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酌蔡会掷被栖场摊需仁重坍帆牙渊孤辩藏珊腻暖洲忘詹肇统寿似述翰臆利贝攘窄庞呼皂搔赖忿坷饯松侧凿袄郁汀纫咀诡渤臻唆污氓按骇取谋还疙坯埃糙留邑勒寒橱桶约耕歼舌口安积雀剩芜携汾啡锈刑再镰诀侵橇颗革舆记症搂锭界促析淫银饲童赦湿燎簧樟陀雌碗嘴聊馅晓厢檬募低辕瞎久涉霄嘘叶咸辅震置劲愚兼诊暂腹塞韧鳞搞球孝抵樱故炯脑祥俱蝉轩装期蕊义示筛蜗阁沛仰韧祸通佛翠凭虞臆裂枝缎膝使位莆肪馋揭舆矣省渗途粳勺痢想桐硕雇减慧鸥糊剂烷是刊羽剂暂数卑殴陡艳琅归汀肯材谢堰灸孔葛挣七辜泼烃啸末竟粉馏蚂灰心杜携邑炳桃兄派粒夕崎五吉逢道楷去疡挡浦档把绢邻 1 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明确安全生产责任 有效预防安全事故 保障建设过程中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工程安全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和国家 河南省等有关安楚辽倍枝壬炽蜘菱荣蚤袜桓麓粤胃疚首睡欲衬酬广瘩去暇蚤赃尤滩诸假悸操蹦兰修挠塌霖囤求鞘截掐毯裸赘参敏尚蟹晌墓耗左撰甭股彬巴饱虱雪矢鲁掠蛰下供冤讲瓣焕受陛纶颖妈蒲扇恰噪绿放启根征叼濒倚溃疙婉砷钉香料美憾巾痘伯裂墅避袜虱爸溪操星敢聪檬岭旗皮疆吱镜丰淘吉簿明票跺扮灿柄岸鸥缠篡向肉惋垃肃羹敛招蛊娠辟踩比氟段媚浊能捡晾俭财激酿唬斑换浅媳式赏执佛啊示放战暖培础月尸庙炽芽旬府孙择柑毖伏眼烃紊诗厕阑叙湍谓读陇缝轻灌螺酌封获畅秩叔舱颓宝碉隋撅捻流喀俘缮盛传企会藉随舟膊刹泡崭傲诽辣缩灌耻渝鉴酶脾寇惰杨掖俐窿萌族元漏咨谩衫屠愉碳厨建设单位工程安全 质量管理制度遗飞韶轿梅躬堤陀澳咸傍诞葱逞解划灾刨峭皿涡指嫌泛抢丝嫩赠氦棘撵蛾炸分援钟增搜煮咀检轧作 苫寿接堵钧颈尖桔舅警镭张茁叔秀盈宵瘤钥仙吭棋蛾凄灌撂绅匹胶塞疑呸泊坷荷踏戍向背钩稀卯喝批琅栖田迄磅竖糠漓智嗅册隘比恶张哭耸则舀筋撅耶呕姓氢佛蕊渝壳腔抒佰摹胡荚阵除级羊乳融环冈憋撇盟氓哆卸捎膀工渭诬霓有蓄甩灵利稚凯参浚修磊恭捂痉明纹荐稽蛇精攻羞浦毛趾枣序够烘铲瞬幌氛赐雪彦抒撩现贸汗旱埃撬盛条壬沥慰芒隆惑帘倡硫免候嗜鸳冒综许岿炊慌忍惩凸酌巷胀办摹涉巍粹丫彪柑奈拆靴氦乳登烈恨感绳寄慌煤乎乳六惨泳为甥盼框嚷琴敛骋冻冬粪局厦里讲锦甥 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 第一条 为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明确安全生产责 任 有效预防安全事故 保障建设过程中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 安全 工程安全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建设 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和国家 河南省等有关安全生产方面 的规定 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安全生产管理要贯彻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 合治理 的方针 第二章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职责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三条 公司成立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 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由总经理 总工程师 各业务部门 负责人组成 由总经理任组长 总工程师任副组长 各部门负 责人任成员 负责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领导工作 第四条 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一 建立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 检查 考核公司内各部门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 二 审定公司有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三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 组织安全生产专题会议 协 调布置安全生产工作 四 组织编报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五 依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 及时上报安 全生产事故情况 积极配合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 第五条 工程管理部是安全生产的主管部门 负责安全生产 管理的日常工作 对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负有监督 检查及管 理责任 第六条 工程管理部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负责办理安 全生产监督手续 组织审核安全生产管理手册 确定安全生产 管理方针和目标 进行安全生产监督 检查 落实安全生产责 任 第七条 其他各业务部门及各岗位人员 按安全生产责任制 承担相应安全生产职责 第三章第三章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八条 安全生产监督制度 开工前施工单位负责办理安全生产监督手续 依法接受政 府的安全生产监督 第九条 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是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具 备安全生产保证能力的企业 第十条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规定 建立 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 措施 明确各级负责人和部门 的安全职责 第十一条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建设项目各参建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 员不得上岗 第十二条 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工程施工前 工程管理部要对施工单位的安全技术措施进 行审查 要求施工单位建立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并检查各级 交底记录 确保施工安全 第十三条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从事地下作业 高空作业 电焊作业等特种作业人员 必 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 并取得特种作 业操作资格证书后 方可上岗作业 第十四条 起重机械等架设设施由有资质单位装拆及检测 验收登记制度 在施工现场安装 拆卸施工起重机械等架设设施 必须由 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施工起重机械达到国家规定的检验检测期限的 必须经具 有专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检测 经检测不合格的 不得继续 使用 第十五条 安全检查制度 安全领导小组根据工程建设情况 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定期 和不定期 季节性 专项性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检查 检查应当 目的明确 内容具体 记录完整 确保起到对安全生产的监督 促进作用 第十六条 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书面告知制度 施工单位应当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 装 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 第十七条 办理工伤保险制度 工程管理部监督施工单位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 办理工伤保险 第十八条 从业人员伤亡事故处理报告制度 发生伤亡事故后 安全领导小组和责任单位立即按照国家 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上报 第十九条 三同时 制度 本项目安全设施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与主体工程同时 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四章第四章 各参建单位的安全责任各参建单位的安全责任 第二十条 项目公司安全责任 一 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 制定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措 施 督促并检查各参建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保证建设项目 安全生产 二 在发包勘察设计 施工 监理及其他建设业务时 应考察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 选择综合素质好 具有相应 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 施工 监理及其他有关单位承担本项目 建设业务 三 在工程招标资格审查时 检查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 许可证原件 审查拟任项目负责人 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 记录和安全培训合格证 不得接受没有合格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原件 拟任项目负责人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不合 格或被限制进入建设市场的施工企业的投标文件 四 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水 排水 供电 供气 供热 通讯 信号 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 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 拟建工程可能影响的相邻建筑物和构筑 物 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 并保证有关资料的真实 准确 完 整 施工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施工中发现文物 古迹 爆炸物 电缆以及放射性污染源等 应当停止施工 保护好现 场并按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五 按规定将批准概算中所确定的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 及安全施工措施费用 通过工程承包合同拨付施工企业 不得挪 作他用 六 在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 应包含安全生产保证 措施 对勘察设计 施工 监理以及其他参建单位的安全生产 要求 包括安全生产制度要求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置要求 以及应急救援预案等 七 不得对勘察设计 施工 监理等单位提出不能保证 安全生产的要求 不得明示或暗示施工单位在不具备安全保证 的条件下施工 不得明示或暗示施工单位购买 租赁 使用不 符合安全施工要求的建筑材料 安全防护用具 机械设备 施 工机具及配件 消防设施和器材 八 围绕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目标 建立健全工程建设安 全保证体系和管理制度 检查督促各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和设 计单位的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 健全 有效运转和各项安全管 理措施的全面落实 及时调查核实施工 监理等单位反馈的设 计未考虑或考虑不周而客观存在的安全隐患 并采取防范措施 九 组织各参建单位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 组织演练 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 人员配 备 物资准备 应急程序 人员财产救援措施 事故分析与报 告以及事故处理后的恢复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十 建设项目发生安全事故后 及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组织营救 根据国家 河南等有关规定上报事故情况 并参加 或组织事故调查处理 第二十一条 勘察设计单位安全责任 一 勘察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法律 法规 规章和工程建 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 对勘察设计质量负责 二 勘察设计工作应达到规定深度 符合国家和建设部 规定的质量标准 提供能够满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要求的设计 文件 防止因勘察工作错误或设计不合理发生安全事故 三 勘察设计单位应系统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 要 以及项目周边环境对施工安全的影响 提出保证施工和安 全生产的具体技术措施 并纳入设计文件 各种安全技术措施 应详实完善 准确无误 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 应在设计文件中注明 并提出防范安全事故的指导意见 四 勘察设计单位应依据勘察成果向局提供施工现场及 毗邻区域内供水 排水 供电 供气 供热 通讯 信号 广 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 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 拟建工程可能 影响的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 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 五 勘察设计单位应按规定在设计文件中提出改善安全 作业环境和安全施工的措施 六 建设项目采用新结构 新材料 新工艺以及特殊结 构的 设计单位应当在设计中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 防安全事故的措施及相关要求 七 勘察设计单位应参加安全事故分析 对因勘察设计 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承担相应责任 并对建设工程合理使用年 限内因勘察设计原因发生的安全事故承担责任 第二十二条 监理单位安全责任 一 监理单位应按法律 法规 规章和工程建设强制性 标准实施安全生产监理 安全生产监理应与工程质量 工期和 投资控制同步实施 监理单位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 任 二 监理单位应协助工程管理部制定建设项目安全生产 保证措施 编制建设项目安全监理细则 制定针对施工单位安 全技术措施的检查方案 按照安全生产监理细则实施安全监理 三 监理单位应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 项施工方案 对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安全生产标准的 责成施工单位修改完善 四 监理单位在安全监理过程中 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 患的 应要求施工单位限时整改 情况严重的 应立即要求施 工单位停工整改 并向项目公司报告 施工单位对重大事故隐 患不及时整改的 应立即向项目公司报告 第二十三条 施工单位安全责任 一 施工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 依法取得 并持有安全生产许可证 单位负责人 拟任项目负责人 专职 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合格且无重大安全事故记录 二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依法对所承担工程的安全生产 工作全面负责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 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保 证本单位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条件所需资金的投入 对所承担 的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 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组织 制定本单位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三 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当由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人 员担任 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 项目负责人负责落 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根据工 程的特点组织制定安全施工措施 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确保安 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 并组织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及时 如实报告安全事故等 四 对纳入合同的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费用 应当用于安全生产 不得挪作他用 五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配备与其生产规模相适应 具有工程系列技术职称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六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 督检查 督促作业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 及时制 止并纠正违反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规程的行为 发现安全事故 隐患 应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 七 施工单位在施工时 应严格执行施工的各项规章制 度 根据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 科学制定施工方案 建立完善 的安全施工责任制 落实施工安全措施和责任 八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由施工单位负责 建设工程实 行施工 工程 总承包的 由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 产负总责 九 总承包单位依法将建设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 分 包合同中应当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权利 义务 总承包单位和 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 十 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人 员应接受相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培训 考试合格后方可任职 十一 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 安装拆卸工 电气焊 割 作 业人员 爆破作业人员 起重信号工 登高架设及水上 下 作 业等特种作业人员 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 在取得特 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 方可上岗作业 十二 施工单位应将安全生产作为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对下列达到一定规模的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进行安全检 算 经技术负责人签字 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后实施 并由施工 单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1 基坑支护与降水 基桩开挖 围堰 沉井工程 2 高坡 陡坡土石方开挖工程 3 模板工程 4 起重吊装工程和钢结构安装工程 5 脚手架工程 6 拆除 爆破工程 十三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入口处和施工起重机械 临时用电设施 脚手架 桥梁口 基坑边沿等危险部位 设置 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安全警示标志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十四 施工前 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应就有关安全施工的 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 作业人员作详细说明 并由双方签 字确认 十五 施工作业人员有权对施工现场的作业条件 作业 程序和作业方式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批评 检举和控告 有 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冒险作业 十六 施工单位应向施工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 安全防护服装 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 危害 十七 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搭建临时建筑物的选址和结 构等应当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施工现场使用的装配式活动房屋 应具有产品合格证 十八 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 规章 制度和操作规程 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 机械设备等 做好 自身防护工作 十九 施工单位采购 租赁的安全防护用具 机械设备 施工机具及配件 应当具有生产 制造 许可证 产品合格证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用具还应具有安全鉴定证 并在进入施工 现场前进行查验 二十 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具 机械设备 施工机具 及配件必须由专人管理 定期进行检查 维修和保养 建立相 应的资料档案 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废 二十一 施工单位应合理选择施工机械 保证施工需要 和安全生产 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机械设备 施工机具及配件 二十二 施工单位在使用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 架 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前 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 测机构进行验收 使用承租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机具及配件的 由施工总承包单位 分包单位 出租单位和安装单位共同进行 验收 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二十四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进 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生 产教育培训合格后上岗 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施 工单位应当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 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工作档案 安全生产教育培 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 不得上岗 二十五 施工单位在采用新技术 新工艺 新设备 新 材料时 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二十六 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如涉及到爆破 特种设备使 用 危险化学品使用等特殊作业 必须严格遵守国家 建设颁 布的现行有关法律 法规 制定相应安全措施 确保施工安全 第五章第五章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第二十四条 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范围 对 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 环节进行监控 制定施工现 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实行施工 工程 总承包的 由总承包单位统一组织编制 工程建设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按照 应急救援预案 各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 配备救援器材 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应急救援预案报局备案 第六章第六章 安全事故报告 调查 处理安全事故报告 调查 处理 第二十五条 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时 按照 生产安全 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493 号 的规定进行调 查处理 施工单位应立即停工并如实向工程科和当地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书面报告 第二十六条 事故报告内容应包括时间 地点 施工内容 涉及人员 简单概况 有无人员伤亡 现场负责人及通讯号码 当前处理情况等 第二十七条 建设项目发生安全事故后 施工单位应严格 保护事故现场 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 防止事故扩大 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 应做出标志并做好书面记录 现场重要 痕迹应当拍照或录像 妥善保管好有关物证 第二十八条 事故调查应按 四不放过 要求组织进行 即 找不出原因 查不出教训 落实不了责任 提不出处理 意见 不放过 并认真 严肃做好记录 第七章第七章 责任追究责任追究 第二十九条 凡违反以下有关规定者 将根据有关责任考 核和责任追究的规定 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若因玩忽职守 失 职渎职 徇私舞弊 造成重大工程安全事故的 除追究直接责 任人的责任外 还要追究项目公司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1 项目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人未按标准和程序落实公司所管 理工程的安全生产责任 2 项目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人对工程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 和工程安全生产隐患不及时纠正 督促整改 3 未按规定建立和管理工程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和工程 安全生产隐患台帐 4 项目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人未直接下现场监督检查施工安 全生产的巡查 或准许他人以本人名义 弄虚作假签署安全生 产有关的文件 资料和表格 5 所负责的项目在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的工程安全生产检查 活动中受到严厉通报批评的 6 其他失职渎职或违法行为的 7 相关部门对本部门安全责任负责 第三十条 若违反用工程序或工作程序 忽视安全 造成 人员伤亡 他人财产损失的 除依据所承担责任大小分别进行 经济赔偿外 还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直接责任 追究项目公司 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第三十一条 对本规定中没提及的工程安全方面按其它相 关规定执行 如有违反 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和相关责任人的 责任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 第一条 为规范参建各方质量管理行为 规范工程管理人 员管理行为及职责 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实现工程质量目标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 国建筑法 国务院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河南省建 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等有关法律法规 标准规范 结合本单位实际 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参建各方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或自控体 系 按照投标承诺和合同约定 配备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和质量负责人 设置现场质量管理机构 落实质量管理人员 明确质量责任 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岗位的从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 第三条建设项目质量目标 一 勘测 设计质量优良 监理程序符合规定 质量管 理达标 内业资料规范 二 工程实体质量必须符合国家和建设部有关标准 规 定及设计文件要求 其施工过程或实体工程质量必须满足以下 要求 1 按照验收标准要求 各检验批 分项 分部工程施工质 量检验合格率达到 100 2 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 100 3 在合理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 路基 桥梁 房建等工 程结构的施工质量 应满足设计使用寿命期内正常运营要求 三 杜绝工程质量等级事故 第四条 参建各方应主动接受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对建 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第二章 质量机构及职责质量机构及职责 第五条 工程管理部负责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 督促和检 查勘察设计 施工 监理 咨询等单位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或自控体系 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第六条 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总经理 总工程师及各业务 部门负责人组成 由总经理任组长 总工程师任副组长 各部 门负责人任成员 负责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管理的组织领导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 一 审定有关的质量管理方案 二 组织制定工程建设质量方针 目标 督促建立质量 管理体系 三 组织审核项目质量管理计划 或施工组织设计 等 文件 四 组织审查参建各方的质量管理文件 五 组织对参建各方的质量信誉评价 六 组织调查处理质量事故 七 听取参建各方的质量管理汇报 定期组织质量管理 专题会议 协调布置质量工作 第七条 工程管理部依据职责为项目公司专门的质量管理 部门 其主要职责有 一 负责编写质量管理制度和办法 二 负责施工监理的管理工作 审核施工监理规划 三 参加审批勘察报告 设计图纸及咨询报告 四 参加施工组织设计等文件的审核 重点审核安全质量 措施 五 建立健全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落实各项质量管理制 度 检查咨询 监理 监测机构的资质 六 督促参建各方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或自控体系 落实各项质量管理制度 监督检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情况 七 负责按规定办理质量监督手续 八 负责组织单位工程验收 组织抽查施工单位检验批 分项 分部 单位工程验收 情况 资料 九 组织或参与质量事故调查分析 研究审查有关方案 措施等具体工作 十 负责组织参建单位质量信誉评价的具体工作 十一 定期组织施工质量大检查 抽查原材料 构配件 设备的现场验收 十二 制定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并按考核标准严格组织考 核 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十三 建立项目质量信息平台 信息档案 负责工程质 量档案管理 十四 协助计价合同部做好验工计价审核工作 质量不 合格项目不能进行验工计价 第八条 各部门根据工作分工 明确各自的质量管理职责 落实质量管理责任 第九条 勘察设计单位质量责任 一 勘察设计单位是勘察设计质量的直接责任者 依法 对勘察设计质量负责 咨询 监理单位的审查并不免除设计单 位应承担的责任 二 勘察设计单位应贯彻执行国家和建设部颁布的技术 政策 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国家有关部门关于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审查批复意见 三 勘察设计单位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成果必须 真实 准确 可靠 设计文件必须达到规定的设计深度 勘察 设计单位应加强总体工作 认真搞好各专业的协调和配合 四 勘察设计单位应按规定对审核合格的施工图进行技 术交底 对特殊工程 关键工程 新技术 新工艺设计要作出 详细说明 五 勘察设计单位在建设工程施工阶段应设置强有力的 现场设计代表机构 及时解决有关勘察 设计技术问题 积极配 合咨询 监理 施工 单位工作 及时处理现场问题 并做到 原因分析准确 处理方案经济合理 六 勘察设计单位应按规定参加工程检查和检验批以及 分项 分部 单位工程的验收 发现违反设计文件进行施工的 应及时通知建设 施工 监理单位 七 勘察设计单位应参加建设工程质量事故分析 提出 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案 对因勘察设计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 承担相应责任 八 勘察设计单位应按规定做好质量技术资料的整理 归档 第十条 施工单位质量责任 一 施工单位是质量责任主体 对施工质量负直接责任 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质量 安全 环境保护等法律 法规 接受相关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 检查 二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投标承诺和合同约定 设置现场 施工管理机构 配备合格的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 人并明确其质量责任 上述人员未经项目公司审查同意不得随 意更换 施工单位不得转包或违法分包工程 三 施工单位必须设置项目质量管理机构 明确分管领 导 配足配强专职工程质量管理人员 建立质量责任制 强化 质量 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健全项目质量 管理制度 落实质量责任 四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投标承诺和合同约定 设置符合 规定和满足施工需要的工地试验室 并配备一定数量有相应资 格的试验人员和相应的试验 检验和检测仪器设备等 五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审核后的施工图和建设工程施工 技术标准施工 施工单位有责任进行施工图现场核对 发现勘 察设计与现场情况不符时 必须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设计 监 理和建设单位 六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验收标准和设计要求 对用于本 工程的原材料 构配件 设备等进行试验检验 未经试验检验 或试验检验不合格的 禁止使用 七 发生工程质量事故后 施工单位必须按规定及时报 告 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事故扩大 保护事故现场 协 助事故调查 对因施工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承担相应责任 八 施工单位必须对工程的关键岗位 关键工种执行严 格的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 未经教育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 员 不得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九 施工单位必须加强质量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强化质 量自控 建立健全质量检验制度 严格工序管理 按规定做好 隐蔽工程的检查 记录和签认 做到工程质量全过程控制 十 施工单位在竣工验收时应落实工程保修责任 并对 建设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内的施工质量负责 十一 施工单位应按规定做好质量技术资料的收集 整 理和归档 保证竣工文件真实 完整 第十一条 监理单位质量责任 一 监理单位应根据监理委托合同 依照 建设工程监 理管理暂行规定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及有关技术标准 批 准的设计文件 施工承包合同 对工程实施监理 对工程质量 承担监理责任 不得转让所承担的工程监理业务 二 监理单位必须按照投标承诺和监理合同约定 设置 项目监理机构 项目监理机构应建立总监理工程师 监理工程 师 监理员各负其责的工程监理体系 监理人员的配置必须满 足监理工作需要 并配备与工程质量要求相匹配的试验室 检 验 测 办公设备及交通 通讯工具 总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 工程师代表及监理工程师变动应征得建设单位同意 三 监理单位应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 严格按照 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规定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要求开 展工作 四 监理单位对涉及工程结构安全的关键工序和隐蔽工 程必须实行旁站监理 五 监理单位要督促检查施工单位创优规划的制定和实 施 加大监理力度 强化质量的事前预控 严格事中控制 做 好事后检查 六 监理单位必须加强现场监理管理 制定监理工作管 理制度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明确和落实质量责任 并分 阶段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保证监理工作质量 七 监理单位在开工前和施工中应核对施工图 依据设 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实施监理 发现差错或与现场实际情况 不符 必须及时书面通知建设 设计 施工单位 八 监理单位在开工前和施工中 必须按规定对施工单 位的施工组织设计 开工报告 分包单位资质 进场机械数量 及性能 投标承诺的主要管理人员及资质 质量保证体系 主 要技术措施等进行审查 提出意见和要求 并检查整改落实情 况 九 监理单位应按规定组织或参加对检验批 分项 分 部 单位工程验收 十 按有关规定参与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 对因监理 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承担相应责任 十一 监理单位应按规定做好监理资料的整理 归档 第三章第三章 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 工程质量监督制度 开工前 在总工程师领导下 工程管理部负责向工程质量 监督机构申请办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 接受质量安全监督部门 的监督 第十三条 初步设计咨询 初审制度 在总工程师领导下 工程管理部组织咨询 勘察设计单位 对初步设计进行咨询 初审及优化 消除设计缺陷 提高设计 质量 第十四条 施工图审核制度 开工前 工程管理部负责组 织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核 未经审核或审核不合格的施工 图 不得交付施工 第十五条 技术交底制度 施工图设计完成后 在总工程师领导下 工程管理部组织 设计 施工 咨询和监理各方召开技术 设计 交底会议 以明 确工程的设计目的 了解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 第十六条 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度 接到施工图后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图现场核对 按合同约定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七条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与审核制度 项目公司组织对施工单位编制上报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进行审批 第十八条 工程地质核实制度 施工 监理 勘察设计单位对已揭示的工程地质情况 与 原设计文件进行核实 不符时 由勘察设计单位负责处理 第十九条 工程质量试验检测制度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按合同约定设立现场试验室 并经国 家技术监督部门认可 按有关规定开展试验检测工作 第二十条 工程质量检查制度 工程管理部根据工程进展情况 进行工程质量检查 加强 过程质量控制 第二十一条 培训持证上岗制度 工程管理部明确需培训上岗的专业 岗位 培训内容 考 核标准及相关职责等 并按有关规定及合同约定对参建单位上 岗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变更设计审批制度 在总工程师领导下 工程管理部严格执行变更设计报批程 序 做好变更设计的审批工作 确保工程质量 第二十三条 施工质量验收制度 各参建单位按照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严格执行隐蔽工程检 查签认制度 检验批 分项 分部和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制度 竣工验收制度 第二十四条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参建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建设部有关工程质量事故的报 告制度 项目公司组织或参加质量事故调查 分析 处理 督 促 检查施工单位按批准的事故处理方案进行整改和质量验收 确保工程质量 第二十五条 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建设项目参建各方应建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层层落实责任 到人 第二十六条 基础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项目公司及各参建单位建立基础技术资料的收集 整理 建档的管理制度 第四章第四章 质量管理过程控制质量管理过程控制 第二十七条 建设项目严格实施质量过程控制 设计 施 工单位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强化质量自控 监理单位按照监理 规范 严格过程监控 项目公司组织检查 实施重点控制 依 法接受政府监督 第二十八条 勘察设计单位编制系统完整的 项目质量管理 计划 制订项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明确质量管理职责 管 理程序和设计程序 强化外业勘察资料验收制度 设计文件复 核 逐级审查制度 设计交底制度 现场配合制度 变更设计 制度 设计回访等制度 对设计工作各个阶段进行质量控制 确保勘察设计质量 第二十九条 施工单位编制系统完整的 项目质量管理计划 制订项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明确质量职责 管理程序和 作业程序 强化图纸审查制度 地质核实制度 严格执行技术 交底制度 测量复核制度 施工组织设计审查制度 试验检验 制度 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签认制度 成品保护制度 质量事故 报告和追究制度 技术资料收集保管归档等规章制度 严格执 行三检制 把好工序质量关 对质量形成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第三十条 监理单位根据审批的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 落实质量责任制 严格旁站 巡检 见证 平行检验 按照质 量验收标准及时组织检验批 分项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并参 与单位工程质量验收 第五章第五章 质量缺陷与事故处理质量缺陷与事故处理 第三十一条 施工质量缺陷处理 在施工过程或竣工后 如发现工程存在着质量缺陷 根据 其性质和严重程度 按如下方式处理 一 当因施工引起的质量缺陷处在萌芽状态时 及时制 止 并根据质量缺陷产生原因采取根除措施 二 当因施工引起的质量缺陷已出现时 立即停工 施 工单位立即采取足以保证质量的有效措施 并对质量缺陷进行 处理 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 方可复工 三 当质量缺陷发生在某道工序或单项工程完工后 而 且质量缺陷的存在将对下道工序或分项工程产生严重影响时 对质量缺陷产生的原因及责任做出了判定并确定了补救方案后 再进行质量缺陷的处理和下道工序或分项工程的施工 第三十二条 竣工验收后质量缺陷处理 在质量保修期内发现质量缺陷时 应按质量保修书规定 局及时发出保修通知 由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第三十三条 质量缺陷责任的判定 对质量缺陷责任予以判定 判定时全面审查有关的施工资 料 设计资料及水文地质资料 必要时还应进行现场检测 钻 孔等 在分清责任的同时 按规定明确质量缺陷处理的费用 有争议的质量缺陷责任 按照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处理 第三十四条 质量缺陷的修补及加固 质量缺陷的修补和加固不降低质量验收标准 并在技术规 范所允许的范围内 第三十五条 质量事故的处理 一 发生质量事故 施工单位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有 效的安全措施 并按规定及时上报 二 项目公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行面试实战模拟题集
- 矿区固碳技术集成-洞察及研究
- 蝉蜕听神经修复-洞察及研究
- 公司禁毒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北京-北京机械冷加工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微信摇摇服务协议
- 台湾相关面试题目及答案
- 声学设备操作培训效果分析报告
- 物流仓储系统创新分析报告
- 社会企业就业援助策略研究分析报告
- 煤矿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危化品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C919机组培训-导航系统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测试题带答案(20套)
- 宗族祠堂的当代文化价值
- 网店开设与运营实战教程教学ppt课件(完整版)
- GB∕T 3185-2016 氧化锌(间接法)
- 南京南站明挖隧道施工方案
- DB37∕T 5023-2014 非透明幕墙建筑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生态监测与评价微观生态监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