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障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安全技术措施保障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是 一通三防 工作的根本 为了保障矿井 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为矿井安全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特制定如下措 施 一 加强矿井通风系统管理一 加强矿井通风系统管理 1 矿井必须有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 力求使通风系统符合 系 统简单 安全可靠 经济合理 的原则 矿井在安排年 月度生产 计划时 同时考虑合理的通风系统 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 必须 编制通风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改变区域 或局部通风系统时 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报总工程师审批 通 风系统调整时 带班领导 通风部门必须现场跟班协调指挥 2 加强巷道贯通管理 测量 技术 部门及时下发贯通通知单 施工队伍执行边探边掘 掌握剩余贯通进尺情况 防止误贯通 通风部门提前制定巷道贯通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 贯通 时 带班领导 通风部门跟班现场协调指挥 贯通后 停止采区内 一切工作 立即调整通风系统 待风流稳定后 方可恢复工作 防 止贯通期间风流短路或紊乱 3 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 有瓦斯喷出 瓦斯突出危险的 煤层或者在距离突出煤层垂距小于 10m 的区域掘进施工时 严禁任 何 2 个工作面之间串联通风 有突出危险性煤层的采煤工作面应采用上行通风 严禁采用下 行通风 采煤工作面严禁采用局扇通风 扩散通风和老空区通风 1 采掘工作面的进风和回风不得经过采空区和冒顶区 4 准备采区必须在采区内构成通风系统后 方可开掘其它巷道 采煤工作面必须构成全风压通风系统后 方可回采 5 矿井南 北翼采区实现分区通风 每个采区必须设 1 条专用 回风巷 采区进 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区 严禁一段为进风 一 段为回风 通风系统中不得出现不符合 煤矿安全规程 的串联通 风 扩散通风 采空区通风 微风 循环风等 6 采区变电所 井下爆炸材料库 充电硐室 井下瓦斯抽放泵 站必须有独立通风系统 井下机电设备硐室应设在进风流中 如果 硐室深度不超过 6m 入口宽度不小于 1 5m 且无瓦斯涌出时 可采 用扩散通风 7 抓好巷修工作 重点保证采面上下顺槽通风断面 矿井总回 风巷 采区回风巷 采面上下顺槽的实际断面不低于设计断面的 2 3 其他巷道的实际断面不低于设计断面的 4 5 维修时 做好顶 板管理工作 严防冒顶堵塞巷道出现瓦斯事故 8 按季度绘制 每月补充修改矿井通风系统图 图中必须标明 风流方向 风量和通风设施的构筑位置 9 采空区必须及时封闭 随采面推进逐个封闭通至采空区的连 通巷道 采区开采结束后 45 天内 必须在所有与已采区相连通的巷 道中设置密闭墙 全部封闭采区 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 必须在 45 天内进行永久性封闭 10 按 煤矿安全规程 规定要求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 主 2 要通风机性能测定及安全检验工作 矿井每 3 年进行 1 次通风阻力 测定 主要通风机每年进行 1 次安全检验 每 5 年进行 1 次通风机 性能测定 在矿井转入新水平生产 改变一翼或全矿井通风系统后 都必须重新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工作 11 每年应进行一次通风能力核定 按实际供风量核定矿井产 量 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 12 矿井至少每 10 天进行 1 次全面测风 测风结果记录在测风 地点的记录牌上 并制作测风报表 送总工程师审签 应当根据测 风结果采取措施 进行风量调节 控制矿井内外部漏风 合理分配 风量 保证矿井有效风量率不低于 85 13 各巷道交叉口要悬挂避灾路线标识牌 采区巷道间隔距离 不大于 200m 矿井主要巷道间隔距离不大于 300m 14 根据矿井生产计划安排 制订月度风量分配计划 按安全 生产实际需要合理分配风量 杜绝无风 微风现象 确保各用风地 点满足生产需求 二 加强局部通风管理二 加强局部通风管理 一 安装要求 1 局部通风机由通风队负责按作业规程规定的型号 位置 防突风门外 距回风口不小于 10m 安装风机 2 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要有足够的全风压供风量 且保证风 机吸风口以里巷道的风速不低于 0 25m s 煤巷 或 0 15 m s 岩 巷 严禁发生循环风 3 3 局部通风机要吊挂 或上架 平稳 设备齐全 风罩 整 流器高压部压有衬垫 不漏风 离地高度大于 0 3m 有消音罩 且 明确责任人 4 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必须采用 三专 专用变压器 专用开关 专用线路 供电 必须配备安装同等能力的 双风机 双电源 并实现自动倒台 两路电源均接风机专用线 当正常工作 的局部通风机断电或故障停止运行时 备用局部通风机能自动启动 保持掘进工作面正常通风 必须实现风电闭锁和甲烷电闭锁 保证 停风和甲烷超限后能切断停风区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 源 5 严禁使用 3 台以上的局部通风机同时向一个掘进工作面供 风 使用 2 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一个掘进工作面供风的 2 台局部 通风机都必须同时实现风电闭锁和甲烷电闭锁 无论哪一台局部通 风机停风 都必须实现断电闭锁 不得使用 1 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 2 个及以上作业的掘进工作面 供风 6 必须采用抗静电 阻燃风筒 风筒末端距掘进工作面的距离 应在 作业规程 中明确规定 风筒出风口距迎头距离 煤巷及半 煤岩巷不大于 5m 岩巷不大于 10m 风筒吊挂平直 牢固 一般风 筒吊挂高度距巷道底板不小于 1 5m 7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风筒接头漏风 风筒破口必须及时粘补 风筒出风口风量符合 作业规程 规定要求 4 二 责任划分 1 局部通风机必须由指定人员负责管理 煤巷掘进工作面局 部通风机每班由机电队设专人看管 保证正常运转 通风队负责风 机 风筒的日常检修 维护 回收及管理牌板的填写工作 2 通风队负责检查局部通风机前后的风量 风流情况 负责 检查风筒的敷设管理工作 3 瓦检工每班接班后 必须将所管辖范围内局部通风机的运 转情况 风筒吊挂 风量情况 管理牌填写情况 风筒末端出口距 迎头及风筒备用情况全面检查一遍 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并督促有 关单位进行整改 4 每天由电工 或风机看管人员 和瓦检工共同对其责任区 域内的局部通风机倒台进行试验 发现问题 立即处理 并做好签 字记录存档备查 三 管理规定 1 备用风筒一律上架 挂牌管理 不得乱扔乱放 2 风筒要吊挂平直 拐弯处设弯头或伸缩节 异径风筒要设 过渡节 锚喷巷道由施工单位每 5m 打一个吊挂眼 并拉铁丝吊挂 风筒做到逢环必吊 风筒破口要及时补粘 3 通风队要明确风筒管理责任人 按照通风安全生产标准化 进行管理 4 通风队负责安装吊挂局部通风机管理牌板 牌板内容包括 供风地点 型号 功率 全风压供风量 管理人等 5 5 局部通风机在井下连续运转 6 个月 由机电队负责全面检 修一次或升井检修一次 6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实现 双风机 双电源 风机自动 倒台等 并安装风机开停传感器 7 所有入井风机 必须经机电部门严格检查 确保部件齐全 集流器 保护栅完好 不失爆 并有入井证方可入井 8 风机运输和安装过程中 要安全运输 禁止撞碰 淋水和 分拆分运 9 因爆破 扩修 运输等保护不到位损坏或故意破坏风筒的 对直接责任人以 三违 处理 对班组长 责任单位负责人按照公 司规定进行考核 由此造成停风 瓦斯超限事故的 按照事故进行 追查分析 四 局部通风机停送电及检修管理 1 局部通风机的检修工作 涉及单台局部通风机运行或停风 的 必须提前编制措施 经有关领导审批后 由生产调度中心 调 度室 统一协调 2 矿井停产检修期间 应确保局部通风机的正常运转 检修 局通风机必须制定专项措施 检修时设专人看护 检修期间掘进工 作面停止作业 瓦检工要详细检查通风 瓦斯情况 安全监察员现 场监督 3 若停电检修或风筒调整必须停风时 必须制定专项措施 恢复通风时必须严格按专项措施执行 对停风区内进行甲烷 二氧 6 化碳等有害气体进行检查 只有符合 煤矿安全规程 第 176 条开 启条件方可启动风机 并严格按 煤矿安全规程 第 176 条中的规 定执行分级瓦斯排放工作 4 所有局部通风机 严禁无计划停电停风 风机自动倒台试 验时 瓦检工和电工 看风机工 两人同时在现场进行 并做好记 录存档备查 三 加强通风设施管理三 加强通风设施管理 一 进 回风井之间和主要进 回风巷之间的每个联络巷中 必须构筑永久性风墙 需要使用的联络巷 必须安设 2 道联锁的正 向风门和 2 道反向风门 防止风流短路 需要安装调节风窗 设有 逆风装置 的要安装在风门正上方 便于调节风量 严禁风门构筑 一道为永久设施 一道为临时设施 二 控制风流的风门 风桥 风墙 风窗等通风实施必须牢 固可靠 三 井下通风设施的构筑标准严格按照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 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 通风专业 和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及其他相关规定要求执行 通风设施施工完工后 由通风部门组织 有关人员进行现场验收 验收合格后 方可投入使用 不符合规定 要求的 必须限期整改 四 砌筑风门 包括挡风墙 自动风门 密闭的要求 1 风门 密闭位置应选在顶板完好 支架完整 地压稳定的地 点 风门 密闭范围 5m 内的支护要完好 无片帮 冒顶 并清除杂 7 物 积水和淤泥 2 施工地点必须保证通风良好 施工时必须检查甲烷 二氧化 碳 浓度变化情况 若甲烷浓度达到 1 0 时 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后 保证甲烷浓度降到 1 0 以下时 方可再进行施工 3 构筑风门时 正反向门框安设要有一定的斜度 该斜度应根 据该处负压的大小而定 负压小斜度大 负压大则斜度小 一般以 85 左右为宜 4 对于构筑风门的地点 四周必须掏槽至硬煤 硬岩 岩石掏 槽不低于 0 2m 煤巷掏槽不低于 0 5m 只能用大锤 钎子 手稿 风镐进行掏槽施工 不准采用爆破方法 5 风门墙体厚度不低于 0 8m 门扇所用钢板厚度不低于 8mm 或使用槽钢和钢板焊接制作 厚度不低于 50mm 反向风门牢固可靠 正向风门必须联锁 并安装开关传感器 6 风门墙 挡风墙 体上的调节风窗 铁风圈 刮板运输机过 洞和水沟必须设置防逆风装置 电缆孔必须封堵 正反向风门设置 底坎 门边必须严密不漏风 7 风门所在巷道有水时 要砌筑水沟 反水池 密闭内有水时 要设有反水池或反水管 采空区密闭设有观测孔 措施孔 且孔口 设置阀门或带有水封结构 8 通风设施必须用不燃性材料构筑 墙体与煤岩接实 不漏风 9 密闭 挡风墙 风门悬挂通风设施检查维护管理牌 密闭 8 前悬挂 禁止入内 牌和瓦斯检查牌并设置栅栏 10 密闭 挡风墙 风门竣工后 严格执行验收制度 由通风 部门负责验收 不符合规定标准要求的 必须限期整改 五 所有通风设施的拆除 挪移必须经通风部门同意 任何 人不得拆除 损坏 必须保证矿井通风设施齐全可靠 操作灵敏 所有风门必须实现闭锁 防止风流短路或紊乱 六 井下所有正向风门必须安装开关传感器 以实现自动监 测 七 两道风门之间及前后 5m 范围内不得有积水 淤泥 随意 堆放杂物和安装电气设备 八 井下所有风门必须安设 2 道联锁的正向风门和 2 道反向 风门 正向风门严密不漏风 联锁完好 两道正向风门严禁能够同 时完全打开 人员进入突出煤层工作面时 必须把反向风门打开 顶牢 工 作面爆破和无人时 反向风门必须关闭 9 井下通风设施纳入到当班瓦检工的检查范围 发现问题及 时汇报处理 确保完好 并做好记录 十 在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的回风侧严禁设置调节风量的设 施 十一 因爆破 扩修 运输等保护不到位损坏或故意破坏通 风设施的 对直接责任人以 三违 处理 对班组长 责任单位负 责人按照公司规定进行考核 由此造成风流短路紊乱 瓦斯超限事 9 故的 按照事故进行追查分析 四 其他要求四 其他要求 1 由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对矿井通风系统每旬检查一次 发现问 题 及时研究 进行处理 2 瓦检工每班对所管辖区域进行通风系统全面检查 发现问题 立即汇报并处理 3 矿井必须配备足够风表 风速传感器 秒表 温度计等通风 安全监测仪器仪表 相关仪器仪表必须由有资质的计量检验单位按 时进行检验 4 矿井地面安装 2 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 一台工作 一台 备用 备用主通风机必须在 10min 内开动 矿井主要通风机每月 地面反风设施设施每季度 防爆门每 6 个月全面检查一次 发现问 题 及时处理 5 矿井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反风演习 提高救灾应变能力 矿井 反风时 主要通风机应在 10min 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 当风流 方向改变后 其供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的 40 6 因检修 停电或其他原因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学年北京市昌平区七年级英语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安徽省蚌埠市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湘教版五年级英语上册月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专卖区协议书
- 老年患者颈部脊柱保健规范培训
- 搜索技巧与方法
- 胃癌常见症状及护理关怀培训
- 2025版冠心病发作症状解析与护理技巧
-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实训课
- 鼻饲输注营养液的护理标识
- NB-T 47013.1-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部分-通用要求
- 压缩空气储能
-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课件)
- 肢体残疾送教上门教案(八节)
-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数列教案
- 新天骄全任务
- 27-子宫脱垂的围手术期护理
- RFJ05-2009 人防工程设计大样图 结构专业(JG)
- 中学X校园体育艺术科技节活动方案
- GB/T 13912-2020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DB11-T 2006-2022 既有建筑加固改造工程勘察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