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成分热分析_第1页
铸铁成分热分析_第2页
铸铁成分热分析_第3页
铸铁成分热分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介绍了热分析的有关知识 探讨了该设备在实践教学中的应 用 为了更有利于教学 获得该设备的现有数学模型是必要的 实验利 用电压信号模拟实际测试过程 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从而求 解了铸铁的碳当量 CE 碳古量 c 硅含量 si 与初晶温度 TL 和共晶转变温度 之间的数学模型 炉前使用受到限制 热分析法炉前使用 只需 2 3 分 钟就可以得到准确结果 费用低廉 操作简便 特别 适合大批量生产需要 图 l 为亚共晶白口铁冷却曲线 T 为凝固开始 温度 T r 为凝固终了温度 铁液冷却至 温度时 开始结晶出初生奥氏体 由于结晶时释放出结晶潜 热 故冷却速度减小 冷却曲线上出现斜率改变 温 度继续下降 初生奥氏体不断增加 冷却曲线上斜率 不变 当冷却至 T s 温度时 剩余铁水在恒温下结晶 出莱氏体 冷却曲线上出现水平线段 凝固完毕 温 度又继续下降 由于不同成分的合金它们的冷却曲 线是不同的 只要在冷却曲线上准确判断出 与 T s 温度 就确切推断出铁水的主要成分 当铁液出现奥氏体时 产生凝固潜热 出现初晶 拐点 可以利用二阶导数 1 式 为零时 确定 d1Y 由 0 变正时 那一时刻的温度就是 有时冷却 曲线不是平滑曲线 求解会发生困难 更实际的办法 是利用奥氏体析出 前后一秒钟温度变化近似为零 的原理 即可以设为接近零的小数 如果在某段时间 内 2 式成立连续出现三次以上 可以认为此刻温度 就是初晶温度 同理 可更容易的求得共晶温度 d T Ti l 一 2 l 1 dt t Ti Til K 2 采用热分析法测定铁水成分还需要解决两个问 题 1 生产中的铸铁的冷凝曲线大多是按稳定系转 变的 无法测得准确的 T 温度 2 工业上的铸铁是多 元合金 这些元素对状态图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 此 必须予以考虑 实际应用是这样的 在试样杯内 壁刷含碲的涂料或加碲团以保证铁水浇人后冷却曲 线形状如图 l 的冷却曲线一样 另外 采用回归分析 法找到所测元素与 TI T 温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NSP 510 铸铁成分热分析仪使用专用软件测定 出铁水凝固冷却过程中的初晶温度和共晶温度 通 过回归方程计算出碳和硅的含量值 及碳当量值 并显示测定结果和冷却曲线 连接打印机在测 定时可同步记录测定数据和冷却曲线 包括 测量日 期和时间 温度冷却曲线 TI 温度 T 温 度 碳 碳当量 硅及测定异常提示 热分析仪 现有数学模型的求解 为了更有利于教学 获得 NSP 一 510 设备的现有数学模型是必要的 实验利 用电压信号模拟实际测试过程 对测得 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从而求解了铸铁 的碳当量 CE 碳含量 C 硅含量 Si 与初晶温度 TI 和共晶转变温度 T 之间的数学模型 模拟实验测得 47 组热 分析曲线及相关数据 部分测试数据 随 机抽取 见表 l 作出铸铁碳当量 CE 图 2 CE TL 散点图 碳含量 C 硅含量 Si 与初晶温度 TI 和共晶转 变温度 Ts 之间的散点图 图 2 各点基本在同一条直 线上 CE 与 TI 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而对于图 3 和图 4 将三维空间散点图旋转到某个角度 各点投影几乎 在一条直线上 b 图 说明空间里 各点在同一平面 上 即 C 与 TI Ts S 与 TI Ts 也分别成线性关系 则有以下关系 a b C d e f g h 为常数 CE a bxTL 3 C c dxTL e Ts 4 Si f g TL hxTs 5 表 1 部分测试数据 初晶温度 共晶温度 碳当量 碳含量 硅含量 序号 T F 1rs F CE C Si l 2l20 2023 4 25 3 43 2 50 2 2l65 2038 4 03 3 37 2 04 3 2l92 2023 3 89 3 1l 2 44 4 22l7 2016 3 77 2 93 2 62 5 2243 202l 3 64 2 87 2 45 6 2269 203l 3 48 2 85 2 14 7 2294 2040 3 33 2 82 1 86 8 232l 2064 3 17 2 93 1 16 9 2347 2078 3 04 2 95 0 74 l0 2372 2078 2 90 2 84 0 72 ll 2370 20ol 2 9l 2 12 2 90 b k 转后的位置 T rS 散点图 一 a 基本位置 b 旋转后的位置 图 4 Si 一 TL Ts 散点图 对测试数据 进行回归分析 求出上述数学模型 的系数 数学模型见式 6 一式 8 回归系数的最 dxZ 乘估计结果及显著性检验表明数学模型的精度很高 相关系数近似为 1 回归分析结果 l CE 15 57 0 o05332TL 6 C 一 6 64 0 00441 11 L 0 0o9599Ts 7 Si 61 8733 0 O009TL 0 0284Ts 8 实践教学 工程训练应加强质量检验环节教学 比如在金 相分析和力学性能检测 炉前检测 无损检测等方面 增设实践教学内容 这些实践教学内容都是实际工 程生产中常见的热加工方面的质量检验和控制的环 节 这样将使学生热加工实习环境与真实的工程环 境更趋一致 实习内容更系统 能使学生熟悉铸件生 产过程的检测手段和检测设备 NsP 5l0 炉前铁水管理仪的实践教学 应注意 与生产实际相符 质量检验内容与真实产品生产进 圈 行有机的结合 开拓学生的视野 增加知识点 其教 学目的 1 增加学生的现代生产意识 产品质量意识 2 学生熟悉成分热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目的 并 对有关设备有感性认识 根据专业 教学内容可设为三类 1 材料系学生 综合性或创新性实践教学在培养创新人才 贯彻素 质教育中起的作用最显著 综合性实践教学应该是 真实的生产实际和有利于学生知识学习的实验的 有机结合 热分析应是材料成型综合性 创新 实践 教学的一个环节 教学应以一个真实产品的生产为 例 让学生实习生产的全过程 熟悉热分析在生产 中的应用 同时 结合力学性能测试 金相组织观 察 使学生了解材料的成分 工艺 与组织性能之间 的关系 并对有关设备有感性认识 2 其它机类学生 熔化铁水进行热分析或进行模拟实验 3 非机类学 生进行热分析模拟实验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热分析的有关知识 提出了如何将 该设备用在工程训练教学实践的一些设想 为了更 有利于教学 获得 NSP 一 510 设备的现有数学模型是 必要的 实验利用电压信号模拟实际测试过程 对测 得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从而求解了该设备的碳当 量 CE 碳含量 C 硅含量 Si 与初晶温度 I L 和 共晶转变温度 Ts 之间的数学模型 即 CE 15 57 0 005332TL C 6 64 0 00441 1TL 0 009599Ts Si 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