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验光流程1_第1页
规范验光流程1_第2页
规范验光流程1_第3页
规范验光流程1_第4页
规范验光流程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规范验光流程,规范验光的目的,最佳视力最舒适用眼最持久阅读体现专业,问诊旧镜测量电脑验光(客观验光)瞳距测量主视眼检测综合验光仪 (主观验光)试戴确定处方,规范远距验光流程,电脑验光(客观验光),目的:初步了解屈光状态注意:测量三次,瞳距测量,远用瞳距,近用瞳距,主视眼测量,解释话术:主视眼就和我们平时生活中以哪只手为 主的道理一样注意:若测量过程中手或头移动,要放下重新测,综合验光仪测量(主观验光),瞳距标尺,水平调整旋钮,近用视力表测量干固定旋钮,后定点固定旋钮,交叉圆柱镜,球镜度数视窗,Risley旋转棱镜手轮,检查手轮,柱镜度数检查视窗,柱镜轴调整旋钮,柱镜度数调整旋钮,球镜度数微调转盘,后顶点距离测量窗,球镜度数粗调旋钮,镜片调整旋钮,瞳距调整旋钮,水平标尺,气泡需位于中央,后顶点距测量窗,附属镜片调整旋钮,无镜片,遮盖片,0.50D交叉圆柱镜,6棱镜度底向上棱镜,针孔片,+0.12D球面镜,红色滤光片,红色水平马氏杆,红色垂直马氏杆,偏振片,视网膜检影镜,镜片度数归零水平调整高度调整平面调整瞳距调整镜眼距调整,验光前准备,验光前准备,单眼远距主觉验光双眼平衡双眼最大正镜之最佳视力(MPMVA),验光步骤,单眼远距主觉验光,输入电脑验光光度雾视:球镜+1.00DS 柱镜 0.50DC不动 0.50DC减0.50DC 先测右眼(右:0 左:OC) ,再测左眼(反之)红绿测试精调散光轴位再次红绿测试精调散光度数确认单眼视力,投射背景为红绿视标让患者先看绿色侧视标,随后红色侧视标,再看绿色视标请患者指出,哪一侧视标更清楚(而不是更好、更暗或更亮)或两侧视标同样清楚如果红色视标更清楚,则增加-0.25DS,如果绿色视标更清楚,则减去-0.25DS重复上述两个步骤,直到绿色视标比红色视标清晰的上一度数,红绿测试,红绿测试,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镜片度数在改变,某些患者可能始终认为红色或绿色清楚。此时,应该放弃双色试验以1.0视标为标准更小/更暗终点判断法:试着增加-0.25D(或减去+0.25D),请患者指出,视标是否变得更清晰或变得更小、更暗或“更好”,红绿测试,红绿测试原理:,红绿测试,精调散光轴位,投放蜂窝(点状)视标将右侧交叉圆柱透镜(JCC)转到视孔前,转动交叉圆柱透镜的外环,使其手轮轴向A 与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当二者重合时发出轻微的咔啦声,精调散光轴位,旋转手轮,翻转交叉圆柱透镜使其面向前, 令被测者比较、两面的清晰度,精调散光轴位,精调散光轴位,调整柱镜试片的方向,确定某一面清晰,旋动柱镜试片的轴向手轮向交叉柱镜的红点向作调整,精调散光轴位,柱镜轴向刻度,柱镜轴向手轮,柱镜轴向游标,精调散光轴位,柱镜试片轴向调整的量 口诀:进十退五退三重复以上三点动作,直至两面有一样的清晰度注意:根据患者的反应,散光轴向总是在很小的范围内变动,则去中间值,精调散光轴位,注意:散光度数越高,对散光轴向的要求就越准确散光度数在2.00DC以下,轴向精确在5度以内散光度数在2.00-5.00DC,轴向精确在2-3度以内,精调散光度数,移开JCC,投放红绿视标,进行红绿测试 (红=绿 /红绿)转动JCC外环,使其焦度轴向(P点)与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投放蜂窝(点状)视标,嘱被检者注视视标35s,并注意其清晰度翻转JCC,使面向前,嘱被检者比较、两面的清晰度若、两面的清晰度相同,证实柱镜试片的焦度无误,检测完毕若、两面的清晰度不同,首先明确清晰面,精调散光度数,精调散光度数,当患者表示红点(负散光轴向)与综合验光仪上矫 正好的散光轴向一致时视标清晰度好,则在综合验光仪上试验性散光度数基础上增加-0.25Dc当患者觉得白点(正散光轴向)与综合验光仪上矫正好的散光轴向一致时视标清晰度好,则在综合验光仪上试验性散光度数基础上减去-0.25Dc在JCC检查散光度数过程中,始终要保持初步 MPMVA后的球镜等效度。当负柱镜度数每增加-0.50Dc,综合验光仪上球镜度数要加上+0.25Ds,或减去-0.25Ds,精调散光度数,红=绿1.第一次为清楚,先加+0.25DS,再加-0.25DC 第二次为清楚,加-0.25DC2.第一次为清楚,先加+0.25DS,再加-0.25DC 第二次为清楚,先减-0.25DC,再加-0.25DS3.第一次为清楚,减-0.25DC 第二次为清楚,加-0.25DC4.第一次为清楚,减-0.25DC 第二次为清楚,先减-0.25DC,再加-0.25DS,精调散光度数,红绿1.第一次为清楚,加-0.25DC 第二次为清楚,先加+0.25DS,再加-0.25DC2.第一次为清楚,加-0.25DC, 第二次为清楚,减-0.25DC3.第一次为清楚,先减-0.25DC,再加+0.25DS 第二次为清楚,减-0.25DC4.第一次为清楚,先减-0.25DC,再加+0.25DS 第二次为清楚,先加+0.25DS,再加-0.25DC,精调散光度数,最终原则:两种状态下视标同样清楚当第三次为1面清楚,无需调整光度直接结束当第三次为2面清楚,需按前面原则减付0.25DC后结束患者的反应,使得散光度数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此时,选择接近于原戴镜矫正处方的散光度数。如无原戴镜处方,则选择较小的负散光度数,确认单眼视力,移去JCC,进行红绿测试打开“E”字视标。测试单眼视力,单眼远距主觉验光,打开左眼,关闭右眼(右:OC 左:0)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左眼远距主觉验光,双眼平衡,目的:等同双眼的调节刺激使双眼的调节性刺激平衡,其次是尽可能地松弛调节在双眼开放同时注视目标的状态下,双眼调节性反应应该是等同的且是松弛的对大多数人而言,双眼平衡能使其拥有双眼较匹配的视力,视物更清晰、舒适由于双眼平衡试验需要患者在雾视状态下具有相似的视力,因此该方法只适于双眼在单眼主觉验光时都获得相同的矫正视力如果双眼在单眼主觉验光时获得的矫正视力不等,则双眼平衡试验步骤可以忽略,双眼平衡,投放蜂窝(点状)视标,确认双眼都处于开放状态,双眼注视视标双眼同时雾视+0.75DS放置Risley旋转棱镜,在右眼放置底朝上的3 4 棱镜,在左眼放置底朝下的3 4 棱镜右眼看到下面的视标,左眼看到上面的视标,双眼平衡,双眼平衡,请患者上下来回地比较两行视标的相对清晰度或模糊度,请指出哪一行视标相对较清楚或更少模糊如果上下一样清楚,则结束在相对清楚的一眼前增加+0.25Ds,使得其所见相对变得模糊些 如果主视眼清楚,则直接结束 如果非主视眼清楚,则非主视眼减付0.25DS结束当双眼达到同样的视觉,或优势眼处于略清楚状态时,移去Risley棱镜,实现双眼融像,开始双眼MPMVA检查,双眼最大正镜之最佳视力(MPMVA),双眼都处于开放状态,进行红绿测试 红清楚,双眼同时加覆0.25DS 绿清楚,双眼同时加+0.25DS打开“E”字视标,检测双眼最佳矫正视力,试戴,患者的最终配镜处方可以与综合验光仪的结果略有差异。可以让患者配戴上试镜架后进行调整对于患者舒适的配镜处方,在改变(相对于旧镜)其柱镜成分(尤其柱镜轴向)要谨慎,确定处方,规范老视(近用)验配,所 有个 体 都 会 出 现 老 视目的:视近清晰 缓解疲劳验配原则:必 须 在 正 视 眼 状 态 下 进 行,先 远 用 矫 正 再 加 上 近 附 加必 须 选 择 需 要 的 工 作 距 离必 须 在 两 眼 同 时 视 状 态 下 进 行 验 配,规范老视(近用)验配步骤,问诊远用屈光矫正实验性近附加 经验公式 FCC检测验证近附加调整试戴确定处方,经验公式,ADD=年龄-30,FCC检测,近用瞳距,确 认 双 眼 无 遮 盖开灯输入远用全矫光度将 FCC放 在 被 测 者 眼 前,视 力 表 放 在 40cm 处,FCC检测,FCC检测,双眼调整辅助镜至50位投放网状视标询问被 测 者 报 告 哪 组 线 条 清 晰如 果 水 垂直线 条 清 晰 或 两 者 一 样 清,则无老视或者老视度数低如 果 报 告 水 平 线 条 清 晰 ,则双 眼 同 时 以+0.25 级率 增 加 镜 片 度 数,直至退一级垂直与水平线条一样清楚或者水平比垂直清楚为止,FCC检测,FCC检测,双眼打开(归至0位)转至字母视标,矫正0.8/1.0,此时的度数(相对远用度数)为ADD初测值,验证近附加,正负相对调节双眼注视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负相对调节(NRA):双眼同时递加+0.25DS放 松调节模糊但看得见记录所加正镜度数双眼退至ADD初测正相对调节(PRA):双眼同时递加-0.25DS 增加调节模糊但看得见记录所加负镜度数ADD修正值=(NRA+PRA)/2ADD精确值=ADD初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