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_第1页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_第2页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_第3页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_第4页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统文化的继承传统文化的继承 教案教案 政和二中 郑有凤 一 教学目标一 教学目标 1 1 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知道 什么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知道传统文化 的特点 了解传统文化具有双重作用 知道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 取其 精华 去其糟粕 2 2 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 培养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 通过对 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 发展的作用 以及 继承传统文化 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 的分 析 尝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 3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赏析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分析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 发展的积极作用 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 学习传 统文化 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 树立正确 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二 教学重点 二 教学重点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三 教学难点 三 教学难点 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影响 四 教学准备 四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资料及多媒体课件 五 教学过程 五 教学过程 一 一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1 让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并并搜集有关政和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 2 思考教材中的 探究活动 二 讲授新课 二 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文化传播的相关内容 了解到文化传播在促 进中外文化继承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将一起继续学习和探 究新的内容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继承 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 看三幅图片 展示中国三大传统文化 针灸 京剧和书法 教师活动 教师活动 通过对针灸 京剧 书法的了解 你能概括出什么是传统文化吗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阅读课文 解释概念 概念界定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 并保留在现实生活 中的 具有相对稳定性 的文化 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带有民族色彩 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渗透到各 个领域 具有相对稳定性 板书 一 传统文化面面观板书 一 传统文化面面观 1 1 传统文化的含义 传统文化的含义 教师活动 教师活动 问题 知道了什么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 接下来 让我们感受一下我们身边传统文化 播放歌曲视频 爱在政和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 感受政和独特的传统文化 说说身边的传统文化 学生回答 教师加以点拨补充 政和的传统文化有高山区 新娘茶 茶文化 杨源四 平戏 坂头花桥 云根书院 朱子理学等等 教师活动 教师活动 刚才同学们列举了许多身边的传统文化 它们大概可以分为四大类 传统习俗 传统建筑 传统文艺 传统思想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完成表 格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阅读教材并完成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表格 板书 板书 2 2 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1 1 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的继承 2 2 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 3 3 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 4 4 传统思想的继承传统思想的继承 教师活动 过渡 教师活动 过渡 同学们 通过刚才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 传统文化是形成 于过去 并且一直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文化 接下来 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现实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多媒体展示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 中国印 舞动的北京 教师活动 教师活动 你知道 2008 年北京奥运会 会徽 蕴涵了哪些中国的传统文化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 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 1 用红色 体现了中国的传统习俗 2 印章 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思想 诚信 3 篆刻与书法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学艺术 教师活动 问题 从教师活动 问题 从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 中国印 舞动的北京 同学们 有没有发现传统文化的特点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 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 1 印章 书法有几千年的历史 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2 会徽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思想 传统文艺和传统习俗 在传承中一直保 留这其基本特征而延续至今 但也应看到它的具体内容会因时而变 会徽就是 将保留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使传统文化具 有时代感 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3 会徽从传统思想 传统文艺和传统习俗的角度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 化特征 引起了广泛的认同 说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板书 二 传统文化在今天板书 二 传统文化在今天 1 传统文化的特点 传统文化的特点 1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2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3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教师活动 过渡 教师活动 过渡 同学们 通过学习 我们知道了传统文化的特点 那么 是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我们都要继承下来呢 接下来请同学看一组判断 多 媒体展示 说说 下面传统文化都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说说 下面传统文化都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1 三从四德 2 因材施教 3 三纲五常 4 女子无才便是德 5 埋儿奉母 6 城门立信 7 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 8 梅花香自苦寒来 9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 教师活动 总结教师活动 总结 积极作用 如果传统文化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 神需求 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如果一成不变 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 妨害人的发展的消 极作用 板书 板书 2 2 传统文化的作用 传统文化的作用 1 1 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起积极作用 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起积极作用 2 2 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起消极作用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起消极作用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看以下两个材料 材料一材料一 古语云 君子和而不同 和实生物 和为贵 家和万事 兴 事各顺其名 名各顺于天 天人之际 合而为一 材料二材料二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 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 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问题问题 通过阅读以上两个材料 你能说说 和谐社会 的思想与传统文化 的 和 合 思想有怎样的关系吗 学生讨论 学生探讨后 教师归纳 学生探讨后 教师归纳 和谐社会 中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 和 合 思想 将 和 合 思想顺应社会生活的变化 去掉其将天神化的糟粕的内容 强调人与人 人与 自然的和谐相处 教师活动 过渡 教师活动 过渡 既然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既可能起积极作用 又 可能起消极作用 那么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呢 如何认识传统文 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呢 以传统思想 孝 为例 教师启发教师启发 孝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民族家庭和 睦 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孝 里包含了尊老 敬老 养老等积极的一面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大孝子 有很多孝的典故 如卧冰求鲤 为母埋儿等 我们在被他们的孝心感动的同时 在继承他们孝的思想的同时 是否还有其他 一些的感触 思考呢 或者说传统道德里的 孝 有没有不符合我们时代要求 的一面呢 请问 请问 在今天 我们应如何认识 孝 道呢 中国的孝文化究竟是财富还 是包袱 传统 孝 里有一些愚孝的成份 例如 论语 里说的 父母在 不远游 父为子隐 子为父隐 等 我想也是值得商榷的 在物质条件不太富足的古代社会 在面临生存危机时 人们更需要物质上 的满足 往往认为让父母衣食无忧 锦衣玉食 那就是孝了 而在物质生活得 到巨大改善的今天 很多老人也不需要向子女索要生活费 老人更需要的是精 神的慰藉 希望子女多点陪在身边 常打打电话 常回家看看 就象歌曲 常 回家看看 唱的那样 在现代社会中也涌现了许多的孝子 他们可能没有卧冰 没有埋儿 但一样 感人肺腑 如湖北 一女养八老 的刘春枝 所以 对待包括 孝 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 我们应该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积极的 向上的内容 应该继续保 持和发扬 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落后的 腐朽的东西 必 须 移风易俗 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 个人才能自由全面发展 更好地创造新生 活 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国家与民族才 能兴旺发达 板书 三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板书 三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1 1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2 2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 你能够归纳出我们今天学习 传统文化的继 承 这一框 应该形成哪些基本理念吗 学生回答后 教师归纳 板书设计 一 传统文化面面观 1 传统文化的含义 2 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1 传统习俗的继承 2 传统建筑的继承 3 传统文艺的继承 4 传统思想的继承 二 传统文化在今天 1 传统文化的特点 1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2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3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2 传统文化的作用 1 积极作用 2 消极作用 三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1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2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课堂练习 1 下列选项中属于传统文化的是 中秋节吃月饼 端午节吃粽子 北京四合院 客家围楼 屋 张家界自然风景区 诗经 论语 妈祖文化 A B C D 2 毛泽东说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我们应当给予总结 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 产 毛泽东所指出的 遗产 是指 A 传统习俗的继承 B 传统建筑的继承 C 传统文艺的继承 D 传统思想的继承 3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应该是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传统文化是保守的象征 要全部抛弃 传统文化是优秀的文化结晶 要全部保留 A B C D 4 近几年 韩流 吹遍世界 在国内 也有大量的 哈韩族 韩剧中普遍 流露的对于韩国传统文化的肯定 对仁 义 礼 爱等的张扬 正是我国一些 国产剧所抛弃的 这启迪我们 对待传统文化应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传统礼仪道德应该得到继承 发展 文化产品尽量模仿韩剧的情节 文化产品应汲取传统文化 体现时代精神 A B C D 5 2010 江苏单科 中央电视台开播 百家讲坛 以后 一些艰涩高深的传 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