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接触网课程设计 第 6 章 第 80 页 第第 6 6 章章 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资料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资料 6 16 1 设计总说明设计总说明 一 设计依据 1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 2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隧道内接触网设计规范 3 铁路枢纽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 4 各小组课程设计任务书 二 安装图 1 为提高本工程的标准化程度 设计中除个别特殊情况外 其余全部采用部颁标准图和现行 通行图 本设计采用的主要安装图见第 8 章 8 2 节接触网安装图号 2 本区段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接触网腕臂柱是 H38 8 7 2 6 H78 8 7 3 0 H60 9 2 3 0 三种 特殊处所是否采用其他类型腕臂柱另定 根据标准安装图 支柱的拉杆底座 腕臂底座及下锚 拉线预留孔如表 6 1 所示 表 6 1 拉杆底座 腕臂底座及下锚拉线预留孔位置 孔名 尺寸 型号 拉杆底座预 留孔 距杆顶 m 腕臂底座预留孔 双孔 距杆顶 m 承锚角钢预留孔 双孔 距杆顶 m 线锚角钢预留孔 双孔 距杆顶 m H38 8 7 2 60 42 5 0 08 H78 8 7 3 00 42 5 0 08 H60 9 2 3 00 93 0 0 080 491 59 其余预留孔位置按原图不变 所有预留孔均为不绝缘 当接触导线的悬挂高度是 6 0m 结构高度是 1 3m 时 拉杆底座 腕臂底座采用孔内安装 当 接触导线下锚高度是 6 50m 时 承锚角钢和线锚角钢采用 N 型 否则采用孔外安装的配件 三 接触线高度 接触线的最低高度均按带电通过 5300mm 超限货物设计 具体如表 6 2 规定 表 6 2 接触线安装高度表 地 点导线最低高度不小于导线在悬挂点处的高度 区间 联络线 段管线5700mm6000mm 广安站 北碚站 重庆东站6200mm6450mm 其他车站5700mm6000mm 隧道内5700mm5750mm 注 1 在净空受限制的跨线建筑物下及邻近隧道口处 导线在悬挂点处的高度可适当降低 但导线的最低 高度不得小于 5700mm 2 个别段管线上导线高度可视具体情况适当提高 四 悬挂类型 悬挂类型见各小组课程设计任务书 凡采用铜承力索的锚段 应每隔 200 250m 设横向电连接一处 该电连接线截面为 50mm2的 软铜绞线 如 TRJ 50 且吊弦及吊线等采用 3 5mm 不锈钢丝制做 承力索 接触导线额定线力规定如下 1 LXGJ 80 14700N 2 TJ 95 14700N 3 TCG 110 9800N 4 TCG 85 接触网课程设计 第 6 章 第 81 页 8330N 横向承力索 下锚拉线 中心锚结绳采用 LXGJ 80 上 下部定位索 下锚辅助绳采用 LXGJ 60 其余未作说明者按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 五 结构高度 除隧道内和下承式钢桁架桥外 一般为 1 3m 在净空受限制的跨线建筑物两侧及邻近隧道口 的支柱上结构高度可适当降低 施工时按承力索距隧道拱顶或跨线建筑物底面的绝缘距离不小于 0 4m 承力索绝缘通过时不小于 0 1m 且承力索不离开滑轮槽的原则进行调整 六 电化范围 电化范围为全部股道 站场中需设电分段的股道按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 要求设计 分相绝缘的方式和设备安装位置见小组课程设计任务书 七 污秽区 本区段均属于重污秽区 并有不同程度的酸雨腐蚀 故一般地段绝缘子泄漏距离按 1200mm 选用 对于靠近污秽源的三汇坝 华莹两车站绝缘子泄漏距离按 1450mm 选用 站场内均采用瓷 质绝缘子 区间棒式绝缘子采用瓷质绝缘子 悬式绝缘子采用防污型钢化玻璃绝缘子 所有绝缘件 在通电前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污染处理 所有接触网钢支柱均应热浸镀锌 桥上钢支柱还应加涂一层防腐涂料 对于酸雨腐蚀较重的重庆东 西永 含西永 磨心坡站 华蓥站 吊弦 含吊丝 及软定位器 后的拉线采用不锈钢线制做 其它地段则采用镀铝伞低碳钢丝制做 八 绝缘间隙 接触网 供电线绝缘间隙及对地距离仍按 设规 的相应规定执行 如建筑物和接触网带电部 分之间的距离不符合有关电气安全规定时 必须对建筑物采取措施 以保证符合规定 九 软横跨 跨越六股及以上股道或悬挂六支及以上悬挂的软横跨采用双横承力索 否则采用单横承力索 空旷地段 下列处所的支柱上的定位装置加防风支撑 1 直线上正定位的支柱 2 曲线半径 2000m 的曲线外侧支柱 3 缓和曲线上邻近直缓点的第一根支柱 十 接地方式 隧道外采用单独接地方式 隧道内采用集中接地母线方式 站台 道口等行人密集处和装有设 备 开关 避雷器等 的支柱为双接地 其余支柱为单接地 无轨道电路的区段 接地线直接接钢 轨 有轨道电路的区段 单接地时按地线经火花间隙接钢轨 或者接接扼流变压器线图中点 双接 地时 一根经火花间隙接钢轨 一根接至接地极 距接触网带电部分 5m 以内的所有金属结构物均 按规定接地 按电化 1038 图 装有设备的支柱接地线不能利用柱内预埋地线 装有设备的支柱接地极 接 地电阻应不大于 10 没有设备的支柱接地极 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30 当接地极接地电阻达不到 剽地 可接长接地网络或使用降阻剂 或两种措施同时采用 避雷器的接地极距通信电缆应在 3m 以上 当地形条件限制达不到 3m 时 应加绝缘防护 最 小距离不得小于 1m 接地极扁钢与通信电缆无法避免交叉时 交叉垂直距离不得小于 1m 交叉角 为 90o 接地体埋设与建筑物 构筑物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 1 5m 十一 防雷保护 接触网课程设计 第 6 章 第 82 页 在分相和站场端部的绝缘锚段关节处 供电线上网处 开闭所引入线处 长度为 2000m 及以 上的隧道两端设置角隙避雷器 十二 保护措施 货物线傍或机动车通道侧面等地点易受碰撞或腐蚀的支柱根部需采取保护措施 保护措施可根 据现场情况及取材条件等确定 如安装防护围桩或砌片石防护墩 区间无人看守平交道口两侧支柱的内侧应加设强度较高的距地面高度 2m 的防护桩 如 400 等 径圆杆等 如图 6 1 所示 图 6 1 平交道口的支柱防护 十三 地质情况 基坑开挖后 如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 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 电化 1601 叁标房 70 8036 专门 67 8021 等图的规定变更基础或横卧板等隐蔽工程的设计选型 基础或支柱回填应按 电化 1601 叁标房 70 8036 专房 67 8021 等图纸的规定标准施 工 路堤地段当基础或支柱回填土困难时 应按上列图纸的规定标准浆砌片石护坡或采取其它稳固 基础或支柱的措施 土壤承压力在 1 5 105帕 安息角为 30o 及以下时 钢筋混凝土锚柱应加锚板 埋设支柱 基础 锚板影响站台 边墙护坡及其它地下建筑物时 埋设后应予恢复 如遇侧 沟 水道时 则应按原建筑标准改变其走向 保证流水畅通 支柱基坑开挖处如遇无法拆迁的地下 设施时 可根据现场条件适当调整基坑位置 但必须符合侧面建筑接近限界的规定及支柱容量允许 值 沿铁路附近除有通信电缆两根外 部分地段还有其他电缆 如信号电缆 设计中已尽量将接 触网支柱不与通信电缆设于线路的同一侧 但仍有部分支柱与通信电缆在同侧 因此 在支柱基坑 开挖时 注意不要损伤电缆 如需迁移电缆 须在电务部门的配合下进行 高货物站台上埋设支柱时 可在站台靠线路侧开挖缺口 缺口内壁应按站台边缘的建筑标准处 理 支柱要避开涵洞设置 十四 道岔柱 道岔处支柱应尽量设于标准定位处 对于单开道岔支柱位置应在道岔导曲线外侧两线间中心距 为 600mm 处 对于复式交分道岔 支柱位置应在距道岔对称中轴 1500mm 处 道岔处及其相邻支 柱上的接触线拉出值为 375mm 两支接触线交叉点在地面的垂直投影应落在道岔导曲线内轨轨距 为 630 760mm 的横向中间位置处 允许偏差 20mm 复式交分道岔时两接触线应相应于道岔对 称中心轴上方 调整二支接触线 参考第 8 章 8 5 节内容 两支接触线等高交叉时 正线接触线在下 十五 双电连接线 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下列处所的电连接线采用双电连接线 1 牵引变电所引出的供电线连接到接触网处 接触网课程设计 第 6 章 第 83 页 2 牵引变电所所在车站及其两侧的各一个车站的绝缘锚段关节开口侧的隔离开关电连接线处 但牵引变电所所在车站两供电线之间的绝缘锚段关节除处 十六 施工标志 施工单位应按规定设置下列标志 支柱号码 断合标 禁止双弓标 终端标 隧道内悬挂点号 码 轨面红线 高压危险警告标等 十七 桥上及隧道内接触网安装 桥 隧内接触网安装有关要求详见桥上及隧道内接触网施工设计图 6 2 小组设计任务书小组设计任务书 第第 1 组组 一 原始资料 1 河市坝车站平面图 初步设计 一张 2 悬挂类型 正线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1095 TCGTJ 站线采用半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0095 TCGTJ 全线采用 BT 供电方式 回流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 回流线采用 TJ 95 铜绞线 3 气象条件及污秽区 1 气象条件 第 I 标准典型气象区 2 污秽区 重污秽区 4 设计速度 140km h 5 地质条件 支柱基础采用挖方 3 1 6t m 20 a 100KPR 6 其它参数请参考 6 1 节内容 二 设计内容 1 复制车站平面图 2 决定车站最大跨距 3 作一个锚段长度的机械计算 并绘制安装曲线图 4 绘出所给站线锚段长度张力增量曲线 5 平面设计 1 完成所给站场和区间 一个锚段 的接触网平面图 2 绘出咽喉区部位放大图 3 写出设计主要原则 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方案比选 4 绘出该站的供电分段图 6 验算一处缓和曲线上所设计跨距的接触线的最大偏移值 7 验算一组软横跨的支柱容量 8 预制一组软横跨 9 本组技术专题讨论 第第 2 组组 一 原始资料 1 洪家嘴车站平面图 初步设计 一张 2 悬挂类型 正线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1095 TCGTJ 接触网课程设计 第 6 章 第 84 页 车站站线采用半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0095 TCGTJ 全线采用 BT 供电方式 回流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 回流线采用 TJ 70 铜绞线 3 气象条件 污秽区 最高气温 40 最低气温 10 最大风速 22 米 秒 最大风速时温度 20 覆 冰厚度 5mm 吊弦 定位器正常位置时气温 15 重污秽区 4 设计速度 120km h 5 地质条件 K598 220 至 K599 100 间为填方 其 3 1 7t m 30 a 150KPR 余为挖方 6 车站站台处由于安装空间限制 需采用非绝缘腕臂 7 重庆方向端设分相绝缘器一组 8 其它参数请参考 6 1 节内容 二 设计内容 1 复制车站平面图 2 决定车站最大跨距 3 作一个锚段长度的机械计算 并绘制安装曲线图 4 绘出所给站线锚段长度张力增量曲线 5 平面设计 1 完成所给站场的接触网平面图 2 写出设计主要原则 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方案比选 3 绘出该站的供电分段图 6 验算一处缓和曲线上所设计跨距的接触线的最大偏移值 7 验算一组带绝缘腕臂的支柱容量 8 做非绝缘腕臂的装配计算 9 本组技术专题讨论 第第 3 组组 一 原始资料 1 覃家坝车站平面图 初步设计 一张 2 悬挂类型 车站正线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2095AgCuTJ 车站站线采用半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1095 TCGTJ 全线采用 AT 供电方式 回流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 回流线采用 TJ 95 铜绞线 3 气象条件 污秽区 1 气象条件 第 III 标准典型气象区 2 污秽区划分 重污秽区 4 设计速度 120km h 5 地质条件 支柱基础采用挖方 3 1 7t m 30 a 150KPR 6 其它参数请参考 6 1 节内容 二 设计内容 接触网课程设计 第 6 章 第 85 页 1 复制车站平面图 2 决定车站最大跨距 3 作一个锚段长度的机械计算 并绘制安装曲线图 4 绘出所给站线锚段长度张力增量曲线 5 平面设计 1 完成所给站场和区间 一个锚段 的接触网平面图 2 绘出咽喉区部位放大图 3 写出设计主要原则 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方案比选 4 绘出该站的供电分段图 6 验算一处缓和曲线上所设计跨距的接触线的最大偏移值 7 验算一组软横跨的支柱容量 8 预制一组软横跨 9 本组技术专题讨论 第第 4 组组 一 原始资料 1 渡市车站平面图 初步设计 一张 2 悬挂类型 车站正线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2095 CHTATHJ 车站站线采用半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1095CHTATJ 全线采用 BT 供电方式 回流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 回流线采用 TJ 70 铜绞线 3 气象条件 污秽区划分 1 气象条件 第 IV 标准典型气象区 2 污秽区 重污秽区 4 设计速度 120km h 5 地质条件 支柱基础采用挖方 3 1 6t m 30 a 150KPR 6 其它参数请参考 6 1 节内容 二 设计内容 1 复制车站平面图 2 决定车站最大跨距 3 作一个锚段长度的机械计算 并绘制安装曲线图 4 绘出所给站线锚段长度张力增量曲线 5 平面设计 1 完成所给站场和区间 一个锚段 的接触网平面图 2 绘出咽喉区部位放大图 3 写出设计主要原则 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方案比选 4 绘出该站的供电分段图 6 验算一处缓和曲线上所设计跨距的接触线的最大偏移值 7 验算一组软横跨的支柱容量 8 预制一组软横跨 9 本组技术专题讨论 接触网课程设计 第 6 章 第 86 页 第第 5 组组 一 原始资料 1 龙乐车站平面图 初步设计 一张 2 悬挂类型 车站正线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2095 CHTATHJ 车站站线采用半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1095 TCGTJ 全线采用 BT 供电方式 回流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 回流线采用 TJ 70 铜绞线 3 气象条件 污秽区划分 1 气象条件 第 V 气象区 2 污秽区划分 重污秽区 4 设计速度 120km h 5 地质条件 支柱基础采用挖方 3 1 6t m 20 a 100KPR 6 其它参数请参考 6 1 节内容 二 设计内容 1 复制车站平面图 2 决定车站最大跨距 3 作一个锚段长度的机械计算 并绘制安装曲线图 4 绘出所给站线锚段长度张力增量曲线 5 平面设计 1 完成所给站场的接触网平面图 2 绘出华蓥山一号隧道 L 1280 44m 的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3 写出设计主要原则 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方案比选 4 绘出该站的供电分段图 6 验算一处缓和曲线上所设计跨距的接触线的最大偏移值 7 验算一组支柱容量 8 绘出一处隧道内接触悬挂安装示意图 9 本组技术专题讨论 第第 6 组组 一 原始资料 1 三汇镇车站平面图 初步设计 一张 2 悬挂类型 车站正线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2095 CHTATHJ 车站站线采用半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1095 TCGTJ 全线采用 BT 供电方式 回流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 回流线采用 TJ 70 铜绞线 3 气象条件 污秽区划分 1 气象条件 第 VI 气象区 2 污秽区划分 重污秽区 4 设计速度 120km h 5 地质条件 支柱基础采用挖方 3 1 6t m 30 a 150KPR 6 其它参数请参考 6 1 节内容 接触网课程设计 第 6 章 第 87 页 二 设计内容 1 复制车站平面图 2 决定车站最大跨距 3 作一个锚段长度的机械计算 并绘制安装曲线图 4 绘出所给站线锚段长度张力增量曲线 5 平面设计 1 完成所给站场和区间 一个锚段 的接触网平面图 2 绘出咽喉区部位放大图 3 写出设计主要原则 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方案比选 4 绘出该站的供电分段图 6 验算一处缓和曲线上所设计跨距的接触线的最大偏移值 7 验算一组软横跨的支柱容量 8 预制一组软横跨 9 本组技术专题讨论 第第 7 组组 一 原始资料 1 汇南车站平面图 初步设计 一张 2 悬挂类型 车站正线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车站站线采用半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全线 采用 BT 供电方式 回流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 回流线采用 TJ 70 铜绞线 3 气象条件 污秽区划分 1 气象条件 第 VII 气象区 2 污秽区划分 重污秽区 4 设计速度 120km h 5 地质条件 支柱基础采用挖方 3 1 7t m 30 a 150KPR 6 车站站台处由于安装空间限制 需采用非绝缘腕臂 7 重庆方向端设分相绝缘器一组 8 其它参数请参考 4 1 节内容 二 设计内容 1 复制车站平面图 2 决定车站最大跨距 3 作一个锚段长度的机械计算 并绘制安装曲线图 4 绘出所给站线锚段长度张力增量曲线 5 做非绝缘腕臂的装配计算 6 平面设计 1 完成所给站场的接触网平面图 2 写出设计主要原则 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方案比选 3 绘出该站的供电分段图 7 验算一处缓和曲线上所设计跨距的接触线的最大偏移值 8 验算一组带绝缘腕臂的支柱容量 9 本组技术专题讨论 接触网课程设计 第 6 章 第 88 页 第第 8 组组 一 原始资料 1 流溪场车站平面图 初步设计 一张 2 悬挂类型 车站正线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2095 CHTATHJ 车站站线采用半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1095 TCGTJ 全线采用 BT 供电方式 回流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 回流线采用 TJ 70 铜绞线 3 气象条件 污秽区划分 1 气象条件 第 VIII 气象区 2 污秽区划分 重污秽区 4 设计速度 160km h 5 地质条件 K637 220 至 K639 100 间为填方 其 3 1 7t m 30 a 150KPR 余为挖方 6 其它参数请参考 6 1 节内容 二 设计内容 1 复制车站平面图 2 决定车站最大跨距 3 作一个锚段长度的机械计算 并绘制安装曲线图 4 绘出所给站线锚段长度张力增量曲线 5 平面设计 1 完成所给站场的接触网平面图 2 绘出咽喉区部位放大图 3 写出设计主要原则 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方案比选 4 绘出该站的供电分段图 6 验算一处缓和曲线上所设计跨距的接触线的最大偏移值 7 验算一组软横跨的支柱容量 8 预制一组软横跨 9 本组技术专题讨论 第第 9 组组 一 原始资料 1 临巴溪车站平面图 初步设计 一张 2 悬挂类型 车站正线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2095 CHTATHJ 车站站线采用半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1095 TCGTJ 全线采用 BT 供电方式 回流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 回流线采用 TJ 70 铜绞线 3 气象条件 污秽区划分 1 气象条件 第 VIII 气象区 2 污秽区划分 重污秽区 4 设计速度 120km h 5 地质条件 支柱基础采用挖方 3 1 6t m 20 a 100KPR 接触网课程设计 第 6 章 第 89 页 6 其它参数请参考 6 1 节内容 二 设计内容 1 复制车站平面图 2 决定车站最大跨距 3 作一个锚段长度的机械计算 并绘制安装曲线图 4 绘出所给站线锚段长度张力增量曲线 5 平面设计 1 完成所给站场的接触网平面图 2 绘出华蓥山一号隧道 L 1280 44m 的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3 写出设计主要原则 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方案比选 4 绘出该站的供电分段图 6 验算一处缓和曲线上所设计跨距的接触线的最大偏移值 7 验算一组支柱容量 8 绘出一处隧道内接触悬挂安装示意图 9 本组技术专题讨论 第第 10 组组 一 原始资料 1 渠县车站平面图 初步设计 一张 2 悬挂类型 车站正线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2095 CHTATHJ 车站站线采用半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1095 TCGTJ 全线采用 BT 供电方式 回流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 回流线采用 TJ 70 铜绞线 3 气象条件 污秽区划分 1 气象条件 第 II 气象区 2 污秽区划分 重污秽区 4 设计速度 120km h 5 地质条件 支柱基础采用挖方 3 1 6t m 30 a 150KPR 6 其它参数请参考 6 1 节内容 二 设计内容 1 复制车站平面图 2 决定车站最大跨距 3 作一个锚段长度的机械计算 并绘制安装曲线图 4 绘出所给站线锚段长度张力增量曲线 5 平面设计 1 完成所给站场和区间 一个锚段 的接触网平面图 2 绘出咽喉区部位放大图 3 写出设计主要原则 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方案比选 4 绘出该站的供电分段图 6 验算一处缓和曲线上所设计跨距的接触线的最大偏移值 7 验算一组软横跨的支柱容量 接触网课程设计 第 6 章 第 90 页 8 预制一组软横跨 9 本组技术专题讨论 第第 11 组组 一 原始资料一 原始资料 1 琅琊车站平面图 初步设计 一张 2 悬挂类型 车站正线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2095AgCuTJ 车站站线采用半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1095 TCGTJ 全线采用 BT 供电方式 回流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 回流线采用 TJ 70 铜绞线 3 气象条件 污秽区划分 1 气象条件 第 V 气象区 2 污秽区划分 重污秽区 4 设计速度 120km h 5 地质条件 支柱基础采用挖方 3 1 7t m 30 a 150KPR 6 其它参数请参考 6 1 节内容 二 设计内容 1 复制车站平面图 2 决定车站最大跨距 3 作一个锚段长度的机械计算 并绘制安装曲线图 4 绘出所给站线锚段长度张力增量曲线 5 平面设计 1 完成所给站场和区间 一个锚段 的接触网平面图 2 绘出咽喉区部位放大图 3 写出设计主要原则 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方案比选 4 绘出该站的供电分段图 6 验算一处缓和曲线上所设计跨距的接触线的最大偏移值 7 验算一组软横跨的支柱容量 8 预制一组软横跨 9 本组技术专题讨论 第第 12 组组 一 原始资料一 原始资料 1 望溪车站平面图 初步设计 一张 2 悬挂类型 车站正线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2095AgCuTJ 车站站线采用半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1095 TCGTJ 全线采用 BT 供电方式 回流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 回流线采用 TJ 70 铜绞线 3 气象条件 污秽区划分 1 气象条件 第 I 气象区 2 污秽区划分 重污秽区 4 设计速度 120km h 接触网课程设计 第 6 章 第 91 页 5 地质条件 支柱基础采用挖方 3 1 6t m 30 a 150KPR 6 其它参数请参考 6 1 节内容 二 设计内容 1 复制车站平面图 2 决定车站最大跨距 3 作一个锚段长度的机械计算 并绘制安装曲线图 4 绘出所给站线锚段长度张力增量曲线 5 平面设计 1 完成所给站场和区间 一个锚段 的接触网平面图 2 绘出咽喉区部位放大图 3 写出设计主要原则 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方案比选 4 绘出该站的供电分段图 6 验算一处缓和曲线上所设计跨距的接触线的最大偏移值 7 验算一组软横跨的支柱容量 8 预制一组软横跨 9 本组技术专题讨论 第第 13 组组 一 原始资料一 原始资料 1 观阁车站平面图 初步设计 一张 2 悬挂类型 车站正线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2095AgCuTJ 车站站线采用半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1095 TCGTJ 全线采用 BT 供电方式 回流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 回流线采用 TJ 70 铜绞线 3 气象条件 污秽区划分 1 气象条件 第 II 气象区 2 污秽区划分 重污秽区 4 设计速度 120km h 5 地质条件 支柱基础采用挖方 3 1 7t m 30 a 150KPR 6 其它参数请参考 6 1 节内容 二 设计内容 1 复制车站平面图 2 决定车站最大跨距 3 作一个锚段长度的机械计算 并绘制安装曲线图 4 绘出所给站线锚段长度张力增量曲线 5 平面设计 1 完成所给站场和区间 一个锚段 的接触网平面图 2 绘出咽喉区部位放大图 3 写出设计主要原则 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方案比选 4 绘出该站的供电分段图 接触网课程设计 第 6 章 第 92 页 6 验算一处缓和曲线上所设计跨距的接触线的最大偏移值 7 验算一组软横跨的支柱容量 8 预制一组软横跨 9 本组技术专题讨论 第第 14 组组 一 原始资料一 原始资料 1 广安车站平面图 初步设计 一张 2 悬挂类型 车站正线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车站站线采用半12095 CHTATHJ 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全线采用 BT 供电方式 回流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 回11095 TCGTJ 流线采用 TJ 70 铜绞线 3 气象条件 污秽区划分 1 气象条件 第 III 气象区 2 污秽区划分 重污秽区 4 其它参数请参阅 课程设计任务书 4 设计速度 120km h 5 地质条件 支柱基础采用挖方 3 1 6t m 30 a 150KPR 6 其它参数请参考 6 1 节内容 二 设计内容 1 复制车站平面图 2 决定车站最大跨距 3 作一个锚段长度的机械计算 并绘制安装曲线图 4 绘出所给站线锚段长度张力增量曲线 5 平面设计 1 完成所给站场和区间 一个锚段 的接触网平面图 2 绘出咽喉区部位放大图 3 写出设计主要原则 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方案比选 4 绘出该站的供电分段图 6 验算一处缓和曲线上所设计跨距的接触线的最大偏移值 7 验算一组软横跨的支柱容量 8 预制一组软横跨 9 本组技术专题讨论 第第 15 组组 一 原始资料一 原始资料 1 禄市车站平面图 初步设计 一张 2 悬挂类型 车站正线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2095 CHTATHJ 车站站线采用半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1095 TCGTJ 全线采用 BT 供电方式 回流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 回流线采用 TJ 70 铜绞线 3 气象条件 污秽区划分 接触网课程设计 第 6 章 第 93 页 1 气象条件 第 IIII 气象区 2 污秽区划分 重污秽区 4 设计速度 120km h 5 地质条件 支柱基础采用挖方 3 1 7t m 30 a 150KPR 6 其它参数请参考 6 1 节内容 二 设计内容 1 复制车站平面图 2 决定车站最大跨距 3 作一个锚段长度的机械计算 并绘制安装曲线图 4 绘出所给站线锚段长度张力增量曲线 5 平面设计 1 完成所给站场和区间 一个锚段 的接触网平面图 2 绘出咽喉区部位放大图 3 写出设计主要原则 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方案比选 4 绘出该站的供电分段图 6 验算一处缓和曲线上所设计跨距的接触线的最大偏移值 7 验算一组软横跨的支柱容量 8 预制一组软横跨 9 本组技术专题讨论 第第 16 组组 一 原始资料一 原始资料 1 华蓥车站平面图 初步设计 一张 2 悬挂类型 车站正线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2095 CHTATHJ 车站站线采用半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1095 TCGTJ 全线采用 BT 供电方式 回流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 回流线采用 TJ 70 铜绞线 3 气象条件 污秽区划分 1 气象条件 第 V 气象区 2 污秽区划分 重污秽区 4 设计速度 120km h 5 地质条件 支柱基础采用挖方 3 1 6t m 30 a 150KPR 6 其它参数请参考 6 1 节内容 二 设计内容 1 复制车站平面图 2 决定车站最大跨距 3 作一个锚段长度的机械计算 并绘制安装曲线图 4 绘出所给站线锚段长度张力增量曲线 5 平面设计 接触网课程设计 第 6 章 第 94 页 1 完成所给站场和区间 一个锚段 的接触网平面图 2 绘出咽喉区部位放大图 3 写出设计主要原则 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方案比选 4 绘出该站的供电分段图 6 验算一处缓和曲线上所设计跨距的接触线的最大偏移值 7 验算一组软横跨的支柱容量 8 预制一组软横跨 9 本组技术专题讨论 第第 17 组组 一 原始资料一 原始资料 1 高兴车站平面图 初步设计 一张 2 悬挂类型 车站正线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2095 CHTATHJ 车站站线采用半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1095 TCGTJ 全线采用 BT 供电方式 回流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 回流线采用 TJ 70 铜绞线 3 气象条件 污秽区划分 1 气象条件 第 VI 气象区 2 污秽区划分 重污秽区 4 设计速度 120km h 5 地质条件 支柱基础采用挖方 3 1 7t m 30 a 150KPR 6 其它参数请参考 6 1 节内容 二 设计内容 1 复制车站平面图 2 决定车站最大跨距 3 作一个锚段长度的机械计算 并绘制安装曲线图 4 绘出所给站线锚段长度张力增量曲线 5 平面设计 1 完成所给站场和区间 一个锚段 的接触网平面图 2 绘出咽喉区部位放大图 3 写出设计主要原则 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方案比选 4 绘出该站的供电分段图 6 验算一处缓和曲线上所设计跨距的接触线的最大偏移值 7 验算一组软横跨的支柱容量 8 预制一组软横跨 9 本组技术专题讨论 第第 18 组组 一 原始资料一 原始资料 1 庆华车站平面图 初步设计 一张 2 悬挂类型 车站正线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2095 CHTATHJ 车站站线采用半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1095 TCGTJ 接触网课程设计 第 6 章 第 95 页 全线采用 BT 供电方式 回流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 回流线采用 TJ 70 铜绞线 3 气象条件 污秽区划分 1 气象条件 第 V 气象区 2 污秽区划分 重污秽区 4 设计速度 120km h 5 地质条件 支柱基础采用挖方 3 1 6t m 30 a 150KPR 6 其它参数请参考 6 1 节内容 二 设计内容 1 复制车站平面图 2 决定车站最大跨距 3 作一个锚段长度的机械计算 并绘制安装曲线图 4 绘出所给站线锚段长度张力增量曲线 5 平面设计 1 完成所给站场和区间 一个锚段 的接触网平面图 2 绘出咽喉区部位放大图 3 写出设计主要原则 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方案比选 4 绘出该站的供电分段图 6 验算一处缓和曲线上所设计跨距的接触线的最大偏移值 7 验算一组软横跨的支柱容量 8 预制一组软横跨 9 本组技术专题讨论 第第 19 组组 一 原始资料一 原始资料 1 长胜沟中间站平面图 初步设计 一张 2 悬挂类型 车站正线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2095 CHTATHJ 车站站线采用半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1095 TCGTJ 全线采用 BT 供电方式 回流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 回流线采用 TJ 70 铜绞线 3 气象条件 污秽区划分 1 气象条件 第 V 气象区 2 污秽区划分 重污秽区 4 设计速度 160km h 5 地质条件 K820 050 至 K821 100 间为填方 其 3 1 7t m 30 a 150KPR 余为挖方 6 其它参数请参考 6 1 节内容 二 设计内容 1 复制车站平面图 2 决定车站最大跨距 接触网课程设计 第 6 章 第 96 页 3 作一个锚段长度的机械计算 并绘制安装曲线图 4 绘出所给站线锚段长度张力增量曲线 5 平面设计 1 完成所给站场的接触网平面图 2 绘出咽喉区部位放大图 3 写出设计主要原则 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方案比选 4 绘出该站的供电分段图 6 验算一处缓和曲线上所设计跨距的接触线的最大偏移值 7 验算一组软横跨的支柱容量 8 预制一组软横跨 9 本组技术专题讨论 第第 20 组组 一 原始资料一 原始资料 1 三汇坝车站平面图 初步设计 一张 2 悬挂类型 车站正线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2095 CHTATHJ 车站站线采用半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1095 TCGTJ 全线采用 BT 供电方式 回流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 回流线采用 TJ 70 铜绞线 3 气象条件 污秽区划分 1 气象条件 第 V 气象区 2 污秽区划分 重污秽区 4 设计速度 120km h 5 地质条件 支柱基础采用挖方 3 1 6t m 30 a 150KPR 6 其它参数请参考 6 1 节内容 二 设计内容 1 复制车站平面图 2 决定车站最大跨距 3 作一个锚段长度的机械计算 并绘制安装曲线图 4 绘出所给站线锚段长度张力增量曲线 5 平面设计 1 完成所给站场和区间 一个锚段 的接触网平面图 2 绘出咽喉区部位放大图 3 写出设计主要原则 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方案比选 4 绘出该站的供电分段图 6 验算一处缓和曲线上所设计跨距的接触线的最大偏移值 7 验算一组软横跨的支柱容量 8 预制一组软横跨 9 本组技术专题讨论 第第 21 组组 一 原始资料一 原始资料 接触网课程设计 第 6 章 第 97 页 1 清平车站平面图 初步设计 一张 2 悬挂类型 车站正线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2095 CHTATHJ 车站站线采用半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1095 TCGTJ 全线采用 BT 供电方式 回流线 TJ 95 铜绞线 与接触网同杆架设 3 气象条件 污秽区划分 气象条件 第 IV 气象区 重污秽区 4 设计速度 120km h 5 地质条件 支柱基础采用挖方 3 1 6t m 30 a 150KPR 6 其它参数请参考 6 1 节内容 二 设计内容 1 复制车站平面图 2 决定车站最大跨距 3 作一个锚段长度的机械计算 并绘制安装曲线图 4 绘出所给站线锚段长度张力增量曲线 5 平面设计 1 完成所给站场和区间 一个锚段 的接触网平面图 2 绘出咽喉区部位放大图 3 写出设计主要原则 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方案比选 4 绘出该站的供电分段图 6 验算一处缓和曲线上所设计跨距的接触线的最大偏移值 7 验算一组软横跨的支柱容量 8 预制一组软横跨 9 本组技术专题讨论 第第 22 组组 一 原始资料一 原始资料 1 天府北车站平面图 初步设计 一张 2 悬挂类型 车站正线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2095AgCuTJ 车站站线采用半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1095 TCGTJ 全线采用 AT 供电方式 回流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 回流线采用 TJ 70 铜绞线 3 气象条件 污秽区划分 1 气象条件 第 V 气象区 2 污秽区划分 重污秽区 4 设计速度 160km h 5 地质条件 K774 532 至 K775 100 间为填方 其 3 1 7t m 30 a 150KPR 余为挖方 6 其它参数请参考 6 1 节内容 二 设计内容 1 复制车站平面图 接触网课程设计 第 6 章 第 98 页 2 决定车站最大跨距 3 作一个锚段长度的机械计算 并绘制安装曲线图 4 绘出所给站线锚段长度张力增量曲线 5 平面设计 1 完成所给站场的接触网平面图 2 绘出咽喉区部位放大图 3 写出设计主要原则 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方案比选 4 绘出该站的供电分段图 6 验算一处缓和曲线上所设计跨距的接触线的最大偏移值 7 验算一组软横跨的支柱容量 8 预制一组软横跨 9 本组技术专题讨论 第第 23 组组 一 原始资料一 原始资料 1 磨心坡车站平面图 初步设计 一张 2 悬挂类型 车站正线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2095AgCuTJ 车站站线采用半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1095 TCGTJ 全线采用 BT 供电方式 回流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 回流线采用 TJ 70 铜绞线 3 气象条件 污秽区划分 1 气象条件 第 I 气象区 2 污秽区划分 重污秽区 4 设计速度 120km h 5 地质条件 支柱基础采用挖方 3 1 6t m 30 a 150KPR 6 其它参数请参考 6 1 节内容 二 设计内容 1 复制车站平面图 2 决定车站最大跨距 3 作一个锚段长度的机械计算 并绘制安装曲线图 4 绘出所给站线锚段长度张力增量曲线 5 平面设计 1 完成所给站场和区间 一个锚段 的接触网平面图 2 绘出咽喉区部位放大图 3 写出设计主要原则 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及方案比选 4 绘出该站的供电分段图 6 验算一处缓和曲线上所设计跨距的接触线的最大偏移值 7 验算一组软横跨的支柱容量 8 预制一组软横跨 9 本组技术专题讨论 接触网课程设计 第 6 章 第 99 页 第第 24 组组 一 原始资料一 原始资料 1 北碚车站平面图 初步设计 一张 2 悬挂类型 车站正线采用全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2095AgCuTJ 车站站线采用半补偿弹性链型悬挂 11095 TCGTJ 全线采用 BT 供电方式 回流线与接触网同杆架设 回流线采用 TJ 70 铜绞线 3 气象条件 污秽区划分 1 气象条件 第 II 气象区 2 污秽区划分 重污秽区 4 设计速度 120km h 5 地质条件 支柱基础采用挖方 3 1 7t m 30 a 150KPR 6 其它参数请参考 6 1 节内容 二 设计内容 1 复制车站平面图 2 决定车站最大跨距 3 作一个锚段长度的机械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级新媒体运营师岗位能力认证面试要点解析及预测题集
- 2025年医学基础知识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初级香席设计师考试必-备模拟题答案及考试趋势分析
- 2025年市场营销实战手册面试模拟题及应对策略
- 分布式光伏与建筑一体化(BIPV)2025年市场推广创新与技术创新策略报告
- 2025年互联网行业校招面试题解析与备考策略
- 2025年工程造价师实务指南案例分析与答案
- 2025年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学方案计划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计划
- 2025年产品经理与项目经理面试模拟题对比分析
- 法人变更交接协议书
- 自愿顶名协议书范本
- 老年人多重用药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解读课件
- 2025-2030中国别嘌醇片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上海中考复习必背英语考纲词汇表默写(汉英互译)
- 委托投标合同协议书范本
- 车库洗车日常管理制度
- 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度职责及工作流程
- 旅行社安全管理制度
- 宿管面试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圆创教育教研中心2025届高三三月联合测评物理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