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 1 问题提出 1 1 高规 1 第 8 3 2 条 高层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及前室 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由计算确定 或按表 8 3 2 1 至表 8 3 2 4 的规定确定 当计算和本表不一致时 应按两者中较大值确定 该条条文说明明确指出 采用机械加 压送风时 由于建筑有各种不同条件 如开门数量 风速不同 满足机械加压送风条件亦不同 宜首先进行计算 但计算的加压 送风量不能小于本规范表 8 3 2 1 8 3 2 4 的要求 因是 宜 首先进行计算 现在大部分设计人员为避免繁杂的计算 在机械加 压送风 以下简称正压送风 设计时不是首先进行计算 而是直接套用 高规 表 8 3 2 1 至表 8 3 2 4 的规定值 结果使许多工 程的正压送风量偏小 1 2 选用不同送风量计算公式所引起的误差 1 2 1 高规 在门缝漏风量计算时选用压差法计算公式 L 0 827 A P1 2 1 25 1 03375 A P1 2 1 式中 L 正压漏风量 m3 s 0 827 漏风系数 A 总有效漏风面积 m2 P 压力差 Pa 1 25 不严密处附加 系数 高规 在通过门洞风量计算时选用流速法计算公式 Q F W m 2 式中 Q 正压风量 m3 s W 门洞断面风速 m s F 每档开启门的几何断面积 m2 m 同时开启门的数量 1 2 2 文献 2 在门缝漏风量计算时选用计算公式 L A 2 P 1 2 0 6 A 2 P 1 2 1 2 0 7746 A P1 2 3 式中 L 文献 2 的正压漏风量 流量系数 一般取 0 6 0 7 气体密度 1 2kg m3 其它符号同前 文献 2 在通过单个门洞风量计算时选用计算公式 Q F W 式中对双扇门 同时开门的楼层数或并列的门数 2 时 F 0 5 门宽 门高 因此对文献 2 来讲 大多数状况下 Q 0 5 F W m 4 式中 Q 文献 2 的正压送风量 m3 s 其它符号同前 以上二项和剩安全系数 1 25 得文献 2 总正压送风量 1 2 3 文献 3 在正压送风量计算时选用计算公式 Q Fj W 式中 Q 文献 3 的正压风量 m3 s Fj 明显气流通路的总计算流通面积 m2 其它符号同前 计算结果剩安全系数 1 25 得文献 3 的总正压送风量 因此文献 3 的正压送风量 Q 是总计算流通面积 Fj 和风速 W 的函数 计算时并未涉及到 P 值 1 2 4 选用不同送风量计算公式所引起的误差 从公式 1 3 可以得出 当计算门缝漏风量时 L L 1 03375 0 7746 1 0 75 从公式 2 4 5 可以得出 当计算通过同一门洞的正压风量时 Q Q QQ 1 0 5 1 笔者采用文献 2 3 的计算公式对某一防烟楼梯间底层有直接对外开门的 25 层楼 按防烟楼梯间 50Pa 合用前室 25Pa 分别正压送风 防火门为 2m 1 6m 其门缝宽 3mm 电梯门为 2m 1 8m 其门缝 6mm 同时开门的层数 m 3 一 部电梯 电梯井顶部有一 0 1m2 的排气孔 火灾时 3 层合用前室的送风口开启 依据文献 2 3 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其正压送风 量 结果列在表一中 可以看出 高规 因没有考虑防烟楼梯间底层有直接对外开的门 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的正压送风量值偏小 当计算 条件相近的情况下 按文献 2 计算的防烟楼梯间正压送风量比按文献 3 计算的结果约小 40 合用前室送风量约小 30 还应该指出 文献 2 正压送风量的上下限是由于通过门洞最低风速取值为 0 7 1 2m s 不同所致 文献 3 的正压送风 量是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分别正压送风 当防烟楼梯间至前室的门 简称一道门 关闭 通过开启的前室至走道的门 简称二 道门 的最低风速为 0 5m s 当一 二道门均开启 通过任一道门的最低风速为 0 7m s 时计算所得结果 而 高规 正压送风 量的上下限是按层数 风道材料 防火门漏风量等因素确定的 而且文献 2 正压送风量的上限 采用了 1 2m s 最低风速 这在 实际的工程计算中很少用到 因此正确地选用正压送风量计算公式是非常必要的 2 正压送风量计算的基础理论 文献 2 3 为高层民用建筑正压送风量计算计算机编程进行了很好的探讨和研究 借助计算机使大量繁杂的正压送风量 计算变的简单 本文在正压送风量计算时引入最小余压 4 慨念 即当一道门或二道门开启时 为保证通过门洞最小风速 门前仍 保持最小余压 Pmin 这样计算的结果更接近工程实际情况 2 1 几个主要计算公式 a 通过门缝漏风量的计算公式同 1 b 通过开启门的风量计算公式同 2 c 并联气流通路的面积 A 并 6 式中 A 并 并联气流通路的总面积 m2 Ai 并联气流支路的面积 m2 d 串联气流通路的面积 A 串 7 式中 A 串 串联气流通路的总面积 m2 Aj 串联气流支路的面积 m2 e 并联和串联混合漏风通路的综合流通面积 Az 当气流通过并联和串联混合漏风通路时 应计算并联和串联空气通路的综合流通面积 Az 2 2 通过门洞的风速 W 综合文献 2 3 5 通过门洞的风速 W 按如下取值 a 对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分别正压送风时 当一道门关 二道门开时 通过开门门洞风速为 W1 0 5m s 当一 二 道门同时开启时 要求通过任一门洞处的风速为 W2 0 7m s b 当仅对防烟楼梯间或前室正压送风时 通过开门门洞的风速 W3 0 75 s c 当对消防电梯前室正压送风时 通过开启门洞的风速 W4 0 5 s 2 3 最小余压 Pmin 考虑到最小余压是个十分复杂的数值 本文在正压送风量计算时采用与最小风速 0 7 1 2m s 相对应的中间值 6Pa 为 最小余压 Pmin 6Pa 3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合用前室分别加压送风的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 3 1 六种常见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合用前室分别加压送风状况 各种状况下 当一道门均关 m 层二道门开时 合用前室的送风量最大 当 m 层的一道门和二道门均开时 防烟楼梯 间的送风量最大 本文分别以合用前室 防烟楼梯间的最大送风量为它们的最不利开门条件下的正压送风量 简称最不利正压送 风量 3 2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合用前室分别加压送风的最不利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 如表四 现以表四序号 1 中的图一 对应表三序号 1 的状况 为例 防烟楼梯间底层及其合用前室底层无直接对外开的门 防 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的送风口均开启时 分别分析合用前室 防烟楼梯间的最不利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 3 2 1 合用前室最不利正压送风量 Q 合前 合用前室最不利正压送风量 发生在一道门均关 m 层的二道门开时 a 通过电梯门缝的气流通路 式中箭头为串联关系 方括号为并联关系 N 电梯数量 n 系统楼层数 m 同时开门的层数 当 n 20 时 m 2 当 n 20 时 m 3 Ad 电梯门缝面积 Ap 电梯井顶通气孔面积 F2 二道门面积 门宽 门高 kf 气流分配系数 b 电梯井综合流通面积 Az 1 Kf Ad A1 Ad 式中 Aa 1 串联支路综合流通面积 m2 Az 1 状况 1 的电梯井综合流通面积 m2 A1 一道门门缝积 m2 其它符号同前 c 每个关门合用前室送风量 Q 关 L2 L3 1 L1 1 m s L1 1 A1 P1 P2 1 2L2 A2 P21 2 L3 1 Az 1 P21 2 n m 式中 1 03375 L2 通过二道门门缝 从关门合用前室漏到走道的漏风量 m3 s L3 1 通过电梯门缝 从关 门合用前室漏到电梯井的漏风量 m3 s L1 1 通过一道门门缝从防烟楼梯间漏到关门合用前室的漏风量 m3 s A1 一道 门的门缝面积 m2 A2 二道门的门缝面积 m2 P1 防烟楼梯间余压 50Pa P2 合用前室余压 25Pa n 正压送风系 统负担楼层数 其它符号同前 d 每个开门合用前室送风量 Q 开 Q21 L11 L31 1 m s Q21 W1 F2W1 0 5m sL11 A1 P1 Pmin 1 2 式中 Q21 通过开启的二道门 从开门合用前室流入走道的风量 m3 s L11 通过一道门门缝 从余压 50Pa 的防 烟楼梯间漏到保持最小余压 Pmin 的开门合用前室漏风量 m3 s L31 1 通过电梯门缝 电梯井 从余压 25Pa 的关门合用 前室漏到保持最小余压 Pmin 的开门合用前室漏风量 m3 s Pmin 最小余压 6Pa 其它符号同前 e 合用前室最不利正压送风量 Q 合前 m Q 开 n m Q 关 m s 3 2 2 防烟楼梯间最不利正压送风量 Q 楼梯 防烟楼梯间最不利正压送风量 发生在 m 层一道门 二道门均开时 Lt1 1 A1 P2 Pmin 1 2Qt1 W2 F1W2 0 7m s Q 楼梯 m Qt1 n m Lt1 1 式中 Lt1 1 通过一道门门缝 从余压 25Pa 的关门合用前室漏到保持最小余压 Pmin 的防烟楼梯间的漏风量 m3 s Qt1 通过开门合用前室的一道门风量 m3 s 其它符号同前 3 2 3 对应表三序号 2 6 的状况 因篇幅所限不多赘述 它们的计算方法对应地列在表四的序号 2 6 中 当没有电梯 N 0 时 即为前室 对应于表四序号 1 6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合用前室的最不利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 笔者编计算机计算程 序 其部分计算结果 剩安全系数 1 25 流量单位转换为 m3 h 对应地列在表八的序号 1 6 中 4 防烟楼梯间自然排烟 前室 合用前室的最不利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 防烟楼梯间自然排烟 前室 合用前室的最不利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列在表五中 其部分计算结果列在表九中 5 防烟楼梯间 前室不送风 最不利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 防烟楼梯间 前室不送风 最不利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列在表六中 其部分计算结果列在表十中 本文在防烟楼梯间 最不利正压送风量计算时 将关门前室内余压取 0Pa 这样正压送风量的计算值更安全 6 消防电梯前室的最不利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 消防电梯前室的最不利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列在表七中 其部分计算结果列在表十一中 7 结束语 综合表八 十一的正压送风量计算值 可以看出必须对高层建筑不同的开门状况 门的数量 风速 门和门缝的几何 尺寸及电梯数量等困素进行认真工程计算 a 认真地选用高层建筑正压送风量计算公式和计算是非常必要的 不能简单地套用一个公式 还应对影响正压送风量 的诸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比较 选用正确的计算方法 在计算门缝的漏风量 通过开启门洞的风量时宜选用 高规 推荐的公式 1 2 并要正确地分析气流通路 计算气流的综合流通面积 b 高层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及前室 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的正压送风量 在防火门尺寸 前室电梯数量相同的条件 下 受门洞的风速 门缝宽度影响极大 关于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 1 问题提出 1 1 高规 1 第 8 3 2 条 高层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及前室 合用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由计算确定 或按表 8 3 2 1 至表 8 3 2 4 的规定确定 当计算和本表不一致时 应按两者中较大值确定 该条条文说明明确指出 采用机械加 压送风时 由于建筑有各种不同条件 如开门数量 风速不同 满足机械加压送风条件亦不同 宜首先进行计算 但计算的加压 送风量不能小于本规范表 8 3 2 1 8 3 2 4 的要求 因是 宜 首先进行计算 现在大部分设计人员为避免繁杂的计算 在机械加 压送风 以下简称正压送风 设计时不是首先进行计算 而是直接套用 高规 表 8 3 2 1 至表 8 3 2 4 的规定值 结果使许多工 程的正压送风量偏小 1 2 选用不同送风量计算公式所引起的误差 1 2 1 高规 在门缝漏风量计算时选用压差法计算公式 L 0 827 A P1 2 1 25 1 03375 A P1 2 1 式中 L 正压漏风量 m3 s 0 827 漏风系数 A 总有效漏风面积 m2 P 压力差 Pa 1 25 不严密处附加 系数 高规 在通过门洞风量计算时选用流速法计算公式 Q F W m 2 式中 Q 正压风量 m3 s W 门洞断面风速 m s F 每档开启门的几何断面积 m2 m 同时开启门的数量 1 2 2 文献 2 在门缝漏风量计算时选用计算公式 L A 2 P 1 2 0 6 A 2 P 1 2 1 2 0 7746 A P1 2 3 式中 L 文献 2 的正压漏风量 流量系数 一般取 0 6 0 7 气体密度 1 2kg m3 其它符号同前 文献 2 在通过单个门洞风量计算时选用计算公式 Q F W 式中对双扇门 同时开门的楼层数或并列的门数 2 时 F 0 5 门宽 门高 因此对文献 2 来讲 大多数状况下 Q 0 5 F W m 4 式中 Q 文献 2 的正压送风量 m3 s 其它符号同前 以上二项和剩安全系数 1 25 得文献 2 总正压送风量 1 2 3 文献 3 在正压送风量计算时选用计算公式 Q Fj W 式中 Q 文献 3 的正压风量 m3 s Fj 明显气流通路的总计算流通面积 m2 其它符号同前 计算结果剩安全系数 1 25 得文献 3 的总正压送风量 因此文献 3 的正压送风量 Q 是总计算流通面积 Fj 和风速 W 的函数 计算时并未涉及到 P 值 1 2 4 选用不同送风量计算公式所引起的误差 从公式 1 3 可以得出 当计算门缝漏风量时 L L 1 03375 0 7746 1 0 75 从公式 2 4 5 可以得出 当计算通过同一门洞的正压风量时 Q Q QQ 1 0 5 1 笔者采用文献 2 3 的计算公式对某一防烟楼梯间底层有直接对外开门的 25 层楼 按防烟楼梯间 50Pa 合用前室 25Pa 分别正压送风 防火门为 2m 1 6m 其门缝宽 3mm 电梯门为 2m 1 8m 其门缝 6mm 同时开门的层数 m 3 一 部电梯 电梯井顶部有一 0 1m2 的排气孔 火灾时 3 层合用前室的送风口开启 依据文献 2 3 的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其正压送风 量 结果列在表一中 可以看出 高规 因没有考虑防烟楼梯间底层有直接对外开的门 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的正压送风量值偏小 当计算 条件相近的情况下 按文献 2 计算的防烟楼梯间正压送风量比按文献 3 计算的结果约小 40 合用前室送风量约小 30 还应该指出 文献 2 正压送风量的上下限是由于通过门洞最低风速取值为 0 7 1 2m s 不同所致 文献 3 的正压送风 量是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分别正压送风 当防烟楼梯间至前室的门 简称一道门 关闭 通过开启的前室至走道的门 简称二 道门 的最低风速为 0 5m s 当一 二道门均开启 通过任一道门的最低风速为 0 7m s 时计算所得结果 而 高规 正压送风 量的上下限是按层数 风道材料 防火门漏风量等因素确定的 而且文献 2 正压送风量的上限 采用了 1 2m s 最低风速 这在 实际的工程计算中很少用到 因此正确地选用正压送风量计算公式是非常必要的 2 正压送风量计算的基础理论 文献 2 3 为高层民用建筑正压送风量计算计算机编程进行了很好的探讨和研究 借助计算机使大量繁杂的正压送风量 计算变的简单 本文在正压送风量计算时引入最小余压 4 慨念 即当一道门或二道门开启时 为保证通过门洞最小风速 门前仍 保持最小余压 Pmin 这样计算的结果更接近工程实际情况 2 1 几个主要计算公式 a 通过门缝漏风量的计算公式同 1 b 通过开启门的风量计算公式同 2 c 并联气流通路的面积 A 并 6 式中 A 并 并联气流通路的总面积 m2 Ai 并联气流支路的面积 m2 d 串联气流通路的面积 A 串 7 式中 A 串 串联气流通路的总面积 m2 Aj 串联气流支路的面积 m2 e 并联和串联混合漏风通路的综合流通面积 Az 当气流通过并联和串联混合漏风通路时 应计算并联和串联空气通路的综合流通面积 Az 2 2 通过门洞的风速 W 综合文献 2 3 5 通过门洞的风速 W 按如下取值 a 对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分别正压送风时 当一道门关 二道门开时 通过开门门洞风速为 W1 0 5m s 当一 二 道门同时开启时 要求通过任一门洞处的风速为 W2 0 7m s b 当仅对防烟楼梯间或前室正压送风时 通过开门门洞的风速 W3 0 75 s c 当对消防电梯前室正压送风时 通过开启门洞的风速 W4 0 5 s 2 3 最小余压 Pmin 考虑到最小余压是个十分复杂的数值 本文在正压送风量计算时采用与最小风速 0 7 1 2m s 相对应的中间值 6Pa 为 最小余压 Pmin 6Pa 3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合用前室分别加压送风的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 3 1 六种常见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合用前室分别加压送风状况 各种状况下 当一道门均关 m 层二道门开时 合用前室的送风量最大 当 m 层的一道门和二道门均开时 防烟楼梯 间的送风量最大 本文分别以合用前室 防烟楼梯间的最大送风量为它们的最不利开门条件下的正压送风量 简称最不利正压送 风量 3 2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合用前室分别加压送风的最不利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 如表四 现以表四序号 1 中的图一 对应表三序号 1 的状况 为例 防烟楼梯间底层及其合用前室底层无直接对外开的门 防 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的送风口均开启时 分别分析合用前室 防烟楼梯间的最不利正压送风量计算方法 3 2 1 合用前室最不利正压送风量 Q 合前 合用前室最不利正压送风量 发生在一道门均关 m 层的二道门开时 a 通过电梯门缝的气流通路 式中箭头为串联关系 方括号为并联关系 N 电梯数量 n 系统楼层数 m 同时开门的层数 当 n 20 时 m 2 当 n 20 时 m 3 Ad 电梯门缝面积 Ap 电梯井顶通气孔面积 F2 二道门面积 门宽 门高 kf 气流分配系数 b 电梯井综合流通面积 Az 1 Kf Ad A1 Ad 式中 Aa 1 串联支路综合流通面积 m2 Az 1 状况 1 的电梯井综合流通面积 m2 A1 一道门门缝积 m2 其它符号同前 c 每个关门合用前室送风量 Q 关 L2 L3 1 L1 1 m s L1 1 A1 P1 P2 1 2L2 A2 P21 2 L3 1 Az 1 P21 2 n m 式中 1 03375 L2 通过二道门门缝 从关门合用前室漏到走道的漏风量 m3 s L3 1 通过电梯门缝 从关 门合用前室漏到电梯井的漏风量 m3 s L1 1 通过一道门门缝从防烟楼梯间漏到关门合用前室的漏风量 m3 s A1 一道 门的门缝面积 m2 A2 二道门的门缝面积 m2 P1 防烟楼梯间余压 50Pa P2 合用前室余压 25Pa n 正压送风系 统负担楼层数 其它符号同前 d 每个开门合用前室送风量 Q 开 Q21 L11 L31 1 m s Q21 W1 F2W1 0 5m sL11 A1 P1 Pmin 1 2 式中 Q21 通过开启的二道门 从开门合用前室流入走道的风量 m3 s L11 通过一道门门缝 从余压 50Pa 的防 烟楼梯间漏到保持最小余压 Pmin 的开门合用前室漏风量 m3 s L31 1 通过电梯门缝 电梯井 从余压 25Pa 的关门合用 前室漏到保持最小余压 Pmin 的开门合用前室漏风量 m3 s Pmin 最小余压 6Pa 其它符号同前 e 合用前室最不利正压送风量 Q 合前 m Q 开 n m Q 关 m s 3 2 2 防烟楼梯间最不利正压送风量 Q 楼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二:果实处理与留种储藏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劳动皖教版四年级上册-皖教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电气安全防护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与发展报告
- 零售门店数字化运营:2025年智能货架与商品展示效果优化报告
- 四级数学百科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 2025年电工入场考试试题及答案
- 汽车专业应试题库及答案
- 英语卷子考试题库及答案
- 气象问答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 DB65T 4387-2021 天然彩色棉花颜色测量与分级方法
- DB65T 4379-2021 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 聚合物成型的理论基础课件
- 周口市医疗保障门诊特定药品保险申请表
- 灭火器每月定期检查及记录(卡)表
- 校园物业考评表
- 千米、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单元备课
- 人工智能(AI)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 GB∕T 29169-2012 石油天然气工业 在用钻柱构件的检验和分级
- 重大医疗事件报告及处理制度
- 公铁两用大桥连续刚构专项施工测量实施方案
- 爆破作业人员培训考核题库
- 构造地质学03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