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0 FUJIFUJI ELECTRICELECTRIC SHENZHENSHENZHEN CO CO LTDLTD 深圳富士电机有限公司深圳富士电机有限公司 2005 5 102005 5 10 第一章第一章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1 一 定义 1 品质 是反映实体 产品 过程或活动等 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2 质量管理 是确定质量方针 目标和职责 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 质量控制 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二二 品质管理的演变 品质管理的演变 第一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 事后检验阶段 1 操作员自行检查的管理阶段 2 领班 工长 负责检查的管理阶段 3 专职检查员检查的管理阶段 第二阶段 统计质量管理 Statistical Quality Management 阶段 休哈特提出数理统计方法 SPC 控制图应用于品质管理 第三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 Through Quality Management 阶段 靠品质系统来保证 建立品质系统 形成供应商管理 过程品质管理及客户管理 的整个品质管理管理链 从体系上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 如 ISO9000 质量体系认 证 零缺陷 品质管理 克劳士比提出的其核心是第一次把事情做对 追求的标准 没有不良品 三三 品质管理部门架构及运作品质管理部门架构及运作 品质管理体系一般架构如下 L L 图中各缩写词涵如下 QC Quality control 品质控制 QA Quality Assurance 品质保证 QE Quality Engineering 品质工程 品质管理体系 QC QA QE IQC LQCIPQCFQC C SQA DCC PQA FQA DASFACPICS Training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2 IQC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来料品质控制 LQC Line Quality Control 生产线品质控制 IPQC 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制程品质控制 FQC Final Quality Control 最终品质控制 OQC Outgoing Quality Control 出货品质控制 SQA Source Supplier Quality Assurance 供应商品质保证 DCC Document Control Center 文件控制中心 PQA Process Quality Assurance 制程品质保证 FQA Final Quality Assurance 最终品质保证 DAS Defects Analysis System 缺陷分析系统 FA Failure Analysis 坏品分析 CPI Continuous Process Improvement 连续工序改善 CS Customer Service 客户服务 Training 培训 1 供应商品质保证供应商品质保证 SQA 是通过在供应商处设立专人进行抽样检验 并定期对供应 商进行审核 评价 从源头实施品质保证的一种方法 主要职责 A 对从来料品质控制 IQC 生产及其它渠道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 综合 将 结果反馈给供应商 并要求改善 B 根据派驻检查员提供的品质情报对供应商品质进行跟踪 C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审核 及时发现品质隐患 D 不定期给供应商导入先进的品质管理手法及检验手段 推动其品质保证能力 的提升 E 根据本公司生产反馈的状况 派驻人员检验结果 对投诉的反应速度及态度 对供应商进行排序 为供应商取舍提供依据 供应商管理的主要方法 A 派 B C D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3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驻检验员 S 定期审核 审核项目包括 a 品质 包括管理职责 文件控制 质量计划 追溯性 检查与测试 工序控制 统计控制 计量 纠正 预防行动 搬运 存贮 包装 交付 培训 客户方面 品质成本 连续过程改善 根据以上内容作 供应商品质保证体系评价表 b 生产支持 包括物料管理 反应能力 生产性仪器设备布局 能力 变 化点控制 设备 工具 治具设计 设备工具保养维修程序 c 技术能力及新产品导入 包括技术能力 工序能力 d 一般事务 包括组织和管理 公司目标 生产和市场能力等 T 定期对供应商排序 排序准则 a SQA 批合格率不得低于 95 b IQC 批合格率不得低于 95 c 部品抽入后的品质问题要求总的工序直通合格率不低于 85 d 回复纠正行动报告 CAR 的态度和速度要及时响应 对问题作令人信服的 分析 并有纠正预防措施 e 交货期履行情况 能积极履行合约 并对廷期交货作合理说明 f 审核结果分数至少在 60 分以上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4 g 与本公司人员的在各项事务中配合是否良好 U 帮助供应商导入新的体系和方法 对供应商的评鉴 通常采用 5R 法 Right Quality 适质 Right Price 适 价 Right Quantity 适量 Right Time 适时 Right Place 适地 2 来料品质控制 来料品质控制 IQCIQC 又称验收检验 是管制不让不良原物料进入物料仓库的 控制点 根据供应商的品质信赖度及物料的数量 单价 体积等 分为全检 抽检 免检 检验项目大致可区分为 a 外观检验 b 尺寸 结构性检验 c 电气特性检验 d 化学特性检验 e 物理特性检验 f 机械物性检验 各种产品依据要求项目 列入检验 抽样检验一般使用随机抽样 验收条件 a 一般采用规准型 也可与供应商协商后使用选别型 b 允收水准 AQL Accept Quality Level 须协商 一般订在 0 5 1 0 或依特 定产品而定 c 采用 MIL STD 105D 检验水准 物料检验一般流程图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5 3 3 制程品质控制 制程品质控制 IPQCIPQC 生产线品质控制 生产线品质控制 LQCLQC 与制程品质保证 与制程品质保证 PQAPQA 制程品质管制是品质管理的核心 是指来料管制 入物料仓库 存 以后到成品管制以前 这中间的生产品质控制活动 又称中间检验 制程品质检验的目的 在生产中 防止大量不良产生 不让制程不良品流入下工序 IPQC 职责 a 首件 流程 作业方法 确认 b CSP Critical sampling plan 对关键工序定时抽检 对于 以前曾有异常 不良较高的产品 不稳定的机器 新量产的机种 新人员操作 要作重点控制 c 巡视生产线并反馈发现的品质隐患及品质问题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6 d SPC 统计控制图 制作 跟进 每日检验应有相应的检验记录 并将品质状况回 馈给生产部 检验后产品处理 检验合格批交下工序 成品回仓 不合格批须进行适当处置 处 置结果一般为 a 特采回用 挑选使用 b 返工 返修 C 让步接收 d 报废 4 4 出货品质控制 出货品质控制 OQCOQC 最终品质控制 最终品质控制 FQC FQC 与最终品质保证 与最终品质保证 FQAFQA 出货检验也就是成品管制 根据出货批数量 对照抽样标准规定的样本数 以随机 抽样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并按产品图面检验项目进行检验 对于检验合格产品加盖 PASS 印 并作 出货成绩书 付在出货产品上 对与检验不合格的开 返工通知书 退生产部返工 并跟进返工结果 对生产部返工的产品批要进行加严抽样 再次对图 面要求检验项目进行检验 并要求生产部采取纠正措施行动 5 5 品质工程品质工程 QE QE 与不良改善与不良改善 QE 职责 a 制程 来料 出货 返还品缺陷分析 b 连续过程改善 C 客户投诉处理 d 工序能力评价 e 仪器设备校验 f 可靠性实验 g 对外联络 h 培训 客户投诉处理 a 客户投诉处理部门一般为 QE 部 或 CS 部 参与部门为技术 部 生产部 品质部 b 客户投诉处理原则 快速反应 弄清事实 精确分析 纠防结合 C 客户投诉处理的一般流程 见下图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7 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 其目的是为消除实际和潜在的不良原因 防止不良再发生 现场改善的程序现场改善的程序 A A 把握问题点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8 B B 探讨影响问题的原因 C C 调查影响较大的原因 D D 提出改善对策 E E 对策实施 F F 效果确认 G G 效果维持 四四 如何推动品管圈如何推动品管圈 组成品管圈的步骤 1 组成品管圈 5 7 人 选圈长 圈长要具一定的领导能力及专业能力 2 命圈名 3 掌握部门内的问题点 包括效率 成本 品质 服务 浪费等 4 决定主题 应选取首要问题并有能力改善的课题 5 制定目标 目标应是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制定 并把 5W2H 做法带进来 What 做什么 即主题项目及目标值 数据 Who 谁来做 即圈员应分工 各有所司 Where 何处进行 即进行的场所及配合部门 When 何时 即订出阶段做法及预定进度 How To Do 如何做 即进行方法加以规划设计 How much 成本如何 即大约需花多少成本 订目标要掌握目标管理的 Smart 原则 Specific 目标要详细明确 就是主题明确 Measurable 目标要可衡量的 就是要以数据作目标 Attainable 目标经努力是可以达到的 就是不要订做不到的目标 Relevant 订立的目标是团体与个人都需要的 Timetable 目标达成 衡量是有时程的 6 订立达成目标的工作计划 7 掌握改善主题的重点 8 探讨原因 9 提出对策 包括改善项目 发生原因 对策措施 责任者 预定完成时间 10 对策实施 11 效果确认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9 12 效果维持 13 总结与发表 五五 5S5S 活动实施活动实施 1 1 5S5S 定义定义 1 整理 SEIRI 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与没有必要的 除了将有 必要的留下来以外 其它的都清除掉 2 整顿 SEITON 把留下来的必要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 并放置整齐 加以标 识 3 清扫 SEISO 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的地方清扫干净 保持工作场所干净 亮丽 4 清洁 SEIKETSU 维持上面 3S 的成果 5 素养 SHITSUKE 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 并遵守规则做事 培养主动积极的精神 2 2 实施要决实施要决 1 1 整理整理 区分要与不要物品方法如下 不能用 不再使用 废弃处理 可能会再使用 一年内 6 个月到 1 年左右用一次 放储存室 1 个月到 3 个月左右用一次 放储存室 每天到每周用一次 放工作场所边 2 2 整顿整顿 把不要用的清理掉 留下的有用物品再加以定点定位放置 除了空间宽敞外 更可免除物品使用时找寻时间 且对于过量的物品也可即时处理 做法如下 空间腾出 规划放置场所及位置 规划放置方法 放置标识 摆放整齐 明确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10 3 3 清扫 清扫 工作场所彻底打扫干净 并杜绝污染源 做法如下 清扫从地面到墙板到天花板所有物品 机器工具彻底清理 发现脏污问题 杜绝污染源 领导者带头来做 4 4 清洁 清洁 贯彻上面 3S 运用手法 红色标签 3U MEMO 目视管理 查检表 5 5 素养 素养 5S 活动始于素养 终于素养 素养的实践始自内心而形之于外 由外在的 表现去塑造内心 主要靠平时经常的教育训练 认识企业 参与管理 才能收 到效果 六六 如何做好品质管理如何做好品质管理 1 重视制度 实施标准化 2 重视执行 品质管理涵盖 4 个步骤 A 制定品质标准 B 检验与标准是否一致 C 采取矫正措施并追踪效果 D 修订新标准 3 重视分析 应用统计分析手法 4 重视不断的改善 品质管理在于三个层次 A 品质开发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11 B 品质维持 C 品质突破 5 重视教育培训 6 改善循环与维持循环 戴明 PDCA 循环的四个阶段 计划 Plan 执行 Do 检查 Check 评价和处理 Action 7 制定企业 品质月 活动 8 推行 5S 活动 9 高层主管的重视 第二章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TQMTQM 的工作程序 的工作程序 一 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Total QualityQuality Management Management 的指导思想的指导思想 1 从系统和全局出发的指导思想 2 为用户服务的指导思想 3 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 4 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的指导思想 5 不断改进的指导思想 6 以人为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指导思想 7 质量和经济统一的思想 8 突出质量的经营管理思想 二 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程序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程序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12 全面质量管理程序具体分为 8 个步骤 第 1 步 调查研究 分析现状 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 第 2 步 根据存在的问题 分析产生问题的影响因素 并逐个加以分析 第 3 步 找出主要影响因素 从主要影响因素着手解决质量问题 第 4 步 针对主要因素 制定详尽具体的计划和措施 以上 4 步为 P 阶段的具体化 第 5 步 按照计划执行 即为 D 阶段 第 6 步 根据计划要求 检查执行结果 即 C 阶段 第 7 步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总结 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并对原有的制度 标准修正 第 8 步 提出本次尚未解决的问题 并将其转为下一次 P D C A 循环中去 三 质量螺旋曲线及质量环质量螺旋曲线及质量环 质量形成过程是有一个产生 形成 实现 使用和衰亡的过程 产品质量从市场调 查研究开始 到形成 实现后交付使用 在使用中又产生新想法 构成动力再开始 新的质量过程 呈螺旋上升趋势 朱兰称之为 质量螺旋 见下图 3 1 质量环包括 12 个环节 见上图 3 2 第三章第三章质量管理常用统计方法质量管理常用统计方法 一一 抽样方法抽样方法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13 1 随机抽样随机抽样 指总体中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可能的机会被抽到作为样本 如抽签 用随 机数表 2 分层抽样分层抽样 是先将总体按照研究内容密切有关的主要因素分类和分层 然后在各 层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3 系统抽样系统抽样 又叫机械随机抽样 它是在时间和空间上按一定间隔从总体中抽取样 本的一种方法 二 二 抽样检验抽样检验 1 抽样检验标准 a 美 英 加联合制定 MIL STD 105D 标准 b 美国制定 ANSI ASQCZ1 4 标准 c 我国 GB2828 标准 2 抽样检查中的符号及其含义 N 批量 n 样本大小 AC 允收 Re 拒收 P 批质量 AQL 合格质量水平 Pa 批合格概率 ASN 平均样本大小 IL 检查水平 LR 界限数 3 规准型抽样检验 依据消费者和生产者双方均可接受的 OC 曲线 来决定抽检方式 允收水准 Acceptable Quality Level 对生产者 考虑了现有设备 物料 管理及 操作后 认为某种程度下的不良率 消费者应可以接受 而消费者 接收者 也认 为可以接受的不良率 规定检查水平 一般检查水平有 3 种 特殊检查水平有 4 种 S 1 S 2 S 3 S 4 抽检步骤 a 决定品质基准 即检查项目及判定规格 b 决定品质允收水准 AQL c 决定检验水准 通常使用 级 d 群体批 LOT R 的构成 尽可能接近同一条件下的产品 e 求样本代字 见下表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15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16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17 f 决定抽样方式 使用一次抽样还是多次抽样 g 决定检查严格度 参见严格度调整图 h 查出抽检方式 由表 1 样品代码表查出样本的代字的行 由表 2 3 4 查出指定的 AQL 的列 由样本代字的行与 AQL 值的列交会点 查出合格判定个数及不合格判个数 i 由样本代字查出抽取样本数 n j 抽取样本 抽取的样本要有代表性 能代表群体的品质 样本抽取方法普遍使用随机 抽样 k 测量样本 并判定群体批是允收 AC 还是拒收 Re 四 品质管理应用手法品质管理应用手法 QC QC 七大手法七大手法 1 1 层别法层别法 即将复杂的资料加以有系统有目的的分门别类的归纳及统计 分类 时间的层别 作业员的层别 机械 设备的层别 作业条件的层别 原材料的层别 地区的层别 结果显示 张三使用 China 的材料良品率最高 为 98 材料 人员 U S AChinaJapanIndia 张三 95 98 94 92 李四 96 95 95 94 王五 95 96 93 93 小二 93 95 94 94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18 2 2 柏拉图柏拉图 1897 年 意大利学者柏拉托分析社会经济结构 发现大多数财富掌握在 极少数人手里 称为 柏拉法则 美国质量专家朱兰博士将其应用到 品管上 创出了 Vital Few Trivial Many 重要的少数 瑣細的多 数 的名词 称为 柏拉图原理 定义 是根据收集的数据 以不良原因 不良状况发生的现象 有系统地加 以项目 层别 分类 计算出各项目所产生的数据 如不良率 损失金 额 及所占的比例 再依照大小顺序排列 再加上累积的图形 见下图 2 1 柏拉图分析的步骤 1 将要处置的事 以状况 现象 或原因加以层别 2 纵轴虽可以表示件数 但最好以金额表示比较强列 3 决定搜集资料的期间 自何时至何时 作为柏拉图资料的依据 期间尽可能定期 4 各项目依照合计之大小顺位自左至右排列在横轴上 5 绘上柱状图 6 连接累积曲线 层别统计表 顺序 不良类 型 不良 数 占不良比 率 累积比 率 1 外跳 10057 1 57 1 2 内跳 3017 1 74 3 3 外观 2011 4 85 7 4 来料 105 7 91 4 5 其它 158 6 100 0 合计 175100 0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19 图 2 1 柏拉图的用途 1 作为降低不良的依据 2 决定改善的攻击目标 3 确认改善效果 4 用于发现现场的重要问题点 5 用于整理报告和记录 6 可作不同条件的评价 3 3 特性要因图特性要因图 又叫鱼骨图因果图 它是 1952 年日本品管权威学者石川馨博士 发明 又称 石川图 是将造成某项结果的众多原因 以系统的方式图解之 亦 即以图来表达结果 特性 与原因 要因 之间的关系 见下图 图 3 1 特性要因图的使用步骤 1 集合与此问题相关人员的 有经验的人员 最好为 4 10 人 2 由集合人员就影响问题的要因发言 发言内容记入图上 不可对他人意见提 出批评和质询 脑力激荡法 3 3 从 4M1E 人 Man 机 Machine 物料 Materiel 方法 Method 环境 Environment 等方面搜集 20 30 个原因 5W1H 法 什么问题 What 什么地点 Where 什么时间 When 什么人 Who 原因何在 Why 如何解决 How 4 就影响最大的原因大家轮流发言 经大家磋商后 认为影响较大的矛盾圈上 红圈 认为最重要的可以再圈上两圈 三圈 5 重新画一张要因图 未上圈的予去除 圈数最多的列为优先处理 问问 题题 60 00 小因子 小小因子 人人 人人 机机 械械 機機 材料材料 SF T 材材 料料 方法方法 方方 法法 环境环境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20 4 4 散布图散布图 是用来表示一组成对的数据之间是否有相关性 散布图的绘制程序 1 收集数据 至少 30 组以上 2 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3 准备座标纸 划出纵轴 横轴的刻度 计算组距 4 将各组对应数标示在座标上 5 须填上资料的收集地点 时间 测定方法 制作者等项目 散布图类型见下图 a 强正相关强正相关 X 增大 Y 也隨之增大 称为強正相关 Y X b 弱正相关弱正相关 X 增大 Y 也隨之增大 但增大的幅度不显著 Y X C 强负相关强负相关 X 增大時 Y 反而減小 称为强负相关 Y X d 弱负相关弱负相关 X 增大時 Y 反而減小 但幅度并不显著 Y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21 X e 不相关不相关 X 与 Y 之间毫无任何关系 Y X f 非线性关相关非线性关相关 X 開始增大时 Y 也隨之增大 但达到某一值后 当 X 增大時 Y 卻減小 Y X 散布图判读注意事项 1 注意有无异常点 2 看是否有层别必要 3 是否为假相关 4 勿依据技术 经验作直觉的判断 5 数据太少 易发生误判 5 5 查检表 查检表 checkcheck sheetsheet 就是备忘条 将要进行查看的工作项目一项一 项地整理出来 然后定期或定时检查 制作程序如下 a 制作表格 决定记录形式 b 将点检项目列出 c 查核 d 异常事故处理 查检表类型 A 点检用查核表 主要功用是为要确认作业实施 机械设备的实施情形 或为 預防发生不良或事故 确保安全時使用 這种点检表可以防止遗漏或疏忽造成 缺失的产生 见表 5 1 把非作不可 非檢查不可的工作或項目 按點檢順序列出 逐一點檢並記錄之 B 记录用查核表 计数用 主要功用在於根据收集之数据以调查不良項目 不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22 良主因 工程分布 缺点位置等情形 必要時 对收集的数据要予以层別 见 表 5 2 表 5 1 表 5 2 6 6 直方图直方图 又称柱状图 可将杂乱无章之资料 解析出其规则性 1 直方图制作之步骤 1 收集数据 并记录于纸上 2 定组数 总资料数与组数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3 找出最大值 L 及最小值 S 并计算全距 R L S 4 定组距 C R 组数 组距 通常是 2 5 或 10 的倍数 5 定组界 最小一组的下组界 S 测量值的最小位数 一般是 1 或 0 1 0 5 最小一组的上组界 最小一组的下组界 组距 最小二组的下组界 最小的上组界 依此类推 6 决定组的中心点 上组界 下组界 2 组的中心点 7 制作次数分布表 依照数值大小记入各组的组界内 然后计算各组出现 的次数 8 制作直方图 横轴表示测量值的变化 纵轴表示次数 9 填上次数 规格 平均值 数据来源 日期 10 例 1 测量 50 根铝管长度的数据 N 50 规格 310 8mm 测量 50 个长度数据如左下表 6 1 日期 项目 123456 31 工作场地 机器保养 工具使用 人员服装 查检者 异常处理 修整项目次数 外圆跳动不良 内圆跳动不良 外观不良 磨削不完全 碰伤 轴向划伤 其它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23 L 320 S 302 1 将其分成 7 组 2 全距 R L S 320 302 18 3 组距 C 18 7 2 57 取 C 3 4 第一组下界 S S 个位数 0 5 302 2 0 5 302 1 301 5 第一组上界 301 C 304 6 第二组依次类推 7 画次数分配表 见下 见表 6 2 8 画直方图 见图 6 3 表 6 1 表 6 2图 6 3 2 直方图的分布形状 1308317306314308 2315306312311307 3305310309305304 4310316307303318 5309312307305317 6312315305316309 7313307317315320 8311308310311314 9304311309309310 10309312316312318 行最大315317319314320 行最小304306302303304 组 组界中心值划记 次数 1 301 304302 5 4 2 304 307305 5 10 3 307 310308 5 13 4 310 313311 5 9 5 313 316314 5 8 6 316 319317 5 5 7 319 322320 5 1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24 A 常态分布 如 图 A 对称形 图 2 平坦形 图 3 尖峰形 左右对称 显示制程大 致稳定 正常 B 偏态分布 如 图 4 左陡壁形 图 5 右陡壁形 应有人为因素 C 双峰分布 如 图 6 双峰形 图 7 孤岛形 制程可能有两种不同的组合 D 不正常分布 如 图 8 折齿形 可能检查测定人员对测定值的处理有偏差 3 3 图形与规格比较图形与规格比较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25 成 成常态分布 且均落于规格界限之内 准确度 精确度均 可 平均值偏低 部分比例正超过下限 准确度差 平均值偏高 部分超过上限 准确度差 产品变异大 品质不匀 精密度差 应改善变异或放 宽规格 产品变异太小 可能品质过剩 7 7 管制图 管制图 ControlControl chartchart 是判别生产工序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手段 利用它可以区分质量波动是由偶然原因引起的还是由系统原因引起的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16 管制图实施循环 1 在制程中 定时定量随机抽取样本 2 抽取样本做管制特性的测量 3 将结果绘制于管制图上 4 判别有无工程异常或偶尔性事故 5 对偶发性事故或工程异常采取措施 a 找寻原因 b 改善对策 应急对策 c 防止再发根本对策 SPC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统计过程控制 图 是应用统计技术 分析过程中的品质特性 从而控制过程变异 SPC 的目的是要控制过程达到受控制状态 SPC 控制图界限设在 X 3Sigma 的位置上 SPC 的分类 1 1 计量值管制图 用于产品特性可测量的 如长度 重量 面积 温度 时间等连续性 数值的数据 有 X R 平均值与全距管制图 X R 中位数与全距管制图 X Rm 个别值与全距移动管制图 X 平均值与标准差管制图 R 使用最普遍 具体制作如 X 主要管制组间 不同组 的平均值变化 R 主要管制各组内 同一组样品 的范围变化 例 一组测量数据 5 2 10 7 4 有 5 个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2 平均值 5 2 10 7 4 5 5 6 全距 R Xmax Xmin 10 2 8 5 管制界限的计算 图 R Chart 系数表 X1 X2 X3 Xn n n 2 3 4 5 6 7 8 9 10 X1 X2 X3 XK KD4 3 27 2 57 2 28 2 11 2 0 1 92 1 86 1 82 1 78 中心线 CL D3 0 08 0 14 0 18 0 22 上限A2 1 88 1 02 0 73 0 58 0 48 0 42 0 37 0 34 0 31 下限 R 图 上限 UCL D4 下限 LCL D3 6 管制图的制作步骤 1 收集最近和今后制程相似的数据约 100 个 2 依测定时间或群体区分排列 3 对数据加以分组 把 2 6 个数据分为一组 组内的个别数以 n 表示 分成的 组数以 K 表示 异常数据剔出 4 记入数据表内 5 计算每组平均值 6 计算每组全距 R 7 计算总平均值 8 X 计算全距平均 9 计算管制界限值 下表 10 划出管制界限 所定的方格最好在上下限间隔约 20 30mm 较合适 11 打上点记号 点与点 组与组 距离约 2 5mm 较合适 12 记入其它有关事项 13 检查 a 制程是否在管制状态下 b 检讨制程能力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4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5 2 2 计数值管制图 用于非可量化的产品特性 如不良数 缺点数等间断性数据 有 P Chart 不良率管制图 Pn Chart 不良数管制图 C Chart 缺点数管制图 U Chart 单位缺点数管制图 P Chart 应用较为广泛 具体制作如下 1 先收集近期内的产品 分组并计算出不良率 P Pn n 不良个数 总检查数 2 计算平均不良数 Pn n 总不良数 总检查数 3 计算管制线 中心线 CL 上管制限 UCL 下管制限 LCL P 管制图如有点超过管制界限 应进一步解析制程 追查原因 采取措施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6 管制图判读异常的要诀 A 资料点超出管制界限时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7 超越了管制界限 要小心 必要时须处理 B 资料偏离中心线连续 7 点时 表示有变化 要小心 C 资料呈规则性 原因易找出来 第四章第四章 工序能力分析工序能力分析 一 一 工序能力工序能力 1 1 工序能力概念 是指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工序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的表现为 a 产品质量是否稳定 b 产品质量精度是否足够 工序能力的量化 用 3 原理来确定分布范围 当分布范围以 u 3 时 产品质量合格率可达 99 7 2 2 影响工序能力的因素 A 设备方面 包括设备精度稳定性 性能可靠性 定位与传动装置的准确性 动力供应 的稳定程度等 B 工艺方面 包括工艺流程安排 工序衔接 工艺方法 工艺装备 工艺参数 测量 方法选择 操作规范 作业指导文件 工序质量分析表等 C 材料方面 包括材料成分 物理 化学性能处理方法 配套元件的质量等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8 D 环境方法 包括生产现场的温度 湿度 振动 照明 现场污染等 E 操作人员方面 作业员的技术水平熟练程度 质量意识 责任心 管理程度等 3 3 工序能力分析的意义 工序能力测试和分析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工作 是 提高工序能力的有效手段 为改进质量找出方向 二 二 工序能力指数工序能力指数 1 1 工序能力指数的概念工序能力指数的概念 质量标准 T 与工序能力 B 之比值 Cp CapabilityCp Capability ofof precision precision 是衡量工序能力大小的数值 2 2 工序能力的计算 计量值为 双侧公差且分布中心和标准中心重合 双侧公差且分布中心和标准中心重合 情况下 CP 值的计算 S 为标准偏差 Tu 为质量标准上限 TL为质量标准下限 u 为样本测量数据的 平均值 M 为标准规格中间值 计量值为 分布中心和标准中心不重合 分布中心和标准中心不重合 情况下 CPK值的计算 为分布中心 u 对标准中心 M 的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9 绝对偏移量 M u 偏移系数 又因 T Tu TL 故 a 当 u 恰好位于标准中心时 M u 0 则 K 0 这就是分布中心与标准中心 重合的理想状态 b 当 u 恰好位于标准上限或下限时 u Tu 或 TL时 则 K 1 c 当 u 位于标准界限之外时 即 T 2 则 K 1 所以 K 越小越好 当分布中心偏离标准中心时 其修正能力指数修正能力指数 CPk Cp 1 K CPk Cp 1 K 计量值为单侧公差单侧公差情况下 Cp 值的计算 单侧公差 就是技术要求以不大于或不小于某一标准的形式表示 如形位公差 光洁度 材料中有害杂质 强度 寿命等 a 只规定上限标准 见图 3 1 b 只规定下限标准 见图 3 2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10 统计量类别统计量含义计算公式 所用函数 Data Max最大值MAX 函数 Data Min最小值MIN 函数 Spread Center分布中心 Max Min 2 Average平均值Average 函数 Standard标准值规定 公差规定 Standard Max标准上线规定 Standard Min标准下线规定 Standard Width标准范围规定 K偏离度 平均值 标准值 公差范围 2 STDEV标准偏差STDEV 函数 CP短期能力 标准上限 标准下限 6 CPK长期能力 标准上限 标准下限 2ABS 平 均值 标准差 6 ZUSL上限 值 标准上限 平均值 ZLSL下限 值 平均值 标准下限 P X USL 超上限概率据 ZUSL值计算或查表得 P XUSL P X LSL PPM不良 PPMPd Yield直通率 PPM 计件值情况下 Cp 值的计算 平均不良率 抽取样本中不良数之和 nP 抽样总数 Kn 样本大小 n x 样 本组数 K u n 平均不良数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11 nP u 为允许样本不良的数量 n为抽取样本中的平均不良数 为抽取样 本的不良率 计点值情况下 Cp 值的计算 平均缺陷数 1 K C1 C2 C3 Ck K 为样本组数 如抽取样本大小为 n 50 的样本 20 组 即 K 20 C 为每组样本的缺陷数 u 平均缺陷数 Cu 为允许样本的缺陷数 为每组样本的平均缺陷数 三三 不良率的计算不良率的计算 1 当分布中心与标准中心重合时 不良率为 P 2 3 Cp 如 Cp 1 将 Cp 值带入公式 得 P 2 3 查表 3 1 3 0 00135 则 P 2 0 00135 100 0 27 2 当分布中心和标准中心不重合时 不良率为 P 1 3Cpk 3Cp 1 K 1 K 或或 P P 1 3Cp 1 K 3Cp 1 K 1 K 例 已知某零件尺寸要求为 8 0 10 0 05 随机抽样后计算出的样本特性值 7 945 S 0 00519 工序能力指数 Cp 1 6 K 0 8 CPk 0 32 求不良率 P P 1 3 0 32 3 1 6 1 0 8 1 0 96 8 64 16 85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12 3 查表法 根据计算的 Cp 及 K 值来查表得出不良率 见下表 3 22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13 四四 工序能力的判定及提高对策工序能力的判定及提高对策 1 1 工序能力的判定工序能力的判定 2 2 提高工序能力的对策提高工序能力的对策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14 A A 调整工序加工的分布中心减小偏移量调整工序加工的分布中心减小偏移量 即即 M u M u 如 Cp 是充分的 CPk 由于偏移量造成工序能力不足 就应调整工序加工分布中心 消除偏移量 B B 提高工序能力减少分散程度提高工序能力减少分散程度 减少标准差 S 就可以减小分散程度 减小分散程度措施 修订工序改进工艺方法 修订操作规程优化工艺参数 补充增加中间工序 推 广应用新工艺 新技术 改善更新与产品质量标准要求相适应的设备 对设备进行周期点检 按计划维 护保养 提高工具 工艺装备的精度 对大型工艺装备进行周期性点检 加强维护保 养 以保证工装的精度 按产品质量要求和设备精度要求保证环境条件 加强人员培训 提高操作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加强现场质量控制 设置关键 重点工序的工序管理点 开展 QC 小组活动 C C 修订标准范围 修订标准范围 当确信若降低标准要求和放宽公差范围不致影响产品质量时 就头蛇尾可以修订不切实际的现有公差的要求 第五章 质量 环境管理标准体系 一 一 ISO9000ISO9000 及其发展及其发展 ISO9000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the International for Organization Standardization 该组织成立于 1947 年 总部在瑞士的日内瓦 ISO TC176 是国际 标准化组织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1979 年成立 负责制定 ISO9000 族标 准 ISO9000 1987 年版年版 标准 ISO9000 1987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选择与使用指南 ISO9001 1987 质量体系 设计 开发 生产 安装 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2 1987 质量体系 生产 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3 1987 质量体系 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4 1987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 指南 1994 年经过第一次修订 形成目前 19941994 年版年版 的 ISO9000 族标准 1 术语 ISO8402 1994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术语 品质管理培训 作成 Wuzongfei 15 2 核心标准 ISO9000 1 1994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第一部分 选择与使用指南 ISO9001 1994 质量体系 设计 开发 生产 安装 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2 1994 质量体系 生产 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3 1994 质量体系 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4 1994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一部分 指南 3 质量保证补充标准 ISO9000 2 1993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第二部分 ISO9001 ISO9002 和 ISO9003 实施通用指南 ISO9000 3 1991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第三部分 ISO9001 在软件开发 供应和 维护使用指南 ISO9000 4 1993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第四部分 可信性大纲管理指南 4 质量管理补充标准 ISO9004 2 1991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二部分 服务指南 ISO9004 3 1995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三部分 流程性材料指南 ISO9004 4 1993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四部分 质量改进指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华能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第一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甘肃顺路通机动车管理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丽缙高新区下属国有企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阳市9年级数学试卷
- 汉语言系毕业论文选题
- 2025年度冷链物流运输及仓储管理合作协议
- 毕业论文 学位
- 2025新型智慧小区物业生活服务管理承包协议
- 2025年度智能光伏车棚施工与综合维护服务合同
- 育婴员理论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 杨式85式太极拳现用图解
- YY/T 1095-2015肌电生物反馈仪
- SB/T 10460-2008商用电开水器
- GB/T 9124.1-2019钢制管法兰第1部分:PN系列
- GB/T 2480-2022普通磨料碳化硅
- GA 1800.2-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2部分:火力发电企业
-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件:细胞组分的分级分离
- 合理选择影像检查方法课件
- 欣旺集团种禽养殖管理制度手册
- 口服化疗药精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