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31251.2-2014 电阻焊设备 第2部分:电磁兼容性要求》是针对电阻焊设备在电磁兼容性方面制定的国家标准。该标准旨在规范电阻焊设备的设计、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电磁环境的要求及其对外部电磁环境的影响,确保设备能够在预期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而不产生不必要的干扰。
标准首先明确了适用范围,指出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电阻焊机及相关控制系统。接着定义了一系列术语和定义,为理解后续内容奠定基础。对于电磁兼容性的具体要求,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设备抗扰度(Immunity),即设备抵抗外部电磁干扰的能力;二是发射限制(Emission),指的是设备自身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规定限值。
抗扰度测试包括但不限于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等,用以评估设备在面对不同类型干扰时能否保持性能稳定。发射测试则涵盖了传导发射与辐射发射两大类,前者关注通过电源线缆传播出去的干扰信号强度,后者则是指设备向周围空间直接散发出的电磁波水平。
此外,《GB/T 31251.2-2014》还提供了详细的测试方法指导,包括测试条件设置、测量仪器选择以及结果判定准则等内容,帮助企业或实验室准确执行相关检测活动。同时,为了保证测试的有效性和一致性,标准也强调了对测试场地的要求,比如需要具备良好的屏蔽效果来避免外界因素影响实验结果。
最后,文件中列出了符合性声明所需的信息项目,帮助制造商准备必要的文档证明其产品满足本标准规定的各项要求。通过遵循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升电阻焊设备的整体质量,促进其在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内安全可靠地运行。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4-12-05 颁布
- 2015-10-16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ICS2516030J64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3125122014/IEC62135-22007 . : 电阻焊设备 第2部分 电磁兼容性要求 : Resistanceweldin eui mentPart2 g q p : Electromaneticcom atibilit EMC reuirements g p y( ) q (IEC62135-2:2007,IDT) 自2017年3月23日起 本标准转为推荐性 , 标准 编号改为 GBT312512 2014 , / . 。2014-12-05发布 2015-10-1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 布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GB3125122014/IEC62135-22007 . : 目 次 前言 范围1 1 规范性引用文件2 1 术语和定义3 3 通用试验要求4 3 试验条件 4.1 3 测量装置 4.2 3 人工电源网络 4.3 3 电压探头 4.4 4 天线 4.5 4 发射及抗扰度试验布局5 4 总则 5.1 4 辅助设备 5.2 4 发射试验6 4 设备分类 6.1 4 试验条件 6.2 5 发射限值 6.3 5 抗扰度试验7 6 试验的适用范围 7.1 6 试验条件 7.2 6 抗扰度性能判据 7.3 7 抗扰度电平 7.4 7 用户文件8 7 附录 资料性附录 限值 A ( ) 10 附录 资料性附录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 NA ( ) 15 参考文献 16 表 外壳的抗扰度电平 1 8 表 输入电源端口的抗扰度电平 2 AC 8 表 检测和控制端口的抗扰度电平 3 9 表 闲置状态下设备电源端子骚扰电压限值 A.1 10 表 负载状态下设备电源端子骚扰电压限值 A.2 10 表 闲置状态下电磁辐射骚扰限值 A.3 11 表 负载状态下电磁辐射骚扰限值 A.4 11 表 输入电流I 的设备最大允许谐波电流限值 A.5 1CC16A 12 GB3125122014/IEC62135-22007 . : 表 I 的设备的电流发射限值 非三相平衡设备 A.6 16A 1CC75A ( ) 12 表 输入电流 I 的三相平衡设备的电流发射限值 A.7 16A 1CC75A 13 表 输入电流 I 的三相平衡设备在特定条件下的电流发射限值 A.8 16A 1CC75A 13 表 I 的电阻焊设备的限值 A.9 1CC75A 14 GB3125122014/IEC62135-22007 . : 前 言 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 电阻焊设备 分为 个部分 GB31251 2 : 第 部分 设计 制造和安装的安全要求 1 : 、 ; 第 部分 电磁兼容性要求 2 : 。 本部分为 的第 部分 GB31251 2 。 本部分按照 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国际标准 电阻焊设备 第 部分 电磁兼容性要 IEC62135-2:2007 2 :求 。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见附录 NA。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 本部分由全国电焊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 (SAC/TC70) 。 本部分起草单位 江苏科技大学 天津七所高科技有限公司 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 深圳市鸿 : 、 、 、栢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米亚基贸易 上海 有限公司 广州亨龙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电焊机研究所 浙 、 ( ) 、 、 、江肯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汉神电气有限公司 江苏浙南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江阴五星焊接铜业有 、 、 、限公司 天津市科华焊接设备有限公司 成都三方电气有限公司 成都电气检验所 、 、 、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方臣富 胡敏 杨 学 武 韩 玉 琦 宗 像 洋 邹 春 芽 杜 武 朱 宣 辉 何 晓 阳 李 锋 : 、 、 、 、 、 、 、 、 、 、缪元生 陈振生 何为 杨庆轩 潘颖 、 、 、 、 。 GB3125122014/IEC62135-22007 . : 电阻焊设备 第2部分 电磁兼容性要求 :1 范围 的本部分适用于输入电压不超过最大交流有效值 的电阻焊和类似工艺所用设 GB31251 1000V 备 本部分没有规定安全要求 。 。 符合本部分要求的电阻焊设备应认为是符合应用要求的 。 频率范围从 0Hz400GHz。 本部分电阻焊设备的电磁兼容要求不低于其他通用标准 因此无需增加其他的电磁兼容试验项目 , 。 注1 典型的类似工艺有电阻硬钎焊 电阻软钎焊或通过类似电阻焊设备进行电阻加热的工艺 : 、 。 注2 限值仅适用于本部分规定的频率范围 : 。 电阻焊设备分为 类设备和 类设备 A B 。 本部分规定了 : 射频辐射测试采用 中规定的方法 a) GB48242004 ; 谐波电流辐射 电压波动及闪烁的相应标准和试验方法 b) 、 。 注3 使用中的电阻焊设备与接收天线的距离小于 时 即使电阻焊设备符合标准的限值 也不能完全保证不对 : 30m , , 电视或者收音机的接收造成干扰 。 注4 在特殊情况下 当极易受影响的设备离电阻焊设备较近距离使用时 应采用其他措施减小其电磁辐射 : , , 。 本部分也规定了连续 瞬时传导骚扰和辐射骚扰 包括静电放电 的抗扰度要求和试验方法 、 ( ) 。 注5 这些要求不包括极少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 , ( ) 。 工 业 科 学 和 医 疗 射 频 设 备 电 磁 骚 扰 特 性 限 值 和 测 量 方 法 GB48242004 、 (ISM) (IEC/CISPR11:2003,IDT) 电 磁 兼 容 限 值 谐 波 电 流 发 射 限 值 设 备 每 相 输 入 电 流 GB17625.12012 ( 16 A) (IEC61000-3-2:2009,IDT) 电磁兼容 限值 对每相额定电流 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 GB17625.22007 16A 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 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 (IEC61000-3-3:2005,IDT) 电工术语 电磁兼容 IEC60050-161 (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VocabularyChapter161: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 电工术语 第 章 电焊 IEC60050-851 851 : (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VocabularyChapter851:Electricwelding) 电磁兼容 第 部分 限值 对每相额定电流 且有条件接入的 IEC61000-3-11:2000 3-11 : 75A 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 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 、 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 (EMC)Part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