表附表 3 0 5 53 0 5 5 其中平原微丘区 按三肢交叉占 20 20 四肢交叉占 80 80 取值 山岭重丘区按三肢交叉占 50 50 和四肢交叉占 50 50 平原微丘区的 1 201 20 倍倍取值 互通式立交综合用地计算表互通式立交综合用地计算表 附表附表 3 0 5 53 0 5 5 高 速 公 路一 级 公 路 平原微丘区交 叉 形 式 六车道四车道 山岭 重丘区 平原 微丘区 山岭 重丘区 权重 55555 高值 64 533361 908367 108057 999963 2880 中值 56 266653 641657 907948 746654 1280 枢纽型 用地指标 hm 座 低值 48 000045 375048 708042 933347 4880 权重 4040405055 高值 17 999916 949918 283216 560017 8752 中值 16 600015 550016 483214 666615 7952 单喇叭型 用地指标 hm 座 低值14 999913 949914 683213 333314 1952 权重 2525201515 高值 36 000034 950041 083231 866637 6351 中值 31 733330 683335 963228 000032 9952 双喇叭型 用地指标 hm 座 低值 28 800027 750032 443224 666628 9951 权重 1010500 高值 50 000047 375054 708044 333351 6880 中值 45 000042 375048 708040 833346 8880 全苜蓿叶型 用地指标 hm 座 低值 40 000037 375042 708037 333343 2880 权重 1515102015 高值 24 666623 301626 848121 000024 4138 中值 21 333319 968322 848118 333321 2137 半苜蓿叶型 用地指标 hm 座 低值 19 200017 835020 288216 333318 8137 续上表续上表 高 速 公 路一 级 公 路 平原微丘区交 叉 形 式 六车道四车道 山岭重丘区平原微丘区山岭重丘区 权重 55201010 高值 23 333321 968325 248119 666622 8137 中值 19 666618 301620 848117 000019 6138 菱形 用地指标 hm 座 低值 16 333314 968316 848115 000017 2138 权重 100100100100100 高值 29 293327 944029 355222 126624 5845 中值 26 070024 720725 571119 337321 4865 合计 用地指标 hm 座 低值 23 296621 947422 331217 280019 0745 互通式立交含量分析 根据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J 011 94 第 11 1 3 1 条的规 定 在大城市 重要工业区周围互通式立交的设置间距为 5 10km10km 一般地区为 1515 25km25km 根据对统计资料的分析 平均设置间距均在 规范规定的范围之内 故按统计资料取值 见附表附表 3 0 5 63 0 5 6 互通式立交含量表 座互通式立交含量表 座 km km 附表附表 3 0 5 63 0 5 6 公 路 等 级高 速 公 路一 级 公 路 平原区0 0700 050 微丘区0 0650 045 山岭重丘区0 0500 040 2 分离式立交 分离式立交 根据对统计资料的分析计算 分离式立交的含量见附表附表 3 0 5 7 分离式立交含量表 座分离式立交含量表 座 km 附表附表 3 0 5 7 公 路 等 级高 速 公 路一 级 公 路 平原微丘区0 2460 173 山岭重丘区0 1500 100 考虑到主线上跨的分离式立交一般不发生新征土地的情况 只 有被交叉公路改线时发生征用土地的情况 故确定平原区按附表附表 3 0 5 7 的 80 微丘区附表附表 3 0 5 7 的 70 计取分离式立交的含量 山岭重丘区按附表附表 3 0 5 7 计取 3 通道 根据统计资料 通道一般按如下间距设置 高速公路平原微丘 区 1 8 道道 km 山岭重丘区 1 6 道道 km 一级公路平原微丘区 1 2 道道 km 山岭重丘区 1 0 道道 km 6 沿线设施 1 收费设施 收费设施 收费设施应根据交通量的大小和收费方式合理确定设置数量 根据对统计资料的分析 平原微丘区平均 25km 左右设一处 山岭重 丘区平均 50 100km100km 设一处 统计资料收费站的含量情况见附表附表 3 0 5 83 0 5 8 收费站含量分析汇总表 座收费站含量分析汇总表 座 km km 附表附表 3 0 5 83 0 5 8 地 形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平原微丘区0 040 040 01 山岭重丘区0 020 01 0 01 在统计资料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论证 确定主线收费站 站间 距按 100km 设两处考虑 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按 16 条条收费车道计 算 其他按 12 条条收费车道计算 匝道收费站 平原微丘区按 6 条条收 费车道计算 山岭重丘区按 4 条条收费车道计算 站间距按互通式立 交的间距考虑 每座互通式立交按两处收费站考虑 二 三 四级 公路由于不封闭 因此在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中不包含收费设施 用地 如需要时 可按实际情况另行增加用地数量 收费设施综合用地见附表附表 3 0 5 9 收费设施综合用地计算表收费设施综合用地计算表 附表附表 3 0 5 9 公路 等级 地 形主线站收费广场匝道站综合用地 指标 hm 座 1 18681 57770 4667 含量 座 km 0 0200 0200 140 六车道 用地 hm km 0 02370 03160 06530 1206 指标 hm 座 1 03351 10380 3333 含量 座 km 0 0200 0200 140 平 原 区 四车道 用地 hm km 0 02070 02210 04670 0894 指标 hm 座 1 18681 57770 4667 含量 座 km 0 0200 0200 130 六车道 用地 hm km 0 02370 03160 06070 1160 指标 hm 座 1 03331 10380 3333 含量 座 km 0 0200 0200 130 微 丘 区 四车道 用地 hm km 0 02070 02210 04330 0861 指标 hm 座 0 86670 81180 2499 含量 座 km 0 0200 0200 100 高 速 公 路 山岭重丘区 用地 hm km 0 01730 01620 02500 0585 指标 hm 座 0 86670 62130 3333 含量 座 km 0 0200 0200 100 平原区 用地 hm km 0 01730 01240 03330 0630 指标 hm 座 0 86670 62130 3333 含量 座 km 0 0200 0200 090 微丘区 用地 hm km 0 01730 01240 03000 0597 指标 hm 座 0 86670 65290 2499 含量 座 km 0 0200 0200 080 一 级 公 路 山岭重丘区 用地 hm km 0 01730 01310 02000 0504 2 服务设施 服务设施 服务设施应根据交通量大小 路段长度 沿线景观 地形条件 等选择适当的地点设置 根据对统计资料的分析 高速公路 一级 公路服务区平均在 30 50km50km 设一处 二级公路平均在 30 100km100km 设 一处 停车区无统计资料 统计资料服务区的含量情况见附表附表 3 0 5 103 0 5 10 服务区含量分析汇总表 座服务区含量分析汇总表 座 km km 附表附表 3 0 5 103 0 5 10 地 形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平原微丘区0 020 020 03 山岭重丘区0 030 020 01 根据一般情况确定 服务区 按 50km 设一处 停车区 按 25km 设一处 二 三 四级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中不包含服务设 施用地 如需要时 可按实际情况另行增加用地数量 服务设施综 合用地见附表附表 3 0 5 11 服务设施综合用地计算表服务设施综合用地计算表 附表附表 3 0 5 11 公路 等级 地 形服 务 区停 车 区综合用地 指标 hm 座 5 33331 2000 含量 座 km 0 020 04六车道 用地 hm km 0 10670 04800 1547 指标 hm 座 4 00001 0000 含量 座 km 0 020 04 平 原 区 四车道 用地 hm km 0 08000 04000 1200 指标 hm 座 5 33331 2000 含量 座 km 0 020 04六车道 用地 hm km 0 10670 04800 1547 指标 hm 座 4 00001 0000 含量 座 km 0 020 04 高 速 公 路 微 丘 区 四车道 用地 hm km 0 08000 04000 1200 续上表续上表 公路 等级 地 形服 务 区停 车 区综合用地 指标 hm 座 4 00001 0000 含量 座 km 0 020 04 高 速 公 路 山岭重丘区 用地 hm km 0 08000 04000 1200 指标 hm 座 4 00001 0000一 级 平原区 含量 座 km 0 020 04 用地 hm km 0 08000 04000 1200 指标 hm 座 4 00001 0000 含量 座 km 0 020 04微丘区 用地 hm km 0 08000 04000 1200 指标 hm 座 4 00001 0000 含量 座 km 0 020 04 公 路 山岭重丘区 用地 hm km 0 08000 04000 1200 3 监控通信及养护设施 监控通信及养护设施 监控通信及养护设施统计资料的含量见附表附表 3 0 5 12 监控通信及养护设施含量分析汇总表 座监控通信及养护设施含量分析汇总表 座 km 附表附表 3 0 5 12 监控通信及养护设施类型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平原微丘区0 01 0 01 监控通信 中心山岭重丘区 平原微丘区0 020 02 监控通信 所山岭重丘区0 010 03 平原微丘区0 010 010 010 01 养护工区 山岭重丘区0 030 010 020 01 平原微丘区 0 010 010 01道班房 山岭重丘区 0 020 030 01 统计资料中监控 通信中心指每条路的监控 通信中心 即监 控 通信分中心 而对每个省高等级公路进行统一管理的省级监控 通信中心无统计资料 根据统计资料 监控 通信分中心平均 100km 设一处 故确定监控 通信中心 按每省设一处计算 其管 辖范围内的道路按 500km 考虑 监控 通信分中心 按 100km 设 一处计算 统计资料中监控 通信所平均 30 100km 设一处 故确定监控 通信所 按 50km 设一处计算 统计资料中养护工区平均 30 100km 设一处 根据养护工区的 功能和各等级公路的需要 确定养护工区 按 40km 设一处计算 二 三 四级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总体指标中仅包括道班房的用 地 统计资料中道班房平均 30 100km 设一处 根据目前公路养护 管理体制的改革 推荐采用大道班的情况 故确定道班房间距 按 30km 设一处计算 监控 通信及养护设施综合用地见附表附表 3 0 5 13 3 0 5 14 监控 通信及养护设施综合用地计算表监控 通信及养护设施综合用地计算表 附表附表 3 0 5 13 公路 等级 地 形 监控 通信中 心 监控 通 信分中心 监控 通 信所 养护 工区 综合 用地 指标 hm 座 2 00001 66670 66671 0000 含量 座 km 0 0020 0100 0200 025 六车道 用地 hm km 0 00400 01670 01330 02500 0590 指标 hm 座 2 00001 33330 33330 6667 含量 座 km 0 0020 0100 0200 025 平 原 区 四车道 用地 hm km 0 00400 01330 00670 01670 0407 指标 hm 座 2 00001 66670 66671 0000 含量 座 km 0 0020 0100 0200 025 六车道 用地 hm km 0 00400 01670 01330 02500 0590 指标 hm 座 2 00001 33330 33330 6667 含量 座 km 0 0020 0100 0200 025 高 速 公 路 微 丘 区 四车道 用地 hm km 0 00400 01330 00670 01670 0407 续上表续上表 公路 等级 地 形 监控 通 信中心 监控 通 信分中心 监控 通 信所 养护 工区 综合 用地 指标 hm 座 2 00001 33330 33330 6667 含量 座 km 0 0020 0100 0200 025 高 速 公 路 山岭重丘区 用地 hm km 0 00400 01330 00670 01670 0407 指标 hm 座 2 00001 33330 33330 6667 含量 座 km 0 0020 0100 0200 025 平原区 用地 hm km 0 00400 01330 00670 01670 0407 指标 hm 座 2 00001 33330 33330 6667 含量 座 km 0 0020 0100 0200 025 微丘区 用地 hm km 0 00400 01330 00670 01670 0407 指标 hm 座 2 00001 33330 33330 6667 含量 座 km 0 0020 0100 0200 025 一 级 公 路 山岭重丘区 用地 hm km 0 00400 01330 00670 01670 0407 监控通信及养护设施综合用地计算表监控通信及养护设施综合用地计算表 附表附表 3 0 5 14 公路等级地 形道班房综合用地 指标 hm 座 0 5000 含量 座 km 0 0333 平原微丘区 用地 hm km 0 0167 0 0167 指标 hm 座 0 5000 含量 座 km 0 0333 二级 公路 山岭重丘区 用地 hm km 0 0167 0 0167 指标 hm 座 0 4000 含量 座 km 0 0333 平原微丘区 用地 hm km 0 0133 0 0133 指标 hm 座 0 4000 含量 座 km 0 0333 三级 公路 山岭重丘区 用地 hm km 0 0133 0 0133 续上表续上表 公路等级地 形道班房综合用地 指标 hm 座 0 3000 含量 座 km 0 0333 平原微丘区 用地 hm km 0 0100 0 0100 指标 hm 座 0 3000 含量 座 km 0 0333 四级 公路 山岭重丘区 用地 hm km 0 0100 0 0100 4 沿线设施综合用地见附表附表 3 0 5 15 沿线设施综合用地计算表沿线设施综合用地计算表 附表附表 3 0 5 15 公路等级地 形 监控通信及 养护设施 收费设施服务设施综合用地 六车道0 05900 12060 15470 3343 平原区 四车道0 04070 08940 12000 2501 六车道0 05900 11600 15470 3297 微丘区 四车道0 04070 08610 12000 2468 高速公路 山岭重丘区0 04070 05850 12000 2192 平原区0 04070 06300 12000 2237 微丘区0 04070 05970 12000 2204一级公路 山岭重丘区0 04070 05040 12000 2111 平原微丘区0 0167 0 0167 二级公路 山岭重丘区0 0167 0 0167 平原微丘区0 0133 0 0133 三级公路 山岭重丘区0 0133 0 0133 平原微丘区0 0100 0 0100 四级公路 山岭重丘区0 0100 0 0100 7 大桥工程 1 桥梁工程用地综合因素系数的计算 桥梁工程用地综合因素系数的计算 根据对统计资料的分析 按照大桥和特大桥的比例计算桥梁工 程用地综合因素系数 见附表附表 3 0 5 16 桥梁工程用地综合因素系数计算表桥梁工程用地综合因素系数计算表 附表附表 3 0 5 16 桥 梁 分 类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大桥22503156701621043961609 特大桥3336619402224525281050 小计55869350723866249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化工新材料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创新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新版南昌市合同范本
- 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培训班课件
- 安全生产责任培训会议课件
- 2025旅游公司劳动合同模板
-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2025年战略规划可行性研究
- 2025年新型储能电池在可再生能源并网中的应用与发展报告
- 工程管理专项培训方案(3篇)
- 工程管理流程审计方案(3篇)
- 2025年海洋能技术创新与开发利用报告
- 【新教材】部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
- 文言实词本义引申义
- 07J902-3 医疗建筑(卫生间、淋浴间、洗池)
- 2024年电工(高级技师)职业鉴定理论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 2024年网上大学智能云服务交付工程师认证考试题库800题(含答案)
- 公共数据交换技术规范
- 2024年福建省高职院校单招《语文》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2第二讲 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 2024年第九届“学宪法 讲宪法”应知应会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火车指导司机面试竞聘答辩问题
- 产科常用药物观察及不良反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