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少见综合征_第1页
精神科少见综合征_第2页
精神科少见综合征_第3页
精神科少见综合征_第4页
精神科少见综合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转自:医脉通网站,精神科少见的综合征,Capgras综合征(Capgras Syndrome),Capgras综合征的名称来自法国精神科医生Capgras,正是他提出了这一涉及身份识别错误的妄想。其特征为:患者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的熟人,通常是配偶或其他亲密的家庭成员,被相貌一模一样的人所冒充,有时冒充者甚至不止一人。 Capgras综合征最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然而也有报告称,痴呆、癫痫及创伤后脑损伤患者同样可出现这一状况。其治疗与潜在疾病的治疗相同,常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痴呆患者可能需要认知增强治疗及非药物治疗。,Fregoli综合征的名称来自意大利演员Leopoldo Fregoli,此君以其在舞台上快速改变外貌的能力而闻名。该综合征同样涉及身份识别错误,为Capgras综合征的反向形式。其特征为:患者坚定不移地认为,加害者或熟悉的人可伪装成陌生人,眼前不同的人其实都是一个人通过改变外貌或伪装而假扮的。 与Capgras综合征类似,该综合征最常见于精神分裂症,痴呆、癫痫及创伤后脑损伤患者同样可出现这一状况。其治疗与潜在疾病的治疗相同,常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痴呆患者可能需要认知增强治疗及非药物治疗。,Fregoli综合征,Cotard综合征的核心症状为虚无妄想,由法国神经科医生Jules Cotard于1880年首次描述,他将这一临床状况称为“le dlire de ngation”,即“否定谵妄”(negation delirium)。患者坚信自己已经死去,并不存在,已经腐败,或失去了自己的血液或内脏。 该综合征最常见于精神病性抑郁及精神分裂症。其治疗与潜在疾病相同。,Cotard综合征,二重性记忆错误的特征为:患者坚信一个地点或场所被复制了,同时存在两处,或者被“重定向”至其他地方。其特点与Capgras综合征类似,区别在于前者针对的是地点,而后者针对的是人。 “Reduplicative paramnesia”这一术语最先由神经科医生Arnold Pick于1903年提出,他在一例疑似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身上发现了这一现象。,二重性记忆错误(Reduplicative Paramnesia),异手综合症的特征为:患者坚信自己的手并不属于他/她,而是具有自己的生命。患者的感觉功能并无异常,也承认受累手仍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但却认为其行动却是自主的,“拥有自己的意志”。事实上,患者虽然保有对受累肢体的“拥有感”,但却失去了与肢体目的性运动相关的“统摄感”。患者常常将异己手人格化,认为其被某种灵魂或可以命名或确定的实体所占有。异己手被认为是“任性的”,而另一只手则处于患者意志行为的正常控制之下,两者泾渭分明。上述现象对于胼胝体持久受损的患者而言尤为明显,两只手似乎在“对着干”,这一现象被称为“异手冲突”或“意念运动性失用”。 异手综合征常由卒中或其他脑损害所导致,尤其是胼胝体或额叶、顶叶的受损。,异手综合症(Alien hand syndrome,AHS),爱丽丝梦游仙境综合征(AIWS)的特征为:患者对体像、空间和/或时间的感觉发生了扭曲,可能出现视物过小、视物过大或其他感觉变化,也包括对速度感知的扭曲。AIWS是一种知觉改变,而非眼睛自身功能的问题。AIWS最突出且纠结的症状为体像的改变,患者可能因为自己整个身体或其中某个部分尺寸及形状的扭曲而感到困惑。这些症状颇为吓人,可导致恐惧情绪甚至惊恐发作。这种扭曲可能在一天内重复出现若干次,持续一段时间后方可消退。 AIWS常于偏头痛、脑肿瘤或精神活性药物的使用有关,也可能是Epstein-Barr(EB)病毒或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初始征象。针对AIWS,休息是最好的治疗。如果症状与偏头痛相关,治疗则可针对偏头痛的防治,包括抗惊厥药、抗抑郁药、受体阻断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同时严格执行偏头痛食谱。,爱丽丝梦游仙境综合征(Todd综合征,Alice in Wonderland Syndrome or Todd Syndrome),耶路撒冷综合征指由于访问耶路撒冷城而触发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包括宗教主题相关的强迫观念、妄想或其他精神病样体验,且并不局限于某一种宗教或教派。 这一综合征常见于具有精神障碍病史或在访问耶路撒冷城之前状况不太好的个体。其精神病性症状多为一过性,在离开该地区后几周内倾向于消散。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但须基于症状,精神病性症状消失后应谨慎撤药。同时,该综合征务必与初发或复发精神病相鉴别,后者所需要的是长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耶路撒冷综合征(Jerusalem Syndrome),巴黎综合征(Paris Syndrome),巴黎综合征是一种相当不同寻常的临床状况。该综合征多发生于日本人,他们曾于巴黎或法国、西班牙的其他地方游览,随后出现了精神崩溃的症状。该病主要表现为严重的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其形式各异,既有躯体症状,也包括焦虑、现实解体、人格解体、急性妄想状态、被害观念及幻觉等精神症状。 每年约有600万名日本游客造访巴黎,这些人中约有12-24人罹患该病。通常状况下,巴黎综合征患者并无精神障碍病史。目前针对发病的假说认为,日本人很容易将巴黎高度理想化,然而在到达实地后,他们却面临着迥然不同的文化习惯及严重的语言屏障;躯体及精神疲劳同样被认为是该综合征的诱因。心理治疗及支持性治疗可用于该病,发现并治疗共病同样有必要。,分离性遗忘(Dissociative Amnesia)及分离性漫游(Dissociative Fugue),分离性遗忘指患者无法回忆自身信息,尤其是在特定的通常是创伤性的事件之中。此前,分离性漫游是一个独立的诊断门类;DSM-5中,这一临床状况被列为分离性遗忘的亚型之一。该现象的确与无法回忆自己的身份相关,其特征为出人意料的旅行及“充满困惑的漫游”。漫游常被某种强烈的情绪/躯体应激因素或应激事件所诱发。严重心理及躯体创伤,使用精神药物,一般医学状况,以及包括双相障碍、抑郁、谵妄及痴呆在内的神经精神疾病均可出现这一状况。 心理治疗可用于该病,发现并治疗共病同样有必要。,外国口音综合征很少见。此病导致患者在说母语时如同带有外国口音。这一综合征常发生于累及语言中枢的头部外伤、创伤或卒中之后。,外国口音综合征(Foreign Accent Syndrome),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名称来自1973年发生于斯德哥尔摩的一场银行抢劫案,该案件的受害者对劫匪产生了情感上的依附,甚至在劫持者获释后为其辩护,并拒绝指证他们。该综合征的特征为:受害者对加害者表现出同情、忠诚甚至自愿的顺从,而将自身的安危置之度外。这一状况最常出现于人质挟持事件中,也可见于强奸、配偶或子女暴力等个案。目前的理解为,该综合征为一种发生于巨大生理及情感应激下的严重心理反应。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一个著名案例为Patty Hearst,她是一位百万富翁的女儿,1974年被绑架,随后与绑架她的人共同组织了一起抢劫案. 鉴于该病与严重创伤相关,心理治疗及支持性治疗可用于该病,发现并治疗共病同样有必要。,斯德哥尔摩综合征(Stockholm Syndrome),利马综合征(Lima syndrome),利马综合征是反向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劫持人质者或加害者逐渐同情人质或受害者的意愿及需要,两方的立场趋于一致。该名称来源于1996年发生于秘鲁首都利马的日本大使馆挟持案:在日本驻秘鲁大使官邸所举办的一次宴会中,图帕克阿马鲁革命运动组织的14名成员挟持了数百名外交官、政府工作人员、军官及许多国家的商界人士,并将其扣押为人质。奇怪的是,人质事件数天后,军事人员释放了大部分人质,似乎对这些人的重要性置若罔闻。要知道,这些人中包括未来的秘鲁总统及现任总统的母亲。在长达数月的失败谈判后,秘鲁敢死队通过军事行动解救了其他人质,但有一名人质已遇害。愧疚感、道德层面上的犹豫、事后的再次考量等都是综合征的可能解释,但具体仍不为人知。,司汤达综合征的特征为:在接触到艺术品时,个体表现出显著的躯体及情感性焦虑,甚至可能严重到出现惊恐发作、解离症状、意识混乱及幻觉。该综合征常出现于个体接触到特别美丽的艺术品,或在单个场所内暴露于大量艺术作品时。这一概念同时可引申至自然世界:当个体面对大自然的壮美时也可能出现类似反应。 司汤达综合征的名称来源于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他描述了自己1817年34岁时游览意大利佛罗伦萨时的体验。该综合征又被称为“hyperculturemia”或佛罗伦萨综合征。通常情况下,司汤达综合征具有自限性,并不导致持续性或严重的精神障碍后遗症,除支持治疗外无需其他治疗。,司汤达综合征(Stendhal Syndrome),第欧根尼综合征的特征为极端的自我忽略、社会退缩、缺乏羞耻感、冷漠及强迫性地囤积垃圾。该综合征主要出现于老年人,并与进展性痴呆相关。 第欧根尼综合征的名称来自古希腊哲学家“锡诺帕的第欧根尼”,他是一名犬儒主义及极简主义者。犬儒主义的哲学基于以下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顺应自然,拒绝一切针对财富、权力、健康及名誉的世俗追求,在没有任何财产的情况下过简单的生活。第欧根尼将犬儒主义发挥到了极致。据说,此人生活在雅典街头的一个酒桶中,并推销其虚无主义及动物主义观点。最著名的事例是,当亚历山大大帝询问其最想要什么时,第欧根尼回答:“滚出我的阳光之下!” 事实上,该综合征的命名存在谬误:第欧根尼并不以囤积或忽略自身卫生而闻名。,第欧根尼综合征(Diogenes Syndrome),孟乔森综合征的名称来自Baron von Munchausen,此人为18世纪的德国军官,以粉饰其生活及经历著称。做作性障碍指患者在没有明显动机的情况下伪装躯体心理体征或症状。DSM-5中,这一状况被放在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章节,并被分为两种亚型:施加于自己及直接指向他人,后者又称代理做作性障碍/孟乔森综合征。孟乔森综合征与疑病不同:前者明知自己在夸大疾病,但后者则认为自己真的得了某种疾病。 做作性障碍患者常使用严重的方式故意制造或夸大症状。他们可能就这些虚假症状说谎,自伤及设法改变诊断性检查的结果。该综合征可能的警示信号包括:严重但不连续的病史;造访大量医院以寻求医疗帮助;具有针对医院及医学术语的广博知识;急切地希望获得医疗干预;阴性检查结果后出现新的症状;只有在独处或未被观察时才有症状;涉及身份及自尊的问题。 患者在幼年常有被虐待或忽略史,人格障碍也常见于做作性障碍患者中。在诊断这一类疾病时,医师应注意除外疾病早期阶段。首要治疗目标为纠正患者的行为,减少患者对医疗资源的误用及滥用;精神科共病同样需得到治疗;最后,做作性障碍的主要治疗手段为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及家庭治疗。,孟乔森综合征/做作性障碍(Munchausen Syndrome/Factitious Disorder),代理孟乔森综合征中,患者身边的人(通常是幼儿)可能表现出各种躯体或精神疾病的症状,但他们本身并没有真病。患者同样可能就这些症状说谎,设法改变检查结果,伪造医疗记录,甚至通过各种手段制造症状,包括投毒、窒息、饥饿及引发感染。代理做作性障碍患者常常是父母,包括成年子女的年迈父母,也可能是医务工作者,同时可能共病做作性障碍。这种伪装行为并无包括经济获益在内的显著动机,而他人的同情或注意似乎更加重要。 该病病因学及治疗与做作性障碍类似,同时需要考虑潜在受害者的安全。针对该病的治疗常需要团队协作,包括医务工作者、社工、领养组织及执法者的参与。,代理孟乔森综合征/代理做作性障碍(Munchausen Syndrome by Proxy/Factitious Disorder by Proxy),慕残综合征是一种相当诡异的状况。Apotemnophilia又被称为躯体完整性身份障碍或被截肢者身份障碍,这类个体十分渴望截除身体某个健康的部分。在极端案例中,个体真的截除了自己的肢体,或要求他人代劳。鉴于几乎没有外科医生愿意对健康肢体行截肢手术,患者常常自行操作,对肢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以至于需要正式的外科手术以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