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粉酶酶源诱变菌株产酶发酵条件的优化_第1页
菊粉酶酶源诱变菌株产酶发酵条件的优化_第2页
菊粉酶酶源诱变菌株产酶发酵条件的优化_第3页
菊粉酶酶源诱变菌株产酶发酵条件的优化_第4页
菊粉酶酶源诱变菌株产酶发酵条件的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菊粉酶酶源诱变菌株产酶发酵条件的优化摘要为提高黑曲霉 A24 诱变菌株产菊粉酶的活力,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对该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菌株在以 3%菊芋汁为碳源、2%牛肉膏和%2HPO4为复合氮源的培养基中,初始 pH 值,30培养 72h 的条件下,所得的发酵液中酶活力最高,达到/mL,比优化前提高了 18%,表明该菌株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黑曲霉;菊粉酶;酶活力;发酵条件;优化 传统果糖的生产一般是由淀粉通过葡萄糖的异构化取得,该法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果糖含量低。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廉价的新糖源和生产果糖的方法。其中菊粉酶主要催化水解菊粉中的 -2,1 呋喃果糖苷键,由于能在温和条件下水解菊粉产生果糖和少量葡萄糖,只需一步酶解过程,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可直接制备超高果葡糖浆,已成为果糖工业化生产的主要酶制剂,为低聚果糖的生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但来源于植物的菊粉酶底物专一性较强,仅作用于菊粉;由微生物产生的菊粉酶大都能水解含有 -2,1 呋喃果糖苷键的多种糖类,2 / 7如菊糖、蔗糖和棉子糖等1。其中霉菌具有所产菊粉酶的最适温度较高、热稳定性好、适宜偏酸性的环境等特点而倍受关注。由潍坊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所保存的黑曲霉 A24 诱变菌株是从菊芋根际周围土壤中筛选出的一株产菊粉酶、又经过多轮紫外线诱变获得的菊粉酶产量较高的菌株。该试验在此基础上,对其发酵条件进一步优化,以期获得更高的产菊粉酶活力,为进一步研究菊粉酶的生产以及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供试材料 黑曲霉 A24 诱变菌株,由潍坊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保存。菊芋采自潍坊市郊区。菊芋汁参照前人研究方法进行制备2。 发酵培养条件及发酵液的制备 取黑曲霉孢子悬液,接入 50mL 的 YJ2HPO41%,初始pH 值)发酵培养液中,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 3 / 7不同碳源对产菊粉酶的影响。选择碳源分别为 2%的菊芋汁、菊粉、葡萄糖、果糖、庶糖和乳糖,将黑曲霉 A24诱变菌种接入到不同碳源的培养基中,调节各培养基初始pH 值为,在 30、120r/min 的条件下培养 72h,将各处理的发酵液经 8000r/min 离心 10min 后,收集上清液,分别测定酶活力。并选择出最优碳源,以 1%、2%、3%、4%的添加量研究不同浓度的该最优碳源对产菊粉酶的活力影响。 不同氮源对产菊粉酶的影响。用 3%的菊芋汁作碳源,以不同种类的复合氮源制备的培养基发酵培养 3d 后,测定其发酵液中菊粉酶活力,确定最佳有机氮源;在确定最佳有机氮源为牛肉膏、无机氮源为 2HPO4 的基础上,进行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最佳配比试验。以牛肉膏和 2HPO4 做复合氮源发酵试验,取质量浓度分别为 1%、2%、3%的牛肉膏和质量浓度分别为%、%、%的 2HPO4 进行复合。调培养基初始 pH 值为,于 30,发酵培养 3d,将各处理的发酵液经8000r/min 离心 10min 后,收集上清液,分别测定酶活力。 培养基初始 pH 值对产菊粉酶的影响。设培养基初始pH 值分别为 3、4、5、6、7,以 3%菊芋汁作碳源,以牛肉膏、2HPO4 为复合氮源,于 30条件进行发酵培养 3d。将各处理的发酵液经 8000r/min 离心 10min 后,收集上清液,4 / 7分别测定酶活力。 发酵温度对产菊粉酶的影响。以 3%菊芋汁为碳源、2%牛肉膏和%2HPO4 为复合氮源、初始 pH 值的发酵培养基,对黑曲霉 A24 诱变菌株分别在 24、26、28、30、32下进行发酵培养 72h,将各处理的发酵液经 8000r/min 离心 10min 后,收集上清液,分别测定酶活力。 发酵时间对产菊粉酶的影响。以 3%菊芋汁为碳源、2%牛肉膏和%2HPO4 为复合氮源,培养基初始 pH 值为,30下分别发酵 24、48、72、96、120h,每隔 24h 取样。将各处理的发酵液经 8000r/min 离心 10min 后,收集上清液,测定酶活力。 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及菊粉酶的活力测定 采用 3,5-二硝基水杨酸法3测定发酵液中还原糖的含量,在 540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根据葡萄糖的标准曲线,求得还原糖的含量;酶活力定义为在规定反应条件下每分钟转化底物生成 1mol 还原糖所需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单位,按照 Pessoni 等人报道的研究方法测定菊粉酶5 / 7活力4。 2 结果与分析 不同碳源对产菊粉酶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以 2%菊芋汁为碳源时酶活力最高,为/mL;菊粉次之,为/mL;葡萄糖、果糖为碳源时酶活力较低,均在/mL 以下。进一步分析不同浓度菊芋汁为碳源对产菊粉酶的影响,发现菊芋汁浓度为 3%时,菊粉酶活力最高,为/mL。 不同氮源对产菊粉酶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复杂有机氮源比简单无机氮源有利于菊粉酶的产生,且最适有机氮源为牛肉膏,无机氮源为2HPO4,2 种氮源所得到的菊粉酶活力分别为、/mL。由表 1可以看出,复合氮源比单纯有机或无机氮源更有利于菊粉酶的产生,且当牛肉膏和 2HPO4 的质量浓度分别为 2%和%时,菊粉酶活力最高,为/mL。培养基初始 pH 值对产菊粉酶的影响 6 / 7检测不同初始 pH 值对黑曲霉 A24 诱变菌株产菊粉酶的影响,结果如图 1 所示。可以看出,在初始 pH 值为 36的范围内,随着 pH 值升高,菊粉酶酶活增强,pH 值为时产菊粉酶酶活最高,达到/mL。此后随着 pH 值升高,菊粉酶酶活明显下降。 发酵温度对产菊粉酶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在 2430范围内,随着培养温度升高菊粉酶酶活增强,30时产菊粉酶酶活最高,为/mL。此后,随着温度升高,菊粉酶酶活明显下降,说明菊粉酶对温度比较敏感。因此,30是黑曲霉 A24 诱变菌株产菊粉酶的最适温度。 发酵时间对产菊粉酶的影响 由图 3 可以看出,随发酵时间的增加,黑曲霉 A24诱变菌株产菊粉酶活力增强,在培养 72h 后产菊粉酶酶活最高,为/mL。此后,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菊粉酶酶活有下降趋势。 3 结论与讨论 7 / 7近年来,利用微生物产菊粉酶已有不少报道,包括真菌中的黑曲霉、青霉、马克斯克鲁维酵母以及细菌中的枯草芽孢杆菌和假单孢菌等5,其中黑曲霉由于特性稳定、易于培养而受到格外关注,并被普遍用来发酵生产菊粉酶。王静等6对一株黑曲霉 JNSP5-06 产菊粉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优化条件:2%菊粉,2%酵母膏和%NH2PO4,初始 pH 值,30培养 96h,优化后的最佳产菊粉酶活力达到/mL;唐艳斌等7曾报道黑曲霉菌株 SYS-1 在菊粉 2%、2HPO42%、初始 pH 值、30培养 96h 的发酵条件下产菊粉酶酶活最高,达到/mL。而该试验确定的黑曲霉A24 菌株产菊粉酶的最适发酵条件为:菊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