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大基因,基因诊断时代的”富士康”,1,目录,2,项目摘要,投资亮点摘要;投资风险摘要;回报分析;,3,1.2 华大基因简介,华大基因于1999年9月9日在北京成立。2007年成立了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并相继在香港、美洲、欧洲及日本设立分支机构,业务遍及全球。目前,华大基因已形成科学、技术、产业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建成了一支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产学研队伍,开展了一系列基因组研究和应用工作。在科技、医学、农业等9大领域开展业务,广泛服务于科研工作者、行业人员及民众。华大先后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1%)、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计划(10%)、水稻基因组计划、家蚕基因组计划、家鸡基因组计划、抗SARS研究、炎黄一号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工作,在Nature和Science等国际一流的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为中国和世界基因组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华大基因的基因测序能力奠定了中国在基因组测序的世界领先地位。华大基因2014年8月成功研制的埃博拉病毒检测试剂盒。,数据来源:公司网站/index,图1、华大基因全球业务分布,4,行业分析,5,2.1世界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2013 年麦肯锡发布的“12 项颠覆性技术”,其中下一代基因组被认为对经济的潜在影响可达万亿美元。,数据来源:McKinsey,目前市场上主流使用的均为二代高通量测序产品,相对一代而言极大提高了测序速度,降低了成本,但在读长和准确性方面有所欠缺。因此较适合于对已知序列的基因组进行重新测序,而在对全新的基因组进行测序时还需要结合第一代测序技术。第三代测序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单分子测序,通过增加荧光的信号强度及提高仪器的灵敏度等方法解决了错误率的问题,并继承了高通量测序的优点。,数据来源:东方证券研究报告,6,图2、麦肯锡发布的12项颠覆未来的技术。,图3、三代基因测序技术优劣势对比:,2.2基因测序产业链,BBCResearch预测2018年全球市场达到117亿美元,未来5年CAGR 21.2%。在美国每年接受各类基因检测的人数超过700万人次。Marketsandmarkets预测中国的基因测序产业2012-2017年间CAGR达到20%-25%。,2013年上游测序仪器的市场规模约13亿美元。,7,图4、2013年二代测序仪供应商竞争格局,图5、基因检测客户终端分析,2.3基因测序服务(中游),据纽约人2014年年初报道,华大基因使用178台机器对DNA分子内的数十亿碱基序列进行准确的测序,产出了至少全球1/4的基因数据,远高于哈佛大学、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或任何一家研究机构。,2014 年初,Illumina 公司宣布人类全基因组测序成本已经降到$1000 以下,使得大型基因测序研究成为可能,相关研究将能带来个性化用药革命性的突破。,数据来源:NIH,白线为摩尔定律参照线,人类第一组基因测序花了13年,30亿美元;乔布斯2003年身患癌症后曾花费10万美元进行基因测序。而根据NIH的统计,自2001年起尤其是2006年以后,DNA测序成本以远超“摩尔定律”的速度不断降低,这将使得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能进行广泛的实验,个人基因组信息大范围受用于普通人的设想越来越成为可能。,我国在产业中游基因数据服务和产出方面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其中华大基因已成为这一行业的领头羊。基因服务市场中数据的积累将逐步成为衡量一个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中国携着巨大的人口和市场进入老龄化社会,基因测序和分析服务蕴含着巨大的金矿。,数据来源:知乎,8,图6、基因检测成本变化,2.4基因测序服务(中游)的商业模式,基因测序服务行业特点:我国乃至全球基因检测仍处于发展初期,渗透率低。国测序技术相对落后,但发展迅速;分子诊断(MDx) 方法是体外诊断行业(IVD)中增长最快、技术最高的领域,而基因测序是主要发展方向,中国未来5年有望保持20%的增长;从市场潜力来看,发达国家人均IVD使用量达25-30美元,而中国不足2美元,其中基因测序支出更低;基因测序技术日臻成熟,有望提早普及相关应用。,商业模式四个核心环节,9,图8、国内测序机构的主要商业模式示意图,图7、分子诊断和基因测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2.5 市场价值分布,试剂与设备,基因检测商,医院利润,以产前无创唐筛为例,通常国内无创唐筛报价约在¥2500-3000。,市场容量:我国每年约2000万怀孕母亲,现在平均每次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费用约为3000元(终端价格),随着技术进步与检测量的提升,若按每次检测费用1500元计算,假设50%的渗透率,估测市场容量为2000万人*50%渗透率*1500元/次=150亿元,而当前现在国内市场大小约仅为10亿元左右。市场分布在CFDA今年二月份叫停基因检测业务之前,国内主要被华大基因及贝瑞和康所垄断,其他公司还包括达安基因,诺和致源,安诺优达等。预计2013年华大基因与贝瑞和康的无创体检量均为14万次左右(华大基因略高),按终端价格3000元计算,终端销售额均在4亿元左右。而其他公司如达安基因,诺和致源,安诺优达等总共加总的检测数量约为1万例左右,这其中达安基因占比较高。,数据来源:北京市妇产医院,行业访谈,10,图9、以唐筛为例的产业价值分布,2.7基因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基因病筛查:无创产前检查最为成熟婚检孕检,检测夫妇双方是否携带致病基因,约70 亿元以上市场规模;人工受精,挑选健康受精卵植入母体;产前检查,针对高危人群唐氏筛查等,100亿元以上市场规模;新生儿早期基因检测。药物基因组学:实现个性化诊疗借助基因诊断的差异化治疗有望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研发增值服务:为药企研发带来福音通过基因筛选药物反应人群进入临床实验,加快药品开发进程,加大获批可能性。案例: AstraZeneca 吉非替尼。疾病风险评估:靶向性“治未病”病人可以得知自己的易感疾病,在生活和治疗中注意预防,在患病前可以靶向性的“治未病”。案例:安吉丽娜朱莉。,资料来源:东方证券研究,11,图10、二代测序技术的应用,2.8监管框架,业务,监管部门,相关规定,华大科技,CFDA,华大医学,CFDA;卫计委,关于加强临床使用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管理的通知2014年3月 明确将组织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临床应用试点工作,明确试点申报条件和流程等。, 关于加强临床使用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管理的通知 2014年2月 1.明确了基因测序临床诊断产品(仪器,试剂和软件)作为医疗器械管理;并需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申请产品注册并通过CFDA认证才可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2.叫停全部未注册的基因检测服务;3.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基因测序技术的临床应用管理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1年5月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2001年7月,华大农业,农业部,12,2.6基因测序服务行业竞争力,卖方议价能力:非常强受制于垄断的供应商较为突出;核心技术壁垒高。买方议价能力:中等潜在需求较大,卫生部公布中国每年约1600万新生儿中先天性缺陷儿童高达90万,政府救济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高昂;终端用户对价格敏感,需求价格弹性大。行业壁垒:中等一定的技术门槛和资质;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可替代性:弱其他生物IVD手段的准确性和效果劣于基因技术,国内进行的总样本数超过20万的临床检测中,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准确率达到了99%以上,远高于传统检测技术的60%81%。行业竞争性:中等目前行业内”华大系”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上游供应商积极介入,新进入者众多。,13,行业竞争对手1:Illumina(NasdaQ:ILMN),成立于 1998 年,总部位于美国,全球二代测序仪市场中领跑者;主要产品为高通量测序仪和生物芯片以及配套试剂和耗材;2005 年在 Nasdaq 上市,2008 年成为指数公司。,数据来源:Google财经,图11:Illumina过去两年股价走势,核心财务指标,产品型号列表,14,数据来源:彭博财经,近2年股价最高涨幅300%,股价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向行业下游并购;FDA 对其临床诊断方法的批准;2014 年初推出的$1000 人类基因组测序平台 HiSeq Xten。,行业竞争对手2:国内上市公司,图12: 相关公司 近 1 年股价走势图,数据来源:Google财经,就国内上市公司而言,没有一家经营主业在基因测序领域。但受基因测序行业的火爆和市场对华大基因上市的关注,涉足基因测序公司的股价过去1年内涨幅明显。在基因测序领域,达安基因等竞争对手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技术实力上均与华大基因有一定差距,但考虑到行业自身所具备的爆发性,相关涉足的公司均持续表现出强劲走势。,15,2.9竞争格局分析企业优劣势对比,Illumina,Life Tech,达安基因,安诺优达,贝瑞和康,目标企业,High,Low,测序能力,技术实力,渠道优势,评论,垄断先进的技术;处于行业的核心地位,利用直销和渠道优势,发展迅猛,华大系结合海归背景,16,公司分析,17,3.1 华大基因股权结构和融资情况,杨爽武汉华大总经理,汪建董事长,王俊执行总裁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85.3%,4.2%,10.5%,57.62%,50.7%,51%,100%,主抓科研,主抓生产,据媒体消息, 2012年12月初,主营科技服务的子公司华大科技接受了来自光大控股领投、红杉资本等创业投资机构提供的总额为13.98亿元融资,用于并购美国基因测序公司Complete Genomics(CG)。本交易对华大科技估值约33亿元。2014年6月,主营医疗服务的子公司华大医学引入深圳创新投、软银、光大等19家投资机构20亿元投资,出让股份19.34%。对华大医学的总估值超过100亿元。据报道,华大科技拟四季度赴香港上市,计划募资 4亿美元(约31.2亿港元),上市保荐人为花旗及大摩。华大医学也计划未来登陆国内资本市场。,数据来源:公司网站,深圳市工商局,媒体报道,18,3.2 财务数据,华大基因旗下并无上市公司,根据媒体报道中的数据显示:华大基因收入在2009-2010年曾经出现大幅增长,但从2011-2013年则始终停留在10亿元左右的平台,未出现期待中的爆发性增长。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2年,华大的营收分别为3.43亿、10.37亿、12.63亿和11.05亿元,2012年营业收入不剩反降。其中2012年的11亿元收入中,政府科研项目占比约10%,海外收入30%40%,国内科研服务占比20%30%,临床收入10%20%。而从2012年开始的华大医学的业务则出现爆发式增长,2011年营收2000万元,2012年据称为1.4亿元,2013年也预期有数倍增长。不过华大医学执行总裁尹烨认为这些数据并不正确,但他未透露确切数字,只是表示2013年华大医学已经盈利,而今年2月由于有关部门突然叫停基因测序临床检测服务,华大医学曾经出现每个月亏损2000-3000万元,但在华大基因两款测序仪和试剂盒通过审批后业务已经开始恢复,同时华大农业每年也有2-3亿元的收入。,数据来源:创业家 2013年04期。,19,3.3 华大的发展战略,华大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一个 “中国制造”式的学术研究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典型轨迹。起步时在政府强大资本支持下,加上廉价科研劳动力取得成本优势,通过低附加值和低技术含量的流水线生产过程,培养出合格的科研力量和技术团队独立进行高水平研究,最后逐渐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过渡。,核酸测序平台,蛋白质谱平台,细胞学平台,基因平台,克隆平台,20,华大基因是基因测序领域航母级的企业,提供的服务包括了单基因遗传病筛查,无创产前 DNA 检测,个性化用药基因检测,易感基因检测等,无论从平台还是服务项目上来看,均与世界级接轨。华大最初的商业模式是为科研机构、制药公司、育种公司等提供测序服务外包。2010年初,华大利用15亿美元国开行贷款,在原有20台测序仪基础上从Illumina采购了128台Hiseq2000,极大扩大了测序数据产出能力。招聘大批刚毕业甚至未毕业的年轻测序人员,利用廉价的科研劳动力和设备的规模经济取得成本领先优势。,2013年3月华大收购Complete Genomics公司以及设备生产技术,从而进入了测序仪设备生产上游。同年在武汉宣布投建基因产业化基地和生产中心,从事测序仪研发和生产,以减少了对上游Illumina等公司的依赖。今年7月国内首次获CFDA审批通过2个产品型号的仪器和配套试剂。公司利用现有的全世界最大规模的测序能力,建立起庞大的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网络体系平台,未来可积累的海量基因库构建产业护城河。未来发展三大战略目标,实现“百亿”的科技服务、 “千亿”的医学服务、 “万亿”的人人服务。,大平台,基因库可溯源性生物样本量:133万份信息数据总量:20PB 。( 2013.3),大资源,3.4 产业布局,21,3.5 华大基因优劣势分析,22,3.7 团队考察和评价,23,杨 爽Yang Shuang武汉华大总经理,汪 建Wang Jian董事长,投资考虑,24,4.1 投资亮点(1),1.行业未来增长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革命性技术可改变人类对疾病的认识。目前基因测序服务已部分引入较为成熟的医用和商用阶段,采用基因测序预测患某种病的风险,从而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并对症下药。上游技术成熟带来成本急剧下降。基因测序从1975年至今经历了三代,二代高通量基因测序日趋成熟,特别是Illumina已经宣布将测序成本降至1000美元。通常单次消费1000美元被视为个人消费的分水岭,低于此价格的产品和服务将更有可能被个人消费者接受,由此刺激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将会进一步降低设备购买、提供服务的成本。现有市场渗透率极低,潜力巨大。从市场空间来看,全球仅肿瘤治疗市场就高达110亿美元,主要目标市场在至少在230亿美元以上,中国基因测序临床应用尚处于试点阶段,人均用于体外诊断支出不足发达国家的1/10。下游应用发展前景广阔。我国乃至全球基因检测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临床基因数据的积累才刚刚开始,对基因组数据的挖掘和分析还处于初级阶段 。未来下游在大数据处理方面的衍生也将产生更大的机会。突破性应用可对产业带来指数级拉动。,25,4.1 投资亮点(2),26,华大基因在行业内拥有无可比拟的市场地位基因测序服务业的行业龙头,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基因测序机构,占有全球基因数据输出量25%以上。通过纵向收购CG公司,布局全产业链布局,业务保持高速增长,一定程度摆脱对上游企业的依赖程度。利用国内廉价科研力量和设备规模优势建立了工业流水线式测序流程,极大强化了其测序成本的优势。,4.2 投资风险及防范,27,企业估值及回报分析(参考),28,非常初略的估计:目前华大基因的全部营业收入估计大约为15亿元左右,假设4亿元左右净利润。目前华大基因全部四个主要业务板块总估值约160亿元。(医疗100亿元,科技服务40亿元, 设备制造10亿元,农业与其他板块10亿元)。除去少数股东权益,华大基因持有的市值约90亿元,投后的估值约110亿元,约合27倍左右市盈率。若2016年年底华大基因实现整体上市摊薄15%,同时企业的利润保持每年20%的增长。届时企业的净利润5.76亿元,按A股可比公司目前80倍市盈率计算,除去少数股东权益,总市值约为260亿元。基金投资本金5亿元,占股4.5%,届时回报9.9亿元,投资年化回报率约40%.,6 结论,如果说在基因诊疗时代,行业翘楚Illumina是业内的“Intel”,那么可以认为华大基因是行业内的“富士康”。尽管与外国机构相比华大会被认为缺乏技术含量,但如能建立产业链环节中的霸主地位,前途依然不可限量。在基因时代来临之前提前布局,在Illumina之外,华大是唯一的标的。考虑到基因测序应用未来充满想象力的前景和华大基因在行业的地位,建议实施本项目。,29,图13: 过去15年Intel与鸿海精仪的股价走势,数据来源:汤姆森路透财经,在跟随Intel的脚步走过世纪之交的互联网泡沫后,富士康则趁着个人数码产品的东风继续高歌猛进。,附录1:名词解释,DNA(脱氧核糖核酸)是细胞遗传指令的载体,它是一个长链的、形似梯状的双螺旋聚合物,由四种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和磷酸分子组成两条长链骨架,排列在外侧,这两条长链通过内侧的碱基对连接形成双链。四种碱基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与鸟嘌呤的(G)相互配对。这些碱基沿着DNA长链所排列而成的序列,可组成遗传密码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简单来比喻说:“碱基”就像是“字母”,能组成不同的“句子”,这些“句子”就是所谓的“基因”,每个基因像是特定“配方”来指导合成相关的蛋白质。DNA在蛋白质上经过盘曲折叠而成染色体。DNA普通状态下的细丝形态有利于基因的表达,而当基因不需要表达的时候,DNA就会折叠成染色体。基因(Gene)是分布在染色体上面的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有的DNA如同一本“烹饪书”,基因就是书中每一个“食谱”。这些“食谱”以DNA密码的形式来指导细胞如何工作和表现相关特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 46032-2025储粮化学药剂管理与使用规范
- 2025年建筑工地抹灰安全题库解析集
- 2025年康复训练面试高频题
- 2025年机械工程师初级面试模拟题及答案全解
- 2025年AI主播入门初级题库解析
- 2025年卡丁车教练员考试通关秘籍模拟题集与答题技巧
- 2025年化学初级工无机题解
- 2025年市委党校教师招聘面试问题解答
- 2025年高压电工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AI智能语音技术实战指南及考试题库
- 2025年吉林省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 2025高级会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40565.2-2021液压传动连接快换接头第2部分:20 MPa~31.5 MPa平面型
- GB/T 38537-2020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超声检测方法C扫描法
- GB/T 11446.10-1997电子级水中细菌总数的滤膜培养测试方法
-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课件
- 混凝土结构跳仓施工方案
- 页岩气开发地震监测技术要求DB50-T 1234-2022
- 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危害 评估报告
- 科技项目申报专员系列培训(技术攻关项目)
- 品质异常处罚细则及奖罚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