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施工方案_第1页
方圆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施工方案_第2页
方圆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施工方案_第3页
方圆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施工方案_第4页
方圆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施工方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水混凝土标准柱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清水混凝土标准柱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清水混凝土的部位依据设计单位的要求需要重新确定 根据目 前施工现场样板制作情况 经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现场 见证 结合设计意图建议 1 2 馆标准方柱计划采用山东鹏程集团 的定型覆塑木模板 剪力墙 连墙柱 核心筒采用奥宇公司的定型 钢模板 顶部梁板 楼梯采用木塑模板 所有的模板根部不考虑做 踢脚板 此方案只是针对标准柱 木塑模板梁 板及节点处理与普通木 模板施工工艺相同 再次不在赘述 大模板由专业厂家提供相应的 施工方案 目前 2 馆 1 2 层层高为 6 米和 6 1 米 设计考虑吊顶标高考虑 为 4 5 米 其中最大的梁为 1 2 米满足吊顶标高要求 本着节约合理 周转的原则计划分两个施工段施工增加周转次数 柱子的高度统一 按照 4 6 米考虑 4 6 米以上采用木塑模板做好梁柱节点处理 加固 措施同覆塑模板 每个柱模板可以周转 4 次 而三层考虑装修标准 可以相应放宽 采用木塑模板作为支撑体系 1 馆 1 2 层层高 6 米 标准柱按照 2 层的方式考虑 分两段施 工同截面标准柱尽量增加增加周转次数 但是由于半地下室除车库 意外部分高度为 3 8 米梁大多数为 0 7 0 9 米特殊部位除外 故此为 清水模板需要增加一套模板 但是考虑到现场 2 馆一层模板已经安装避免拆模造成损失 结 合 1 馆半地下室的情况建议在 2 7 米处设置一道接缝 这样既能避 免模板拆除过多 又能增加模板的周转次数 3 层标高有变化待设 计正式出图后在确定标高尺寸 确定模板的高度 一 覆塑模板十大优势 1 质量稳定 产品不翘曲 不变形 不开裂 耐水性能好 可 据 可钉 可抛 夏天不变形 不膨胀 雨天不起皮冬天不发脆 2 力度性能好 周转次数 30 次以上 3 脱模容易 脱模所用时间是钢模的 1 7 4 表面光洁 易脱模 易清洁维护 无需脱模剂 使用后的模 板表面不粘水泥 模板不需要清洗 5 缩减工期 40 6 耐腐蚀 不污染混凝土表面 7 保温性能好 有利于冬季施工 8 可做变曲平面的模板 9 施工性能好 钉 锯 钻孔等性能优于竹胶合板 木模板 小钢模 可以根据施工需要加工成各种形状的模板 10 覆塑建筑模板与传统模板相比 单次综合使用成本可节省 40 左右 辅助成本可降低 50 左右 二 模板安装 1 2 9 米高以上方柱模板要长短模板错位插接安装 安装方圆方柱模板时 当柱高超过 2 9 米 模板的上下链接处 的两块模板需要错开安装 错位安装可以保证方柱体的垂直性和整 体性 在错位安装时请认真参考图中所展示的错位安装法进行现场 安装 2 紧固件要求水平 错位安装 紧固件的水平安装可以保证其受力均匀 并依次从下到上进行 安装 紧固件之间间距为 20 40cm 安装技巧 紧固件安装时最好 用钢尺对模板进行测量 在模板的同一高度四周钉上 4 个小钉子 把紧固件放在钉子上 即可保持紧固件的安装水平 安装螺丝时 每一个螺丝拧紧度要保持施工安全 模板合拢加固后 模板的底部 平面最好离地面 0 5 1cm 距离 并用混凝土填缝 以确保拆模方便 3 模板上下接口位置加固 由于模板是错开上下插接 上下模板水平接口的位置一定要用 紧固件进行加固 紧固件要水平覆盖接口部位 而且保证接口位置 在紧固件的中间 这样可以增加模板的稳固和施工的效果 4 对模板进行保护 紧固件安装好以后为了对模板进行保护 和垂直定位 用四个 钢管成正方形卡住模板 上下每层钢管的间距根据柱径的大小保持 在 50 150cm 最佳 这样不仅可以对木模板进行保护 而且可以缓冲 振动棒产生的压力 使打出来的混凝土效果更好 同时这样垂直接 触也有利于对模板进行垂直定位 使模板的受力形成一个整体 达 到二次加固的作用 三 对模板进行混凝土浇注 方柱模板浇灌混凝土六米高度以内可以一次性浇灌 六米以上 的高度建议分两次浇灌 第一次浇灌 30 60 分钟后即可进行第二次 浇灌 四 拆模流程 拆模时 依次把加固在模板外面的钢管 紧固件去除 按照先 装后拆 先非承重部分 后承重部分的原则依次拆模 拆模时严禁 用工具撬开 若方柱模板没有自动与水泥柱分离 则只需用木条敲 击震动一下 模板便可自然脱模 五 覆塑平模板的保养 拆模后将模板清理干净 按规格码放好 以便下次使用 如果 需要长期存储应该在其表面涂抹油剂 堆放整齐并且要用雨布遮盖 六 覆塑平模板的存储 项目做完后 模板清理好 按规格 数量分类打包好 以便运 输 在建筑工地上要存 放于平整 干燥的场地 不能被雨淋和日晒 一定要避免放在 温度和湿度都很极端的地方 七 方柱模板 不设对拉螺栓 计算书 计算依据 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 2008 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10 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 2012 4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 2003 一 工程属性一 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柱名称A楼3层KL11新浇混凝土柱长边边长 mm 950 新浇混凝土柱的计算高度 mm 9300新浇混凝土柱短边边长 mm 950 二 荷载组合二 荷载组合 侧压力计算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模板安 全技术规范 JGJ162 2008 混凝土重力密度 c kN m3 24 新浇混凝土初凝时间t0 h 4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 1 1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 2 1混凝土浇筑速度V m h 2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H m 9 3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 kN m2 min 0 22 ct0 1 2v1 2 cH min 0 22 24 4 1 1 21 2 24 9 3 min 29 868 223 2 29 868kN m2 倾倒混凝土时对垂直面模板荷载标准值Q3k kN m2 2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4k min 0 22 ct0 1 2v1 2 cH min 0 22 24 4 1 1 21 2 24 9 3 min 29 87 223 2 29 87kN m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值S承 0 9max 1 2G4k 1 4Q3k 1 35G4k 1 4 0 7Q3k 0 9max 1 2 29 87 1 4 2 1 35 29 87 1 4 0 7 2 0 9max 38 644 42 284 0 9 42 284 38 056kN m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值S正 G4k 29 87 kN m2 三 面板验算三 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t mm 15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 f N mm2 12 面板弹性模量E N mm2 4200 柱长边小梁根数7柱短边小梁根数7 柱箍间距l1 mm 300 模板设计平面图 1 强度验算 强度验算 最不利受力状态如下图 按四等跨连续梁验算 静载线荷载q1 0 9 1 35bG4k 0 9 1 35 0 3 29 87 10 888kN m 活载线荷载q2 0 9 1 4 0 7bQ3k 0 9 1 4 0 7 0 3 2 0 529kN m Mmax 0 107q1l2 0 121q2l2 0 107 10 888 0 1582 0 121 0 529 0 1582 0 031kN m Mmax W 0 031 106 1 6 300 152 2 739N mm2 f 12N mm2 满足要求 2 挠度验算 挠度验算 作用线荷载q bS正 0 3 29 87 8 961kN m 0 632ql4 100EI 0 632 8 961 158 3334 100 4200 1 12 300 153 0 1mm l 400 158 333 400 0 396mm 满足要求 四 小梁验算四 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矩形木楞小梁材质规格 mm 40 50 小梁截面惯性矩I cm4 41 667 小梁截面抵抗矩W cm3 16 667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 f N mm2 12 285 小梁弹性模量E N mm2 8925 最低处柱箍离楼面距离 mm 50 1 强度验算 强度验算 小梁上作用线荷载q bS承 0 158 38 056 6 026 kN m 小梁弯矩图 kN m Mmax 0 188kN m Mmax W 0 188 106 16 667 103 11 299N mm2 f 12 285N mm2 满足要求 2 挠度验算 挠度验算 小梁上作用线荷载q bS正 0 158 29 87 4 729 kN m 面板变形图 mm 1 275mm 1 5mm 满足要求 五 柱箍验算五 柱箍验算 柱箍类型矩形钢管柱箍材质规格 mm 60 40 3 柱箍截面惯性矩I cm4 27 39 柱箍截面抵抗矩W cm3 9 13 柱箍抗弯强度设计值 f N mm2 205 柱箍弹性模量E N mm2 206000 模板设计立面图 1 柱箍强度验算 柱箍强度验算 q S承l1 38 056 0 3 11 417kN m N 0 5ql3 0 5 11 417 0 98 5 594kN M ql22 8 11 4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