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重庆市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_第1页
分析重庆市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_第2页
分析重庆市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_第3页
分析重庆市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_第4页
分析重庆市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析影响重庆市城镇居民消费的因素分析影响重庆市城镇居民消费的因素 摘要摘要 刺激消费 扩大内需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 本文在分析影响消 费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 选择人均消费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人民币储蓄年末存款余额 人均可支配收入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作为解释 变量 建立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计量模型 通过EVIEWS软件的实证分析 可以看 出城镇居民的消费性支出与其收入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同时居民的储蓄以及 商品价格指数对消费也有很大程度的影响 同时根据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对促 进重庆市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 人均居民消费 国内生产总值 可支配收入 年储蓄余额 价格 ABSTRACT Stimulating consumption and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is one of the drivers of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s the consumption and chooses per capita consumption choice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per capita GDP per capita RMB savings deposits per year disposable income and the retail price index as explanatory variables to establish the China s urban consumer econometric model Through empirical analysis of EVIEWS software we can see that the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of urban residents and their income has an inherent link while savings and commodity price index residents also have a large degree influence on consumption Meanwhile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of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the level of consumption in Chongqing Keywords Per capita consumption Gross domestic production Disposable income Annual savings balance Price 1 引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今世人瞩目的成就 国内生产总值有 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随着改革的深入 政府机构精简 行政事业单位缩编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增多 使人们感觉到收入的持久性受到了 威胁 与此同时 实际消费支出负担结构也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未来的住 房 医疗 子女教育费用将大部分由个人负担 另外 住宅价格 医疗费价格 教育费用上涨速度之快超过多数家庭收入增长速度 消费市场疲软 这种状况已 制约了我国经济持续 快速 健康发展 要刺激消费 扩大内需 必须找出影响 消费的关键因素 才能对症下药 重庆市作为我国最年轻的一个直辖市 重庆直 辖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有力地推动着重庆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个地区的消费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扩大城镇 居民的消费也不可避免的成为推动重庆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手段 因此 通过 对影响重庆市城镇居民消费的因素的分析 作出相关政策建议 刺激居民消费 从而促进重庆市的经济增长 2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经济学中关于消费理论的分析主要有绝对收入假说 相对收入假说和恒常 收入假说 绝对收入假说理论的提出者是凯恩斯 他在 通论 中关于消费函 数的论点主要有 消费支出取决于收入的绝对水平 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 增加而减少 即收入越高 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小 边际消费倾向大于 零而小于一 凯恩斯谈到的消费函数是截距型 C f y a by 其中 y 表示收 入 a 表示自主消费 b 表示引致消费 a 是同收入无关的的必须的消费 b 表 示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消费 作为边际消费倾向在通常情况下 b 的值小 于 1 这种建立在心理规律基础之上的绝对收入假说是以偶然的观察为判断的 依据 凯恩斯认为他的假说与理性的消费者行为是一致的 詹姆斯 杜森贝里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 认为人的消费行为具有强烈的模 仿性和追求更高生活水平的倾向 人们在消费方面总是力图向别人看齐 收入 在长期内是不断增长的 消费与收入的基本关系是成比例的 即长期消费函数 为 c b y 杜森贝里认为 短期内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是 c a b y 如果经济 在长期趋势中稳定地持续增长 消费支出将按一个固定的比率稳定增长 即 c b y 但由于在经济增长的长期过程中 国民收入会随经济周期而相应地出现 大起大落 人们对消费的态度也会变动 消费与收入的函数也会在长期 短期 和稳定中变化 米尔顿 弗里德曼在1957年出版的 消费函数理论 一书中提出了恒常收 入假说 认为消费与收入的基本关系是恒常消费Cp取决于恒常收入Yp 二者之 间存在着固定不变的比例关系 Cp b Yp 恒常收入假说不包含与长期相对应的 短期消费函数 因为这一假说中恒常收入与恒常消费之间存在着固定不变的比 例关系 但现实收入与消费同恒常收入与消费并不一致 存在着暂时收入与暂 时消费 所以 可以从恒常收入消费函数推导出描述现实的消费与收入之间关 系的周期的消费函数 即恒常收入假说也是提供了一种能把经验的短期消费函 数和经验的长期消费函数协调起来的假说或理论 3 理论分析及模型的构建理论分析及模型的构建 在现实生活中 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 如收入水平 商品价格水平 利率水平 收入分配状况 消费者偏好 家庭财产状况 消费信贷状况 消费者年龄构成 制度 风俗习惯等等 但考虑到样本数据的可收集性和重庆市经济的实际情况 选择了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人民币储蓄年末存款余额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作为影响消费的主要变量 GDP 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 也是世界银行划分高收入 中等收入 低收入国家的主要标志 一般来说 人均 GDP 高的国家 表明该国经济实力强 人民消费水平高 同时在我国 居民消费是 在国内生产总值经过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后形成的 由此选择了人均 GDP 储 蓄是指可支配收入中未被消费掉的部分 两者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过度储蓄 会直接减少市场上的有效需求 并在货币市场上产生收缩效应 使商品市场长期低 迷 可见储蓄和消费息息相关 根据日常观察和统计研究都表明 当前可支配收 入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消费的核心因素 因此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入选毫无疑问 商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促成居民消费心理的因素 根据上述分析 选择人均消费水平 Y 作为被解释变量 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 X1 人均人民币储蓄年末存款余额 X2 人均可支配收入 X3 商品 零售价格指数 X4 作为解释变量 以重庆市2003年到2012的来源于 重庆统 计年鉴2013 的指标数据 见表1 为样本 表1 2002 2013年重庆市人均消费水平 国内生产总值 人民币储蓄年末存款余 额 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商品价格指数 年 元 人均消费水 平 Y 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 1 X 人均人民币 储蓄年末存 款余额 人均可支配 收入 3 X 商品零售 价格指数 4 X 2 X 2003 359180911896 62922 199 5 2004 415596242189 73341 2101 4 2005 4782124032545 9378398 7 2006 5417139402949 13814 2101 6 2007 6545166293228 194532 4103 7 2008 9835204903988 965443 7105 2009 8308229204908 75798 897 3 2010 9723275965839 666726 7101 7 2011 11831 68345006990 258421 5104 7 2012 13655 44389148361 69551 61101 59 来源 重庆市统计年鉴 根据样本数据作出被解释变量 Y 和解释变量 之间的散 1 X 2 X 3 X 4 X 点图 0 10 000 20 000 30 000 40 000 2 0004 0006 0008 000 10 000 12 000 14 000 Y X1 X2 X3 X4 图1 人均消费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散点图 于是得到以下一般模型 Y a b c d 1 X 2 X 3 X 4 X t U 其中为随机扰动项 a b c d为待估参数 t U 4 实证分析实证分析 利用 EVIEWS 软件 用 OLS 进行初次回归分析结果如图 2 图 2 回归结果分析 得方程如下 Y 0 1112 0 1483 0 8632 4 6572 541 1243 1 X 2 X 3 X 4 X 0 6032 2 4603 6 1044 1 4088 1 4547 0 9981 F 2591 563 DW 1 6811 2 R 1 经济意义检验 从经济意义上来说居民消费会随着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即 与之呈正相关 同时会随着商品价格和储蓄的增加而减少 即与之呈负相关 截 距项说明不受其他因素影响而发生的必要消费 各参数值意义明确 除X4不符 合凯恩斯经济理论中边际消费倾向在0与1之间的绝对收入假说外 其他三个指 标大小和符号都符合实际 没有明显的错误 2 统计检验 1 拟合优度检验 从上面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可决系数 0 998 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 2 R 非常好 2 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计算得到 F 2591 563 给定显著性水平 0 05 查 F 分布表 得到 F 的 临界值 F 4 5 5 19 表明模型的线性关系在 95 的置信水平下显著成 5 0 o 立 3 计量经济学检验 1 多重共性检验 1 通过经济意义的检验和统计推断的检验 可以认为解释变量间存在多 重共线性 首先我们要建立相关系数表 如表2 表2 相关系数表 从表中数据可以发现 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 1 X 2 X 3 X 2 找出最简单的回归形式 对Y和运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得出简单的回归模型 1 X Y 0 8785 686 4273 1 X 同理分别对Y和 进行回归得到以下模型 2 X 3 X 4 X Y 0 9568 1686 2959 2 X Y 0 8572 136 8570 3 X Y 156 8597 20532 8942 4 X 比较这四个模型发现 居民消费受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最大 与经验相符 因此选 Y 0 8572 136 8570 为初始的回归模型 3 X 3 逐步回归 因为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 运用逐步回归法对模型进行修正 其主要思路 就是将其他解释变量分别导入上述初始回归模型 寻找最佳回归方程 第一步 在初始模型中引入 2 X 图3 引入回归结果 2 X 从图3看出模型拟合优度提高 参数符号也合理 变量也通过了t检验 第二步 再引入 拟合优度仍然很高 但X1的参数不能通过检验 结果 1 X 见图4 图4 引入回归结果 1 X 第三步 去掉 引入 虽然拟合优度略有提高 但的参数未能通 1 X 4 X 4 X 过 t 检验 结果见图 5 图5 引入回归结果 4 X 第四步 去掉 引入 拟合优度仍然很高 但X4的参数还是不能通 2 X 1 X 过t检验 回归结果见图6 图6 去掉 引入的回归结果 2 X 1 X 从第二 三 四步表明与是多余的变量 同样还可以继续验证 如 1 X 4 X 果用与高度相关的替代 则与 间的任意线形组合 对 3 X 1 X 3 X 1 X 2 X 4 X 来说也一样不能达到以 为解释变量的回归效果 因此 居民消费函 4 X 2 X 3 X 数应以Y f 为最优 拟合结果如下 2 X 3 X Y 0 1135 0 9507 11 2616 2 X 3 X 2 异方差性的检验 我们运用残差图形分析法 来检验模型是否存在异方差问题 见图 图7 残差图 图7表明不随 1 2 3 4 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不存在异方差 2 E i Xi 3 序列相关性的检验 自相关检验 设定模型为 判定时间序列是否存在自相关uXfXdXcXbaYt 4321 lnlnlnlnln 现象 采用D W检验 检验U的自相关性 由Eviews软件分析检验结果见图8 图 8 序列自相关检验结果 从图 8 中看出 DW 值为 1 在 0 05 下查表得 1 37 u d 1 10 DW 所以不存在序列自相关 l d l d 5 结论结论 在上述模型建立与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重庆市经济实际 提出如下刺激消费 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一 提高居民收入是关键 经济理论和居民消费模型都表明 要刺激消费 最重要的是提高居民收入水 平 从而增加人们对未来的信心 二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从企业保障制度向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目的是为居民建立更为安全 规范 覆盖面更广的保障制度 特别是个人帐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社会保障资 金管理办法可以使居民更好地解除住房 医疗 养老 失业救济等问题的后顾 之忧 三 扩大社会投资 在经济不景气 市场疲软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