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3 诗词曲五首(I)卷_第1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3 诗词曲五首(I)卷_第2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3 诗词曲五首(I)卷_第3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3 诗词曲五首(I)卷_第4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23 诗词曲五首(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8 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2323 诗词曲五首 诗词曲五首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积累运用积累运用 共共 1010 题 共题 共 5555 分分 1 2 分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诘责 ji 污秽 hu 蓬蒿 g o 正襟危坐 j ng B 祈祷 q 稽首 q 咫尺 zh 如法炮制 p o C 谮害 z n 栈桥 zh n 慰藉 ji 恪尽职守 k D 狡黠 xi 煞白 sh 阴霾 l 媚上欺下 m i 2 2 分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 标示正确的一项是 A 天时 不如地 利 B 必有 得天时 者矣 C 城 非不高也 池 非不深也 D 域 民不以 封疆之界 3 2 分 下面划线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为 B 尊君在否 对父亲的尊称 C 博学而笃志 坚定 D 其一犬坐于前 一只狗 4 2 分 人民呵 如果我刹那间忘却了你 我的心将枯萎 像飘零的叶子 在风中旋转着沉落 为什 么这样说 它的深层含义是 A 表明 我 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第 2 页 共 8 页 B 表明 我 缺少自力更生的力量 C 表明 我 与 人民 休戚与共 息息相关 D 表明 我 可能被 人民 抛弃 5 5 分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俄顷风定云墨色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 过故人庄 3 苏轼在 浣溪沙 一诗中 体现了作者不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的语句是 4 范仲淹的 渔家傲秋思 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词句是 5 请把陆游的 游山西村 默写完整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6 10 分 阅读 白毛女 中 逼债 一节 然后答题 杨 拉住穆的手 啊 唱 老天单杀独根草 大水尽淹独木桥 我一生只有这一个女 离开了喜儿我活不了 穆 大怒 你别糊涂了 一会儿少东家生了气可不是玩的 第 3 页 共 8 页 杨 我 我 我找个说理的地方去 欲冲出门去 穆 拍案 哪里说理去 县长和咱们少东家是朋友 这就是衙门口 你到哪里说理去 杨 惊住 我 我 穆 又缓和地 老杨 不行啊 胳膊抗不过大腿去 我劝你写个文书按个手印 不就结了吗 写文书 杨 又去拦 你 你 黄急上 黄 声色俱厉 怎么还嘴硬 杨白劳 告诉你说 今儿行也得行 不行也得行 对穆 快给他写文书 1 杨白劳的唱词表达了他怎样的感情 2 在杨白劳唱词中的 独根草 独木桥 比喻的是谁 这个比喻有什么表达效果 3 穆仁智的话 哪里说理去 你到哪里说理去 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4 这一小节中黄世仁仅有一段语言 但却表现出了他的性格特点 试概括出黄世仁的性格 5 杨白劳的三处语言 都用了省略号 它的作用是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7 10 分 阅读 我爱这土地 一诗 回答问题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第 4 页 共 8 页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 这首诗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 原名 2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3 诗中最能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8 10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 回答相关问题 秋天 杨炼 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 轻轻地 不留下一丝叹息 那是只金色的小船 载满秋天的回忆 落叶夹进书册 花朵却遗失在夜里 一抹淡淡的初霜 叫心灵懂得了分离 分离就分离吧 逝去的就悄悄逝去 秋天用红硕的语言叮咛 生命永远有新的含意 再不必追悔往事 更无须怨十艮自己 第 5 页 共 8 页 轻轻地把一枚落叶拾起 轻轻地 不留下一丝叹息 1 朗读时断句和重音处理不正确的一句是 A 轻轻地 把一枚落叶拾起 B 叫心灵 懂得了分离 C 生命 永远有新的含意 D 更 无须怨恨自己 2 作者写秋天是以什么事物为触发点的 围绕它抓住了哪些特征 3 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既不悲秋 慨叹人生之无常 也不颂秋 盛赞人生的收获与成熟 而是表达一种用平常心态对待 生活的态度 B 诗中用 落叶 来形象地表明人生的聚散离 合非常自然 常见 无须追悔 不必怨恨 C 诗的二 三两节抒发了诗人由悲哀到快乐的情感 反映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起伏波澜 D 这首诗的亮点在第三节的 秋天用红硕的语言叮咛 生命永远有新的含意 意在说明生活中既有美好 的记忆 又会不断出现新的内容 9 2 分 巧选角度品析下列诗篇 句 的意蕴 说出你的理解感受 1 二月春晖晖 双燕理毛衣 衔花弄藿蘼 拂叶隐芳菲 或在堂间戏 多从幕上飞 南朝江总 燕 燕于飞 2 初见梁间牖户新 衔泥已复哺雏频 只愁去远归来晚 不怕飞低打着人 南宋陆游 咏燕 3 门外鸬鹚去不来 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以后知人意 一日须来一百回 唐代杜甫 三绝句 10 10 分 根据要求 完成下面的任务 材料一 校服样式的发展演变同社会政治 经济 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尤其受文化的影响最为明显 每个 历史时期都有特定的校服文化 而校服文化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又有着极大的影响 辛亥革命后 留学之风渐行 第 6 页 共 8 页 西式的制服被带回了中国 并逐渐走进新式学堂 成为学生喜爱的统一服饰 五四 新文化的春潮唤醒了人们对 美的渴望 给人以简洁大方之感的中山装是当时最典型的中国式男子校服 白色对襟短袄搭配黑色过膝裙 因其 有着浓厚的学院气息 而成为了当时女子最流行的校服样式 新中国成立之初 受苏联的影响 干部服 列宁装 白衬衫配蓝裤子的 工人装 走进校园 使校服样式逐渐呈现多样化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 义务教育对学生的 体能日渐重视 中小学校开始普及适宜运动的校服 各式各色 舒适随性的运动装充分展现了学生蓬勃的气息 纵观中国校服的发展史 其样式一直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 中国的传统色彩观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在中国人传统的道德 思想 文化中 色彩成为社会规 范的标识 成为人们内在意识外化的具体表现 中国人对色彩的崇拜使得他们十分看重每款校服的颜色 并希望 借助颜色传达某种意愿 材料三 校服被誉为 学生的第二皮肤 现下正逐渐成为校园文化的又一载体 很多学生以校服为画布 用 绘画 喷涂等形式在上面进行创作 那些富有个性化的山水 人物 商标 1ogo 签名 语句等层出不穷 昭示 着学生独特的审美意趣 1 材料一围绕某一个主题为我们介绍了 校服 其中有一句话偏离了主题 请找出来并工整地抄写在横 线上 2 请用适当的词语补充出下面的校服颜色可能表达的积极寓意 红色 活跃 健康 白色 冷静 朴素 蓝色 智慧 纯净 3 你如何看待材料三这种 校服涂鸦 的行为 请简要阐述你的理由 字数在 50 字左右 第 7 页 共 8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