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方案(DOC)_第1页
无损检测方案(DOC)_第2页
无损检测方案(DOC)_第3页
无损检测方案(DOC)_第4页
无损检测方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损检测无损检测 施施 工工 方方 案案 编制 编制 审核 审核 批准 批准 年年 月月 一 工程概况一 工程概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鹤供热公司供热扩建工程热水锅炉安装工程新 装一台 35T H 锅炉 锅炉为单锅筒 自然循环 分散下降管 II 型结构 半露天布置 锅炉采用了近年发展起来的先进的节能燃烧技术 结构紧凑 由锅筒 水冷系统 过热器 省煤器 空气预热器 平台扶梯 炉墙 外护板等 组成 炉膛采用全悬吊结构 炉膛四周为膜式水冷壁结构 过热器及省煤器 区域为护板炉墙 空气预热器为板式预热器 二 编制依据二 编制依据 1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劳动部发 1996 276 号 2 锅炉安装监督检验规程 TSG G7001 2004 3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焊接篇 5007 92 4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范 DL T821 2002 5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超声波检验技术规范 DL T820 2002 6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JB4730 2004 7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DL 5009 1 2002 三 工作量三 工作量 按有关规程 以下锅炉部件要求不低于 25 X 射线探伤 级合格 省煤器和水冷壁 热压弯头 100 X 射线探伤除外 锅炉受热面管子 规格 材质及焊口数量如下表所示 部件名称规格材质焊口总数量 水冷壁 省煤器 高温过热器 低温过热器 导汽管及蒸汽引 出管 下降管 手孔盖 热压弯头 四 参加作业人员的资格和要求四 参加作业人员的资格和要求 1 任锅炉无损检测的探伤人员 必须按 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人员资格考核规则 考试 取得相应的合格项目 并且至少有 1 个 级和 1 个 级或 2 个 级以上资格人员参加 2 有评片实际工作经历和经验 3 具有良好的视力 4 作业所需的机具 仪器 按工程要求 XXX 2505 携带式风冷探 伤机一台和探伤附件一套 如胶片 增光屏 铅字 磁铁 象 质计 黑度计 卷尺 暗袋 红灯 暗室 显影液 停影液 定影液等器材 五 作业前应做的准备和条件五 作业前应做的准备和条件 1 线能的选择 1 射线能量过低 穿透力不够 结果是到达胶片的透照射线 强度过小 造成黑度不足 灰雾度增大 2 射线能量过高 对射线照相的灵敏度有不利影响 衰减系 数 u 减小 对比度 D 降低 固有不清晰度增大 2 焦距的选择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AB 级 L1 10df L22 3 Ug 1 10 L21 3 F L1 L2 F 焦距 L1 透照距离 L2 透照厚度 d1 焦点尺寸 Ug 几何不清晰度 3 曝光量的选择 按商 中级射线检测培训教材 推荐曝光量是 15mA min 4 透照方法的选择 L2 小口径 60mm 采用双壁双影一次透照方法 大口径 89mm 的管子采用双壁单影透照法 5 散射线的控制 散射线会使射线底片的雾度增加 影象对比度降低对比降低对射 线照质量有多方面的影响 1 选择合理的能量 控制散射线 2 使用铅箔增感屏 3 背面防护铅板等 六 作业程序 操作方法和质量的要求六 作业程序 操作方法和质量的要求 试件上如有妨碍射线穿透或妨碍贴中心附加物 应尽可能除去 试 件表面质量应经外观检查合格 如表面规则状态可能底片上产生掩盖焊 缝中缺陷的图像时应对表面进行打磨修整 1 小口径的透照方法和偏心距的计算 1 外径 60 的管子称为小口径 一般采用双壁双影椭圆成像法 胶片暗袋平放 射源焦点偏离焊缝中心平面一定距离 称为偏心距 L0 以射线来的中心部分或边缘部分透照被检焊缝 偏心距应适当 其数值 可按椭圆开口宽度 q 的大小算出 L0 L1 L2 b q F d0 D0 b q 式中 b 焊缝宽度 p 椭圆开口宽度 椭圆形 象短方向间距 椭圆开口宽度通常取 3 10mm L0 射源 象质计 胶片 L1 小口径椭圆透照布置如右图 2 小口径象质计的摆放 本工程小口径采用等径象质计 置于射源侧管子表面 丝的长度方 向与焊缝走向相垂直 3 小口径标记的摆动 小口径管透照在源侧焊缝附近必须放置中心定位标记和探伤总片号 接头分片号及透照顺序号等识别标记 贴片采用磁铁将胶片 暗盒 固 定在被检位置上 胶片 暗盒 应与工件表面紧密贴合 尽量不留间隙 暗盒背面用铅板防护 以上步骤完成后 并确定现场人员放射防护安全 符合要求 方可按照工艺规定和仪器操作规则进行曝光 2 直径大于 89mm 的管子采用双管单形法 1 曝光次数的计算 100 透检环缝时最小曝光次数 N 和一次透照长度 L3 由下式求出 180 N a a Do sin sin 2F Do 1 K2 1 T D cos 1 K 当 Do T 时 cos 1K 1 K 1 1 Do L3 N 2 象质计的摆放 线型象质计应放在胶片 工件表面上 钢丝应横跨焊缝并与焊缝方 向垂直 细钢丝置于外侧 3 标记的摆放 被检焊缝附近应有下列识别标记 中心标记 搭接标记 工件编号 部位编号 透照日期 识别标记离焊缝边缘至少 5mm 4 贴片 采用磁铁将胶片 暗室 包在被检位置上 胶片 暗室 应与工件 表面紧密贴合 尽量不留间隙 暗是背面用铅板防护 5 曝光 可按照工艺规定的参数和仪器操作规则进行曝光 3 暗室处理 胶片手工处理过程可分为显影 停影 定影 水洗 干燥五个步骤 各个步骤的标准条件见表 步骤温 度时 间药液操作要点 显影 20 2 4 6 分钟 显影液显影过程中适当搅动 停影 16 24 约 30 秒停显液充分搅动 定影 16 24 5 15 分钟 定影液适当搅动 水洗 30 60 分钟 水流动水漂 干燥 40 除去表面水滴后干燥 4 射线照相底片的评定 1 底片质量的要求 灵敏度是否符合要求 底片灵敏度用象质计测定黑度上否符合要求 底片上有效评定区域不允许有伪缺陷形象 2 观片室 观片灯要求 透过底片的光强不低于 30cd m2 为能观察黑度为 3 5 的底片 观片 灯的最大亮度应大于 105cd m2 观片室应与其它工作岗位隔离 单独布 置 室内光线应柔各偏暗 但不必全黑 一般等于或略低于透照底片的 亮度 3 各种工具用品 放大镜 遮光板 直尺 记号笔 手套 文件等 4 评片人员的资格 评片人员必须持有 级或以上人员评片 七 作业过程中消除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七 作业过程中消除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在射线探伤过程中 散射线会使射线底片的灰雾黑度增大 影象对 比度降低 对射线照相质量是有害的 但由于受射线是无法消除的 只 能尽量设法减少而已 控制散射线的措施有下列几种 1 选择合适的射线能量 如余高较高的焊缝或小径管透照时 散射线随射线能量的增加而减 少 因此通过提高射线能量的方法来减少散射线 但射线能量值只能适 当提高 以免对主因对比度和固有不清晰度 产生明显不利的影响 2 使用铅箔增感屏 铅箔增感屏除了相增感作用外 还具有吸收低能射线的作用 3 背面防护铅板 铅罩 铅光阑 厚度补偿物滤板 遮散物 修磨试件等 八 作业活动中的分工权限和职责八 作业活动中的分工权限和职责 射线探伤操作人员必须持有 级或以上人员进行工作 再由 级 或以上人员进行评片 如发现不合格的片子 应及时开出返修单 送往 现场操作人员 再由操作人员划出该部件的缺陷位置 并叫焊接该焊缝 的焊工进行返修 并按有关规程进行增拍 如返修仍不合格 该焊工当 天焊接的焊缝进行 100 射线探伤 如还有不合格的焊缝停止该焊工的 焊接工作 九 九 技术记录要求技术记录要求 探伤操作人员要当天拍的焊缝 并用记号笔写出定位标记 中心标 记 以便返修 工程拍片全部结束后 要按原始记录画出布片图或布片 表 以便有关部门检查 十 十 安全措施和文明作业要求安全措施和文明作业要求 1 X 射线装置工作环境四周应设置放射性警示标志 X 射线探 伤机工作时 工作状态指示灯应处于工作状态 2 工作场所应划出 安全防护区域 并设置危险警示标志和专 人警戒巡视 3 操作人员进入现场应穿铅防护服 并携带剂量监测仪器 定 时记录监测结果 4 拍片时应通知曝光场所附近的人员在曝光期间撤离现场 5 X 射线操作时应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 十一 十一 交底要求交底要求 1 具有 级及以上资格的评片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