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脊髓疾病,第一节 概 述,脊髓的解剖,外部结构成人脊髓全长相当于椎骨全长的2/3发出31对脊神经 颈膨大:C5T2 腰膨大:L1S2 马 尾:L2Co脊髓各节段的位置比相应的脊椎高 呈一定规律 下颈段高1节椎骨 上、中胸段高2节椎骨 下胸段高3节椎骨 腰髓相当于胸椎10-12 骶髓相当于12胸椎和第一腰椎临床意义:辅助检查及手术时定位,外部结构,3层结缔组织被膜 硬脊膜、蛛网膜、软脊膜 硬膜外腔硬膜与脊椎骨膜之间 硬膜下腔硬膜与蛛网膜之间 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脊髓内部结构,灰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组成,呈蝴蝶形或“H”形排列,位于中央 前角 后角 灰质连合 侧角: C8L2 交感神经低级中枢 S2-4 脊髓副交感中枢,脊髓内部结构,白质:上行感觉纤维,下行运动纤维 前索:前角和前根内侧,主要为下行纤维 脊髓丘脑束 侧索:前角和后角之间 脊髓小脑束 皮质脊髓束,后索:主要为上行纤维,薄束 楔束,1 薄束 2 楔束 3 脊髓小脑后束 4 皮质脊髓束 5 脊髓丘脑侧束 6 脊髓小脑前束 9 皮质脊髓前束 14 脊髓丘脑前束,脊髓的血液供应,椎动脉 根动脉根前静脉 感染 根后静脉 转移癌 压力低、无静脉瓣,根前动脉 根后动脉,椎静脉丛,脊髓前动脉 终末动脉容易缺血,脊髓前动脉综合征,脊髓后动脉 分支吻合好较少缺血,脊髓损害,主要临床表现(三主征)运动障碍:前角和/或锥体束损害:运动神经元病感觉障碍:后角和前连合损害出现分离性感觉障碍 后根损害:根性疼痛 后索损害:脊髓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大、小便障碍等(脊髓圆锥为括约肌功能的副交感中枢)反射异常,概述,脊髓半切综合征 (Brown-Sequard Syndrome),脊髓病变平面以下同侧的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同侧深感觉丧失对侧的痛、温觉丧失,脊髓横贯性损害,脊髓休克 脊髓受到急性严重的横贯性损害时,出现受损平面以下脊髓反射活动完全消失,表现为肢体软瘫、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和病理征阴性,一般持续16周,脊髓横贯性损害平面的确定,感觉平面肢体瘫痪节段性肌萎缩根痛反射改变,中指 C7 胸骨角 T2 乳头 T4 剑突 T6 肋弓 T8 脐部 T10 腹股沟 T12,脊髓横贯性损害平面的确定,中指 C7 胸骨角 T2 乳头 T4 剑突 T6 肋弓 T8 脐部 T10 腹股沟 T12,脊髓横贯性损害的临床特点,高颈段(C1-4)四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病变平面以下感觉丧失、根性疼痛大、小便障碍膈神经麻痹,呼吸困难,致死性病因:脊髓血管畸形、肿瘤、多发性硬化、上升性脊髓炎、外伤,脊髓横贯性损害的临床特点,颈膨大( C5T2 )上肢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病变平面以下感觉丧失霍纳(Horner)综合征:瞳孔缩小,眼球内陷,眼裂变小,面部出汗减少(C8-T1),脊髓横贯性损害的临床特点,胸段(T3-12)双上肢正常,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受损平面以下感觉丧失、根性疼痛、束带感大、小便障碍腹壁反射改变:Beevor征,脊髓横贯性损害的临床特点,腰膨大( L1S2 )腹股沟部位根痛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双下肢感觉障碍大、小便障碍根性疼痛,第二节 急性脊髓炎,脊髓炎与脊髓病,脊髓炎:各种感染或变态反应引起的脊髓炎症脊髓病:外伤、压迫、血管、放射、代谢、营养和遗传引起的脊髓病变,一、病因与病理,各种感染后变态反应引起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病变,二、临床表现,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好发于青壮年起病较急,多在2-3天达高峰,最常累及胸段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上升性脊髓炎:在1-2天甚至数小时内上升至高颈髓,瘫痪由下肢迅速波及上肢和呼吸肌,出现四瘫、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呼吸肌麻痹脑脊液:无特殊改变MRI:注意定位,三、诊断与鉴别诊断,急性脊髓压迫症 视神经脊髓炎 脊髓血管病,四、治疗,急性期治疗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为主防治各种并发症: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褥疮等重视尿潴留和可能出现的呼吸机麻痹恢复期处理:康复治疗,五、预后,急性脊髓炎的预后与脊髓受累节段长短、受损程度、脊髓休克期长短、是否有合并症、是否接受激素治疗有关,第三节 压迫性脊髓病,一、病因,肿瘤炎症脊柱病变先天畸形其它,二、临床表现,神经根症状、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反射异常,括约肌功能障碍急性脊髓压迫症:急性起病,多出现脊髓休克慢性脊髓压迫症:进展缓慢,三期:早期根痛期、脊髓部分受压期、脊髓完全受压期,三、辅助检查,脑脊液及脑脊液动力学检查 细胞数正常,蛋白质增加 Froin征:蛋白超过10g/L,黄色,流出后自动凝结 压颈试验(奎氏试验)不通畅MRI,四、诊断与鉴别诊断,定位诊断 纵向定位(节段) 横向定位(髓内/髓外) 定性诊断鉴别诊断:急性脊髓炎、脊髓空洞症等,五、定位依据,纵向节段定位神经根刺激症状脊膜刺激症状反射改变肌萎缩感觉障碍平面 (有时假定位)主要对完全横贯损害及髓内肿瘤,髓外肿瘤不能完全以感觉障碍平面定位,五、定位依据,横向定位(髓内/髓外)神经根刺激症状感觉障碍类型痛温觉障碍发展顺序椎管梗阻括约肌功能障碍,六、治疗,尽快去除病因急性脊髓压迫症争取6小时内减压,病例和MRI,例1:男,35岁,发热10天,头痛、四肢乏力。 诊断:急性脊髓炎,病例和MRI,例2:男,31岁,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住院治疗。查体:下肢截瘫,T5以下平面痛觉消失。 诊断:结核性脑脊髓炎,病例和MRI,例3:女,35岁,左手无力、萎缩6年。 诊断:脊髓空洞症,病例和MRI,例4:女,27岁,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