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ppt课件.ppt_第1页
脊髓ppt课件.ppt_第2页
脊髓ppt课件.ppt_第3页
脊髓ppt课件.ppt_第4页
脊髓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掌握脊髓的位置 外形和结构 掌握脊髓节段的概念 其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掌握脊髓切面上灰 白质的配布及各部的名称 掌握脊髓灰质的主要核团的位置及功能性质 掌握脊髓主要上行纤维束 薄束 楔束 脊髓丘脑束 和下行纤维束 皮质脊髓束 的位置 目的要求 1 第十七章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节脊髓一 位置和外形二 脊髓的内部结构三 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第二节脑 神经系统nervoussystem 2 中枢神经系统 CNS包括脑和脊髓 二者无明显分界 通常以锥体交叉的下端或第一颈神经为界高级中枢 皮层中枢 大脑皮层皮层下中枢 小脑 间脑 纹状体等低级中枢 脊髓 脑干脊髓的活动受脑的控制 脊髓又是CNS最主要的部分 3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第一节脊髓spinalcord 神经系统nervoussystem 4 椎管内上端 平枕骨大孔下端 平第一腰椎体下缘 一 脊髓的位置 5 终丝 脊髓L1平面以下延续为无神经组织的细丝 二 脊髓的外形 前后稍扁的圆柱体 有2个膨大颈膨大 C4 T1腰骶膨大 L2 S3 末端 脊髓圆锥 6 脊髓表面有6条纵沟 前正中裂 1 后正中沟 1 前外侧沟 2 后外侧沟 2 后中间沟 2 7 脊髓表面有6条纵沟 前正中裂 1 后正中沟 1 前外侧沟 2 后外侧沟 2 后中间沟 2 8 三 脊髓节段 每一对脊神经及其前 后根的根丝附着范围的脊髓即构成一个脊髓节段 31个脊髓节段 C8 T12 L5 S5 Co1 9 第三胸椎骨折 第四胸节损伤 例如 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C1 C4 与同序数椎骨相对C5 T4 1 与同序数的上1节椎体相对T5 T8 2 与同序数的上2节椎体相对T9 T12 3 与同序数的上3节椎体相对L1 L5 T10 12 与第10 12胸椎相对S1 Co L1 与第一腰椎相对 10 马尾的形成及腰椎穿刺 与脊神经相连的脊神经前 后根汇合形成脊神经 经相应的椎间孔出椎管 脊髓比椎管短 腰 骶 尾部的脊神经在椎管内下行一段距离才能到达相应的椎间孔 在脊髓末端平面以下下行的脊神经根形成马尾 11 四 脊髓的内部结构 前角后角 头 颈 基底侧角 T1 L3 中间带灰质前连合灰质后连合 网状结构 后角基部外侧与白质之间 灰 白质混合交织 白质 前索 外侧索 后索 白质前连合 中央管 灰质 中央灰质 12 灰质后连合 中央管 前角 侧角 后角 中间带 网状结构 灰质前连合 13 中央管灰质前角 前柱 后角 后柱 侧角 侧柱 中间带中央灰质灰质后连合灰质前连合白质前索外侧索后索白质前连合网状结构 脊髓的内部结构 14 中央管 纵贯脊髓全长内含脑脊液由一层室管膜上皮构成向上通第四脑室 向下达终丝的起始部 在脊髓圆锥内扩大为终室40岁以上的常闭塞 终室 15 灰质 核团学说 脊髓灰质是神经元胞体和树突 神经胶质和血管等的复合体 内有各种大小不一 形态和功能的神经元 其中大多数神经元的胞体聚集成群或层 称为神经核或板 在纵切面上 灰质纵贯成柱 在横切面上这些灰质柱呈突起状称为角 16 前角内侧核 支配颈肌和躯干肌 前角 运动的低级中枢 前角运动神经元包括 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内含运动N元 其轴突构成前根 见于脊髓全长 颈膨大和腰骶膨大 前角是运动的最后公路 它是运动冲动到达骨骼肌的唯一途径 前角外侧核 支配四肢肌 损伤 骨骼肌瘫痪 萎缩 肌张力低下 腱反射消失 称软瘫 Renshaw细胞 反馈性抑制 神经元的作用 17 中间带 中间外侧核 位于T1 L3节段的侧角 即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骶副交感核 位于S2 4节段 中间带外侧部 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中间内侧核 占脊髓全长 位于中间带内侧部 中央管外侧 接收后根传入的内脏感觉纤维 中继后至内脏运动神经元 与内脏感觉有关 引起内脏反射 18 后角 后角边缘核胶状质后角固有核网状核胸核 C8 L3 感觉中枢 19 胶状质 胶状质 位于后角头表面 呈半月形 见于脊髓全长 由小型神经元组成接收后根外侧部传入纤维 薄髓或无髓 发出短的节段内或节段间纤维行于胶状质背外方的背外侧束中 最后仍进入胶状质分析 加工脊髓感觉信息 20 在胶状质的背侧有少数胞体较大的神经元 称后角边缘核 见于脊髓全长 接受后根传入纤维在胶状质的腹侧 纵贯脊髓全长 胞体较大 组成后角固有核 接受后根传入纤维 后角边缘核 后角固有核 发出的纤维主要组成脊髓丘脑束 与痛 温 触觉的传导有关 后角边缘核 后角固有核 21 位于后角固有核的腹外侧 灰 白质混杂的网状结构内 贯穿脊髓全长 接受后根本体感觉性传入纤维 与调节运动有关 仅见于C8 L3节段 位于后角基部内侧 主要接受后根的传入纤维 其轴突进入同侧侧索 组成脊髓小脑后束 上行至小脑 网状核 胸核 又称背核 胸核 网状核 22 脊髓的板层构筑Rexed板层学说 根据脊髓灰质底细胞构筑 将脊髓灰质分为10个板层 层 薄 弧形 边缘层 海绵带 含大中小型细胞 层 相当于胶状质 层 细胞形态不定 排列疏松 层 较厚 细胞大小和形态不一第 和 层相当于后角固有核 层 除胸髓外 分内 外两部 外侧部即网状核 内侧部的胞体较小 层 横过后角底部 层 占中间带的大部分 层 在前角后部 属中间N元 层 相当于前角内外侧核 层 相当于中央灰质 接受某些后根纤维 23 脊髓灰质板层构筑学 第 板层第 板层第 板层第 板层第 板层第 板层第 板层第 板层第 板层第 板层 后角头 后角颈 后角基部 中间带 前角 中央灰质 从后向前依次为 24 脊髓灰质板层与核团的对应关系 第 板层 后角边缘核第 板层 胶状质第 板层 后角固有核第 板层 后角颈 网状核第 板层 后角基底部第 板层 胸核 中间内侧核 中间外侧核 骶副交感核第 板层 前角底部第 板层 前角内 外侧核第 板层 中央灰质 25 脊髓细胞板层构筑学的机能意义 层 皮肤的痛 温觉及粗略触觉 参与许多复杂的多突触反射 层 接受躯干 四肢的本体觉传入f 并接受皮质脊髓束的f 对运动的精细调节起作用 内侧部 内脏反射 外侧部 与中脑和小脑的联系 调节姿势和运动 层 内含中间神经元 影响 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层 含前角运动N元 影响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26 白质 短纤维束 固有束长纤维束 上行纤维束下行纤维束 起至均在脊髓 紧靠脊髓灰质分布 参与完成脊髓节段内和节段间反射活动 从脑的不同部位将神经冲动传至脊髓 将不同的感觉信息上传至脑 27 脊神经根 脊神经前根 由脊髓前角细胞 中间外侧核和骶副交感核等神经元的轴突组成 脊神经后根 分内侧部和外侧部 内侧部 粗纤维 外侧部 细纤维 本体感觉精细触觉 背外侧束 痛 温觉内脏感觉 升支 降支 牵张反射 薄束 楔束 脊髓灰质 28 上行纤维束 薄束 楔束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小脑束 脊髓丘脑前束 29 位置 后索 起点 薄束T5以下 楔束T4以上 止点 薄束核楔束核 功能 传导本体觉和精细触觉 薄束 楔束 30 薄束 楔束 31 后索病变 精细触觉消失 不能辨认物体形状纹理 两点辨别觉障碍感觉性共济失调 闭目难立征 闭目指鼻失误 32 脊髓小脑前 后束 位置 起点 止点 功能 损伤表现 小脑性共济失调 后束 胸核 前束 后角基底部中间带外侧 后束 前束 小脑下脚 小脑上脚 传导躯干下部和下肢的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外侧索 33 脊髓丘脑侧束和前束 位置 侧束位于侧索前部 脊髓小脑前束内侧前束位于前索 前根纤维的内侧 起点 止点 腹后外侧核 功能 纤维排列 由内向外 C T L S 侧束 痛 温觉前束 粗略触觉 压觉 起于脊髓灰质对侧 板层 相当于后角缘层和后角固有核 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后 上行1 2节再进入侧索和前索 34 脊髓丘脑侧束和前束 一侧损伤 损伤平面对侧1 2节以下的区域出现痛 温觉的减退或消失 35 下行纤维束 固有束 皮质脊髓侧束 红核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内侧纵束 皮质脊髓前束 顶盖脊髓束 36 皮质脊髓束 侧束位于侧索后部 脊髓小脑后束内侧前束位于前索内侧 位置 起点 起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走行 侧束 大部分交叉至对侧f前束 少量未交叉fBarne前外侧束 至延髓锥体交叉 37 侧束至同侧的前角细胞 四肢肌前束大部分交叉至对侧前角细胞 躯干肌 四肢肌小部分不交叉至同侧前角细胞 躯干肌 止点 功能 支配四肢肌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只接受对侧的纤维支配躯干肌的神经元接受双侧皮质脊髓束的支配 损伤症状 硬瘫 38 皮质脊髓侧束 四肢肌 皮质脊髓前束 躯干肌 39 红核脊髓束 起自对侧红核 被盖腹侧交叉 红核脊髓束 中间神经元 前角运动细胞兴奋支配屈肌的运动N元 参与姿势反射 40 前庭脊髓束 起自前庭N核 中间神经元 前角运动细胞兴奋伸肌的运动N元 调节平衡 41 顶盖脊髓束 起自对侧上丘深层细胞 被盖背侧交叉 顶盖脊髓束 前索 中间神经元 前角运动细胞 兴奋对侧颈肌 抑制同侧颈肌 42 脊髓的功能 1 组成31对脊神经 2 传导动能 上行传递感觉 下行接受脑调控 是上 下行传导路径的中继站 3 反射功能 4 是感觉 运动 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43 脊髓反射弧示意图左 单突触反射右 多突触反射 脊髓反射是指脊髓固有的反射根据组成反射弧的神经元数目分为单突触反射 节段内反射 多突触反射 节段间反射 脊髓反射可分为 躯体反射 如牵张反射 屈曲反射等 内脏反射 如竖毛反射 排尿 排便反射等 五 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44 1 牵张反射 包括深反射和肌张力反射 深反射 腱反射 45 2 屈曲反射 皮肤 脊神经后根 后角 中间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肌肉收缩 脊神经前根 46 脊髓半横断 伤侧平面以下位置觉 震动觉 精细触觉消失 后索征 损伤平面以下的对侧身体痛 温觉丧失 脊髓丘脑束征 同侧肢体硬瘫 皮质脊髓束征 Brown Seguard综合症 47 小结 48 脊髓的内部结构 前角后角 头 颈 基底侧角 T1 L3 中间带灰质前连合灰质后连合 网状结构 后角基部外侧与白质之间 灰 白质混合交织 白质 前索 外侧索 后索 白质前连合 中央管 灰质 中央灰质 49 灰质 50 1 薄束2 楔束3 脊髓小脑后束4 脊髓小脑前束5 脊髓丘脑侧束6 脊髓丘脑前束7 皮质脊髓侧束8 皮质脊髓前束9 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