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和新药研究法规介绍_第1页
新药和新药研究法规介绍_第2页
新药和新药研究法规介绍_第3页
新药和新药研究法规介绍_第4页
新药和新药研究法规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药研究概要,袁秉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概要论述新药研究的基本程序、主要内容和技术评价所涉及到的药学和药理学基本理论、技术要求和政策法规。,新药研究概要,第一章 新药和新药研究法规,一、新药概念1新药定义新药: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新药管理已上市改变剂型和给药途径药品:按新药管理。已上市增加适应症药品:按补充申请管理(临床试验)。仿制药品(已有国家标准):已在境内上市销售药品,按仿制药品管理。医疗机构配置制剂:按非国家标准管理,二新药注册分类,新药分类 化学药品; 中药、天然药物; 生物制品;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医疗用毒性药品; 放射性药品; 生物体外诊断试剂。,1.中药、天然药物分类,药品注册分类,1) 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中药、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剂。2) 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 3) 新的中药材代用品。4) 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5) 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药品注册分类 1. 中药、天然药物分类,6) 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复方制剂。7) 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给药途径的制剂。 8) 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剂型的制剂。9) 已有国家标准的中药、天然药物。 * 取消了注射剂型,2. 化学药物注册分类,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 通过合成或者半合成的方法制得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天然物质中提取或者通过发酵提取新的有效单体及其制剂; 用拆分或者合成等方法制得的已知药物中的光学异构体及其制剂; 由已上市销售的多组份药物制备为较少组份的药物; 新的复方制剂。 已在国内上市销售的制剂增加国内外均未批准的新适应症。,药品注册分类,2. 化学药物注册分类,2)改变给药途径且尚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制剂。3)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及其原料药,和/或改变该制剂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复方制剂,和/或改变该制剂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改变给药途径并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国内上市销售的制剂增加已在国外批准的新适应症;,药品注册分类,2. 化学药物注册分类,4)改变已上市销售盐类药物的酸根、碱基(或者金属元素),但不改变其药理作用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5)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6)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药品注册分类,3生物制品注册分类,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2)单克隆抗体。3)基因治疗、体细胞治疗及其制品。4)变态反应原制品。5)由人的、动物的组织或者体液提取的,或者通过发酵制备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组份制品。6)由已上市销售生物制品组成新的复方制品。,药品注册分类,3生物制品注册分类,7)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 8)含未经批准菌种制备的微生态制品。 9)与已上市销售制品结构不完全相同且国内外均未上市销售的制品(包括氨基酸位点突变、缺失,因表达系统不同而产生、消除或者改变翻译后修饰,对产物进行化学修饰等)。10)与已上市销售制品制备方法不同的制品(例如采用不同表达体系、宿主细胞等)。,药品注册分类,3生物制品注册分类,11)首次采用DNA重组技术制备的制品(例如以重组技术替代合成技术、生物组织提取或者发酵技术等)。 12)国内外尚未上市销售的由非注射途径改为注射途径给药,或者由局部用药改为全身给药的制品。13)改变已上市销售制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生物制品。14)改变给药途径的生物制品(不包括上述12项)。15)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生物制品。,药品注册分类,二、新药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江泽民主席签发,2001年12月1日实施。国家法律,原则性法律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朱鎔基总理签发,2002年9月15日实施。落实性法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郑筱萸局长签发,2002年12月1日实施。具体操作规范。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2005年5月1日实施。(技术指导原则或指南: SFDA颁布),1.法律和法规,2.药品管理机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审批,监督和管理。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PDA):审批,监督和管理。地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督和管理。,三、新药管理规范, 药品注册申请,1新药申请:新药(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药品)的注册申请。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按新药管理。2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的申请:生产已经由SFDA颁布的正式标准的药品注册申请(仿制药品)。3进口药品申请:境外生产的药品在境内上市销售的注册申请。,4补充申请:上述三种申请批准后或审批过程中改变原批准事项的注册申请,如已批准的临床研究申请相应变更;新药技术转让; 进口药品分装;药品试行标准转正。5非处方药申报:符合非处方药规定的药品可同时申请非处方药。由SFDA公布,不需要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物。6药品再注册:有效期满后继续生产和进口药品的申报。7.医疗机构制剂申报。,新药注册申请基本程序,1新药临床研究的审批:获得临床试验批件完成临床前研究(药学、药理学、安全性,GLP认证)填写药品注册申请表向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报送技术资料、药物实样、专利(药物、处方、工艺等)、权属状态说明和不侵权保证书形式审查现场考察抽查样品,向指定的药品检验所发出注册检验通知复核药品标准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新药临床研究申请资料(申报资料及审查意见、考察报告、检验报告及复核意见、药物实样)上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并通知申请者审查受理发给受理通知单组织药学、医学和其他专家技术审评发出药品临床研究批件(批准或退审)。,2新药生产的审批: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完成药品临床研究(、期临床试验,GCP认证)向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报送临床研究资料和变更及补充资料(同时向中国药品生物生物制品检定所报送制备标准品的原料药)形式审查生产现场考察(取得GMP剂型认证的车间)抽取3个生产批号样品向指定的药品检验所发出注册检验通知,样品检验检验报告书上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抄报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申请者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受理,发给受理通知单对资料全面审评发出药品注册批件,批准发给新药证书:药品批准文号发布该药品注册标准和说明书,新药生产的审批,新药生产的审批,在具备药品生产许可证和GMP认证的车间内生产上市期(监测期,不超过5年,每年向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汇报),2年内必须投入生产填写药品注册申请表,申请国家标准的药品注册正式注册。,3、进口药品的申报与审批 填写药品注册申请表,报送技术资料、样品、证明文件(境外上市许可或GMP认可)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形式审查合格,发给受理通知单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进行注册检验检验报告书、复检意见、药品标准报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发给药物临床研究批件临床研究临床研究结束全面审评 发给进口药品注册证。香港、澳门、台湾的制药厂商发给医药产品注册证,4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的申报与审批(生产申请)药品生产许可证和GMP认证,填药品注册申请表 向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报送技术资料、实样形式审查生产现场考察SFDA审评新药生产审批药品注册批件批准文号 需要进行临床研究,发给药物临床研究批件 需要进行药效和安全评价,暂停受理和审批,5非处方药(OTC)的申报与注册 OTC:无须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处方,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1申请注册药品可同时申请非处方药: 1)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生产或进口的非处方药。 2)非处方药改变剂型,不改变适应症、剂量和给药途径,一般无须做临床试验。口服固体制剂应做生物等效性试验。 3)非处方药活性成分组成的新复方制剂,应说明处方依据,必要时进行临床试验。 4)符合国家非处方药注册申请有关规定。2经广泛临床应用后,按处方药注册的药品可申请转为非处方药,按非处方药可转为处方药。,三、新药管理规范,药学研究;药理毒理研究;临床研究。1药品安全性评价研究必须执行GLP(SFDA与国家科技部制订)。2药品临床研究必须执行GCP(SFDA与国家卫生部制订)。3中药栽培必须执行GAP (SFDA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 药品研究及其管理, 药品生产及其管理,1办理药品生产许可证:向省级PDA申请筹建验收药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5年)工商局登记注册成为合法企业。 2GMP认证:PDA负责组织认证(静态、动态),跟踪监督和日常监督。SFDA负责进行指导监督,对注射剂、放射性药品和某些生物制剂的GMP认证。3药品委托生产认证:药品生产许可证+ GMP认证。禁止委托品种:疫苗、血液制品等。,生产企业办理药品生产许可证和GMP认证, 药品经营管理(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