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及根茎类中药_第1页
根及根茎类中药_第2页
根及根茎类中药_第3页
根及根茎类中药_第4页
根及根茎类中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根及根茎类中药,第一节根类中药的鉴定 一、性状鉴定 根没有节、节间和叶,一般无芽。通常为圆柱形、长圆锥形、圆锥形或纺锤形等。主根常为圆柱形,如甘草、黄芪、牛膝等,或呈圆锥形,如白芷、桔梗等,有的呈纺锤形,如地黄、何首乌等;少数为须根系,多数细长的须根集中生于短的根茎上,如细辛、威灵仙、龙胆、徐长卿、茜草、紫菀。单子叶植物的根一般为须根系,有的须根先端膨大成纺锤形块根,如百部、郁金、麦冬等。,根的表面常有纹理,有的可见皮孔;顶端有的带有根茎和茎基,根茎俗称“芦头”,上有茎痕,俗称“芦碗”,如人参等。,根的质地和断面特征常因品种而异。有的质地坚实,有的松泡,断面有的显粉性、纤维性或角质状等;有的断面可见分泌组织(如:当归、白芷等断面有黄棕色油点)。少数根的断面有异常构造(何首乌的云锦花纹为异常的维管束环列、商陆的罗盘纹等),双子叶植物根和单子叶植物根横断面区别,二、显微鉴定,(一)组织构造 根类中药显微鉴别特征:首先应根据维管束的类型、排列的方式、有无形成层等,区分为双子叶或单子叶植物根。,双子叶植物根和单子叶植物根组织构造区别,防己横切面简图 1.木栓层;2.皮层石细胞;3.韧皮部;4.形成层;5.木质部导管。,麦冬横切面详图1.表皮毛2.表皮3.根被4.外皮层5.皮层6.草酸钙针晶束 7.石细胞8.内皮层9.韧皮部10.木质部11.髓,2.粉末特征3.显微鉴别注意点:分泌组织油细胞(郁金)、油室(当归、木香)、油管(防风、白芷)、树脂道(人参、三七)、乳管(桔梗、党参)机械组织:石细胞;纤维。后含物:结晶(草酸钙或碳酸钙晶体)如:人参有簇晶,甘草有方晶,牛膝有砂晶,麦冬有针晶;淀粉粒;菊糖如:桔梗有菊糖,不含淀粉粒;党参有菊糖,也含淀粉粒。,第二节 根茎类中药的鉴定,一、性状鉴定包括根状茎、块茎、球茎及鳞茎。根茎形状有圆柱形、纺锤形、扁球形或不规则块状等;表面有节和节间,有退化的鳞叶、顶芽、侧芽等。,根茎类中药横断面特点,二、显微鉴定1.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特征:(1)双子叶植物根茎:与根相似,同样具次生构造,维管束也多为无限外韧型,但主要区别是皮层可见根迹维管束、中央有髓部。双子叶植物根茎常见的异常构造有:髓维管束,即指位于根茎髓部的维管束,如大黄根茎髓部有多个内韧型异型维管束环列或散在,形成药材断面的“星点”;内生韧皮部,即指位于木质部里端,在髓部的周围形成各个分离的韧皮部束,如茄科、葫芦科植物等;木间木栓,即在次生本质部内形成的木栓带。如甘松根茎中的木间木栓环包围一部分韧皮部和木质部,把维管柱分隔成数个束。(2)单子叶植物根茎:均为初生构造。,(3)蕨类植物根茎:均为初生构造。外表通常为一列表皮,表皮下面有下皮层,为数列厚壁细胞。下皮层内为薄壁细胞组成的基本组织。一般具网状中柱,网状中柱的一个维管束又称分体中柱。每一维管束外围有内皮层,为周韧管状中柱,如绵马贯众等。有的根茎具双韧管状中柱,即木质部排成环圈,其里外两侧均有韧皮部及内皮层环,中央有髓部,如狗脊。蕨类植物根茎的木质部无导管而有管胞。,川芎横切面简图1.木栓层2.皮层3.油室4.筛管群5.韧皮部 6.形成层7.木质部8.髓9.纤维束10.射线,石菖蒲横切面简图1.表皮2.油细胞3.纤维束4.叶迹维管束5.内皮层6.维管束,2.粉末特征(与根类粉末特征相似)3.显微鉴别注意点(与根类中药显微鉴别注意点相似):分泌组织有油室(川芎、苍术);油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