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装工作架施工方案(最新)汇总_第1页
内装工作架施工方案(最新)汇总_第2页
内装工作架施工方案(最新)汇总_第3页
内装工作架施工方案(最新)汇总_第4页
内装工作架施工方案(最新)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三期精装修标段一 工作架搭拆 施 工 方 案 编制 郑汉明 日期 2015 年 3 月 15 日 深圳城市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苏州国际博览三期精装修一标段项目部 目 录 一 工程概况 二 编制依据 三 材料选用 四 施工组织 五 质量控制 六 安全措施 七 应急预案 附件一 装饰工作架承载验算结构计算书 满堂架 附件二 脚手架搭设图纸 满堂架 附件三 材料数量表 满堂架 附件四 移动工作架承载验算结构计算书 移动架 附件五 脚手架搭设图纸 移动架 附件六 材料数量表 移动架 附件七 杆件材料检验报告及生产厂商营业执照 一 工程概况 1 满堂架 本工程为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三期精装修标段一 主要为酒店部分精装修 脚手架主要搭设范围为酒店大堂区域和宴会厅及前厅区域 工作架用于顶面以及四周墙体 装饰 架体最高 5 5m 架体以 4 4m 为主体挑空搭设 拟定工期为 70 天 2 移动架 搭设 2 2 6 5m 移动工作架 采用脚轮配套楼梯及钢质踏板 二 编制依据 1 苏州博览中心室内装饰总图 2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 JGJ231 2010 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9 2006 4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BJ59 99 5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50018 2002 三 材料选用 1 踏板采用 2m 1 5m 钢踏板 2 1 5m 钢质楼梯 2 工作架选用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 3 立杆杆件采用以下规格 1m 1 5m 2m 等 横杆杆件采用以下规格 0 9m 1 2m 1 5m 等 斜拉杆件采用以下规格 0 9 1 5m 1 2 1 5m 1 5 1 5m 等 4 速捷架工艺原理 速捷架由可调底座 立杆 横杆 斜杆 可调托座组成 见图 1 其将立杆 横杆 斜杆等杆件预先在工厂制作成品 在工地快速组成一套稳定 安全的结构系统操作平台 杆件结合采用盘扣式承插结合 见图 2 其特征是立杆 横杆及斜杆为中空杆 纵立杆外 缘相隔 500 焊接一个八角盘 八角盘设置八个等角度的贯穿扣孔 以分别插合横杆两端 接头 结合槽与插孔相垂叠 插入配合的插销 而将横杆两端接头分别扣接对应纵立杆上 对应的八角盘固定 横杆两端分别结合有呈倒 U 型接头 接头有配合纵立杆上八角盘 插入的横向结合槽 结合槽上下有配合八角盘扣孔重叠的插孔 以插销扣接 拉头后端有 弯折平行接头的扣座片 该扣座片上有扣接斜杆端部插销的插孔 可调托座与可调底座用 于调节支撑高度 图 1 承插型盘扣式速捷架 图 2 节点图 5 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搭设施工方法 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搭设应符合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 JGJ231 2010 相关规定 具体搭设工艺流程 如下 6 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搭设步骤 步骤一 定位 放样 排放可调底座 注意事项 1 地基基础必须满足承载力要求 2 根据结构标高 确定可调底座螺母初始高度 3 作为扫地杆的水平杆离地应小于 550mm 4 承载力较大时 宜采用垫板合理分散上部传力 垫板应平 整 无翘曲 不得采用已开裂的垫板 5 作为高大模板支架时 可调底座应进行加劲处理 步骤二 首层立杆安装 注意事项 1 安装时 应明确立杆连接套管位置 在上或在下 2 相邻两支立杆宜采取不同长度规格 或相邻立杆连接套管 颠倒对错 以保证立杆承插对接接头不在同一水平面 接头 错开长度应大于 7 5 3 应做好安全防护 防止立杆倾倒伤人 步骤三 首层横杆安装 注意事项 1 根据施工设计方案 明确横杆步距 规格和安装位置 2 首层安装时 横杆插销不宜先敲紧 3 应做好安全防护 防止立杆倾倒伤人 注意事项 1 按照步骤二和步骤三 向四周扩展安装 2 首层安装时 横杆插销不宜先敲紧 3 应做好安全防护 防止立杆倾倒伤人 步骤四 首层架体向四周扩展安装 步骤五 组成独立单元体 注意事项 1 按照步骤二 步骤三和步骤四形组成独立单元体 并保证 单元体方正 并以此向四周扩展安装 2 首层安装时 横杆插销不宜先敲紧 3 应做好安全防护 防止立杆倾倒伤人 步骤六 首层架体水平调节 注意事项 1 选择某一立杆 将控制标高引测到立杆 并以此标高为首 层架体水平控制基准标高 2 采用水准仪 水平尺 水平管等 旋转可调底座螺母 对 各立杆标高进行逐一调节控制 步骤七 首层斜杆安装 注意事项 1 首层架体水平调节完成后 方可进行首层斜杆安装 2 斜杆安装时 应与立杆 横杆形成三角形几何不变体系 注意事项 1 首层斜杆安装完成后 使用锤子将横杆 斜杆插销逐一锤 实 销紧程度以插销刻度线为准 2 插销销紧后 方可进入上层架体安装施工 3 插销销紧后 并对可调底座进行逐一检查 旋紧调节螺母 步骤八 销紧首层横杆 斜杆插销保证立杆确实至于调节螺母限位凹槽内 且立杆无悬空 步骤九 登高工作梯安装 注意事项 1 首层架体安装完成后 需继续向上搭设架体时 应利用工 作梯进行登高作业 2 工作梯挂钩直接挂扣在上下对角的两支横杆上 并锁好安 全销 3 作为上下施工楼梯使用时 应同步安装专用楼梯防护扶手 和平台栏杆 步骤十 登高平台踏板安装 注意事项 1 平台踏板挂钩直接挂扣在同平台高度位置的相邻两支横杆 上 并锁好安全销 2 作为施工平台时 踏板应满铺 应控制踏板之间的间隙不 宜过大 步骤十一 立杆接长安装 注意事项 1 立杆之间以承插的方式 往上接长搭设 并错开接头位置 2 当立杆承受向上的力或整组架体进行吊运时 立杆接长搭接 处 应采用螺栓等连接销 进行连接 且该连接销必须满足 相应抗剪切要求 3 当作业高度超过 2 米时 必须穿防滑鞋和佩戴安全带 安 全带直接挂扣在立杆或横杆上 不得直接挂扣在斜杆上 4 当遇雾 雨 雪或 6 级风力天气时 严禁 2 米高度以上架 体搭设 步骤十二 横杆安装 注意事项 1 根据施工设计方案 明确横杆步距 2 安装前应先挂好安全带 3 安装时 架体宜由中间向四周扩展安装 步骤十三 斜杆安装 注意事项 1 斜杆安装时 应与立杆 横杆形成三角形受力体系 2 上层斜杆安装时 应保证与对应的下层斜杆同向且相对横 杆异侧 上下层斜杆相对横杆内外侧相间 3 斜杆安装完成且插销销紧后 方可进入上层架体安装施工 步骤十四 登高工作梯安装 注意事项 1 若楼梯安装在同一单元格内时 上下两层楼梯应以 之 字形交错而上 2 若楼梯安装在不同单元格内时 上下两层楼梯之间应铺设 踏板 形成安全通道 3 其余同步骤九 步骤十五 登高平台安装 注意事项 1 登高平台宜满铺踏板 2 其余同步骤十 步骤十六 可调托座安装 注意事项 1 根据结构标高 确定可调托座螺母初始高度 并略低于精 确标高 2 左右 2 立杆顶端应确实置于可调托座调节螺母限位凹槽内 3 根据施工方案 应严格控制立杆可调托座的顶层伸出顶层 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不超过 650mm 并明确可调托座开口方 向 4 作为高大模板支架时 可调托座应进行加劲处理 步骤十七 主龙骨安装 注意事项 1 根据施工方案 明确主龙骨设置方向 2 主龙骨搭接长度不宜小于 30 且不得小于 15 否则应 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搭接连接 3 主龙骨应设置防倾覆措施 如采用木方填塞等 防止倾覆 4 主龙骨与次龙骨应有可靠连接 步骤十八 过程检查与验收 注意事项 1 地基基础是否有不利变形或裂缝等 2 架体是否出现杆件受力变形 3 架体垂直度 控制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应大于 H 500 且不 得大于 50mm 4 插销销紧度 5 挂钩安全销是否处于工作状态 6 可调底座调节螺母是否旋紧 7 顶 底层悬臂长度是否符合设计限定要求 8 形成施工记录和质量检查记录 四 施工组织 1 人员组织 见表 2 表 2 人员组织表 序号姓 名职 务备 注 1 李远达现场负责人 2 王义举项目技术负责人 3 赵海华质检员 4 黎洪笋施工员 5 郑汉明安全员 6 杨蕾材料员 2 设备组织 见表 3 表 3 设备组织表 序号名 称单位进场数量用途备注 1 水准仪台 1 水平度控制自动调平 2 经纬仪台 1 角度 垂直度控制 3 50cm 水平尺把 5 水平度调节 4 30m 长水平管条 2 水平度调节 5 50m 钢卷尺把 2 测量放样 6 游标卡尺把 1 管径壁厚测量材料进场验收用 7 铁榔头把 10 槌实插销 8 五金工具箱套 2 连墙件安装 3 材料组织 1 主要材料运输方式 路线 本项目所需的速接架材料 直接从无锡速建脚手架 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运输至施工现场 2 材料进场时间安排 根据施工计划 材料用量 各种原材料在施工中要提前做好材料计划 保证材料的供 应能满足施工要求 具体进场时间和安排 拟定进场搭设时间为 5 月 20 日 具体根据现 场总体进度情况确定 五 质量控制 一 满堂架 1 施工质量 这是施工的重点 也是难点 需多方配合 1 工作架采用 4 4m 为主体形势 挑空搭设 通道处采用 4m 桁架片 2 搭设时 底层全部搭设完成后 再由下而上搭设 3 搭设速接架时 应按方案进行施工 且要控制水平度和垂直度 详见表 4 4 搭设时 速接架的搭设高度应严格按照图纸的高度搭设 5 下调整座的伸出长度 不允许超过规范中的规定值 6 局部采用钢管扣件链接架体 以保证架体牢固稳定 7 搭设时现场成品须铺设一层防护隔离层 以防在搭设时造成对成品的破坏 铺 设完成后 方可搭设 表 4 搭设质量检查项目表 项 目允许偏差 每步架h 1000 及 2 垂直度 工作架整体H 6000 及 50 单跨距内横杆两端高差l 600 及 2 水平度 工作架整体L 1000 及 5 2 构造质量 1 脚手架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 自下而上按步架设 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 不得从两端向中间进行 以免结合处错位 难于连接 2 工序检查 施工现场应配备专职质量员和安全员进行前后道工序交接检查和现 场监护 支撑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3 先搭后拆 后搭先拆的顺序进行施工 二 移动架 1 采用 2m 标准横杆 2m 标准立杆及配套的 2m 钢质踏板 2 1 5m 楼梯 2 施工时 按照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搭设规范搭设 横杆及斜杆插销均需敲紧 楼 梯配置专业扶手 钢质踏板的安全销需扣好 3 脚手架在搭设过程及使用过程中 须确保脚轮处于刹车状态 需要移动时 脚手 架上的人员须全部离开后 再松开刹车片 移动脚手架 六 安全措施 1 进入施工工地 须佩戴安全帽 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现场 2 作业人员高空作业时 须系好安全带 另一端扣在横杆上 遵循高挂低用原则 3 操作平台可采用钢踏板作施工便道 4 搭拆工作架时 应将已活动的拉杆 支撑等固定牢固 严防突然掉落 倒塌伤人 5 钢管摆放到位后 及时用扣件进行固定 七 应急预案 1 工程预案概况 满堂架 工作架用于顶面以及四周墙体装饰 架体最高 5 5m 架体以 4 4m 为主体挑 空搭设 移动架 2 2 6 5m 移动工作架 2 机构设置 为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能够快速反应 求援 项目部成立应急求援小组 由现场负责人 任组长 负责事故现场指挥 统筹安排等 当施工再起发生事故 若应急救援小组组长不 在位时 由副组长负责现场指挥救援 3 机构的职责 1 负责制定事故预防工作 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的应急救援工作职责 2 负责突发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各类应急救实施的准备工作 统一对人员 材料物 资等资源的调配 3 进行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应变演习 有计划区分任务 明确责任 4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 立即报告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及时采取救援工作 尽 快控制险情蔓延 必要时 报告当地部门 取得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帮助 4 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1 当事故发生时小组成员立即向组长汇报 由组长 立即上报项目总部和公 司 必要时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 以取得政府部门的帮助 2 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织项目部全体员工投入事故应急救援抢险工作中去 尽快控制险情蔓延 并配合 协助事故的处理调查工作 3 事故发生时 组长或其他成员不在现场时 由在现场的其他组员作为临时现场 救援负责人负责现场的救援指挥安排 4 项目部指定 负责故事的收集 统计 审核和上报工作 并严格遵守事 故报告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5 救援方法 1 高空坠落应急救援方法 1 现场只有 1 人时应大声呼救 2 人以上时 应有 1 人或多人去打 120 急救电 话及马上报告应急救救援领导小组抢救 2 仔细观察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 是否昏迷 休克等现象 并尽可能了解伤员落 地的身体着地部位 和着地部位的具体情况 3 如果是头部着地 同时伴有呕吐 昏迷等症状 很可能是颅脑损伤 应该迅速 送医院抢救 如发现伤者耳朵 鼻子有血液流出 千万不能用手帕棉花或纱布去堵塞 以 免造成颅内压增高或诱发细菌感染 会危及伤员的生命安全 4 如果伤员腰 背 肩部先着地 有可能造成脊柱骨折 下肢瘫痪 这时不能随 意翻动 搬动是要三个人同时同一方向将伤员平直抬于木板上 不能扭转脊柱 运送时要 平稳 否则会加重伤情 2 物体打击应急救援方法 1 当物体打击伤害发生时 应尽快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点进行包扎 止血 固定 伤肢 应急以后及时送医院治疗 2 止血 根据出血种类 采用加压包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 堵塞止血法和止血带 止血法等 3 对伤口包扎 以保护伤口 减少感染 压迫止血 固定骨折 扶托伤肢 减少 伤痛 4 对于头部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